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FE 50mm F1.4 GM镜头对比FE 50 F1.2GM
17766
157
[1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3-2-22 11:12
![]() ![]() 2、重量516g(真香,比35GM稍小丢丢,基本差不多)VS778g 3、价格9599(501.4) VS 15299(50 1.2目前官方价格)VS 10499(35GM) 总的来说定位GM里面比较入门的水平,素质应该不及50GM,比35GM也稍微逊色丢丢,不知道色散焦外抗眩光跟呼吸效应怎样,总体应该是35GM接近的水平。光圈也没有50GM大,但是体积舒适,索尼用户50MM又多出一个选择。 |
[158 楼] 住21楼
[泡菜]
23-11-23 13:08
都没有专门50 1.4的帖子
![]() |
[157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3-11-21 21:33
rica 发表于 2023-05-02 13:08 网上很多对比啊 |
[156 楼] Jian
[资深泡菜]
23-8-24 19:50
ps21cn8424 发表于 2023-05-01 11:48 对焦速度大打折扣 |
[155 楼] 云顶雷
[泡菜]
23-8-24 15:06
1.4用几周了,综合下来还是很满意的。另外重量和尺寸的确带起来比1.2舒服一些。
|
[154 楼] xicloud
[资深泡菜]
23-8-24 13:11
cmbit 发表于 2023-08-24 11:54 专业! |
[153 楼] cmbit
[泡菜]
23-8-24 11:54
xicloud 发表于 2023-08-23 14:35 当然是轻巧的f1.4 7cr这种明摆着定位就是随身用的,非严肃工作的相机;就好比e1,s3,fx3,定位各不同,不是不能,而是不适; 好不容易减下来的尺寸重量,一个镜头削弱回去就没意义了; 按照个人理解,7cr可以勉强照顾下当初想要rx1rm的继承者,同时7cr的定位其实根本不在于职业摄影者,一套好的直出色彩方案比其他那些硬件价值更加重要;所以还有必要f1.2吗? |
[152 楼] xicloud
[资深泡菜]
23-8-23 14:35
到底上5012GM还是5014GM,用来配即将发布的A7CR呢?
![]() |
[151 楼] rica
[陈年泡菜]
23-5-2 13:08
发布了那么久,有没有一个跟50/1.2的深度对比?
|
[150 楼] ps21cn8424
[老坛泡菜]
23-5-1 11:48
好轻啊
![]() ![]() |
[149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3-3-27 12:04
cmbit 发表于 2023-03-27 10:59 7200 2470GM一代二代画质体积重量也都差距明显。一代GM到二代GM还是有明显的技术代差的。85GM一代到二代如果技术代差跟7200GM一代到二代的差距,那就相当厉害了,同光圈下重量减少了30%多,画质提升了一大截,飞速对焦完全够了。而且焦外光斑更加柔和干净。 |
[148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3-3-27 11:55
cmbit 发表于 2023-03-27 11:00 画质上50ZA不输85GM,85GM焦外不错但是锐度,色散,抗炫光都不如50ZA,这个17年之前有多个对比评测你可以查找看看。另外A口时期的2470F2.8ZA 1635F2.8ZA 135ZA也都是顶级的镜头。因为ZA的镜头是比较早期的,跟GM有时间差当然大部分是不如GM,但是501.4ZA发布时间刚好跟85GM差不多,定位也相同,都是当时最顶级的镜头。ZA的定位跟GM/G镜头的定位基本一致,就是出的时间先后而已。差不多时间出的画质还真不好说谁好谁差。 酸汤鱼11 编辑于 2023-03-27 12:02 |
[147 楼] cmbit
[泡菜]
23-3-27 11:00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3-03-26 22:20 技术含量,za系列都不如gm,不要胡搅蛮缠那么多了,来点za系列“高科技”干活? 除了标志和T*还有什么拿的出手 g轮番上来批判都没点实际的东西,说好说优势全主观,嗯很好,都不错,没优势,给点客观的数据支撑不好吗 gm卖的好还是za卖的好,自有公论,随便平台翻下销量; |
[146 楼] cmbit
[泡菜]
23-3-27 10:59
logical 发表于 2023-03-26 22:23 笑话,提高镜片表面精度不是技术是什么,而且是非球面 |
[145 楼] logical
[老坛泡菜]
23-3-26 22:23
cmbit 发表于 2023-03-26 00:39 |
[144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3-3-26 22:20
