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要将“建议零售价”改为“开放定价”,有何原因与影响
513 0
[1 楼] jnnj007 [泡菜]
23-1-15 11:35
尼康要将“建议零售价”改为“开放定价”,有何原因与影响


    尼康(日本)1月12日发布一则消息,说是1月19日起“对于尼克尔镜头(Z卡口和F卡口)和卡口适配器FTZ II,将建议零售价格改为开放定价”,同时“将修改高尔夫激光测距仪(2个产品)和相机配件(8个产品)的建议零售价和运费”。
    该消息虽然由尼康日本发布,似乎是针对日本市场,并没有明确涵盖全球市场,但也引起中国摄影圈高度关注。
    尼康在解释作出以上价格策略调整原因时称:“在最近半导体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暴涨等恶劣环境下,我们一直致力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但目前的情况是,仅靠企业的努力无法消化中长期的成本增加,因此调整了价格”。
    从上述尼康官方理由,可以看出,相关产品价格由“建议零售价格改为开放定价”,以及“修改建议零售价和运费”,主要原因是“成本”,核心目的也是“成本”。这基本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结论:大概率要涨价(日本市场销售的尼康相关产品)。
    作为进口相机与镜头厂家,要博取更多利润是必然,也是无止境的。但是问题在于,目前是否具有提价的市场环境?从目前大的全球经济形势,涨价不符合经济下行趋势;从相机与镜头消费市场本身来看,购买出现疲软,加之手机摄影不断的侵蚀,相机和镜头消费逐渐在减少,通过高端产品高附加值高价格策略试图换取和维系持续不断的高额利润,已经空间越来越小,不断加价提价,性质无疑于竭泽而渔。
    从尼康日本这次宣布的建议零售价更改为开放定价的产品列表,看出包括了几乎全部无反Z系列在产镜头和转接环等附件,单反F卡口镜头也包括了大部分。说明此次属于战略性全盘调整。
    有些蹊跷的是,尼康这次却没有对于任何一台相机机身作出价格策略变化。按说因半导体紧张和原材料价格暴涨等恶劣环境等的影响,镜头受到冲击,相机也同样会受到冲击。也许,目前的尼克尔镜头产能有不足,供不应求,而相机则货源充沛甚至有所积压,市场销售并不理想。从近期尼康相机在中国内地市场的价格走势,我们也许能够发现,尼康相机产品出现“滞销”。首先,尼康数码单反销售低迷,厂家停产减产了越来越多的单反相机,消费者也重心逐步从单反过渡到了无反,单反已经全面卖不动,而经销商也不再热衷向顾客推销单反,转而大力推荐利润更丰厚的无反,这更加剧了单反市场萎缩;其次,尼康Z系列无反经过前期大概两年左右高速的市场推广扩张,通过相对于竞品更实惠更灵活的价格,已经争取到大部分尼康忠实粉丝的运用,继续成为尼康的拥趸,市场占有率在高端用户已经消耗差不多,短期这部分用户没有添置需求,压缩了相当的市场潜能和未来预期。
    尼康自Z7,Z6,Z5,Z50发布,经营状况越来越好,特别是Z7Ⅱ和Z6Ⅱ取得了巨大成功,普及型Z30同样广受好评,顶级Z9更是创造了业界神话,销售极为火爆,给尼康带来丰厚的利润。大家一定记得,尼康曾两次发布了业绩大幅度提升的消息,尼康同时发布了将在日本建设新的总部大楼,前不久又说要收购知名光刻公司提升芯片制造能力处于全球前列。在这一系列利好之下,怎么突然又因成本而不堪了?是否蹊跷?是否只能用资本贪婪无止境来解释呢?
    也应该引起注意,尼康解释里说到原因称是由于“最近半导体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暴涨”,既然是“最近”,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次属于短期进行价格调整呢?一旦市场环境改善,也会恢复建议零售价的政策。实际上,尼康的价格策论一直是比较灵活务实的,经常根据市场来调整价格,在建议零售价基础上,调整相关产品出货价十分频繁,而且不时有活动,价格也是非常给力诱人。因此,消费者大可不必为了尼康这一纸通知而紧张,该买买,该不买还是不买,银子在咱口袋里,对不对?纠结个啥啊,纠结的应该是厂家与经销商啊。这次尼康的通知调整只是涉及日本市场,作为中国消费者,更不应当过度反应。国内市场价格一直要高于日本市场,考虑到日元贬值,以及※※多次降低等因素,中国市场又最为广大而重要,尼康轻易提价,无疑自寻不利。根据当前中国市场状况,尼康Z系列无反镜头,部分产品紧俏,甚至供货跟不上(其实多数原因是厂家为了维持价格,不让价格掉落太快,而采取的“限制供货”,每个认证经销商,按照级别在一定时间根据走货情况排队拿货),但目前镜头实际产能已经无虞。尼康无反机身,前一段Z9和Z5需求大,出现短暂供货紧张,但现在货源充足,价格出现加快下行。Z7Ⅱ和Z6Ⅱ销售停滞,因为都在等待三代升级,还有在观望等候传言的Z8。此时的Z7Ⅱ和Z6Ⅱ价格怎么还能涨价呢?不断降价都止不住,连Z9的价格也不断走低,供货方尼康中国不得不经常性限制出货稳价。去年双十一,Z7Ⅱ的市场零售价约16400元人民币,双十一之后变成17200,目前却已经下降至16199左右,甚至有突破15900卖出。市场是只无形的手,价格也许有时能用垄断来控制,但更多时候是没有办法来刻意改变态势的,都认为过时要升级的相机,你涨价让别人买,有人愿意吗?
    尼康这次将建议零售价改变为开放定价,许多人解读为要提价,笔者有不同看法:既然是“开放定价”,为什么不能价格向下呢?开放定价,应当是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如此才对!
    建议市场零售价表面上说是取消,实际上怎么可能不控价?厂家出货总有个定价,这个定价就是“建议零售价格”的标准和依据。尼康取消建议零售价,改成开放定价,这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这意味着两三年以来,进口相机和镜头厂家结成的“加价溢价联盟”即将土崩瓦解,各个厂家会用价格杠杆为自己更多考虑;向小里说,尼康的这个通知没有什么意义,销售紧俏就会涨价,销售低迷就要降价,这是市场铁的规矩。难道这个通知出来就会按照某些人理解(或者刻意营造诱导向涨价方向)那样,要涨价了?卖不动,无需求,涨价可能吗?动点脑子,做个聪明有智慧的消费者,拜托!
    尼康此番没有对于相机作出价格策略调整,可以理解为暂时性,是根据目前相机机身市场销售情况而作出的“暂缓执行”。
    进口相机在中国享受了多次※※减免,有的产品※※已经为零,但是消费者却没有享受到※※降低的实惠,降低※※的好处全给进口相机厂家和经销商拿去了,让他们赚得更多。近年来,进口相机与镜头还出现借疫情等理由囤货居奇加价溢价严重,在涨价和降税的双重增利情况下,进口相机和镜头厂家仍然不断对于产品价格作出更多利润要求,这对广大消费者是明显不公平的。厂家消化成本,不能只从顾客头上考虑,也应该从自身经营管理生产效率用料用工等等方面来精打细算科学管控,如此才能赢得更广阔而长久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