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读MTF曲线的注意事项
3104 63
[1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9 12:33
开门见山,MTF曲线有两种表现形式,我们只说前一种。



影响图中曲线的因素有四个,分别是:几何光学与波动光学,解析度与反差,全开光圈与最佳光圈,周向与径向。
四个因素组合可以产生16条曲线,但是没有哪家把16条曲线放在一个图中的。
       多数的取其中4条,也有取8条或2条的,至于取那几条根据厂家的出发点不同就不同了,有的厂家选实用的,有的厂家选好看的,至于是谁自己去分析吧。
另外要注意:各家不一样,同家不同时期不一样,同家同时期不同类型镜头也不一定一样,不要把它们一起拿出来对比。
       详细内容可参考如下链接:
http://m.udxd.com/kbzx/show-23663.html
lizhuo_1918 编辑于 2023-02-09 12:37
[64 楼] 超值硬道理 [泡菜]
2-17 17:45
第63帖这样的内容也会被举报
[63 楼] 超值硬道理 [泡菜]
2-17 17:04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2-15 17:39
我只能说你懂得比我多,上面的我都不懂,我没有讨论这些,我只是想讨论相机(包括存储的RAW文件)是14位亮度范围的,如何变成每种颜色8位的,是压缩?还是截取中间部分?
你说的太“高深了”,我不想知道。

OK!
[62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20 23:53
真正的纯技术文章。(顺序有颠倒)





lizhuo_1918 编辑于 2023-02-20 23:57
[61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7 19:26
先转载一篇旧文章,看看当年是如何评价多分区测光的(当时它还没有很多名字)。




[60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5 17:39
melfes 发表于 2023-02-15 17:33
你先写清楚了才有讨论的意义,从拜尔阵列的RAW转换到RGB就是猜色,要输出到JPG再根据机内输出的设定决定影调和RGB三个通道的补偿,最后再转换成JPG/HEIF对应的log,同时DCT/DST压缩
我只能说你懂得比我多,上面的我都不懂,我没有讨论这些,我只是想讨论相机(包括存储的RAW文件)是14位亮度范围的,如何变成每种颜色8位的,是压缩?还是截取中间部分?
你说的太“高深了”,我不想知道。
[59 楼] melfes [泡菜]
23-2-15 17:33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2-13 22:36
我说的是RGB,存储为JPG还要进行编码采样,进行两次压缩(有损压缩、存储数据无损压缩)。

你先写清楚了才有讨论的意义,从拜尔阵列的RAW转换到RGB就是猜色,要输出到JPG再根据机内输出的设定决定影调和RGB三个通道的补偿,最后再转换成JPG/HEIF对应的log,同时DCT/DST压缩
melfes 编辑于 2023-02-15 17:34
[58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4 21:26
有没有想研究这张图的?
[57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3 22:36
melfes 发表于 2023-02-13 21:29
很遗憾标准JPG是YUV空间的...8bit JPG最大记录的动态范围是11档,所谓的HDR JPEG本身是扭曲了raw文件的曲线映射,输出的空间不会超过这个范围
我说的是RGB,存储为JPG还要进行编码采样,进行两次压缩(有损压缩、存储数据无损压缩)。
[56 楼] melfes [泡菜]
23-2-13 21:29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2-11 13:45
我理解的相机传感器数据(14位RAW)转换为标准JPG(24位RGB,每种颜色8位)的采样方法。

很遗憾标准JPG是YUV空间的...8bit JPG最大记录的动态范围是11档,所谓的HDR JPEG本身是扭曲了raw文件的曲线映射,输出的空间不会超过这个范围
[55 楼] melfes [泡菜]
23-2-13 21:21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2-10 22:06
调曲线和改变色彩空间已经超出了相机内部转换的范围,你说的已经比我讨论的高级了!
对我关于14为变8位没啥参考价值!

相机不一样能jpg输出么

raw采用线性记录的原因,一方面是传感器这样设计比较容易实现,一方面是后期的过程里不容易拉断色阶

jpg用log就是为了能在尽可能容纳更大的动态范围的前提下减少储存空间,两者设计的出发点不一样
[54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2 15:26
啊色丁 发表于 2023-02-12 14:48

还有一个小问题可能影响比较小,电子前帘是扫描的,每一行从一边扫到另一边,而机械后帘是一行一行遮挡的,这个影响可能比较小,不容易被发现。
现在传感器好像是按行处理的了,就算不是那个影响也是像素级的,根本不会看出来图像缺一块。再说好像快门是不随着防抖系统运动的,那个倾斜角度眼睛都能看出来,早就超过一行像素了,应该没啥影响,[color="#008000也可能人家把后帘设计成左右有一行像素大小的倾斜度,抵消了你说的问题,哈哈😄[/color]。
你这个说法有另外的道理,电子前帘在曝光过程中如果相机发生滚转抖动,会使左右两侧曝光狭缝宽窄不一,影响曝光均匀度,但是影响太小了,肯定被人(包括设计者)忽视了。
lizhuo_1918 编辑于 2023-02-12 15:36
[53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2 15:18
啊色丁 发表于 2023-02-12 14:58
我的理解是把原来14个台阶变成了8个台阶,每个台阶变高了,总高度没有变。应该是色彩没有原来那么细腻了。
也类似于相机6K视频的无裁切超采到4K。画面四周一点没少,但细节少了。
台阶没有变高,如果变高了就只会降低中间色调反差,不会丢失高光细节了;我的图一(灰蒙蒙的那个)就是按你说的这种方法处理的。

