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反改革的方向建议
1721
33
[1 楼] vincent_mulder
[泡菜]
22-7-11 07:47
无反弄出来这么多年了,跟单反比仍是换汤不换药,有几个基本问题没有解决!
本人提出以下几个建议/改革方向: 1. 像素不用再提升了!2500万足够,6000万到顶! 2. 照片机与摄影机独立!像徕卡,拍照的只给核心拍照功能;视频机再弄一款,像松下一样M43就够。 3. 拍照机画幅改为4:3,现在普遍的3:2太宽了! 4. 减小镜头的体积!机身小了薄了,配个那么粗大的镜头,拿出来容易令拍摄对象反感。学学人家徕卡! 5. 军舰头拿掉,取景器旁轴化!EVF可以接受,像老Xpro的可变OVF更好! 总结一下,徕卡或富士Xpro那样的外形,4:3全画幅,小体积镜头,28-35-50光学取景器可用,长焦用EVF,不要视频功能,完美! |
[34 楼] palmstyle
[泡菜]
22-7-14 00:35
莱卡早就过气了,跟着莱卡走整个行业死得更快
新的方向需要新的创新公司打破日本公司的垄断,日系抱团挤牙膏已经好多年了 |
[33 楼] 来禄司蔡卡徕
[泡菜]
22-7-13 14:12
PK50 发表于 2022-07-13 11:15 徕卡痴迷于金属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32 楼] vincent_mulder
[泡菜]
22-7-13 13:41
各位对单反无反体积没意见的,俺也理解:专业需求!俺在摄影棚里用快2公斤的645,也没觉得相机重量多是个事儿。
俺讨论的是非专业需求,能不能整个轻点的,个头小点的?家伙太大了不愿意带出去。 |
[31 楼] vincent_mulder
[泡菜]
22-7-13 13:35
|
[30 楼] PK50
[泡菜]
22-7-13 11:15
klapaucius0105 发表于 2022-07-12 20:15 徕卡50/2是700多,50/1.4都1公斤以上了,索尼50/1.2才700多。 徕卡不可能做出比索尼更小的同样规格镜头!还有人跑这吹徕卡 ![]() |
[29 楼] liu695
[老坛泡菜]
22-7-13 02:54
乐随心 发表于 2022-07-11 15:01 如果相机与手机同质化了谁还买相机? |
[28 楼] bj6415
[泡菜]
22-7-13 00:48
微单已改进太多了,☞从反转屏,触摸屏,菜单收藏夹,都不是原创的。
再到卡扣螺丝从四颗到五颗,塑料卡扣夹改金属夹(a7m, a7m2代)也作出改进。 但还有二个问题,①电池反向装②是储存卡SD也是反向插入……再到镜头释放按钮与其他厂家太不一样…… 这都是长期使用微单比较……结果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
[27 楼] TakeThat05
[资深泡菜]
22-7-13 00:42
klapaucius0105 发表于 2022-07-12 20:15 的确,最近收了一支m90/2aa,那最近对焦距离真远呀,足足一米。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26 楼] 2046小马
[泡菜]
22-7-13 00:28
排除靠拍照为职业的人以外后。拍照只剩下记录和分享这两条使用属性,针对这两条,很少有人会对画质(呈像素质)有要求,而且就算画质提高了,观看它的显示(大小)和数据处理(有无压缩)你看看照片传播的主流微信微博能有多少KB,不是所有爱好者都像这里一样把照片处理好再导上来(1.5MB也就)这个市场就永远不会大,而且还是职业摄影师决定的,现在Vlog和短视频就是内容倒逼相机厂把重心转移到视频,没这个的话,萎靡更快。
从某种意义上,无忌摄影爱好者是走得太超前了,比如主流的照片分享还停留在日常记录的有没有的问题上,而不是能不能将生活升华(创作)上。 编辑于:2022-07-13 00:47:18 |
[25 楼] hongzhonglong
[泡菜]
22-7-13 00:15
您好,关于您5年前发表的《皇极经世》的帖子是您预测的吗
|
[24 楼] klapaucius0105
[泡菜]
22-7-12 20:15
想的太多了,徕卡镜头小是因为手动对焦+法兰距短+最近对焦距离远妥协的结果而已
全画幅的尺寸就是36*24,胶片本身就是3:2,你想要4:3后期自己裁不就得了 视频虽然不是主要的,但是市场就是这样,厂商互相内卷竞争,视频不行就会被淘汰 徕卡相机本身属性导致它卖的就是品牌信仰,是属于奢侈品、玩具,要论拍摄效率岂不是被单反、无反按在地上摩擦 全幅无反不可能徕卡化,那是因为它本质上仍是一台生产力工具 |
[23 楼] gk6310
[泡菜]
22-7-12 19:09
可能有人误读了,楼主建议全画幅比例由2:3改成3:4,可不是淘汰全幅用m43吧。
