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期待,佳能G系列卡片机更新。
2279 21
[1 楼] jacky3641 [泡菜]
23-2-1 13:27
相比大黑粗,2023年我更期待佳能更新g5x3和g1x4,使用双核对焦,把对焦的短板填上。虽然现在一寸底手机开始普及,但出片还真不如卡片机好,还有个无解的焦段问题,大底手机都是24mm以内主摄,对拍照党真不友善。大家说说今年佳能会更新这两款吗?
[22 楼] yunfy [泡菜]
23-2-17 09:14
喜欢长焦卡片机的焦段与便携,可惜很多年没有新品了,应该是被放弃了
[21 楼] jacky3641 [泡菜]
23-2-12 09:14
我只有狗头 发表于 2023-02-06 18:40
永诺 YN455

永诺思路走错了,刚开始是ef卡口是错,后来变为m43是对,现在把机身做出了手柄又离谱了,都失去了便携,我直接买m43机器不香吗?永诺直接做固定镜头一体机才是出路,参考理光gr。
[20 楼] 卡车2007 [泡菜]
23-2-7 14:58
cpflat 发表于 2023-02-07 12:19
很少有新手机用潜望式镜头是因为成本高,占据机内空间大,但是各家堆料拍照旗舰手机还是一定会上潜望式长焦镜头,这是手机长焦镜头用相对大一点的底所必须的!

是的,但像索尼DSC-TX200V这种能够潜水5米的这才叫流弊的全天候便携机,那部手机能做到?相机手机复合体就应该向这种方向发展,和手机共存,但更专业。
[19 楼] cpflat [泡菜]
23-2-7 12:19
我只有狗头 发表于 2023-02-06 22:59
发现没有 潜望式镜头昙花一现 最近就没有新手机用了
很少有新手机用潜望式镜头是因为成本高,占据机内空间大,但是各家堆料拍照旗舰手机还是一定会上潜望式长焦镜头,这是手机长焦镜头用相对大一点的底所必须的!
[18 楼] 我只有狗头 [资深泡菜]
23-2-6 22:59
卡车2007 发表于 2023-02-06 21:49
双机合并的目的就是为了便携,永诺走错了思路,像索尼DSC-TX200V这种潜望潜摄型,再配上如今的手机系统,那才叫对路。

发现没有 潜望式镜头昙花一现 最近就没有新手机用了
[17 楼] 卡车2007 [泡菜]
23-2-6 21:49
我只有狗头 发表于 2023-02-06 18:40
永诺 YN455

双机合并的目的就是为了便携,永诺走错了思路,像索尼DSC-TX200V这种潜望潜摄型,再配上如今的手机系统,那才叫对路。
[16 楼] 我只有狗头 [资深泡菜]
23-2-6 18:40
卡车2007 发表于 2023-02-06 13:27
所以有朝一日,把卡片机加入手机的功能,逆向思维,一款专注拍摄的手机。

永诺 YN455
[15 楼] 卡车2007 [泡菜]
23-2-6 13:27
cpflat 发表于 2023-02-06 13:13
手机受内部空间和厚度限制,除了主摄和超广角,其他焦段不可能用上1英寸底。1英寸底和全副的换算系数为2.7左右,假如手机上要装一个等效全副50mm的镜头用1英寸底,那这颗镜头的物理焦距就要做到18.5mm了,你觉得手机有可能做得这么厚么?

