关于等效光圈和等效焦距
1011 19
[1 楼] riverrrr [泡菜]
20-11-1 21:20
我们知道全画幅55mm约等于半画幅35,比较以下几个拍摄设置:
1,全画幅相机+全画幅55mm 1.4
2,全画幅相机+全画幅35mm 1.4,后期裁剪出得到55mm一样的视野画面
3,全画幅相机+全画幅35mm 1.4,相机设置成APSC模式
4,全画幅相机+APSC 35mm 1.4,后期裁剪到黑边
5,APSC相机 + APSC35mm 1.4镜头
6,APSC相机 + 全画幅35mm 1.4镜头

用上面个配置拍摄同一个画面,设置F1.4光圈,曝光10ms。则画面亮度、背景虚化,视野 这3个指标有啥区别?

[20 楼] 孤胆骑侠 [泡菜]
22-2-16 23:49
亮度相同,1虚化最强,4全画幅机身用C画幅镜头,裁剪出来的相场大于2356.
[19 楼] 闲扫落花 [泡菜]
22-2-16 23:44
DQIMAGE 发表于 2021-2-1 22:51
焦距是镜头本身的参数,插在任何机身上,全画幅也好,C幅也罢,中画幅也罢,焦距都不会变。

等效焦距=视角,也就是55mm在全画幅上的视角和C幅在35mm(其实是36.7)是完全一样的,不管你是不是用C幅机还是在全画幅上启动C幅模式,还是后期裁切中间部分。

人们一般说等效光圈,绝大部分时候是说等效景深。网上找公式就可以得知,在物距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得到同样视角,C幅的镜头要用全幅0.67焦距的前提下,要想得到一定的景深,必然要将光圈值也变成全幅的0.67倍。也就是,全幅用55mmF2,C幅要用37mm F1.33。一般近似也可以说用35mm F1.4即可。

另一种等效光圈是说等效通光量。但是在物距一定的情况下,通光量只和F值的平方成反比,和焦距无关。也就是在同一物距,任何镜头,任何相机,只要F值一样,快门速度一样,ISO一样,得到画面的亮度是一样的。
至于说画质不同,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传感器面积不同。亮度一样,面积越大,信噪比越大,画面也越纯净。
至于像素影响画质,其实如果将像素按比例缩小,其实同一世代的传感器,画质将是一样的。比如GFX100,A7R4,XT3,单个像素大小一样,画质基本没有区别(更多是考验厂商的调教);
哪怕是单个像素大小不一的机器,如果按比例缩图的话,其实 ...

深以为然。
[18 楼] DQIMAGE [泡菜]
21-2-1 22:51
焦距是镜头本身的参数,插在任何机身上,全画幅也好,C幅也罢,中画幅也罢,焦距都不会变。

等效焦距=视角,也就是55mm在全画幅上的视角和C幅在35mm(其实是36.7)是完全一样的,不管你是不是用C幅机还是在全画幅上启动C幅模式,还是后期裁切中间部分。

人们一般说等效光圈,绝大部分时候是说等效景深。网上找公式就可以得知,在物距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得到同样视角,C幅的镜头要用全幅0.67焦距的前提下,要想得到一定的景深,必然要将光圈值也变成全幅的0.67倍。也就是,全幅用55mmF2,C幅要用37mm F1.33。一般近似也可以说用35mm F1.4即可。

另一种等效光圈是说等效通光量。但是在物距一定的情况下,通光量只和F值的平方成反比,和焦距无关。也就是在同一物距,任何镜头,任何相机,只要F值一样,快门速度一样,ISO一样,得到画面的亮度是一样的。
至于说画质不同,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传感器面积不同。亮度一样,面积越大,信噪比越大,画面也越纯净。
至于像素影响画质,其实如果将像素按比例缩小,其实同一世代的传感器,画质将是一样的。比如GFX100,A7R4,XT3,单个像素大小一样,画质基本没有区别(更多是考验厂商的调教);
哪怕是单个像素大小不一的机器,如果按比例缩图的话,其实画质的差异也将变得微小。比如同样2400万的全画幅A7M3和A6400,如果光圈值,快门速度,ISO一样,此时亮度一样。但是细看,6400的画质更差,但其实如果A6400缩图到1067万像素时,两者的画质将更近。
手机2000万像素开光圈F1.8,和全画幅开光圈F1.8,在同一物距用等效焦距拍,两者的画面亮度将基本一样,但手机的画质惨不忍睹。但是如果将手机的像素缩图到只有全画幅的1/20左右时,画质将变得很好。

