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 一晴方觉夏深
[泡菜]
22-5-22 00:44
电动车PK燃油车曾经是车坛最激烈的话题,也备受舞姬guan方忌讳。我首先要表明一个观点:它们各有自身鲜明的优缺点,我认为绝大多数用户无论选择了油车还是电车,都是基于自身条件和需求(经济条件、用车需求、已拥车数量)、使用场景、摇号限行等蒸策,做出的最佳选择。因为在互联网普及资讯极其丰富的今天,大家对二者的优缺点的了解是非常充分的,不存在信息不对等或隐瞒,也能对实际使用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所以我反对“现在还买油车就如同49年加入XXX”的说法。否则难以解释每年油车销量占比超过70%-80%的原因,难道大部分人都是傻瓜?同时我也很认同电车的种种优点,以及国产电动车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好了,以上是“不得不吐”的题外话。回到今天浮光掠影看电动车的话题。去购物中心办事,本来只打算抽20分钟顺便看看电动车,没想到被销售“缠住”了,就来简单说说理想One和极氪001的感受,以及一些感叹(首先申明:以下仅仅是基于个人的观感、喜好,看法不可能人人都一致。允许不同的观点见解,请大家宽容点吧)。
首先是理想One,被销售感动了登记试驾。动力的确很猛,电动车没得说的。驾驶的平顺舒适性也很高,NHV不错。作为34万的车来说,内饰也不错的。当然跟BBA还是不能比。全景影像配合车身雷达,对障碍除了有声音提示图像辅助外,还很贴心地显示了障碍物的距离,这对驾驶员的判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非常狭窄的场景大大提升了避障的安全。自动倒车入位,在寻找空车位方面不太灵,一旦找到倒车非常精准,而且是有“强迫症”,必须停得笔直、左右空间合理。当然成熟的电※※制和软件算法都能实现。另外理想One松电门踏板能量回收功能比较弱,与燃油车松油门的平顺性一致,没有猛刹车突兀,这点感觉很好。这是由于理想One可以燃油增程,不用刻意节电延长续航。
增程式电动车的争议也很大,很多人认为燃油车发电是“脱了裤儿放屁”。其实应当一分为二来看:①在市内完全可以只用电池行驶,具有电动车的全部优势,缺点是多了发动机的重量增加电耗,但由于用电极低的成本,增重增加的耗电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②长途驾驶,优点是解决了里程焦虑,也没有充电时间长的缺点,即使用燃油,仍然具有电动车动力、静音、加速、空调(冷风)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销售介绍高速公路百公里>8L的油耗,失去了电动车能耗成本极低这一巨大优势,而且油耗甚至比很多燃油车更高。
不过大多数人都是上班族以市内通勤为主,增程式电动车市内用电还是相当省钱。如果要长途自驾虽然油耗不够低,但是较好地避开了电动车里程焦虑症车目前的痛点、难题。“市内电动车,长途燃油车”,也许就是它存在的理由吧。
再说点感受,国产车(或者说电动车)比较厚道的就是把各种电子功能、自动驾驶功能无保留地奉献 —— 当然这也是电动车VS燃油车的错位竞争策略。我最痛恨燃油车把一些已经很成熟的技术藏着掖着,必须高价增配才给你。比如车道偏离、变道辅助、自动跟车(带刹车)等很实用的功能。而在电动车上已差不多成为标配了。尤其是BBA这些大牌子,凸显其傲慢的作风。最后我觉得理想One的做工离BBA还有不小的距离,毕竟同级别价格便宜很多,不能苛求。
