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伴芳华,胶片写青春——摄影往事聊天室
41584
690
[1 楼] 哈大拿
[泡菜]
22-4-22 20:15
这个聊天室是为了与胶片相机,胶片镜头,胶片暗室,胶片相纸共同度过青春的老鸟们聊往事,叙旧话,吹牛皮的地方。
讲诉器材往事,恍如昨日,感慨万千。 吹嘘摄影资历,云山雾罩,海阔天空。 抛砖引玉, 开篇写一个我本人的器材往事。 名子就叫:《维达75300购买记》 接下来,我将慢慢的添加一些属于我的器材故事。 各位见笑。 希望各位老鸟一起聊,哈...... 闲言少叙进入正题, 《维达75300购买记》——当年我与众不同的选择。 大家好,这里讨论的是VIVITAR的一款冷门手动望远变焦镜头,75-300mm F4.5-5.6. 这枚镜头我在95年夏季,购于北京长安大街某大型摄影器材商店。 时价:1400元, 参考价格;美能达原厂mf 70-210mm f4.5-5.6MD售价与之近似。 美能达原厂mf 135mm f2.8 MD 售价与之相同。 当年的我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迷恋摄影,买镜头重视指标,而且相信书本知识,听风就是雨,来回折腾镜头。当时正琢磨着买一只70-200的变焦头,正巧某杂志撰文写到70-200不足以完成大多数摄影任务,70-300才是正确选择。说来也是该着买70-300这个焦段的镜头。杂志上这样说也就听听算了,不想在书店里读了一本摄影书,竟然也持同样观点。书中写到:越来越多的摄影家开始使用70-300并且拍摄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 是啊,书上写得对啊! 70-300多了300mm的焦段,一定是一寸长一寸强, 想想就令人令人振奋!遂头脑一热决定购买一款70-300的变焦镜头。 越想越带劲,非买不可! 那么,我到底是买没买呢? 当然是没有买呀! 关键在于,庵们哈尔滨——堂堂省会城市,竟然一只MD口的70-300的变焦头都没有卖! 于是兜里有钱也买不到。 买不到,买不到,就是买不到。 这是啥情况? 哦,马云尚未创业,淘宝还没开张! 嗯,这个理由确实充分。 后来, 95年在北京学习期间,也念念不忘70300变焦头。终于在长安大街的一家器材店发现了一款75-300的MD口镜头。记得那家店还卖一款美能达的自动70300镜头,售价是:2400元。不过那个我用不上,不是我的菜。 记得,镜头装在一个白色基调的纸盒里。 盒子上,一面印着足球比赛的照片,一张是几名球员争抢的画面,一张是运动员特写的画面。 一面画着镜头的光学结构图,很专业的样子。 VIVITAR的商标赫然在目。 心想:就这样吧,拿下。 打开纸盒,里面是瓦楞纸折叠成的保护性质的内包装。 有一张说明书,印满英文,看不懂,真的看不懂。 黑色的镜身,前后盖严密,没有配UV镜。 推拉式变焦,阻尼稍大,推拉自如,顺畅平稳。 将镜头拉到最长,竖放在柜台上,镜体不下滑,不收缩。 打开前后盖,镜片通透,光圈叶片规则。 可以,就这枚吧,营业员也点点头表示赞同。 从此开始关注这家店。 以后几年里,我只要再去北京,路过这家器材店的时候就一定进去转一转,再次淘宝。 慢慢的这家器材店的柜台里多了如:海鸥的50mmf1.8放大镜头(售价是600元),海鸥的17mmF4超广(售价是900元)等等,新一代(也是最后一代)国产摄影器材。 瞧,扯远了!扯的太远了。 回到正题, 继续讨论Vivitar mf 75-300/4.5-5.6 后来,当我结束在北京的学习任务回到家乡,从新融入摄影小圈子。 发现周围朋友清一色用的都是70-200的变焦头,就我一个人使用70-300这个焦段! 这是什么情况? 是鹤立鸡群吗? 还是选择错误! 书上不是说:“越来越多的摄影家开始使用70-300变焦头进行创作”吗? 为什么大家都不用呢?就我自己在用呢!? 于是,我主观的将大家都不使用70-300焦段这一事实归咎于他们不读书,不学习,不关注摄影器材的发展潮流。 这样一想,便觉得自己与摄影家之间的距离又近了许多...................... 难道我这是被鲁迅笔下的“Q”先生附体了? 后来,我参加了一个摄影班,每堂课老师都要表扬一名学员。 我在扫街的科目中, 手持50mm的“布勒松”们普遍不灵,几个端着70200的记者也状态不佳。倒是我因为手中的维达变焦头有300mm焦段,成功的抓拍到一位街头艺人的面部表情,终于获得了一次表扬。 果然书上说的没错! 哼,谁让你们不买70-300。 结果呢,今天你们也都看到了吧!这次就是300mm的焦距让我拔了头筹。 有一个瞬间,我真的觉得自己与摄影家之间的距离又近了许多...................... 又扯远了! 大家好,这里讨论的是VIVITAR的一款冷门手动望远变焦镜头,75-300mm F4.5-5.6. 