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差矫正完美的镜头就像过度整容的美女——虽然找不到缺点但也缺少个性。
1027 20
[1 楼] 假刃555 [禁言中]
24-2-8 08:04
突然想到一个比喻,自觉不错,贴上:

像差矫正完美的镜头,就像过度整容的美女——虽然找不到缺点,但也缺少个性。例如,猫头鹰......

大家想一想上个世代的那些著名美女演员就懂了——林青霞,关之琳,钟楚红,王祖贤,,,,包括大陆的,颜值都说不上百分百完美,但都在九分美的基础上保有自己独特的“缺陷”,才让人记忆深刻。

对于镜头而言,六大像差就是它的个性、性格——像差太大不行,就像人的五官缺鼻子少眼,肯定不行;但如果像差保留适度——就像王祖贤的牙齿、林青霞的下巴,反而能够成为卓有个性的镜头,那就比今世代流行的堆料、黑科技镜头——我能立即想到的女演员例子就是张嘉倪,那就有趣好玩得多了。

有些美女的五官,单拎出来评价,都一般,但搭配在一起就很美。镜头也是这个道理——可能它的各个测试参数都一般,但实拍出片就是特别有味道。这样的镜头有吗?有!胶片时代宾得的三公主就属于这类,尤其是小公主——其全开光圈的像差以数码时代的标准是属于可以弃的,但它的韵味依然令人回味。

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大家可以尽情发掘,谈谈体会。实际上老无忌已经谈过很多。

像差保留适度,这个度,非常考量设计师的审美品味和见识。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大行其道的今世代,这一点尤其难得——因为设计师即便是有这个品味和见识,也未必有这个胆量了......就像我开头竟然敢贬低猫头鹰,实在冒天下之大不韪。
假刃555 编辑于 2024-02-08 08:08
[21 楼] 瞬间的震撼 [资深泡菜]
24-2-15 04:15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24-02-08 11:13
现在有股风气,幸福家庭/完美镜头是肤浅无趣的追求,充满磨难的关系/像差满满的镜头才让人刻骨铭心。黑胶唱片/胶片摄影小复苏抬头,徕卡也把那些像差重的老镜头复刻推出。

这是一种现在年轻人高度盛行的价值观,我极为认同,社会外界认为这是一种复古风潮,其实更是一种价值理性的高度回归,当我们放下工具理性拥抱价值理性的时候,一个新的世界在我们眼前展开。

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喜欢,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想起她,就会引起内心情绪的高度波动。当一个事情太圆满,变得理所的好当然的时候,这个事情就不再吸引人了。因为我发现我所在的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各种各种Fairy Tale,只是我在探寻人间真实。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这个事物真的好,那一定就是能被我感知到。反而言之,如果我感知不到一个事物的好,或者说她的好我并不能感知到,如此一来在我的视界范围中,那她也没有那么好。

※※来看,中国传统文人阶层也有欣赏并推崇病态美的一个文化传统,举例来说《红楼梦》的林黛玉一角即为此中翘楚,此小说诞生数百年以来深刻影响了十几代人的美学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但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也可能是整个中文文学的巅峰之作。

叔本华有句名言:生命的本质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左右摇摆。德国友人看来对此是观点较为深刻的,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从宏观的角度看,他说的不无道理。但从微观角度观察,每个人的剧本都有所不同,我们登上不是我们选择的舞台,演绎着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剧本,那么是否要默默忍受被外界定义的眼光,选择权就在于自己了。

[20 楼] 假刃555 [禁言中]
24-2-11 07:20
引用“瞬间的震撼”兄的一段话:
----------------------------------------------------------
这些老镜若不用在合适环境 其实效果也很有限

说白了他们的光学缺陷都很明显也并不全能 只是有某一个两个亮点

我们会有意识的利用他们某一个特点或者对他们和某些型号的胶片的神奇化学反应超出应有的期待

来重新解构目前看见的感官世界
-------------------------------------------------------
这是体会很深的见解。
[19 楼] 瞬间的震撼 [资深泡菜]
24-2-10 01:56
相差纠正完美的镜头配合现代数字机身拍出来的照片就和AI绘画一样,初看亮眼,看多了之后发觉同质化严重索然无味,充斥着欲望被满足后的空虚感。人类光学离极致越来越近的过程,就是光学设计离模拟值越来越近的过程,所以数字影像和AI绘图越来越相似无可厚非,可以说是某种必然。

有时候分不清现实和虚幻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事实上和理论上都很难分辨两者的自相似性,赛博影像充斥着网络空间和我们的生活空间是让我们沉浸于脑内循环的主要路径依赖,苹果Apple Vision Pro的发布预示着这样的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就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一样,砰砰的脚步声让人揪心,我们焦躁不安但又无路可逃,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注脚。

