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 心念念
[泡菜]
22-6-15 10:40
索尼A1新固件在无损压缩raw的基础上增加了无损压缩(s),无损压缩(m)和无损压缩(L)。 刚才简单看了下,无损压缩(s)是1200万像素,raw(m)是2100万像素,而raw(L)仍然是5000万像素。好奇这个raw(L)和原始的无损压缩raw有什么区别? 另外还有两点发现,这三种raw都不会增加连拍速度,也就是说只要是无损raw,哪怕是raw(s),连拍速度还是20帧/s。 其次,如果选择raw+jpg出图,raw选择s或者m,jpg仍然可以选择5000万像素。
|
[9 楼] a1001680
[泡菜]
22-6-19 11:20
老雨辰 发表于 2022-6-18 11:11  目前ACR不能识别无损压缩(S)(M)的RAW格式的照片,不知有否更新能识别。 LR也无法 识别M、S的RAW格式,只有SONY自己的edit软件能设别
|
[8 楼] 老雨辰
[陈年泡菜]
22-6-18 11:11
心念念 发表于 2022-6-15 10:40  索尼A1新固件在无损压缩raw的基础上增加了无损压缩(s),无损压缩(m)和无损压缩(L)。 刚才简单看了下,无损压缩(s)是1200万像素,raw(m)是2100万像素,而raw(L)仍然是5000万像素。好奇这个raw(L)和原始的无损压缩raw有什么区别? 另外还有两点发现,这三种raw都不会增加连拍速度,也就是说只要是无损raw,哪怕是raw(s),连拍速度还是20帧/s。 其次,如果选择raw+jpg出图,raw选择s或者m,jpg仍然可以选择5000万像素。 目前ACR不能识别无损压缩(S)(M)的RAW格式的照片,不知有否更新能识别。
|
[7 楼] 山野的秋
[泡菜]
22-6-16 03:49
TakeThat05 发表于 2022-6-15 19:04  肯定是先裁剪再压缩的,压缩之后就不能裁剪了,裁剪要先解压再裁剪。 但这个只是减轻了存储的压力 这个方案从cmos到处理器的数据传输是没有减少的。索尼的技术文章好像说过,数据传输本身也是个挑战,耗电、发热都挺大的。
尼康的Z9,120fps模式我估计用的是另外一条数据流,可能是evf的数据流。它中间没有60fps等模式。这个数据流本身就是小像素的,不需要裁剪。也许是cmos分了组,这些像素是走另外一条通道之类的。 A1的设计应该没有考虑这个。也许以后A1M2会有。 既然是裁剪后压缩,所需压缩的文件数据就小的多,自然压缩时间更短,理论上除了减少储存压力,还应能提高连拍速度,但实际又未提高速度,怎么理解? 难道是和JPG格式一样,无论选择图像尺寸大小都限定连拍速度,可不去对对焦侦测和驱动与连拍之间关系做调整,继续保持这种关系?好像只能是这样理解。
|
[6 楼] TakeThat05
[资深泡菜]
22-6-15 19:04
山野的秋 发表于 2022-6-15 14:21  如果处理器是先做全像素无损压缩再裁剪保存的逻辑,就符合你说状况,单纯减小存储量。
如果是先裁剪后无损压缩保存的逻辑,由于像素降低压缩耗时可缩短,应即可提高连拍速度,也可减少存储量。
不过从长期以来单纯GPJ格式图像大小对连拍速度的影响看,几乎无差别,而尼康这种情况差别可以很大,估计索尼都是采用前者笨逻辑。 肯定是先裁剪再压缩的,压缩之后就不能裁剪了,裁剪要先解压再裁剪。 但这个只是减轻了存储的压力 这个方案从cmos到处理器的数据传输是没有减少的。索尼的技术文章好像说过,数据传输本身也是个挑战,耗电、发热都挺大的。 尼康的Z9,120fps模式我估计用的是另外一条数据流,可能是evf的数据流。它中间没有60fps等模式。这个数据流本身就是小像素的,不需要裁剪。也许是cmos分了组,这些像素是走另外一条通道之类的。 A1的设计应该没有考虑这个。也许以后A1M2会有。