再说说极氪001。首次相遇是在五一商场里面惊鸿一瞥,被浅灰色的内饰惊艳了。当时时间不够只看了2分钟不到,今天有空销售给我介绍了半个多小时。但是今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仔细看内饰的精致感与我的期望还有较大落差,可以用小有遗憾来形容。销售说它不是轿车也不是SUV,归为GT这一分类。我感觉它的设计基本对标宝马GT(Gran Turismo “伟大的旅行”)系列。比如都是无框车门、流线车身、掀背车型,甚至也有后排座椅角度微调。但是因为电动机或电池布局的原因,导致后排座椅比较矮,腿部支撑不够比较影响乘坐的舒适性 。电子功能方面粗略了解了一下,应该属于主流水平没有多少槽点。比较惊喜的是有悬浮式HUD抬头显示,个人对这个功能非常喜爱必须夸赞。配置高德/百度地图的车机导航不是新鲜事,但是这个HUD能将导航信息(车道、转向、距离等关键导航数据)——不是地图,进行投射,感觉信息是悬浮显示在前档玻璃外,这样在开车的时候视线能始终保持向前平视,不用低头或转移视线,大大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美中不足的是字体,比如最重要的速度的字体太纤细,应该用更粗更大的字号。当然也有人不喜欢HUD,个人爱好就不争了吧。唯一的槽点就是车机的芯片性能不足,网上反馈卡顿、重启、死机等问题比较严重。官方销售还算是坦诚面对这个问题。据说是6月以后下线的车辆会用8155芯片替代820A彻底解决问题。不过这也暴露出了吉利的急功近利,对这款车车机设计前瞻性不足,测试不充分或刻意隐瞒问题匆忙上市抢市场,适得其反。好在亡羊补牢吉利正在行动,可是苦了第一批“吃螃蟹”的车主。
再说说实体键问题。我对极氪001静止体验的感受是:屏幕触控没想象中操作繁琐——但的确也有些。极氪001在方向盘上有几个实体键,但是我认为中控没有也不够方便。虽然可以语音控制,但是响应还是慢半拍。我认为还应当像某些车一样适当地增加一组实体功能键,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满足最重要、最常用的功能“一键响应“。总之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合理的平衡才是最佳实践。
因为时间的原因,极氪001就没来得及试驾了,相信以后有机会的。
通过短暂时间对两款电动车的了解有一点共同的感受,就是造车新势力在“用尽心思讨好用户”,这点的确让人感觉到满满的诚意。比如理想One针对无备胎、无防爆胎的问题推出了租备胎服务,需要跑远途自驾游的时候可以租备胎。这样日常在市区就没有备胎占空间以及闲置浪费备胎的问题。再如极氪001虽然是掀背车型,我观察到它的后排不能放倒与后备箱连成平整的一体,如果野外露营就没法睡后背箱了。但是销售介绍厂家推出了专用气垫,在前排放倒与第二排衔接的时候铺在上面当床垫。虽然不算完美,但也算有个解决方案。从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可以看出新势力迎合用户的心思是相当缜密的。你能想到的问题他们已经想到了,你没有想到的也有考虑。
以上想到哪写到哪,没有系统性地比较、阐述。毕竟了解也比较肤浅,就当跟大家聊聊吧。不同意见、不对的地方的欢迎在陈述事实基础上交流讨论。我辛辛苦苦码了这么多字不容易,用心写下个人体会很辛苦,不希望这个帖子成为引战的导火索。但愿没有横加指责、不友善的言论,拒绝人身攻击。
“吹”了一通新势力,可能有人以为又“来了个电吹风”(一笑)。其实今年我换的依然是燃油车 —— 大家别喷我“精神分裂”。因为开篇我就说了:“我认为绝大多数用户无论选择了油还是电,都是基于自身情况做出的最佳选择”。对于一个酷爱自驾游、过几年就有大把时间自由旅行的我来说,鉴于目前电动车“里程焦虑”的明显短板和我的忍耐性,燃油车是我唯一的选择。另外在内饰方面,我认为有些燃油车更有优势 —— 这个属于个人喜好,无所谓对错。当然如果有两个车,一油一电肯定是我的“唯一选择”。比如现在我对即将上市的Smart精灵很关注很有兴趣。
本帖最后由 一晴方觉夏深 于 2022-5-22 00:49 编辑
|
[18 楼] 小梅沙
