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箱显影如何搅拌的问题
815 45
[1 楼] wyll [泡菜]
21-4-8 10:40
有朋友用过图片中的Yankee显影箱吗?
没有实际上过手,想问问使用过这种显影罐的朋友吗,是不是只能按照盖子上所示方向搅动?如何搅动?是要以显影箱底部一边为轴做旋转运动,还是放在水平面上做平移运动?能保证显影均匀吗?
有使用经验的朋友能否解惑?多谢!
[4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21-6-10 18:25
旁观旁摄 发表于 2021-6-10 17:49
这个美国佬5吋页片冲片罐,很好用!一个片架可装12张5吋页片,背靠背可装24张5吋页片,冲洗稳定,实用。我有这个美国佬5吋页片冲片罐,标准药液计量是1500ml,实际应用计量,最好是1600ml。在冲洗显影时,晃动药液只能按盖子上的箭头方向,左右轻轻晃动。我已用了多年,美中足的是,冲片罐的材料是塑料,较单薄。材料如是电工胶木,就完美了!
用过类似这玩意。只能能闭眼用。没有半截单张检查密度的可能、失去了手动冲洗把控密度的意义。

深箱吊架是一字摆开三个箱子的。显影停止显定影。外加一个清水箱子。4个吧。
看绿灯来回倒腾搞加减冲洗检查。半摸黑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21-6-10 18:32 编辑
[45 楼] 旁观旁摄 [泡菜]
21-6-10 18:04
这个冲片罐有一个原配附件,“guide stick”,中文应该称为“引导棒”吧?按说明书图所示,装片很不顺手,还不如手摸片架间隔装片方便。这跟guide stick,我一次都没用过。
[44 楼] 旁观旁摄 [泡菜]
21-6-10 17:49
这个美国佬5吋页片冲片罐,很好用!一个片架可装12张5吋页片,背靠背可装24张5吋页片,冲洗稳定,实用。我有这个美国佬5吋页片冲片罐,标准药液计量是1500ml,实际应用计量,最好是1600ml。在冲洗显影时,晃动药液只能按盖子上的箭头方向,左右轻轻晃动。我已用了多年,美中足的是,冲片罐的材料是塑料,较单薄。材料如是电工胶木,就完美了!
[4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21-6-9 15:13
半T的细颗粒卤鸡容易显影均匀。传统厚卤鸡容易显影不均匀。问问12F找后账的啥品种叶片多。就知道了。
大幅楼里以前有几个帖子讨论12F家的叶片显影不均匀的。记得HP5居多哈。、也有拿这个问题跟厂家找后账的。不少啊。
以下内容由 shenshenshen 于 2021-6-9 15:22 补充
其实是为了变反差冲洗。才用的手动深箱子。怕负片高光密度上升的快。没法子的法子哈。
换个思路。翻转冲洗。怕锤子高光大啊。到是怕不大。
不玩压缩光比那一套。省心省力。
以下内容由 shenshenshen 于 2021-6-9 15:33 补充
负片不是高宽高银卤鸡。压缩高光大了。其余的影调基本都毁了。
在座的还是2,3流厂家的叶片用的多。那些玩意压缩特性绝对赶不上3X的。一压就平灰蒙蒙。
夏利没有奔驰的特性。价钱摆在那里嘛。楞来好不了。别想王亚当斯味道上靠。刻舟求剑不好使
当然也有天天靠PS来穷对付的。电脑时代了嘛
以下内容由 shenshenshen 于 2021-6-9 19:11 补充
按照亚当斯理论。黑白负片说白了就不是固定冲洗。是变反差冲洗范畴。跟彩色片的固定冲洗两码事。
以下内容由 shenshenshen 于 2021-6-9 19:13 补充
黑白翻转冲洗到是固定冲洗范畴了。
以下内容由 shenshenshen 于 2021-6-9 19:16 补充
曝光追着冲洗走。和冲洗追着曝光走。两回事。
[4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21-6-9 14:59
暗房归来2 发表于 2021-6-7 16:00
这东西有个装片格挡,这个格挡本身大头朝下是个简易版的药液搅拌棒。另外罐身平面摇晃也可以类似摇红酒,摇饺子盘一个办法。按照箭头摇的原因是顺着显影架方向不会阻力过大边缘起涌浪显影过度。总的来说这个不如柯达的不锈钢架子提升效果。
提升架子要有全黑环境吧。
[41 楼] 暗房归来2 [泡菜]
21-6-7 16:00
wyll 发表于 2021-4-8 10:40
有朋友用过图片中的Yankee显影箱吗?
没有实际上过手,想问问使用过这种显影罐的朋友吗,是不是只能按照盖子上所示方向搅动?如何搅动?是要以显影箱底部一边为轴做旋转运动,还是放在水平面上做平移运动?能保证显影均匀吗?
有使用经验的朋友能否解惑?多谢!