|
[5 楼] cmbit
[泡菜]
22-6-15 15:17
已经升级,无法验证"原来"那个lossless raw了,但是从尺寸容量上,新的raw L和老的lossless raw从剩余拍摄张数上来说,是完全一致的 raw+j fine在160cfa上都为1766张预估
按通俗的理解,新的raw L就是"原来"那个无损压缩raw,至于raw m和raw s,实际视角并没有裁切,并且jpg仍可以保持50mp
那直观的解释就是raw m和raw s是超采合成版,所谓raw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RAW",服务于实际需求罢了
由于是"超采"合成,并不是像素合并,所以读出上没什么不同,速度自然也不会提高,但是如此一来,有意思的事情就有了:
假设真"超采"了,在弱光下全片幅上进光并未改变的情况下,噪点会有改善吗?raw s会不会接近或者打平a7s3的12mp iso12800
|
[4 楼] 山野的秋
[泡菜]
22-6-15 14:43
心念念 发表于 2022-6-15 10:40  索尼A1新固件在无损压缩raw的基础上增加了无损压缩(s),无损压缩(m)和无损压缩(L)。 刚才简单看了下,无损压缩(s)是1200万像素,raw(m)是2100万像素,而raw(L)仍然是5000万像素。好奇这个raw(L)和原始的无损压缩raw有什么区别? 另外还有两点发现,这三种raw都不会增加连拍速度,也就是说只要是无损raw,哪怕是raw(s),连拍速度还是20帧/s。 其次,如果选择raw+jpg出图,raw选择s或者m,jpg仍然可以选择5000万像素。 和原来无损压缩RAW的区别估计是换了个无损压缩的算法,原来的还继续保留,以后也不会有人用了,毕竟新算法减少了近40M,缩小接近40%,意味着无损压缩的连拍张数理论上可增加40%,也算是个进步。 不过如果算法逻辑该为先裁剪后压缩,理论是可以提高无损压缩的连拍速度,同时也能增加连拍张数,不知索尼是怎么想的?不过也意味着还有提升空间,呵呵。 尼康这方面做的比较好,Z9的4500W像素时JPG连拍速度30FPS,1100像素时连拍速度提高到120FPS,要是索尼就还是30FPS,看A1单纯小尺寸JPG不还是30FPS,实际此时帧与帧之间有4次AFAE侦测,意味着还有不小沉余,提高小尺寸连拍速度就不是问题,硬件资源可以做到而没做到,就是笨,就是浪费资源。 本帖最后由 山野的秋 于 2022-6-15 14:53 编辑
|
[3 楼] 山野的秋
[泡菜]
22-6-15 14:21
TakeThat05 发表于 2022-6-15 12:32  RAW和JPG可以不同像素 估计从cmos到处理器仍然是全像素的,只是处理器裁剪后保存。这个功能设计目标应该是减少存储,不是提高拍摄速度。 提高拍摄速度,估计就不是处理器软件能做的,cmos那边也要有裁剪机制 如果处理器是先做全像素无损压缩再裁剪保存的逻辑,就符合你说状况,单纯减小存储量。 如果是先裁剪后无损压缩保存的逻辑,由于像素降低压缩耗时可缩短,应即可提高连拍速度,也可减少存储量。 不过从长期以来单纯GPJ格式图像大小对连拍速度的影响看,几乎无差别,而尼康这种情况差别可以很大,估计索尼都是采用前者笨逻辑。
|
[2 楼] TakeThat05
[资深泡菜]
22-6-15 12:32
RAW和JPG可以不同像素 估计从cmos到处理器仍然是全像素的,只是处理器裁剪后保存。这个功能设计目标应该是减少存储,不是提高拍摄速度。 提高拍摄速度,估计就不是处理器软件能做的,cmos那边也要有裁剪机制
本帖最后由 TakeThat05 于 2022-6-15 12:3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