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可以持续玩下去,努力发挥好“镜”和“窗”的功能
177
4
[1 楼] 无聊一知
[泡菜]
22-10-1 23:44
今天在 唐明人士 闲话我的尼康? 的帖子,看到了萨考夫斯基的镜与窗的说法。感觉十分的精辟。一直以来,我也是知道摄影主要的是艺术表达功能和现实记录功能,但见到用“镜”和“窗”来概况,还是惊叹大师的形象和深刻。
作为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虽然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谨慎的摄影器材爱好者),一方面没有外在的约束,不必违心地摄影;另一方面我也欠缺时间和机会,只能在工作和生活之外挤压一点零碎时间,进行着一些微不足道的摄影实践。 “窗”的功能相对容易。生活艰辛,无暇顾及他人,便以记录家人为主。这是在为未来积攒回忆。对自己有意义,但缺乏分享价值,难以众乐乐。 “镜”的功能更难。业余零散时间拍的那些小景,绝大多是平淡得毫无波澜。我不具备以海量的拍摄为基础的多中选优,所以很羡慕一些摄影作品,能把简单的场景拍出一些亮点和灵气。我理解这是典型的“镜”。我也在尝试,但总觉得像是拧一个干毛巾,绞尽脑汁,任凭费多大劲,也挤不出水。可以说,“镜”这个概念,突出了一个重点,那就是,脑子里得有东西。 今天正值国庆节,开个帖子,以后陆续记录一些关于摄影的想法和实践。希望“镜子”能照出一点自己的东西。 |
[5 楼] 无聊一知
[泡菜]
22-10-8 22:58
最后用两张没有什么意义的照片做结尾。这组灯笼,现场比较好看。我知道红色不太好表现,尤其是亮灯的红色。有时间我仔细调一下。
![]() ![]() |
[4 楼] 无聊一知
[泡菜]
22-10-8 22:51
假期期间,在某博物馆,疲惫的家长在休息。右一的手机光照在脸上比较有趣。理想情况是人人都照着脸上。这张是35定焦,虽然光圈大,但确实这个场景够不着,后期裁剪了一下。
其实这种人人都在看手机的场景非常多,以后慢慢拍。再过20年,人们可能会觉得二十年代的人都有病。 ![]() ![]() |
[3 楼] 无聊一知
[泡菜]
22-10-8 22:45
这两张的环境色彩更加丰富。时间处在“蓝调”时期。这个路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仅仅是觉得冷暖对比颜色好看。
![]() ![]() |
[2 楼] 无聊一知
[泡菜]
22-10-8 22:35
整个国庆假期留给自己安静的拍照的机会不多。搜肠刮肚,没有太满意的片子。但也贴一些来做个记录。
这几张是节前在下班路边拍的。第1张,为了突出这个坐在路边的人,有裁剪,留下了前面的自行车作为前景。其实我还拍了一张更近的,不用裁剪,但似乎空荡荡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