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机摄影的一些看法
380
10
[1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21-11-3 22:37
对手机摄影的一些看法
方便实用一直是相机追求的目标,从胶片时代就开始了,有大画幅,有中画幅,再有135画幅。拍照盛行时代几乎都是以135为主流的,但这不代表135就替代了更大画幅,同时代120相机也推出轻便好使的一些名机,受到摄影爱好的欢迎。相机发展到现代,很多低端相机被手机替代,就有人预言手机会替代实用相机,成为日常摄影主流工具。 个人具觉得这种预言过早,手机的弊端主要这些 1、手机的底小,镜头也无法做大,光学上很难突破。它与135胶片不一样,135胶片机是老老实实打印小尺寸照片,在小即是美的区域里很适合。但手机在市场追求高象素的潮流下,为了满足一些审美平常人的需求,过分提高象素值,产生很大的弊端,噪点、色彩影响很难避免,只能依靠计算修修补补,产生不自然的风格。 2、手机镜头小、法兰距短,光学上很容易受到干挠,不得不依靠计算弥补。 3、手机算法很可能弄巧成拙,过度清晰就失去了梦幻般的层次,过于锐化就没有含蓄的过度,过度色彩算法使色彩变得很假。 4、手机的色彩饱和度与相机比完全不行,手机的色彩要么偏散淡,要么干渴,这都是高象素密度带来的后果。这种饱和度后期是无法改变的,人为提高只能越来越不自然,还不如散淡一些成为另外一种风格。 所以手机摄影的定位应该向过去的135学习,摄影风格应该小即是美,而不应该与相机比拼画质。相机可以做到巨作世制,但手机不行,手机只能在方寸间追求另外的美。 现在手机摄影那种原始朴素的美越来越少了,能做的要么是记录类,要么象绘画设计。 个人觉得手机摄影1200万象素都是很高的了,手机的象素应该在600-800万之间会有较理想的色彩。 现在很多的审美观真是越来越怪,图片非得放很大去看,有一些美就是小的好看,如邮票、名信片,不很好看吗?为什么要放老大去看,24寸显示器不够,还是32寸、48寸的。如此审美再大象素都不够。 手机就是适合象名信片、小卡片这类图片的摄影,弄太大欣赏那就失去了美,有些图片不能放大看,只能缩小才精致。 要制作巨制,那不是手机的强项,除非你有开着侦察机把战斗机打下来的本事。 |
[11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21-11-4 07:40
手机的阴天色彩饱满度欠缺,只能另外想办法。这张后期用调整度图加了很大的饱和度,再用笔刷刷,象山水泼彩一样,形成画画的风格了,整体调饱和度一定会怪怪的。
色彩饱满度与饱和度是完全不同概念,只是提高饱和度,会一定程度上觉得饱满的假象。 ![]() |
[10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21-11-4 07:36
手机图片适合小卡片式的观看,放大就不容易有好效果。
光线好的时候色彩还马马虎虎,饱满度勉强合格,或者说当作另外一种风格来欣赏。 总之个人只是用手机实验性拍几张,色彩表现上与相机还是差很多的。 ![]() ![]() ![]() ![]() |
[9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21-11-4 07:00
|
[8 楼] 开山鼻祖
[老坛泡菜]
21-11-4 01:43
|
[7 楼] 摄影小三
[泡菜]
21-11-4 01:38
可是多数手机用户认为高像素就是高画质,用户就是真理,用户说了算,厂家说了不算,专业人员也不算,用户不埋单一切真理等于零!大约十年前,HTC就是像楼主所说的这么去干了,在众多厂商冲击一千万像素时,HTC反而降低像素,推出400万像素手机,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结果滑铁卢了。
|
[6 楼] 开山鼻祖
[老坛泡菜]
21-11-4 01:19
上个相机拍的手机p的,看看手机p图怎么样。可能是夜景,无法体现胶片味道了(胶片夜景也一般就是)。
本帖最后由 开山鼻祖 于 2021-11-4 01:25 编辑 ![]() |
[5 楼] 影像传真
[资深泡菜]
21-11-3 23:57
|
[4 楼] magicip
[资深泡菜]
21-11-3 23:54
买手机的才不研究这些,厂商如果迎合摄影发烧友来做产品就得倒闭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
[3 楼] 坐看闲云
[泡菜]
21-11-3 23:11
|
[2 楼] 开山鼻祖
[老坛泡菜]
21-11-3 22:43
有些后期只能电脑做,所以手机相机都是前期工具~。
如图,胶片风不是什么软件都提供且很容易使用的,手机上也得很多app都试一下才知道何种色彩风格自己喜欢。。 本帖最后由 开山鼻祖 于 2021-11-3 23:0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