[资深泡菜]
22-5-24 11:06
北极以北 发表于 2022-5-23 19:53  就算租了备胎放在哪儿也是个问题。 象韩路那样在车顶专门焊一个备胎架太麻烦。 我的准备是放后座腿部空间那里,我一般自驾就是3个人,尾箱很规整的空间用来放旅行箱; 后座腿部空间那里放一个包装好的轮胎,座位上放摄影包和无人机的包,挺好;
|
[17 楼] 一晴方觉夏深
[泡菜]
22-5-23 22:24
北极以北 发表于 2022-5-23 19:53  就算租了备胎放在哪儿也是个问题。 象韩路那样在车顶专门焊一个备胎架太麻烦。 只能放在后备箱里面,空间应该足够
|
[16 楼] 北极以北
[资深泡菜]
22-5-23 19:53
小梅沙 发表于 2022-5-23 08:31  理想ONE这个服务好,我这混动没备胎开起来有点提心吊胆,要是厂家有备胎可以租,我肯定会租一个放车上,,,, 就算租了备胎放在哪儿也是个问题。 象韩路那样在车顶专门焊一个备胎架太麻烦。
|
[15 楼] 一晴方觉夏深
[泡菜]
22-5-23 16:31
小梅沙 发表于 2022-5-23 08:31  理想ONE这个服务好,我这混动没备胎开起来有点提心吊胆,要是厂家有备胎可以租,我肯定会租一个放车上,,,, 其实这个服务应该可以推广。 日常大多数车辆都是在工作地域附近跑通勤,根本没必要配备胎,且占用大量空间。不如按需租用更好。
|
[14 楼] 我本无心睡眠
[泡菜]
22-5-23 14:07
对理想了解了一下,有两个顾虑。一是1.3t增程器,不知道可靠性如何,二是地盘与预期有点距离。我属于保守型客户,先观望
|
[13 楼] 小梅沙
[资深泡菜]
22-5-23 08:31
一晴方觉夏深 发表于 2022-5-22 00:44  如理想One针对无备胎、无防爆胎的问题推出了租备胎服务,需要跑远途自驾游的时候可以租备胎。这样日常在市区就没有备胎占空间以及闲置浪费备胎的问题。 理想ONE这个服务好,我这混动没备胎开起来有点提心吊胆,要是厂家有备胎可以租,我肯定会租一个放车上,,,,
|
[12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22-5-22 16:05
一晴方觉夏深 发表于 2022-5-22 14:28  我从没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我一直说极氪001的车机不该出这么大的问题。没有全部否定电动车。 BBA的车机都能OTA升级,难道不是整车只是局部? 001和其他新势力规划车型一样至少2年前弄得,那时候能用850就不错了,001没有其他bba一样没有更好的芯片, 这种情况下硬件跟不上软件很正常,今年开始大批量都开始用8155芯片,包括蔚来老车主3年前车型都能付费升级芯片, 这些老车主的升级在bba看来更不可能了。软件目前来看国产品牌自研的都做的不错,硬件和芯片被卡脖子已经是常态, 所以现在几家新势力已经在考虑自研芯片了。这个急不得,只能慢慢来了,
|
[11 楼] 一晴方觉夏深
[泡菜]
22-5-22 14:28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2-5-22 14:04  你说的车机死机、卡顿、重启在我看来,传统车企问题更多,新势力的表现没这么差, 传统车企车机对比新势力的类似老年机和智能手机区别,另外我说的是整车OTA哦, 目前在售的能整车OTA的只有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另加新上市的福特 Mustang Mach—E 传统车企除了福特一个都没有。 我从没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我一直说极氪001的车机不该出这么大的问题。没有全部否定电动车。 BBA的车机都能OTA升级,难道不是整车只是局部?