当然,清晰度也是画质。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17 楼] fredopen [泡菜]
20-12-15 11:59
riverrrr 发表于 2020-11-1 21:20
我们知道全画幅55mm约等于半画幅35,比较以下几个拍摄设置:
1,全画幅相机+全画幅55mm 1.4
2,全画幅相机+全画幅35mm 1.4,后期裁剪出得到55mm一样的视野画面
3,全画幅相机+全画幅35mm 1.4,相机设置成APSC模式
4,全画幅相机+APSC 35mm 1.4,后期裁剪到黑边
5,APSC相机 + APSC35mm 1.4镜头
6,APSC相机 + 全画幅35mm 1.4镜头

用上面个配置拍摄同一个画面,设置F1.4光圈,曝光10ms。则画面亮度、背景虚化,视野 这3个指标有啥区别?

楼主的目的是什么?
省钱?
活动相同焦距下的不同透视关系?
半画幅解决方案?
纯粹疑惑?
[16 楼] fredopen [泡菜]
20-12-15 11:57
绿水人家 发表于 2020-12-15 09:55
到底有没有这事儿啊,最好能有个物理光学方面的专家说说,总赶脚用相机的说出来都是似是而非。

有个证的那不叫专家,跟水军一样,都是胡说八道!
我们要真有专家,早特么自己发展相机产业了....
[15 楼] 北京灰度 [陈年泡菜]
20-12-15 11:34
1.是一种样子

2、3、4一样

5、6一样

首先,没有APS镜头,根本没有APS镜头!镜头的特点一是焦段距离,二是相应的视角。APS头成像圈小,相当于全副镜片裁去了不参与成像的部分。APS的50头,是全副50裁掉了镜片边缘部分。相当于偷工减料了。

135准确的标头是43MM镜头,我们暂且拿50mm做标头为例。右眼看取景器,左眼睁开观察实景,会发现实景和取景器可衔接上,相互吻合。肉眼看到物体间的距离,物体和自己的距离,和相机看到的完全一样,这是说标头接近人眼的视角。无论全副头和APS头,50mm都是一样的距离感,只是APS下视角被裁切了。

35MM属于广角,取景器中的距离看上去比实际距离远,广角镜头扩大了距离。APS机身下站在原地不动,35MM镜头下视角,相当于全副下50mm镜头视角,然而物体间的距离关系只能是35MM镜头的。如果真的存在APS镜头,那么35mm镜头的视角和距离关系,应当和全副下50MM完全一样,然而并不是。所以没有真正意义的APS镜头。

其次,关于距离透视关系。亚当斯的《论摄影》中有论述,相机(拍摄者)和物体之间,物体和物体之间,位置固定不动,透视关系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原地不动,被摄物体不移动,用18mm镜头拍摄一张照片,然后截取200MM镜头视角,与用200MM镜头拍摄的透视关系完全一致。
[14 楼] 新翼云天 [禁言中]
20-12-15 11:13
新翼云天 发表于 2020-12-15 11:06
这个给出的条件不充分,无法给出正确答案。

如果要得到正确答案,还必须给出一下条件:

1,同距离还是同画面

2,全幅和APSC相机的像素密度

3,同距离下,背景虚化仅仅取决于光圈大小和镜头焦距。

如果以楼主1,为基准

1,2,3,4非常好判断;5,6自身也和判断,但因全幅和APSC相机的像素密度关系,不好和1比较。
[13 楼] 新翼云天 [禁言中]
20-12-15 11:06
riverrrr 发表于 2020-11-1 21:20
我们知道全画幅55mm约等于半画幅35,比较以下几个拍摄设置:
1,全画幅相机+全画幅55mm 1.4
2,全画幅相机+全画幅35mm 1.4,后期裁剪出得到55mm一样的视野画面
3,全画幅相机+全画幅35mm 1.4,相机设置成APSC模式
4,全画幅相机+APSC 35mm 1.4,后期裁剪到黑边
5,APSC相机 + APSC35mm 1.4镜头
6,APSC相机 + 全画幅35mm 1.4镜头

用上面个配置拍摄同一个画面,设置F1.4光圈,曝光10ms。则画面亮度、背景虚化,视野 这3个指标有啥区别?


