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在相机后面脑子在眼睛后面创作要有主题照片也可说道
8531
34
[1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12:47
拿片说事: 《依稀又见旧时光》
老街、陋房、破屋檐,尘垢、烂线、老灯泡。本无一点意思的景物,却被我些意思的拍下,让我能于斑驳中似见旧往,从微末中感悟沉厚。 现代年轻人对老电线老灯泡这类物件可能罕有所见甚至见如无见,不会有一点注意和兴趣,因为毕竟这类物件离他们的生活遥远了些甚至都没有走近过。可对于我们这样的老人来说,正是这类老灯泡老物件,过去曾照亮过我们的生活,也曾温暖过我们许多的旧往和回忆。 于人都不经意处经意,都无用心处用心,也在另一方面表现了你对生活的爱与真! 当然,极简单的景物,却不可以做极简单的表现,反倒更要求精简精炼,不流于一般。这幅照片中灯泡电线房檐的后面,其实还有许多影调和东西,唯有加大光比压暗压没了它们,才让主物更显突出,物语更显丰富,形式也更富画感。 老物亲旧往,遗梦逝去真; 微末不经意,触悟亦动心; 慨念时光骤,惜人不再春; 蹒跚追新世,当叫意气存! ![]() |
[35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10 10:52
天堂草原
![]() |
[34 楼] 听雨敲窗
[泡菜]
22-7-10 08:30
同意楼主观点。其实高调低调、纯白纯黑都是一样的思路,只是程度有差异而已。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 ![]() ![]() |
[33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9 18:00
一位散文家说过:“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那么,瓦上的草无疑就是田地里的庄稼了。虽然是草,但因为生长在瓦上,人们生活起居,有时一抬头就能看见,所以瓦上草,也就承载了人们许多的遐想。时已进冬,地上的草或许还有一些颜色,但瓦上的草却已枯白风干,在簌簌的风中摇曳。屋顶上的草脚下的土地并不厚实,那只是风刮过来的一些沙土,落在了瓦缝里,涵养一丝水分,让草的根须生长时能得到些许湿润。但草的一生并不抱怨命运的不公,它隐忍艰辛,落地为家,成长时显示旺盛的绿,成熟时露出金色的黄,冬天就是枯白也有模有样.......人们常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又何尝不像瓦上的草呢?我们没有选择出生的权利,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又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也必将会走到生命的终点,但我们曾经来过,哪怕会像这老屋瓦上的草一样,虽终会被时间的烟尘所掩埋,但我们都曾努力过,哪怕没有过有辉煌,但那又怎样!没有了瓦,也不会有瓦上的草,但寒风萧瑟,我心淡然……
![]() |
[32 楼] 摄影zhang
[禁言中]
22-7-9 15:31
798里的囬忆 ! ![]() |
[31 楼] 摄影zhang
[禁言中]
22-7-9 15:30
798里的囬忆 ! ![]() |
[30 楼] 老乞丐88
[泡菜]
22-7-9 15:21
天津陈希玲 发表于 2022-07-08 23:03 你这个总结的有意思,不过,这种拍摄方法很多年前好像就有了。 在大光比的情况下,以主体作为曝光标准,从而压暗环境中有可能分散主体注意力的东西,这一点而也不新鲜。然而,在照片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压暗,而是仍然要建立黑白灰的三个主色调,黑也不是毫无意义的空白,而是要用来烘托主体。这也就是过去提到的低调照片。 与之相反的是大面积的白,少量的黑和灰,过去叫高调照片。 这些东西在几十年前的摄影普及读物中就有详细的介绍。 ![]() |
[29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9 15:02
这张照片抓拍的内容其实并无多大意义,画面构图也没太多讲究,这本是一张不经意之作。但有一天,我经意一想,妙思神来,想到了为这张照片起这样一个题目:《我要你活得比我好》,结合题目再观这张照片,每每都会让我哑然失笑并稍含一点心酸,给别人看也一样。抓住了一个挺个的题目,让一张挺不雅的照片,平添了些许悲悯人文的意味。
闪念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触悟,闪念也是一种发掘、是一种发现、是一份灵感。视角的新到、感觉的独异、生发的谐趣,都完全都有赖于摄影者心思的机警和缜密。就像蜡烛需要火种才能点燃,世间再平凡的景物,也都可以被思想照亮,只要我们能抓住! ![]() |
[28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9 14:59
西安华清池正门外广场上有一大组唐明皇笙歌宴舞的雕像,其主角自然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且看二人旋舞长空,神怡飘飞,如重新演绎着一场生死不离的传说。但我猜测拍这张照片的人一定很多,内容无出左右。我要怎样拍才能拍出点儿新意呢?围着这组塑像我转圈,转转着把远处的几座微波塔转进了我的镜头,突然,我偶有触发,会心一笑,呵呵,就这样拍,是不是也能让明皇和贵妃的旋舞,旋出些千古新意——
![]() |
[27 楼] 摄影zhang
[禁言中]
22-7-9 14:59
798里的囬忆 !