你的比喻很对,周围没少,但是整个画面细节少了;反映到图像上就是高、低光都挤进来了(没少),但是中间色调被挤得反差不够,看着就灰蒙蒙的了。
[52 楼] chenstudio [泡菜]
23-2-12 15:05
啊色丁 发表于 2023-02-12 14:58
我的理解是把原来14个台阶变成了8个台阶,每个台阶变高了,总高度没有变。应该是色彩没有原来那么细腻了。
也类似于相机6K视频的无裁切超采到4K。画面四周一点没少,但细节少了。

肯定不是线性映射,否则就灰蒙蒙了,两头肯定压缩(丢失)严重,保证中间有足够对比度。各家机器都会根据不同场景设置不同曲线
[51 楼] 啊色丁 [泡菜]
23-2-12 14:58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2-09 17:17
我想在这里发起一个关于相机动态范围的话题,先看看大家对相机14位采样数据是如何转换到8位亮度数据的呢?是把14位压缩到8位,还是只截取了中间的8位?我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资料。

我的理解是把原来14个台阶变成了8个台阶,每个台阶变高了,总高度没有变。应该是色彩没有原来那么细腻了。

也类似于相机6K视频的无裁切超采到4K。画面四周一点没少,但细节少了。
[50 楼] 啊色丁 [泡菜]
23-2-12 14:48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2-11 12:29
我说一下为什么电子前帘会产生切光斑的原因吧:由于机械后帘在传感器受光面前面有一定的距离,当快门速度很高时,与虚拟的电子前帘间隙(时间间隔)很小,使用较大光圈时,当电子前帘打开开始曝光时,后帘已经进入了光路,遮挡了镜头(光圈边缘)的一部分,对于合焦的光...

还有一个小问题可能影响比较小,电子前帘是扫描的,每一行从一边扫到另一边,而机械后帘是一行一行遮挡的,这个影响可能比较小,不容易被发现。
[49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2 14:45
chenstudio 发表于 2023-02-12 13:54
不可能不重新编码压缩,因为jpg本来就是按区块压缩,都裁切了,原来的区块肯定要重新定义
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有智能裁切软件就好了,因为裁切只有边缘区块会破坏,大部分区块是不受影响的,只对被切开的区块进行单独编码就好了;或者干脆设置一种对齐裁切方式,反正也不差那几个像素,就在区块边缘裁切,可以保证画质不受损失。
[48 楼] chenstudio [泡菜]
23-2-12 13:54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2-12 11:36
有没有人知道哪种图像处理软件在对JPG图片进行裁剪时不对图像进行重新编码的,是不是没有这种软件?