这个给出的条件不充分,无法给出正确答案。

如果要得到正确答案,还必须给出一下条件:

1,同距离还是同画面

2,全幅和APSC相机的像素密度

3,同距离下,背景虚化仅仅取决于光圈大小和镜头焦距。

总之:
亮度取决于光圈,速度,iso

虚化取决于物理焦距和光圈

视野取决于等效焦距

本帖最后由 新翼云天 于 2020-12-15 11:22 编辑
[12 楼] 绿水人家 [泡菜]
20-12-15 09:55
到底有没有这事儿啊,最好能有个物理光学方面的专家说说,总赶脚用相机的说出来都是似是而非。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11 楼] riverrrr [泡菜]
20-12-9 20:24
得意牛牛 发表于 2020-11-13 12:34
其实主要的问题是,同焦距和同物距的情况下,光圈快门iso都固定,不同画幅出来的画面透视关系和曝光是一样的,虚化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画面...

是的,
虚化只和光圈值和物理焦距有关。
亮度只和光圈值有关。
视野除了和物理焦距,还和画幅有关。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10 楼] 得意牛牛 [泡菜]
20-11-13 12:34
    其实主要的问题是,同焦距和同物距的情况下,光圈快门iso都固定,不同画幅出来的画面透视关系和曝光是一样的,虚化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画面的范围不一样,相当于最大画幅机器裁切后就和小画幅的一样。
    但是在比较画面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把拍出来的画面范围先统一,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光圈快门iso不变的前提下):第一种如果不改变镜头焦距,想要在不同画幅机器上拍出相同的画面,那么机器与物体的距离必须改变,导致的结果就是透视关系和虚化效果因为物距改变跟着变化了;第二种如果不改变拍摄位置或者说物距,想要得到同样的画面,那么画幅较小的机器就必须用更广的镜头,这个时候因为物距不变,所以虽然镜头不一样了,但是透视关系和虚化是不会变的。
[9 楼] 六能猫 [陈年泡菜]
20-11-13 12:28
波粒二象 发表于 2020-11-13 11:53
无忌上只要有类似的帖子我都会点进来认真的看,几年过去了,到现在我还是没搞明白


这个东西几年都搞不清楚,你还能搞清波粒两象吗
[8 楼] 波粒二象 [泡菜]
20-11-13 11:53
无忌上只要有类似的帖子我都会点进来认真的看,几年过去了,到现在我还是没搞明白
[7 楼] ljj [泡菜]
20-11-12 21:26
这个对比有两个前提条件(还有一个隐含条件:光线充足):

1.视角一样

2.缩到相同像素观看。

则:1.照片亮度全一样。

2.2-6的虚化相当于1 全幅+全幅55 2.1 的虚化。

3.2-6画面亮度、背景虚化,视野没差别。
[6 楼] 城池之巅 [泡菜]
20-11-12 21:25
lujsh 发表于 2020-11-12 18:18
亮度看光圈
视野看等效焦距
虚化看原始焦距和光圈

虚化也是看等效焦距和光圈,看过很多对比了
[5 楼] sogno [注销用户]
20-11-12 18:40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4 楼] 雨过天街 [资深泡菜]
20-11-12 18:30
月例又来了?!
[3 楼] lujsh [泡菜]
20-11-12 18:18
亮度看光圈
视野看等效焦距
虚化看原始焦距和光圈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2 楼] 树下的石头 [泡菜]
20-11-1 21:31
亮度上没有区别(不考虑镜头通光率差别、晕影/暗角、影调曲线等其它影响因素)。

视角除了4其它的差不多。

虚化上1最强,除了4以外其它的差不多。

4的问题没法说,不同镜头的可用像场也不一样,C幅镜头像场覆盖全幅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