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慢门+追焦的一点点心得
142 0
[1 楼] 合金镜头 [泡菜]
22-10-8 14:26
这个十一假期,单位严令禁止出京,所以只好泡动物园了。前三天下雨,光线也不好,所以只泡了4天水禽湖,我用尼康D750+适马150-600 S版,为了提高反应速度,手持,没上架子,仅仅得到了3张勉强能要的片子。慢门追焦作品的特点就是主体清晰,背景拉丝。适合背景比较杂乱的环境下突出主体的运动特性。一般情况下,我们能见到的慢门追焦作品都是拍摄赛车或者短跑之类的题材。因为这种场景下摄影师的位置和目标的位置相对固定,目标的运动路线固定,速度也近乎是固定的。因此只要设置好焦距,调整好一个相对较大的光圈,就可以把快门速度调的很低,比如1/10秒以上,然后对目标进行追焦拍摄,镜头摆动的角速度,与目标运动的线速度,要对应好,其实这样的出片率也不是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提高出片率,摄影师和目标之间的连线,与目标的运动轨迹线之间的夹角,要尽量垂直,用M档,提高ISO,缩小光圈,加大景深,用手动对焦模式,让目标的运动范围处于景深范围之内,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出片率了。但打鸟则不同,因为鸟的飞行时间,飞行路线,飞行速度,都是不固定的,所以要想拍到满意的慢门追焦作品,只能采用R生存策略,拍摄很多很多张,然后靠那低得可怜的出片率来得到作品,也就是可遇不可求。北京动物园的天鹅,在十一假期间,每天只在上午飞行一次,最早一次是9:40左右,其他都是在10点到12点之间。飞行路线相对固定,就是在水禽湖由西南向东北方向。下图中红色箭头为天鹅的飞行方向,红色圆点是机位,红色细线是为了表现机位与天鹅飞行路线之间的夹角并不垂直。因此只能是用较高的ISO+小光圈+慢门,才能获得较大景深,提高出片的概率。

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了。我一开始用的是1/20秒快门,拍其他鸟类基本不成功,遇到“罕见”的天鹅起飞,就提高了一些,到1/30秒。后来又提高到1/50秒,勉强得到了3张能要的片子,但也不太理想。以后我没事儿还会去守株待兔,希望等得到上天的眷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