所以有朝一日,把卡片机加入手机的功能,逆向思维,一款专注拍摄的手机。
[14 楼] cpflat [泡菜]
23-2-6 13:13
我只有狗头 发表于 2023-02-04 18:14
慢慢会进化到手机双1英寸底 甚至三1英寸底

手机受内部空间和厚度限制,除了主摄和超广角,其他焦段不可能用上1英寸底。1英寸底和全副的换算系数为2.7左右,假如手机上要装一个等效全副50mm的镜头用1英寸底,那这颗镜头的物理焦距就要做到18.5mm了,你觉得手机有可能做得这么厚么?
[13 楼] 我只有狗头 [资深泡菜]
23-2-4 18:14
慢慢会进化到手机双1英寸底 甚至三1英寸底
[12 楼] daxia002 [资深泡菜]
23-2-4 17:58
卡车2007 发表于 2023-02-03 23:43
我做过对比,用我的小米k50pro1亿像素的手机(1/2寸底)和我的索尼wx300,1800万像素的卡片机(1/2.3寸底)拍摄对比,手机之所以拍出的画面养眼,从技术上它是用了多张堆栈+机内合成+机内后期套用模板,而同样的环境我用wx300也采用连拍...
勿需置疑,这个结论是对的,当手机用上1/2.3寸的底的时候,这个结论已经有了。
但消费者就是这么傻,大部分人只关心拍出来,在手机屏幕上观看漂亮不漂亮,妹子的皮肤白不白,最好是冷白皮,暗疮粉刺一扫光,至于真实不真实,不是重要的。
相机很难做出类似改变,因为品牌沉淀在,就销量而言,相机是输给了时代,所以,以后,相机只适应一部分人群,而不是普罗大众。
daxia002 编辑于 2023-02-04 18:02
[11 楼] 卡车2007 [泡菜]
23-2-4 13:14
卡车2007 发表于 2023-02-04 11:53
再来一个和手机主摄对比,因为手机像素高分辨滤不做考量,只看发色和过度。
刚补拍的,因为雾霾,虽然阳光,但不通透,将就看吧。
小米K50PRO
索尼WX300

我来说结果吧:手机看上去亮一些,比较讨好眼球,但是,画面同样被整的平面化,同时发色严重失...

同样,这张也是卡片机单拍和手机对比的,如果也运用了手机的堆栈HDR方法,用多张连拍后期PS的话,估计就这小小底的WX300都能和现在的所谓大底手机一较高低,更何况1寸底的黑卡6、7呢,(1,1/1.3,1/1.7,1/2,1/2.3)这中间差着几级呢。
但是,实话实说,像我这台最古董的长焦小小底,如果想要出好片,完全不会后期只靠直出的,很多时候的真感觉还不如手机。
卡车2007 编辑于 2023-02-04 13:15
[10 楼] 卡车2007 [泡菜]
23-2-4 11:53
再来一个和手机主摄对比,因为手机像素高分辨滤不做考量,只看发色和过度。
刚补拍的,因为雾霾,虽然阳光,但不通透,将就看吧。

小米K50PRO


索尼WX300


我来说结果吧:手机看上去亮一些,比较讨好眼球,但是,画面同样被整的平面化,同时发色严重失调,右下角房屋的颜色竟然由淡绿色处理成了粉红色,这是在美颜吗?
卡车2007 编辑于 2023-02-04 11:57
[9 楼] sgmk [泡菜]
23-2-4 10:20
手上有G1X3,画质很不错,可惜没4K,G1X4如果有了4K,一定买,旅游用太适合了,小巧便携
[8 楼] 卡车2007 [泡菜]
23-2-4 10:11
卡车2007 发表于 2023-02-04 09:45
无图无真相,对比图附上,楼上拍的楼下的幼儿园一角,距离70米,焦距大概在100mm左右(手机主摄焦段的对比照片没有留下,区别只在分辨率上,手机算法都一样,小图区别不大,主要看色彩的解析和层次)。
小米k50pro手机:
索尼wx300卡片机:
总结:...
这张对比的卡片相机的照片,我只是尽量的调了个色让手机和相机尽量一致,同时要知道,这张照片我没有做加锐等手机的后期处理,同时这还是一张单拍照片,如果用上多张堆栈再做后期,那简直就是在欺负手机。
[7 楼] 卡车2007 [泡菜]
23-2-4 09:45
卡车2007 发表于 2023-02-03 23:43
我做过对比,用我的小米k50pro1亿像素的手机(1/2寸底)和我的索尼wx300,1800万像素的卡片机(1/2.3寸底)拍摄对比,手机之所以拍出的画面养眼,从技术上它是用了多张堆栈+机内合成+机内后期套用模板,而同样的环境我用wx300也采用连拍...

