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的存放收纳,大家都是怎么做的?
341 10
[1 楼] cmbit [泡菜]
21-12-8 16:10
手里的器材开始多起来了
好几个双肩背也装满了,但是用的时间确实不多
作为抚摸党,除了大法还有感动,特别是大法gm镜头
越发有一种卡片搜集的冲动,无奈存放收纳是个问题,大家都怎么做的呢?

直观的想法是买个电子防潮柜,1k-2k一个,又占地方又重,原理特别简单半导体制冷冷凝水棉条吸出去蒸发
而且天气冷了就根本没任何作用,如果本来又潮湿恐怕棉条本身还会特别脏
优点就是收纳比较规矩点
但是转念一想,现在买个冰箱恐怕都没电子防潮箱贵,冰箱从技术要求上比这高多了
压缩机制冷,严密的磁性门条,各种强制性标准
电子防潮箱这个东西越想越觉得是个智商税
[11 楼] VFoxPro [泡菜]
21-12-8 18:14
cmbit 发表于 2021-12-8 18:00
我引入电冰箱的意思其实是想强调,这个价格档次下其实可以吧东西做的很好的
但是...


主要是没有量,如果有白色家电的量,质量会好很多。
[10 楼] cmbit [泡菜]
21-12-8 18:00
才醒1 发表于 2021-12-8 17:54
干燥箱工作原理分加热(吸潮剂)和冷凝两种:加热吸潮剂,使其所含的湿汽蒸发,再吸取干燥箱内的湿气~整个过程不产生液态水。冷凝器在制冷的过程中,由于温差,湿气会凝结在蒸发器表面形成液态水~液态水聚集到一定量后,由于重力的作用,通过导流管排出干燥箱。
由于冷凝干燥会产生液态水,导流不通畅、泄露,或由于太过贴近制冷半导体,自身温度远低于环境温度,外侧结露,都可能造成液态水存留在干燥箱内。
至于电冰箱:那是制冷可以精确控制的玩意儿,干燥:好像还没有啥冰箱能够精确控制湿度的。另外:冰箱一般要一百瓦以上了,而干燥箱大部分都在十瓦以下。
双十一,又买了一台110L的干燥箱(主要是跟原来的300L左右的干燥箱差不多高)。也没多少钱。家里要是实在没地方放干燥箱,就买一只跟床头柜差不多大的,把床头柜换成干燥箱~只要不是带强制干燥风扇的干燥箱,运行中根本没有声音。 ...


我引入电冰箱的意思其实是想强调,这个价格档次下其实可以吧东西做的很好的
但是...
[9 楼] 才醒1 [泡菜]
21-12-8 17:54
干燥箱工作原理分加热(吸潮剂)和冷凝两种:加热吸潮剂,使其所含的湿汽蒸发,再吸取干燥箱内的湿气~整个过程不产生液态水。冷凝器在制冷的过程中,由于温差,湿气会凝结在蒸发器表面形成液态水~液态水聚集到一定量后,由于重力的作用,通过导流管排出干燥箱。
由于冷凝干燥会产生液态水,导流不通畅、泄露,或由于太过贴近制冷半导体,自身温度远低于环境温度,外侧结露,都可能造成液态水存留在干燥箱内。
至于电冰箱:那是制冷可以精确控制的玩意儿,干燥:好像还没有啥冰箱能够精确控制湿度的。另外:冰箱一般要一百瓦以上了,而干燥箱大部分都在十瓦以下。
双十一,又买了一台110L的干燥箱(主要是跟原来的300L左右的干燥箱差不多高)。也没多少钱。家里要是实在没地方放干燥箱,就买一只跟床头柜差不多大的,把床头柜换成干燥箱~只要不是带强制干燥风扇的干燥箱,运行中根本没有声音。
[8 楼] JLC [泡菜]
21-12-8 17:29
我也想有这么多器材。
[7 楼] cmbit [泡菜]
21-12-8 17:15
就是希望家里有个存放点,规矩又整洁,方便随时取用也好抚摸也好
防潮其实真不太在意,挡灰都要重要一些
出门的话,双肩背包能装2机3镜加其他配件甚至笔记本电脑,左手大炮右手三脚架就是极限了
扔到车上完事
[6 楼] cmbit [泡菜]
21-12-8 17:04
刚买的相机 发表于 2021-12-8 17:01
如果利用率很低又有抚摸的需要,那不如房间墙上装一些漂亮的隔板把镜头和设备就放隔板上,湿度的问题就用抽湿机来解决好了。好一点的抽湿机声音也不大,常年开的把排水管接上不用倒水,湿度设定完后让机器自己工作就行了。


过于高调,家人恐有意见不说
还是自己懒不爱收拾,家里灰尘多,哎~
[5 楼] 刚买的相机 [泡菜]
21-12-8 17:01
cmbit 发表于 2021-12-8 16:47
这种器材箱子其实小号的我有过不少,当初装各种天文器材用过,最大痛点就是还是不方便
一个是重,本身镜头就不轻,为了防护性能好箱子也重,而且堆积几个箱子后取用很不便,总是翻上翻下
每次一旦整理完,就不想再去动了
出门其实说实话,不是专业人士,真不需要一次带很多,一箱就是10-20公斤,装车上也往往是最底下一层
开箱率特别低


如果利用率很低又有抚摸的需要,那不如房间墙上装一些漂亮的隔板把镜头和设备就放隔板上,湿度的问题就用抽湿机来解决好了。好一点的抽湿机声音也不大,常年开的把排水管接上不用倒水,湿度设定完后让机器自己工作就行了。
[4 楼] cmbit [泡菜]
21-12-8 16:47
刚买的相机 发表于 2021-12-8 16:36
我的设备不多,解决方案是买了两只倍威Type5500的防潮防水箱,基本上一只箱子可以放两个索尼全副机身,400 2.8 600 4这种尺寸除外的GM镜头可以放六颗。另外一只箱子可以放飞行器、闪光灯、电池、滤镜各种配件。这种箱子的好处一个是密封性很好,看广告上短时间丢水里都不是问题,我没试过。二是自驾远行丢在行李箱里和摄影包配合使用非常方便。第三个就是不占地方,在家里设备多可以箱子叠起来,灵活性很好。


这种器材箱子其实小号的我有过不少,当初装各种天文器材用过,最大痛点就是还是不方便
一个是重,本身镜头就不轻,为了防护性能好箱子也重,而且堆积几个箱子后取用很不便,总是翻上翻下
每次一旦整理完,就不想再去动了
出门其实说实话,不是专业人士,真不需要一次带很多,一箱就是10-20公斤,装车上也往往是最底下一层
开箱率特别低
[3 楼] 刚买的相机 [泡菜]
21-12-8 16:36
我的设备不多,解决方案是买了两只倍威Type5500的防潮防水箱,基本上一只箱子可以放两个索尼全副机身,400 2.8 600 4这种尺寸除外的GM镜头可以放六颗。另外一只箱子可以放飞行器、闪光灯、电池、滤镜各种配件。这种箱子的好处一个是密封性很好,看广告上短时间丢水里都不是问题,我没试过。二是自驾远行丢在行李箱里和摄影包配合使用非常方便。第三个就是不占地方,在家里设备多可以箱子叠起来,灵活性很好。
[2 楼] 小輝机 [泡菜]
21-12-8 16:23
简单直接防潮柜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