这东西有个装片格挡,这个格挡本身大头朝下是个简易版的药液搅拌棒。另外罐身平面摇晃也可以类似摇红酒,摇饺子盘一个办法。按照箭头摇的原因是顺着显影架方向不会阻力过大边缘起涌浪显影过度。总的来说这个不如柯达的不锈钢架子提升效果。 本帖最后由 暗房归来2 于 2021-6-7 16:18 编辑
[40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21-5-7 20:15
接着抄书。别停下。
把抄药方子的功夫拿出来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21-5-7 20:16 编辑
[39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1-5-7 10:50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21-5-6 19:20
废话。密度是怎么来的?是曝光冲洗结合来的。密度有啥用。是给放大用的。
无忌就你这号愚昧之人太多了。不串起来看问题。当是死套药方子的思维呢。
我还没说做梯度条呢。

这是国内出版的《A?亚当斯论摄影》一书里对前面那段E文的翻译,
中文能看懂吧?先把“区”的概念弄清楚再说密度
[3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21-5-6 19:20
山区人 发表于 2021-5-6 17:31
信口开河哈,
亚当斯10区理论首先说的是曝光,其次才是密度什么的。
区域理论被神话太多,都不认真看书
这是亚当斯的原话:
Note that we use the term zone to refer only to the exposure scale, and value for the other concepts, specifically luminance values, negative density values, and print values.  It is essential to remember the basic relationship:  if we take a reading from a single-luminance surface and use the indicated exposure settings, we are giving Zone V exposure for that surface, and anticipate a negative density Value V and a print Value V (middle gray) representing that surface . . . .  To determine the remainder of the scale, then, we define a one-stop exposure change as a change of one zone on the exposure scale, and the resulting gray in the print is considered one value higher or lower on the print scale.
— Ansel Adams, The Negative (1981, 48-49)
废话。密度是怎么来的?是曝光冲洗结合来的。密度有啥用。是给放大用的。
无忌就你这号愚昧之人太多了。不串起来看问题。当是死套药方子的思维呢。
我还没说做梯度条呢。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21-5-6 19:22 编辑
[37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1-5-6 17:31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21-5-4 18:53
呵呵。听听747兄贵你讲解吧

亚当斯有个10区密度质感理论。
大概是说几区的密度适合表现神马材质。
无忌张口闭口谈10区的人多如牛毛。说正经事情的时候都看不见人了。
没人具体谈这个的。多数不知道,少数做不到。器材耗材决定的哈。
其实这个才是亚当斯的冲片依据。
密度系统照着这个建立才靠谱。