以下讨论的内容是基于我手中的镜头进行。 像这样久远的镜头,每一枚镜头的个体成像素质均有所差异。 加之每个人对于镜头性能的侧重有所不同,测试本身也确实不够严谨。 这样一来文中出现的测试结果, 难免与其他使用者的感受有所出入,请见谅。 品牌简介: VIVITAR于1938年创建了,它一直是一家美国公司。七八十年代VIVITAR镜头是采用大型计算机优化结构(传闻如此),当时是很先进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生产过一批口碑很好的镜头........90年代VIVITAR1号神镜在※※流传颇广,收获了大量粉丝........一时间Vivitar成为了即腾龙,图丽之后的又一大副厂镜头品牌。 当时的维达镜头的商业定位属于爱好者级别,或者说是为严肃的摄影爱好者而准备的器材。 Vivitar mf 75-300mm F4.5-5.6 对角方式:手动 8组11片结构 最近对角距离: 1.5米 近摄比1:3.8 滤镜58mm 体积152X66 重量730克 镜头序列号:61550339 奥林帕斯代工 91年第55周生产 0339号产品 MD卡口 本帖最后由 哈大拿 于 2022-4-22 20:22 编辑 ![]() |
[691 楼] 哈大拿
[泡菜]
7-29 19:17
路过
|
[690 楼] 哈大拿
[泡菜]
4-23 10:55
哈大拿 发表于 2025-04-22 16:40 真的是秒光啊, 昨天海鲜市场看到有两枚俄罗斯的20/3.5,今天想截个图上传,结果一搜两个全都没了。最要命的是其中之一还是战损版! 顺便一看,俄罗斯的85/1.5最高竟然要5K了最低的也要3.6K,值么? 蔡司的一个劲掉价!!俄罗斯的疯了。 |
[689 楼] 哈大拿
[泡菜]
4-22 16:40
刚刚看到一则视频,其中有一段关于电影《沙丘》拍摄中使用到的俄罗斯镜头,就是以上4款。
其中一枚最为离谱:俄罗斯的20mm 3.5因《沙丘》的缘故瞬间炒到了4-5K! 4-5K!啊,哇哇哇哇哇哇!我去.............. 用日菜的20mm f2.8不香吗? ![]() ![]() |
[688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4-8 08:38
Rollei-HFT Sonnar 2.8/85
![]() |
[687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4-7 10:45
Rollei-HFT Sonnar 2.8/85
![]() |
[686 楼] 夜梦未央
[泡菜]
4-7 04:17
哈大拿 发表于 2025-04-05 10:37 收到!您的建议确实很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在我深度使用过720➕1.4增倍镜后,画质是足够的但是无法用增距镜自动对焦!其他镜头就更不用说了。但是画质确实杠杠的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685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4-6 09:55
Rollei-HFT Planar 1.8/50
![]() |
[684 楼] 哈大拿
[泡菜]
4-5 10:37
夜梦未央 发表于 2025-03-07 01:49 刚刚看到,sony的二倍境海鲜市场最近真的有几只,价格400-1000不等,我说的是A口不是E口。 我对于sony的二倍境的经验不多,有的镜头不能士用,如:A口的135za。美能达A口的200G和A口的720G可用,且效果有保障。 但由于sonyE口机身的像素越来越高,鉴于A口长焦的分辨率是否够用? 所以A口长焦+2X的方案请慎重。 |
[683 楼] 夜梦未央
[泡菜]
3-7 01:49
哈大拿 发表于 2024-06-07 22:26 |
[682 楼] 夜梦未央
[泡菜]
3-7 01:47
哈大拿 发表于 2024-06-07 22:26 |
[681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24-6-15 11:19
Schneider -Kreuznach Tele- Xenar 1:3.8/75
![]() |
[680 楼] 兴宁路
[泡菜]
24-6-14 18:08
像我这样,有齐全的工具,有一定的手艺,改镜头不在话下。也有再想拥有多一个规格镜头的心理。看到那些自己手上没有的,又适合改装的镜头,就又想再弄一个,了解到镜头价钱、评估到改装的精力和心血,又觉得破财又伤神了。有了又能怎样?没有,又会怎样?迷茫!