不可能不重新编码压缩,因为jpg本来就是按区块压缩,都裁切了,原来的区块肯定要重新定义
[47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2 12:55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2-12 12:36
发一个正常曝光照片的几种状态。
14位RGB图像(14位RAW文件直接转换)在8位显示器上模拟显示(14位映射到8位):
14位RAW文件模拟显示:(最亮14330,相当于14级深度,最暗0,就是黑得看不见的地方)
只保留8位格式能表示的范围(舍弃了...
为什么数码相机发展了这么多年,14位的采样数据,8位(24位真彩色)输出数据基本没有变化,就是因为人(类)的眼睛基本只能清楚的接收(或者说喜欢)这个范围的亮度差。
[46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2 12:36
发一个正常曝光照片的几种状态。
14位RGB图像(14位RAW文件直接转换)在8位显示器上模拟显示(14位映射到8位):
14位RAW文件模拟显示:(最亮14330,相当于14级深度,最暗0,就是黑得看不见的地方)
只保留8位格式能表示的范围(舍弃了高、低光部分)通过曲线调整的正常图像:
RAW文件局部模拟显示:
       对比照片右上角的树枝,就看到高光舍弃的内容了,所谓舍弃就是所有大于10位(1023)的数据都当成1023,所有小于3位(7)的数据都当成0,最后输出的数据只有3-10位的数据,对应0-8的8位图像数据,我说的都是其中一种颜色的数据。
       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14位的高动态范围对于直出图像,其中两头(高、低)的数据是不起作用的,只有你在对RAW图像处理(调亮度,调对比度)时才会用到两头的数据。当然动态范围越大(比如16位RAW),允许你在曝光时有更大的误差,以便后期调整回来,或者压缩两端数据,以便在普通8位显示设备上使用高动态范围的图像文件,其实就是HDR。
[45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2 11:36
有没有人知道哪种图像处理软件在对JPG图片进行裁剪时不对图像进行重新编码的,是不是没有这种软件?
[44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2 00:36
chenstudio 发表于 2023-02-11 23:56
主流就是映射,不是直接切的,各家都有曲线,而且直出必须选其中一个
       曲线也是在8位数据以内微调不同亮度部分的反差,不可能把14位数据全部映射过来。14位数据就是14档的明暗反差,如果用只有8位反差的设备显示这个数据,就会使正常8位反差的景物显示暗淡,反差过小。
       如果把8位以外的数据往8位里面压缩,就会使原来8位的数据压缩,8位数据就是8EV亮度变化,如果8位数据被压缩,那么正常光比的景物(8位色深)在普通显示器上就会显示低反差,这是不可能的。
       现在相机的单张照片HDR就是用这种方法对高亮部分,和黑暗部分数据进行压缩挤进8位数据内(如图中弯曲的曲线),使普通8位色深的显示器(包括图像显示软件)可以显示过曝和欠曝部分的一定细节,又不至于太多影响正常曝光部分的对比度(反差),就像我们用图像处理软件还原高光比(超出8位)RAW图像时一样,将过曝部分压暗一点,将欠曝死黑的部分提亮一点一样,更多的显示一些细节。
       这个主题不讨论了,有兴趣者自行研究吧,咱们确定不了对与错,认为哪个正确就以哪个作为参考好了。
lizhuo_1918 编辑于 2023-02-12 00:43
[43 楼] chenstudio [泡菜]
23-2-11 23:56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2-11 00:13
说主流,不讲细节,如果说设置,相机各项真对图像的设置都会轻微改变转换结果,我就问14位的动态范围是映射到8位上,还是只使用中间的8位,舍弃了高亮和低亮部分,调整对比度的影响暂不考虑。
主流就是映射,不是直接切的,各家都有曲线,而且直出必须选其中一个
[42 楼] nowiziky [泡菜]
23-2-11 13:50
。。。。。。
nowiziky 编辑于 2023-02-11 13:57
[41 楼] DDDBB [泡菜]
23-2-11 13:45
14位映射到8位就是按曲线映射的,也就是尼康的优化校准,实际就是查找表(Look Up Table - LUT)。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40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1 13:45
我理解的相机传感器数据(14位RAW)转换为标准JPG(24位RGB,每种颜色8位)的采样方法。
[39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1 12:29
我说一下为什么电子前帘会产生切光斑的原因吧:由于机械后帘在传感器受光面前面有一定的距离,当快门速度很高时,与虚拟的电子前帘间隙(时间间隔)很小,使用较大光圈时,当电子前帘打开开始曝光时,后帘已经进入了光路,遮挡了镜头(光圈边缘)的一部分,对于合焦的光点,遮住光路的一部分不影响成像,只是受光量变小,失焦的景物(高光两点)就不同了,它在焦平面上的成像实际是光圈的轮廓,遮挡哪一部分,画面上就会缺少哪一部分,前景的合焦点在焦平面后面,阴影出现在遮挡的同侧,背景是相反的;相机厂家这样做,实际上是牺牲了一些画面的完整性,换取了两档的高速快门速度。
       这种现象和机械后帘与传感器距离、快门速度(曝光狭缝大小)、光圈大小、后帘运动速度有关,与帘幕线性(影响快门运动方向的曝光均匀度)、是否是堆栈传感器无关,它只发生在电子前帘、机械后帘的相机上(或者说模式下)。
lizhuo_1918 编辑于 2023-02-11 12:30
[38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1 00:13
chenstudio 发表于 2023-02-10 23:43
[26]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2-10 09:24其实既不是直接截取丢掉两端,也不是直接压缩,而是按不同设置(尼康叫优化较准)的曲线做映射。
说主流,不讲细节,如果说设置,相机各项真对图像的设置都会轻微改变转换结果,我就问14位的动态范围是映射到8位上,还是只使用中间的8位,舍弃了高亮和低亮部分,调整对比度的影响暂不考虑。
[37 楼] chenstudio [泡菜]
23-2-10 23:43
lizhuo_1918 发表于 2023-02-10 09:24
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具体到照相机,有一点区别,我猜可能是从中间截取了8位,抛弃了最亮和最暗的部分,我们用14位RAW文件调整曝光...

其实既不是直接截取丢掉两端,也不是直接压缩,而是按不同设置(尼康叫优化较准)的曲线做映射。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36 楼] lizhuo_1918 [泡菜]
23-2-10 22:06
melfes 发表于 2023-02-10 21:52
jpeg的gamma本来就是随sRGB或者adobe RGB两个色彩模式确定的,都是非线性转换

调曲线和改变色彩空间已经超出了相机内部转换的范围,你说的已经比我讨论的高级了!
对我关于14为变8位没啥参考价值!
lizhuo_1918 编辑于 2023-02-10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