信口开河哈,
亚当斯10区理论首先说的是曝光,其次才是密度什么的。
区域理论被神话太多,都不认真看书
这是亚当斯的原话:
Note that we use the term zone to refer only to the exposure scale, and value for the other concepts, specifically luminance values, negative density values, and print values.  It is essential to remember the basic relationship:  if we take a reading from a single-luminance surface and use the indicated exposure settings, we are giving Zone V exposure for that surface, and anticipate a negative density Value V and a print Value V (middle gray) representing that surface . . . .  To determine the remainder of the scale, then, we define a one-stop exposure change as a change of one zone on the exposure scale, and the resulting gray in the print is considered one value higher or lower on the print scale.
— Ansel Adams, The Negative (1981, 48-49)
[3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21-5-4 18:53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1-5-3 18:02
嗯嗯,现在还没整明白,正打算学习如何建系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书可以推荐?
呵呵。听听747兄贵你讲解吧
以下内容由 shenshenshen 于 2021-5-6 10:48 补充
亚当斯有个10区密度质感理论。
大概是说几区的密度适合表现神马材质。
无忌张口闭口谈10区的人多如牛毛。说正经事情的时候都看不见人了。
没人具体谈这个的。多数不知道,少数做不到。器材耗材决定的哈。
其实这个才是亚当斯的冲片依据。
密度系统照着这个建立才靠谱。
[35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1-5-3 18:02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21-5-3 15:44
最便宜的额国产的1000多块吧。
控制就是派黑白灰三种色调的板子。检验冲洗宽容度控制。做到要啥密度就能冲到啥密度。完美的体现材质质感、当然这样弄要结合放大机。爱用大幅拍微距拍产品搞灯光广告的人都这样干。负片是半密度冲洗。瞎冲放大机不答应的。不这样没办法啊。
爬山无穷远耍广角。未必这样干。柯达3X包围拍几张就可以了。选时选光更重要。
省心就耍黑白电影那样的正冲---不怕光大。超宽容。底片可以降低点档次。省钱。

搞不明白就不要搞了。正冲就最好。小学生都会搞的。不用动脑子
嗯嗯,现在还没整明白,正打算学习如何建系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书可以推荐?
[34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21-5-3 15:44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1-5-3 12:09
嗯嗯,我是打算买个密度仪,就是不知道买哪种,种类品牌太多了,另外还没搞明白灰阶控制的过程
最便宜的额国产的1000多块吧。
控制就是派黑白灰三种色调的板子。检验冲洗宽容度控制。做到要啥密度就能冲到啥密度。完美的体现材质质感、当然这样弄要结合放大机。爱用大幅拍微距拍产品搞灯光广告的人都这样干。负片是半密度冲洗。瞎冲放大机不答应的。不这样没办法啊。
爬山无穷远耍广角。未必这样干。柯达3X包围拍几张就可以了。选时选光更重要。
省心就耍黑白电影那样的正冲---不怕光大。超宽容。底片可以降低点档次。省钱。

搞不明白就不要搞了。正冲就最好。小学生都会搞的。不用动脑子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21-5-3 15:53 编辑
[33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1-5-3 12:09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21-5-3 00:18
安全等买大厂家的。用传统100的卤鸡。基本靠谱。刊登基本是指大光比原液用药。15分钟以上的算补偿冲洗。看不看关系不是很大了。很多人玩的是双液中途换药,甚至回用药,甚至不温控。只能看着弄放心一些。还不至于就一张中间底片冲砸了。不是薄了就是厚了。上不了放大机。
呢问遍这个坛子。加厚减薄底片的有几个?职业用高宽底片的有几个?
少的很。所以把关密度的唯一法子就是安全灯检查了。玩精确了很省心。。
这个是亚当斯教科书教的。以为按编瞎话呢。呢跟着※※※就进步不了的。那就是个糠心萝卜没东西。