审视当下,当我们重新回顾这些设计和制造都不那么完美的光学产品,手里拿着散发银盐和化学药水味道的赛璐璐彩色底片对着阳光的时候,锯齿状的天空下猛烈的阳光刺痛了眼睛,让我们我们对世界的感受才又真切了一些,重新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镜头被空气氧化形成的自然镀膜散发着柔和晶莹的蓝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8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4-2-9 18:37
假刃555 发表于 2024-02-08 08:04
突然想到一个比喻,自觉不错,贴上:
像差矫正完美的镜头,就像过度整容的美女——虽然找不到缺点,但也缺少个性。例如,猫头鹰......
大家想一想上个世代的那些著名美女演员就懂了——林青霞,关之琳,钟楚红,王祖贤,,,,包括大陆的,颜值都说不上百分百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女就算都长得差不多,整容,化妆,但是只要漂亮总会有大把人喜欢。丑女就算心地善良,贤惠,能劳,但是大多数人来不及了解他们就光外貌就一票否决,这是社会的现实。光画质稀烂其他的什么玄学就算再怎样都会被大多数人一票否决,讲玄学之前至少自身素质要够好,不然就不用讲什么玄学了。
酸汤鱼11 编辑于 2024-02-09 18:38
[17 楼] 希临 [资深泡菜]
24-2-8 21:51
酸汤鱼11 发表于 2024-02-08 18:57
动态范围,宽容度这些主要还是机身来决定的,镜头影响微乎其微。

您讲的也有点道理。如果用同样设置的机身,分别用不同的镜头,结果会相差明显,包括反差,也就是大家在您这里讨论的差别。镜头如果不能导致显著差别,这个命题、讨论就没有了意义。有的镜头,不能说它解像力低,但出了片子,就是苍白干涩,不厚重,不受看;有些镜头出片就是细腻,自然,有现场感。胶片年代,老师们有种观点认为,佳能镜头细腻,介于日系镜头和德系镜头之间,尼康镜头倾向于版画味,苏联镜头技术,可说是出源于德国,但与德系镜头出片差别明显,数码相机普及以来,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差别?
[16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4-2-8 18:57
希临 发表于 2024-02-08 08:35
摄影的本质是记录,记录是摄影的基本功能,是较绘画优越的纪实属性,感觉镜头的发展进程,一直在不断追求准确记录景物,但反差强的镜头本人很不喜欢,因为镜头的反差过强,记录景物的动态范围会减少,就会远离肉眼观察动态范围能力?!

动态范围,宽容度这些主要还是机身来决定的,镜头影响微乎其微。
[15 楼] 酸汤鱼11 [泡菜]
24-2-8 18:44
像差完美矫正的镜头很特殊的,万里挑一。想100STF,135STF,Z135 1.8S这些镜头,几乎毫无缺陷,对比其他镜头成像有非常有趣的特色。
[14 楼] 黑巧思 [陈年泡菜]
24-2-8 17:58
宾得小公主
[13 楼] 寂寞识秋客 [泡菜]
24-2-8 17:56
张嘉倪躺枪哈哈哈哈
[12 楼] 迷失的走兽 [泡菜]
24-2-8 17:39
自己玩的话无所谓,喜欢啥风格就买啥镜头。
商业的话,还是得尊重市场风向。
发布自 iOS客户端
[11 楼] 黑巧思 [陈年泡菜]
24-2-8 17:11
有些时候RAW调图时 我会把配置文件校正关掉
[10 楼] 假刃555 [禁言中]
24-2-8 16:56
经常看文艺片的朋友更容易理解我的意思。
理科生理解起来多数有困难——非引战。
假刃555 编辑于 2024-02-08 16:57
[9 楼] inookhd [泡菜]
24-2-8 11:22
有没有想过,现在的图片呈现方式是显示器,主流的液晶显示器呈现方式就是过度边缘锐化的。。。
[8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24-2-8 11:13
老顽童 发表于 2024-02-08 08:45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话用在镜头上,就是好的镜头都是相似的,都趋于理想镜头。差的镜头是发散的,各有各的缺点。
如果你把这些缺点叫做“个性”的话,那就是好镜头没有个性,差镜头有个性。
现在有股风气,幸福家庭/完美镜头是肤浅无趣的追求,充满磨难的关系/像差满满的镜头才让人刻骨铭心。黑胶唱片/胶片摄影小复苏抬头,徕卡也把那些像差重的老镜头复刻推出。
[7 楼] 老顽童 [陈年泡菜]
24-2-8 11:03
092934cc 发表于 2024-02-08 09:18
主要是像素越来越高,像差矫正要求不一样了
不像以前最高就2000W出头
一方面是像素的提高,还有技术的发展,能够开发出高分辨率无紫边的镜头了。
[6 楼] 092934cc [泡菜]
24-2-8 09:18
主要是像素越来越高,像差矫正要求不一样了
不像以前最高就2000W出头
[5 楼] 老顽童 [陈年泡菜]
24-2-8 08:45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话用在镜头上,就是好的镜头都是相似的,都趋于理想镜头。差的镜头是发散的,各有各的缺点。

如果你把这些缺点叫做“个性”的话,那就是好镜头没有个性,差镜头有个性。
[4 楼] 希临 [资深泡菜]
24-2-8 08:35
摄影的本质是记录,记录是摄影的基本功能,是较绘画优越的纪实属性,感觉镜头的发展进程,一直在不断追求准确记录景物,但反差强的镜头本人很不喜欢,因为镜头的反差过强,记录景物的动态范围会减少,就会远离肉眼观察动态范围能力?!
[3 楼] 无语之语 [注销用户]
24-2-8 08:31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2 楼] 假刃555 [禁言中]
24-2-8 08:12
都说顶级玩家应该追求猫头鹰,要我说——初段选手才追求猫头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