|
[22 楼] vincent_mulder
[泡菜]
22-7-12 08:56
|
[21 楼] esestt
[泡菜]
22-7-11 23:03
挺赞同的,大多数买数码产品的就是为了体验那种精致感。
但说回来,既然楼主喜欢徕卡和富士, 为什么不直接买这两个牌子就够了。 |
[20 楼] vincent_mulder
[泡菜]
22-7-11 22:45
|
[19 楼] 滏水东渐
[泡菜]
22-7-11 18:07
部分赞同楼主意见,2:3画幅、3600万像素、可以附带简单的录像功能。
本人有一台松下早年的卡片机,3:4画幅、1200万像素,现在看起来就是鸡肋,但是拍起摄像来毫不含糊,24-387焦段可随意使用,并且也没有裁剪,1080P足够记录生活小景。之所以没扔掉,当摄像机用挺好。 |
[18 楼] rica
[陈年泡菜]
22-7-11 17:08
未来相机的分量只能进一步萎缩,少数人还需要当玩具一样把玩,楼主提的所谓变革也往这个方向走。大多数人需要的加强沟通的工具,零延迟,和全方位,全官能的体验。
|
[17 楼] jianping520
[泡菜]
22-7-11 16:57
|
[16 楼] 乐随心
[泡菜]
22-7-11 15:01
把AI修图装进相机才是王道!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15 楼] 把妹摄影师
[泡菜]
22-7-11 13:54
学徕卡?那么贵的镜头只能手动对焦,体积也不小,有什么好学的?
|
[14 楼] 灵光一闪
[泡菜]
22-7-11 13:51
vincent_mulder 发表于 2022-07-11 07:47 |
[13 楼] vincent_mulder
[泡菜]
22-7-11 13:32
各位看官,本人不是视频机没用,只是不爱拍视频,拍照的机器专攻拍照,就已经很好。术业有专攻嘛!真有家庭需要,拿手机拍两段就可以了,专业需要拍视频的,当然对机器要求比较高!而且还需要一套rig,监视器等,不是出门带一台两台机器的区别。
另有,俺不是吹M43,从来也没买过用过,只是上学时用中画幅比较多,习惯了,拍点认真的主要用645。135的虽然日常用(有徕卡和GR),但总觉得横拍上下窄,竖拍上下太长,回来只要裁基本就是4:3,浪费画幅不说,取景也总觉得不尽如人意! 尼康旁轴one最早是4:3画幅的,24x32,还有一款是美能达旁轴,同样画幅。但因为老美制裁小日本,军舰停在家门口,所以不得不改回3:2!仅仅是因为柯达正片的片槽是24X36。这个※※遗留问题到今天还没得到好的解决。哎! 本来看到目前中画幅采用44x33,感到无比欣慰,以为又能用回自己喜欢的画幅,无奈镜头还是那么大个,光圈小,价格高,体积比胶片645没多大优势。只好继续等啦! |
[12 楼] 东湖小子
[泡菜]
22-7-11 13:23
vincent_mulder 发表于 2022-07-11 07:47 1、时代在发展,像素不嫌多,技术到位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2、消费机不会独立,只会侧重; 3、3:2比4:3好看,看看现在的显示器和以前的CRT显示器,以前16:10多高级呀; 4、要遵循光学物理规则,现在全画幅底子那么大,不可能无尽头做小,况且现在就算是高端头做小了也是妥协了其它方面的性能; 5、所见所得比旁轴化舒服! |
[11 楼] TakeThat05
[资深泡菜]
22-7-11 12:58
vincent_mulder 发表于 2022-07-11 07:47 ![]() |
[10 楼] cmbit
[泡菜]
22-7-11 09:23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2-07-11 08:52 他不是,他在吹m43,可惜,手机层层加码,apsc vlog机越来越多,m43快要咯屁了 还不要视频功能,这得多固执,君不见只有静态图片的社交媒体都完灭了,走没视频的路只会死得更快 没错,就像要咽气的m43 |
[9 楼] w811880
[资深泡菜]
22-7-11 09:15
w811880 发表于 2022-07-11 09:11 |
[8 楼] w811880
[资深泡菜]
22-7-11 09:11
vincent_mulder 发表于 2022-07-11 07:47 |
[7 楼] 啊色丁
[泡菜]
22-7-11 09:07
vincent_mulder 发表于 2022-07-11 07:47 致于画幅,36*36不香吗?横拍竖拍软件决定。不且手柄了。 |
[6 楼] Enland
[泡菜]
22-7-11 09:04
LZ拿钱让佳尼索三家按上述要求定制一款无反即可,有钱才可以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