建议你买个密度仪。做做灰阶梯度控制。
片子不出彩。影调控制技术再不过硬,就彻底没意思了。
大画幅本来就木呐的影像构图。多数就指望影调勾人呢。祖师爷就是吃影调饭的。不是吃美学饭的。
嗯嗯,我是打算买个密度仪,就是不知道买哪种,种类品牌太多了,另外还没搞明白灰阶控制的过程
[3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21-5-3 00:18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1-4-30 12:45
婶,请教一下,现在的胶片对绿光还是最不敏感的吗?看绿灯完全是凭经验了,在微弱的绿灯下,相差5秒10秒的肉眼能看出区别吗
安全等买大厂家的。用传统100的卤鸡。基本靠谱。刊登基本是指大光比原液用药。15分钟以上的算补偿冲洗。看不看关系不是很大了。很多人玩的是双液中途换药,甚至回用药,甚至不温控。只能看着弄放心一些。还不至于就一张中间底片冲砸了。不是薄了就是厚了。上不了放大机。
呢问遍这个坛子。加厚减薄底片的有几个?职业用高宽底片的有几个?
少的很。所以把关密度的唯一法子就是安全灯检查了。玩精确了很省心。。
这个是亚当斯教科书教的。以为按编瞎话呢。呢跟着※※※就进步不了的。那就是个糠心萝卜没东西。
以下内容由 shenshenshen 于 2021-5-3 00:27 补充
建议你买个密度仪。做做灰阶梯度控制。
片子不出彩。影调控制技术再不过硬,就彻底没意思了。
大画幅本来就木呐的影像构图。多数就指望影调勾人呢。祖师爷就是吃影调饭的。不是吃美学饭的。
[31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1-4-30 12:45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21-4-30 05:30
箱子和掉价是配合绿灯用的。不看灯。这玩意和佳宝管子满药手咣当有啥区别?
婶,请教一下,现在的胶片对绿光还是最不敏感的吗?看绿灯完全是凭经验了,在微弱的绿灯下,相差5秒10秒的肉眼能看出区别吗
[30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1-4-30 12:39
山区人 发表于 2021-4-30 08:50
看结构不容易密封,不过也没必要。
密封是为了翻转搅拌,这罐子比较重,翻转太费劲
说得是
[29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1-4-30 09:17
润普 发表于 2021-4-29 17:23
这个显影罐太高级了,但出入药液太复杂了,

不复杂啊,盖子也上有个不漏光的孔,
预湿、进出药水都是明室操作。
[28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1-4-30 08:50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1-4-29 18:44
嗯嗯,谢谢前辈,你这个大罐子,自己增加胶条的话能否密封?

看结构不容易密封,不过也没必要。
密封是为了翻转搅拌,这罐子比较重,翻转太费劲
[27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21-4-30 05:30
箱子和掉价是配合绿灯用的。不看灯。这玩意和佳宝管子满药手咣当有啥区别?
[26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1-4-29 18:52
润普 发表于 2021-4-29 17:23
这个显影罐太高级了,但出入药液太复杂了,

我的方盒子还真是个不透光硬塑料的方盒子,四条槽插入底片,再盖上有密封胶圈的盖子,盖子上有个不漏光的孔,出入药液较快,

这个箱体难找,一般有了吊架,找几个小方油桶,长度能放入吊架,把油桶横着切开,就是个槽状的药液槽呀,显停定,三个槽子就行了,但要在黑室里操作,
嗯嗯,我有10个45,10个57的吊架,也是想自己做三个罐子,显影的罐子还是得有盖子,保证不漏光,方便控制时间,但是现在想想自己会不会一下子冲10张片子的可能性大不大,如果可能性不大,还不如用那个小罐子来的方便。。。
[25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1-4-29 18:44
山区人 发表于 2021-4-29 15:14
是很难找,要碰运气。
最终效果都差不多,大罐的片子冲洗出来外观看上去要干净一些,
前面那个盒子,胶片有一面是紧贴片夹的,冲洗后会留下印子,但不影响出片。
大罐子很结实但费药水。

盒子轻巧省药,使用不当会漏水。
搅拌的时候手握的位置要正确还不能太用力,
材料有点软,力大了会把药水挤出来。
还有那个橡胶密封圈,时间长了会老化漏水,可以用汽车密封胶条保养膏涂一下。
嗯嗯,谢谢前辈,你这个大罐子,自己增加胶条的话能否密封?
[2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21-4-29 17:23
山区人 发表于 2021-4-29 09:09
同样的罐子,手工操作效果都会有差异,多试验就行,
商业化产品,厂家都是测试过的,一般都不会有大问题。
我前面说是这种罐。


