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镜头:徕卡R变焦三剑客
1153
5
[1 楼] 卿雕刻时光
[泡菜]
23-7-23 10:58
历时半年,终于集齐了这三颗梦之头,目前已经将其他品牌镜头陆陆续续出掉了,未来只留一组变宽和这三颗。
分别为 21-35mm F3.5-4 35-70mm F2.8 80-200mm F4 其中最富盛名的是35-70 f2.8这只头,根据徕卡官方文档,大约生产1800只,其中经过严格测试筛选,最终约300只投放市场。徕卡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每个焦段都可比肩自家顶级APO镜头。由于其极高的制造成本,徕卡每生产一枚都在亏损,这也间接导致了徠卡R产品线最终的关停命运。 实际使用下来,的确令人惊喜。色彩上,明显比日系头油润,主要体现在饱和度偏高,对比度偏低但解析力超高(甚至超越了我手头上的sigma24-70,能和40mm F1.4那颗平价神头比肩,可惜边缘解析就下降了不少),整体色彩更饱满(暗部会有淡淡的蓝紫色倾向,调色时能在矢量图中明确观察到) 同时焦内焦外过渡柔顺,不是那种刀锁奶化,而是如同丝绸般顺滑的过渡,能观察到焦平面逐渐隐入焦外的感觉,很奇妙。这也是他们家电影头的特质,这样来看,好像10w的价格也不算贵(电影头一个定焦都不止这个数了)喂饱Red Monstro 8K也没有问题。 21-35mm F3.5-4: 大约生产3-4000只,色彩倾向与35-70一致,我筛选的都是38,39号到头,所以色彩风格基本一致。 解析度,抗眩光,以及色彩浓度都比35-70稍逊,后者如果是100分,我会给这只头打70,但这是在和神头比较的情况下,比起一众日系广角变焦都是只强不弱的。另外就是光圈小一档,不恒定,这在电影工业中是个问题,好在是齐焦,这是35-70不具备的。另外小巧的体积使得其上稳定器尤其方便。价格方面也亲民的多,虽然产量不大,但是1w 出头就能拿下。 最后是80-200 F4,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选择更有名(昂贵)的70-180 F2.8,原因是80-200 拥有小得多的体积重量 (1kg vs 2kg),以及更近的对焦距离,这点会让此头使用率大大提高。我也有各大品牌的70-2002.8,实在没有兴致用,都是大炮。而80-200与70-180同一位设计师,故色彩与素质几乎完全一致,只是光圈区别。光学素质而言 甚至能超越一些现代的70-200,且色彩同样油润,凤格一致。但毕竟小了一档光圈,我尝试上了下xh2s拍照,夜晚出片率很低。 有机会后面分享些图片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5 楼] 卿雕刻时光
[泡菜]
23-9-3 07:09
目前35-70 2.8已经送去做Rehouse,做电影化改装,应该是全球首个案例。不便宜,但是应该很值得,这头太适合去拍电影了,风格发色都是妥妥顶级电影头的表现。已经做好了结构设计和CNC,欢迎各位品鉴,参考的是徕卡自家电影头的设计,但是颜色是暗金色的,彰显贵气
![]()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 ![]() ![]() |
[4 楼] 卿雕刻时光
[泡菜]
23-9-3 07:03
上几张定妆照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 ![]() |
[3 楼] 兵乓鼠
[泡菜]
23-8-26 17:03
等待观赏
|
[2 楼] 米齐Mickey
[陈年泡菜]
23-7-24 12:17
不来点产品照片,也不来点样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