无图无真相,对比图附上,楼上拍的楼下的幼儿园一角,距离70米,焦距大概在100mm左右(手机主摄焦段的对比照片没有留下,区别只在分辨率上,手机算法都一样,小图区别不大,主要看色彩的解析和层次)。

小米k50pro手机:


索尼wx300卡片机:



总结:手机通过HDR强制调整,明明很暗的环境也被强行提亮,看上去很明亮,但实际上缺乏层次,同时,手机的色彩非常数字化,后期我都调不过来,明明阳光照射的部位已经明显偏黄了,可暗部却偏青,发色纯度不够,而实际的房子的墙体相机还原的极其准确,明明感觉上手机的照片更加得明亮,可树阴下手机却漆黑一片,细节全丢。
[6 楼] 卡车2007 [泡菜]
23-2-3 23:43
我做过对比,用我的小米k50pro1亿像素的手机(1/2寸底)和我的索尼wx300,1800万像素的卡片机(1/2.3寸底)拍摄对比,手机之所以拍出的画面养眼,从技术上它是用了多张堆栈+机内合成+机内后期套用模板,而同样的环境我用wx300也采用连拍堆栈合成,其效果远好于底还更大一点的小米手机,这就说明问题,这还是在充分照顾手机主摄的焦段,用手机主摄的大底+定焦镜头和卡片及同焦段的变焦镜头对比的结果,如果是在全域焦段内,手机的主摄能否参与进变焦还是个问题,大底又有什么用?还不是用副摄的小底在干活,这能比得上完全无损的光学变焦的卡片机吗?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为了轻便而缺失应有的焦段,那是致命的。
[5 楼] 卡车2007 [泡菜]
23-2-3 22:04
daxia002 发表于 2023-02-03 21:01
只有你认为,卡片机超越手机,一般的消费者可不这么认为,近年来佳能卖的最好的卡片机G7X2,也只是视频出色。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不会有了,佳能已经放弃卡片机市场了,视频这块,也由微单来抗大旗了,只有松下还在奋力拼搏细分市场,还在出。

那是因为手机是必需品,人人都配备,且不能不承认手机拍照已经能够满足普通人的眼球,但从画质上来说,手机和卡片机比的确还差得多,手机主要是靠机内算法合成,相机画质“底+光学系统+数据处理”缺一不可,但数据处理实际上是最后端的技术,不可能跨越前端,之所以手机能够取得如此的业绩,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强,而是它很方便,以至于没有任何后期经验都能够拍出程序化设定的养眼照片,但如果有一定后期能力的人,同样使用卡片机拍摄,利用后期处理,其效果必定远好于手机,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样的一寸底,卡片机镜头远超手机那种塑料绿豆眼,这说明什么?手机在前端就已经输了。
卡片机不是画质输给了手机,而是操作便利性输给了手机,同时,也不能不说,现在性能好的卡片机价格让人却步,也进一步压缩了市场份额。
[4 楼] th66 [泡菜]
23-2-3 21:07
当手机用上了1寸底,一寸底的相机基本就宣告结束了,要么不玩了,要么至少用M43的底。

慢慢看吧
[3 楼] daxia002 [资深泡菜]
23-2-3 21:01
只有你认为,卡片机超越手机,一般的消费者可不这么认为,近年来佳能卖的最好的卡片机G7X2,也只是视频出色。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不会有了,佳能已经放弃卡片机市场了,视频这块,也由微单来抗大旗了,只有松下还在奋力拼搏细分市场,还在出。
[2 楼] 卡车2007 [泡菜]
23-2-1 16:18
1寸底其实足够用了,希望强化计算摄影并下放超解技术,好像一点做梦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