![]() |
[679 楼] 兴宁路
[泡菜]
24-6-14 17:56
想想,也真是迷茫。我们大家各自都收买了、和改接了不少镜头,也胡乱尝试拍了些年月。但好像还总存在或多或少再想拥有多一个镜头的心理。我估计,那些专门靠摄影吃饭的人,恐怕都没有我们手上这麽多各种规格的镜头。但,我们有这麽多镜头了,却又不知道该用哪个镜头出去玩玩更合适了?有时想想,我们自己真有那么多精力去玩用这些镜头,发挥出它的摄像魅力吗?经常是,想出去随意拍摄玩玩,打开镜头箱,却又迷茫到不确定要带那个镜头出去了?还要琢磨一下——带哪个镜头出去更好玩呢?真是——不累找来累!
![]() |
[678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24-6-13 20:08
ASAHI KOGAKU TAKUMAR 1:2.4 F=58
![]() |
[677 楼] 哈大拿
[泡菜]
24-6-13 19:02
xinxiliu 发表于 2024-06-12 16:49 层次真的不一般。 |
[676 楼] 哈大拿
[泡菜]
24-6-13 19:01
兴宁路 发表于 2024-06-11 20:32 兴宁路 发表于 2024-06-11 20:32过去,好多相机的镜头,不就都是38mm吗?说的极是,尤其是旁轴相机。 |
[675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24-6-12 16:49
刀梅19 f2.8
![]() |
[674 楼] 兴宁路
[泡菜]
24-6-11 20:32
哈大拿 发表于 2024-06-11 19:16 |
[673 楼] 兴宁路
[泡菜]
24-6-11 20:24
哈大拿 发表于 2024-06-11 19:17 |
[672 楼] 哈大拿
[泡菜]
24-6-11 19:17
兴宁路 发表于 2024-06-11 16:20 |
[671 楼] 哈大拿
[泡菜]
24-6-11 19:16
xinxiliu 发表于 2024-06-11 18:26 我觉得40mm镜头的视角刚刚好,比35mm的视角更符合视觉感受。 |
[670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24-6-11 18:26
LEITZ WETZLAR SUMMICRON-C 1:2/40
![]() |
[669 楼] 兴宁路
[泡菜]
24-6-11 16:20
哈大拿 发表于 2024-06-10 20:31 ![]() |
[668 楼] 哈大拿
[泡菜]
24-6-11 12:29
铭匠23mm/1.4 反接微距实拍,放大倍率2:1。
经实拍验证: 1,反接拍微距,放大倍率小于2时,具有实战价值。 分辨率还行,锐度一般。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价格摆在那里。 2,反接拍摄,镜头后组镜片距离物品仍有5cm距离,考虑到23mm的焦距较短,工作距离算是比较友好的,赞。 3,为了保证足够高的分辨率,建议放大倍率不超过1:1。 4,容易产生炫光,烦恼。 如有此头可以玩玩反接,期望值不必过高。 ![]() ![]() |
[667 楼] 哈大拿
[泡菜]
24-6-10 20:31
兴宁路 发表于 2024-06-08 22:39 出现“匪夷所思”的奇诡“妙绝”的效果哟, 巧遇,偶然吗? 还是神来之笔? |
[666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24-6-9 17:23
Carl Zeiss Jena Biotar 58mm f2
![]() xinxiliu 编辑于 2024-06-09 17:24 |
[665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24-6-9 16:09
人之初1977 发表于 2024-06-09 15:36 ![]() |
[664 楼] 人之初1977
[泡菜]
24-6-9 15:36
xinxiliu 发表于 2024-06-09 09:32 总算找到你了,看你用过ZM28 2.8,想了解一下用在A7系列上,表现怎么样? |
[663 楼] xinxiliu
[陈年泡菜]
24-6-9 09:32
兴宁路 发表于 2024-06-08 22: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