|
[10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22-5-22 14:04
一晴方觉夏深 发表于 2022-5-22 13:49  就宝马来说,虽然iDriver的语音功能没有电动车强,但是产品很成熟,稳定可靠,不会中途掉链子。我觉得使用中稳定可靠是最重要的。车机死机、卡顿、重启,反正我是接受不了。我从不否认电动车的电子功能优势,但是我反对“赶进度导致各种缺陷不成熟”赶鸭子上架的急功近利。我一直批评的都是这一点。 现在OTA已经很普及了吧,不仅仅是BBA 你说的车机死机、卡顿、重启在我看来,传统车企问题更多,新势力的表现没这么差, 传统车企车机对比新势力的类似老年机和智能手机区别,另外我说的是整车OTA哦, 目前在售的能整车OTA的只有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另加新上市的福特 Mustang Mach—E 传统车企除了福特一个都没有。 本帖最后由 男人心似海深 于 2022-5-22 14:05 编辑
|
[9 楼] 一晴方觉夏深
[泡菜]
22-5-22 13:49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2-5-22 13:25  说到车机,国外大厂包括bba有做得好的吗?就语音识别都是做的一塌糊涂。 国内车现在都是智能数字化座舱,虽然是有赶进度导致各种缺陷不成熟, 但是基本都是可以整车OTA不断升级改进的。 总比老牌车厂升个级还要去4s店好吧。 就宝马来说,虽然iDriver的语音功能没有电动车强,但是产品很成熟,稳定可靠,不会中途掉链子。我觉得使用中稳定可靠是最重要的。车机死机、卡顿、重启,反正我是接受不了。我从不否认电动车的电子功能优势,但是我反对“赶进度导致各种缺陷不成熟”赶鸭子上架的急功近利。我一直批评的都是这一点。 现在OTA已经很普及了吧,不仅仅是BBA
|
[8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22-5-22 13:25
一晴方觉夏深 发表于 2022-5-22 12:36  国外大厂全球测试的很多吧? 至少从极氪001车机上面,我感觉吉利的浮躁。 说到车机,国外大厂包括bba有做得好的吗?就语音识别都是做的一塌糊涂。 国内车现在都是智能数字化座舱,虽然是有赶进度导致各种缺陷不成熟, 但是基本都是可以整车OTA不断升级改进的。 总比老牌车厂升个级还要去4s店好吧。
|
[7 楼] 一晴方觉夏深
[泡菜]
22-5-22 12:36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2-5-22 12:25  我觉得恰恰相反,新势力知道自己这方面是短板,大家都睁大眼睛盯着呢,反而更注重这方面测试,你看新势力都是去漠河,海南极端测试,时间不对还跑到新西兰去测试,反观老牌车企你看到过测试嘛?现在爆出问题的往往就是老牌认为理所当然的。 国外大厂全球测试的很多吧? 至少从极氪001车机上面,我感觉吉利的浮躁。
|
[6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22-5-22 12:25
一晴方觉夏深 发表于 2022-05-22 10:44严格说汽车上应该使用车规级芯片,在稳定性、应付严苛环境比一般芯片强很多。我怀疑会不会有车厂在这方面偷工减料? 应该来说知名厂家... 我觉得恰恰相反,新势力知道自己这方面是短板,大家都睁大眼睛盯着呢,反而更注重这方面测试,你看新势力都是去漠河,海南极端测试,时间不对还跑到新西兰去测试,反观老牌车企你看到过测试嘛?现在爆出问题的往往就是老牌认为理所当然的。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
[5 楼] arcsense
[泡菜]
22-5-22 11:13
车规级芯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车载电子系统应该由几个要求不同的独立子系统组成,对于大量冒出来的新厂,设计了前所未有复杂的功能,是否都有能力让这些子系统可靠、协调工作也还需要观察,哪怕关键部分是买来的。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4 楼] 一晴方觉夏深
[泡菜]
22-5-22 10:44
orico 发表于 2022-5-22 09:30  车辆在高温和寒冷的室外环境下,电动车的大量使用芯片及主板的寿命问题,应该作为一项重要因素进行考虑
对于购买电车的用户,半路上芯片坏了是件麻烦的事,有可能充不进电或无法启动,总感觉机械的东西更靠谱些
当然现在BBA之类高级油车也应用了大量芯片,可能低配的油车好些吧。 严格说汽车上应该使用车规级芯片,在稳定性、应付严苛环境比一般芯片强很多。我怀疑会不会有车厂在这方面偷工减料? 应该来说知名厂家在出厂前的测试是很严谨的,要经过大量路试、各种恶劣环境的测试才能发布上市。相对来有有些新势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
[3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22-5-22 10:27
orico 发表于 2022-05-22 09:30车辆在高温和寒冷的室外环境下,电动车的大量使用芯片及主板的寿命问题,应该作为一项重要因素进行考虑
对于购买电车的用户,半路上芯片坏了是... 多虑了,参考车规级别芯片要求,与消费芯片和一般工业芯片相比,汽车芯片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在零下40至零上155摄氏度。比你车子能去的地方更严苛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
[2 楼] orico
[泡菜]
22-5-22 09:30
车辆在高温和寒冷的室外环境下,电动车的大量使用芯片及主板的寿命问题,应该作为一项重要因素进行考虑
对于购买电车的用户,半路上芯片坏了是件麻烦的事,有可能充不进电或无法启动,总感觉机械的东西更靠谱些
当然现在BBA之类高级油车也应用了大量芯片,可能低配的油车好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