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5II的Clog2表现怎么样? 至今还没看到详细的评测.
2614
19
[1 楼] ipiger
[泡菜]
24-8-18 02:17
R5II相对R5,最大的升级就是堆栈式传感器和Clog2了. AI对焦点识别那些另算.
堆栈式传感器, 在拍视频时, 估计和索尼(A9,A9II, A1)一样, 没有使用堆栈, 所以视频的单帧读出速度, 应该和R5,R5C拉不开差距,果冻也就差不多. 这时候就剩下动态范围这个未知点了. 看照片的评测,电子快门下,R5II的表现比R5更好一些. 应该有利于视频的动态范围和暗部噪点.看评测介绍, 没有提到DGO? 如果没有DGO, 那视频的动态范围和暗部噪点应该不会比R5C更好,那就没必要使用Clog2这条曲线, 用Clog3绰绰有余. R5系列的动态范围,用不着Clog2这个容器. Clog2就剩下营销用途了. 期待Cind的评测. |
[20 楼] ipiger
[泡菜]
24-8-26 02:11
Nowenjoy 发表于 2024-08-20 10:03 我用R5C的Clog3, 觉得暗部噪点挺难受的, 暗部很脏, 不如SONY的Slog3干净. 同样拍摄和曝光环境对比. 都向右曝光. |
[19 楼] melfes
[泡菜]
24-8-24 20:40
263469250 发表于 2024-08-24 14:13 raw虽然是16bit但是是bayer编码的,ProRes XQ 4444是12bit但是是4个通道12bit一共48bit,alexa35上测试下来两个格式在logC4下的动态范围没有什么大区别 现在电脑剪辑个2k的raw也许还够,4k甚至8k的raw流还是吃不消的 |
[18 楼] 263469250
[泡菜]
24-8-24 14:13
melfes 发表于 2024-08-24 04:12 你那个流程。。。。。。太老了~都不是直接剪辑raw格式了~而且red和arri都是16bit的raw,转换成prores以后就直接切成12bit了~后期想微调一下raw数据都不方便了~这套流程是以前电脑性能不够的年代诞生的~red自从有了ipp2色彩管理系统和流程以后就不用映射log了~ |
[17 楼] melfes
[泡菜]
24-8-24 04:12
263469250 发表于 2024-08-24 01:07 R3D和ARRIRAW的流程也是先套用对应的log转换成MXF/ProRes然后再输出到2020/2100/709 melfes 编辑于 2024-08-24 04:23 |
[16 楼] 263469250
[泡菜]
24-8-24 01:09
zoomlens 发表于 2024-08-20 10:00 叫什么严肃创作者就太舔狗了,说白了就是不差钱的剧组 |
[15 楼] 263469250
[泡菜]
24-8-24 01:07
lkexu2001 发表于 2024-08-20 09:41 好像绝大部分厂家的raw格式后期流程,还是要先映射回log,再套一层还原lut来使用的~只有red和braw那种流程是直接raw出709的~ |
[14 楼] topol_cam
[泡菜]
24-8-21 20:52
lkexu2001 发表于 2024-08-20 09:41 |
[13 楼] lkexu2001
[泡菜]
24-8-20 13:44
mx108 发表于 2024-08-20 12:38 对得,看影视飓风测评时说,要给两百美金才能使用这个。 |
[12 楼] mx108
[泡菜]
24-8-20 12:38
lkexu2001 发表于 2024-08-20 10:58 没有哪个松下lut要200美金,你说的是gh7的arri色彩空间吧? 而且松下log比佳能好得多。 |
[11 楼] lkexu2001
[泡菜]
24-8-20 10:58
zoomlens 发表于 2024-08-20 10:00 应该说clog2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吧,不管怎么说比起R5一代是一种进步,和松下的一个lut要200美金比起来(也许那200美金不是给松下的),可能感受上觉得佳能稍微有那么一点诚意,但是目前这个普遍加价3K的情况,实在恶心人。 |
[10 楼] Nowenjoy
[泡菜]
24-8-20 10:03
ipiger 发表于 2024-08-19 21:12 最后一次R5c更新的固件,倒是提升了不少,同样是CLOG3,但是宽容度上比初期有明显进步,就是仍不及有DGO传感器的CLOG2 |
[9 楼] zoomlens
[泡菜]
24-8-20 10:00
lkexu2001 发表于 2024-08-20 09:41 但有趣的是,需要输出4K甚至8K的严肃创作者,不会用R5 II拍视频,更不会在意log曲线,这类创作者不会有存储和后期压力。 对存储压力和后期压力比较敏感的创作者,99%不是严肃创作者,也就是说他们根本不需要4K,更用不上8K。 所以Clog2的意义……就是营销噱头。 |
[8 楼] lkexu2001
[泡菜]
24-8-20 09:41
绿野仙踪X 发表于 2024-08-18 05:07 RAW是视频记录无损的一种格式,因为无损所以给后期提供了无限可能;log曲线是一种函数算法(C家、S家、N家也好,各家就是加个大写字母前缀),在有限的位深内塞进更多的宽容度,通过调整对比度和色彩分布,使得在后期制作中有更大的调整空间,一般是在MP4这种有损格式上使用这个log曲线,说白了log曲线是为了解决存储压力设置的一种格式优化算法,RAW本来就是无损了,再使用log曲线实在没有必要,也不知道对不对,但我是这么理解的。 |
[7 楼] lkexu2001
[泡菜]
24-8-20 09:05
B站上的‘影视小红帽’up主有具体R52视频性能的测评,里面有clog2的情况介绍。这个up主在视频方面还是蛮专业的,出过很多拍摄视频方面的实战技巧视频,特别是R62,有一套对斑马线和伪色使用教程。
不过这个up主是C家阵营的,基本不会说C家坏话,想看C家缺点的可以去关注‘86号’这个up主。 lkexu2001 编辑于 2024-08-20 09:15 |
[6 楼] ipiger
[泡菜]
24-8-19 21:12
Nowenjoy 发表于 2024-08-18 12:36 R5/C的实际宽容度比较低,撑不满Clog3, 所以换了个Clog2的壳也一样. 对实际宽容度没帮助. |
[5 楼] Nowenjoy
[泡菜]
24-8-18 12:36
绿野仙踪X 发表于 2024-08-18 05:07 |
[4 楼] notebook1
[陈年泡菜]
24-8-18 10:17
绿野仙踪X 发表于 2024-08-18 05:07 机身支持“压缩”的时候用clog2 宽容度才有大幅提升 |
[3 楼] 随风过客
[资深泡菜]
24-8-18 07:14
绿野仙踪X 发表于 2024-08-18 05:07 有R5一代,没必要升级到二代,要是钱多得烧的,就当我没说过。 ![]() 发布自 iOS客户端 |
[2 楼] 绿野仙踪X
[泡菜]
24-8-18 05:07
我用R5拍8K RAW,即使相机里设置是Clog3,用达芬奇解码还是给默认成Clog2,是不是R5的RAW就是Clog2的?这样的话似乎没必要换R52了。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