这个显影罐太高级了,但出入药液太复杂了,

我的方盒子还真是个不透光硬塑料的方盒子,四条槽插入底片,再盖上有密封胶圈的盖子,盖子上有个不漏光的孔,出入药液较快,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1-4-29 12:23
这个箱子很难找哎,我只买了吊架,不知道前辈,你觉得哪个罐子对显影更好呢?


这个箱体难找,一般有了吊架,找几个小方油桶,长度能放入吊架,把油桶横着切开,就是个槽状的药液槽呀,显停定,三个槽子就行了,但要在黑室里操作,
[23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1-4-29 15:14
胶片不死 发表于 2021-4-29 12:23
这个箱子很难找哎,我只买了吊架,不知道前辈,你觉得哪个罐子对显影更好呢?

是很难找,要碰运气。
最终效果都差不多,大罐的片子冲洗出来外观看上去要干净一些,
前面那个盒子,胶片有一面是紧贴片夹的,冲洗后会留下印子,但不影响出片。
大罐子很结实但费药水。

盒子轻巧省药,使用不当会漏水。
搅拌的时候手握的位置要正确还不能太用力,
材料有点软,力大了会把药水挤出来。
还有那个橡胶密封圈,时间长了会老化漏水,可以用汽车密封胶条保养膏涂一下。
[22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1-4-29 12:23
山区人 发表于 2021-4-29 09:09
同样的罐子,手工操作效果都会有差异,多试验就行,
商业化产品,厂家都是测试过的,一般都不会有大问题。
我前面说是这种罐。
这个箱子很难找哎,我只买了吊架,不知道前辈,你觉得哪个罐子对显影更好呢? 本帖最后由 胶片不死 于 2021-4-29 12:25 编辑
[21 楼] 胶片不死 [泡菜]
21-4-29 12:21
山区人 发表于 2021-4-29 09:01
你说的是这种罐子吧?我也有一个,可以颠倒搅拌不漏水的,
使用有点小技巧,灌完药水拧盖子的时候稍微挤压一下罐子,
把罐子里的空气排出一点,使罐内保持副压,这样就不会漏水了
我也有这个显影罐,我是来回移动进行搅拌,确实说明书上有提到,挤掉一点空气,不然会漏水。
[20 楼] wyll [泡菜]
21-4-29 09:58
山区人 发表于 2021-4-29 09:09
同样的罐子,手工操作效果都会有差异,多试验就行,
商业化产品,厂家都是测试过的,一般都不会有大问题。
我前面说是这种罐。


多谢多谢!
[19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1-4-29 09:09
wyll 发表于 2021-4-28 10:11
多谢!
我冲洗之前做过装水实验,用我的方法,药液是能够搅动起来的,但是这张(还有另一张有大面积天空的片子也出现了类似情况)非常明显的不均匀,其他同一次冲洗的底片还好
不过这次冲洗,我没有对底片进行预湿 下次试试

同样的罐子,手工操作效果都会有差异,多试验就行,
商业化产品,厂家都是测试过的,一般都不会有大问题。
我前面说是这种罐。
[18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21-4-29 09:01
润普 发表于 2021-4-28 13:38
我说的是我的小方盒显影罐,比楼主的罐子扁,有四道槽,底片插进槽,盖子封闭遮光,有孔可换药液,可在明室操作,搅拌是顺着底片的横截面做45度摇摆,不漏水,

你说的是这种罐子吧?我也有一个,可以颠倒搅拌不漏水的,
使用有点小技巧,灌完药水拧盖子的时候稍微挤压一下罐子,
把罐子里的空气排出一点,使罐内保持副压,这样就不会漏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