![]() |
[26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9 14:58
【原创 旧篇】抓拍闪念一瞬间
抓拍是摄影人的基本功。抓拍的对象一般是人、是事件、是场景、是正在发生着的事。但也还有另外一种抓拍,抓拍的是某种意识、是某种感觉、甚至是一闪即逝的念头。 红叶漫山,秋光妩媚,人们竞拍红叶万千风姿。而我却触悟于两片黄叶的交合,瞬间的感念:这像不像是接吻啊!于是,我有了《吻秋》这样一幅作品。我这里抓拍的是一种意念,是一种意象,也是只属于我的一份独特感觉。 ![]() |
[25 楼] 非洲柿子
[资深泡菜]
22-7-9 14:44
nokia6600 发表于 2022-07-09 11:32 所谓合理,就是根据自己 的想法选择曝光。 光线充足下正负两档和光线不好情况下正负两档,后期补救结果不一样,所以要具体分析。 楼主这种大光比场景,差异不止两档,选择自定的主体曝光,后期加大反差就可以获得死黑。 手法是为主题和主体服务。 |
[24 楼] 摄影zhang
[禁言中]
22-7-9 14:29
郁金香群花鲜艳 !
![]() |
[23 楼] nokia6600
[泡菜]
22-7-9 14:26
天津陈希玲 发表于 2022-07-09 13:03 做减法,学习了。 |
[22 楼] 摄影zhang
[禁言中]
22-7-9 14:03
四川都江堰风光 !
![]() |
[21 楼] 摄影zhang
[禁言中]
22-7-9 14:02
四川都江堰风光 !
![]() |
[20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9 13:03
|
[19 楼] nokia6600
[泡菜]
22-7-9 11:32
天津陈希玲 发表于 2022-07-08 23:39 请教楼主:正常曝光拍摄,后期降低曝光,跟前期拍摄减少曝光几档,在最终效果上有多大差别? |
[18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39
【原创 旧篇】强光下的黑
所要拍摄的主体,直接置于强烈的光线下,然后大大方方减档曝光,减一至两档,甚至三到四档,于是,拍摄的画面便有了别致的改变,除主体曝光准确画质清晰外,其余部位便出现了大块儿大块儿的黑,而被黑去的部分,也正是我们想要从画面中减去的东西,也正是我们想要精减精约的东西,我把这种用光拍摄的方法,名之为:强光减档精约法。 都说摄影是减法的艺术,然而镜头打开,万象纷呈,往往容易包览无余。于是,摄影师或躲(绕开)、或蔽(遮蔽)、或白(白化)、或虚(虚化)以至后期干脆上抠(抠掉),都为的是求其摄影画面简洁干净,突凸主题,强化意识,给观者一个集中深刻的印象。而强光减档精约法,做的也就是艺术摄影中这道减法的功课。 但道理还有另外一说,照片大面积的涂黑,除了有减法减去的功能外,有时也还有增添增加的功能,这一点我想也需要特别说明。中国绘画技艺中有留白的说法 ,诗词创作中也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一种境界,那都是以无带有,包蕴含蓄。艺术摄影创作中的强光减档,以黑做无,和绘画中的“留白”、诗词中的“不著”一样,有时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像下面几幅图片中大面积涂黑的部分,其实也能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可以驰驱想象和补充思维的天地。 另外,就是拍人物的时候,我们有些时也可以用到强光减档精约法,那样也会别具风格和味道。 本帖最后由 天津陈希玲 于 2022-7-8 23:42 编辑 |
[17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32
配文
![]() |
[16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30
配文 本帖最后由 天津陈希玲 于 2022-7-8 23:31 编辑
![]() |
[15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29
配文
![]() |
[14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29
配文
![]() |
[13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28
配文
![]() |
[12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28
配文
![]() |
[11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27
但道理还有另外一说,照片大面积的涂黑,除了有减法减去的功能外,有时也还有增添增加的功能,这一点我想也需要特别说明。中国绘画技艺中有留白的说法 ,诗词创作中也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一种境界,那都是以无带有,包蕴含蓄。艺术摄影创作中的强光减档,以黑做无,和绘画中的“留白”、诗词中的“不著”一样,有时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像下面几幅图片中大面积涂黑的部分,其实也能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可以驰驱想象和补充思维的天地。
另外,就是拍人物的时候,我们有些时也可以用到强光减档精约法,那样也会别具风格和味道。 ![]() |
[10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23
配文
![]() |
[9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20
北京老宅
![]() |
[8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19
配文
![]() |
[7 楼] 天津陈希玲
[泡菜]
22-7-8 23:19
都说摄影是减法的艺术,然而镜头打开,万象纷呈,往往容易包览无余。于是,摄影师或躲(绕开)、或蔽(遮蔽)、或白(白化)、或虚(虚化)以至后期干脆上抠(抠掉),都为的是求其摄影画面简洁干净,突凸主题,强化意识,给观者一个集中深刻的印象。而强光减档精约法,做的也就是艺术摄影中这道减法的功课。
《柴棍扎得紧 狗儿钻不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