cmbit 发表于 2023-03-24 18:43 真不知道是什么让你觉得50ZA不如85GM,不是同一个代次的产品呢?无论色散锐度焦外或者镜头的发色,50ZA几乎没什么弱点。85GM焦外是不错,但是锐度,色散,抗眩光等指标都不如501.4ZA |
[143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3-3-26 22:15
cmbit 发表于 2023-03-24 18:43 |
[142 楼] AlbertNewton
[泡菜]
23-3-26 16:54
求对比50 1.4GM和50 1.4ZA发色有无区别
|
[141 楼] cmbit
[泡菜]
23-3-26 00:39
logical 发表于 2023-03-24 20:32 我只说一点 85gm有表面精度达到0.01微米级的XA极限非球面镜 你不嫩,只是菜 |
[140 楼] logical
[老坛泡菜]
23-3-24 20:32
cmbit 发表于 2023-03-24 18:43 你拿隔壁新出的rf-L和z-s,和50ZA比,好意思说什么技术升级路径吗? -- 要靠偏低50ZA来贬低50GM的技术升级路径,你还是嫩了 。。。 logical 编辑于 2023-03-24 20:45 |
[139 楼] cmbit
[泡菜]
23-3-24 18:43
logical 发表于 2023-03-24 18:01 因为50za的技术含量不够资格比肩85gm 讲了半天技术路径,你能说清楚50za有什么技术路径实现了比肩85gm的资格;无非是那个时代的品牌需要 如果50za都算很好,那隔壁的rf-L和z-s line如何,多重? 要说85f1.2比隔壁2家轻,我百分之百没意见,但是跟差生比有意思吗?要比就跟优秀的比, 对,我的意思就是50za本来就不行,我就这个看法 |
[138 楼] logical
[老坛泡菜]
23-3-24 18:01
cmbit 发表于 2023-03-23 23:11 从50ZA到50GM就在增大光圈的前提下没有增加重量,也没有牺牲焦外或者画质。-- 这是已实现的技术。为什么你说在85上“实现非常难”? -- 如果你坚持ZA的“氛围”这样的玄学命题,那就打住。 logical 编辑于 2023-03-24 18:04 |
[137 楼] cmbit
[泡菜]
23-3-23 23:11
师愚 发表于 2023-03-23 21:52 这里讨论的前提是85gm如果升级到85f1.2,能不能在不损失渲染氛围的时候,保持甚至降低重量,因为有的小伙伴认为sony最近镜头都轻巧,肯定能做到,但是我看法是在这些已知的技术路径上去实现非常难,要么还是增加尺寸重量,要么对焦外渲染效果做取舍,或者光圈只有1.4 后来举例gm二代和一代比较也是说明,最近这几只镜头二代要么有些地方有取舍,要么就是减重不足以支持85f1.2到现在85gmz甚至更低重量; 其他小伙伴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也没有一个能有基于技术路径的合理估算 cmbit 编辑于 2023-03-23 23:14 |
[136 楼] 师愚
[资深泡菜]
23-3-23 21:52
cmbit 发表于 2023-03-22 23:11 这两点变化难道不是比较大升级? 二代的对焦切换丝滑舒服 一代就不是。一二代我都有 70-200二代也是。对焦的升级很给力。 师愚 编辑于 2023-03-23 21:57 |
[135 楼] melfes
[泡菜]
23-3-23 17:56
cmbit 发表于 2023-03-23 13:29 一代只能说和当时单反上的大三元差不多,二代最小最轻还在光学上直接甩开对手一截 工艺上的进步怎么就不算进步了呢?没有工艺和马达的支持有些结构根本没法实现自动对焦 |
[134 楼] cmbit
[泡菜]
23-3-23 17:33
E3U3 发表于 2023-03-23 17:27 好好说话,总不能跟自我沉沦的那些去比,要比就比现在强的;目前无反圈子里,实质上就是sony在推动进步,要超越的,首先就是sony自己 但是我的帮腾龙说一句,我觉得腾龙很多产品特别是变焦,非常和我心意,看起来不怎么样,用起来真的不错 |
[133 楼] E3U3
[泡菜]
23-3-23 17:27
cmbit 发表于 2023-03-23 13:29 是,佳能把70-200做成了外变焦,重量还比索尼gm2重,还不能上增距镜。腾龙不仅是外变焦,还把长焦头必备的防抖拿掉了。 这些全都是实质性的创新。 |
[132 楼] cmbit
[泡菜]
23-3-23 16:58
realt 发表于 2023-03-23 14:50 50gm上已经使用了浮动对焦来解决一些问题,所以720gm2也没有展现更多的“实质”性进步 |
[131 楼] ps21cn8424
[老坛泡菜]
23-3-23 15:25
啊哈哈哈 别比来比去了 该买的早买1.2了
|
[130 楼] realt
[泡菜]
23-3-23 14:50
cmbit 发表于 2023-03-23 13:29 720gm2呼吸效应等的补偿靠两组对焦XD马达驱动镜组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