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推荐能让人纵览全局的书或理论
5456 101
[1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9-25 08:35
书山有路勤为径。然而一头扎入书山,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有哪些让您觉得相见恨晚,能够让人置身高处、纵览全局的书或理论,能否推荐一下?
我先推荐两项,还请大家不吝赐教,多多分享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思想和※※概览
范畴论,俯瞰数学森林的瞭望塔,联系数学各领域的桥梁
[101 楼] 值班管理员 [版主]
24-10-4 11:53
该主题已被关闭!

时间:2024-10-04 11:53
[100 楼] lhy02 [泡菜]
24-10-4 11:22
只是玩 发表于 2024-10-03 22:46
相对于冯友兰的那本书(实际是比胡适写的要通俗易懂点),以及其他人推荐的某些书,毛选是最通俗易懂,也是最有用的。
而那些书,没基础的人,看都不一定能看懂,好比“半本论语治天下”,没有系统的知识和相当的阅历经历,倒背如流,也没用。
而且,冯的书,只是涉及...
简单的说(同时也会忽略很多细节),我的意思是毛选是错误的。
[99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4 11:11
magicsoft 发表于 2024-10-04 07:01
还有个要求,是要让推荐者自己觉得是相见恨晚的^_^...

你用相见恨晚这个词,无非是来形容这个书的好。问题是,书读的越多的人,也就是能够推荐出好书的人,相见恨晚的感觉越少,或者说看啥都不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了。

我觉得你真不用纠结什么纵览全局,相见恨晚这些没多大意义的事。

一本(几本书)就纵览全局,就能怎么样,等等,这是一种功利性读书心态。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还是得少点功利(也很难达到功利性目的)。

很简单,网上搜索下,找些感兴趣,能读得懂,口碑好的书看看。

例如,你想了解中※※,先找本大学的通史教材。读完觉得不过瘾,还可以看看剑桥中※※,当然可以直接看后者……这才是比较舒适的阅读。

至于冯友兰的书,包括其他哲学方面的书,没有基础的,我是不建议看的。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98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4 07:01
只是玩 发表于 2024-10-03 22:52
前面推荐了啊。
——每个领域概论性的书,先入门了再说,概论性的书都看不出名堂来,就别扯其他啥经典看了能纵览全局了。
——综合性的,毛选、邓选,马选(想了下,马选难度还是大了点,尤其是涉及哲学方面的)这些都是成体系的经典。
至于其他,看了,不过是有个印...

还有个要求,是要让推荐者自己觉得是相见恨晚的^_^
[97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3 23:02
Enland 发表于 2024-10-03 17:51
《易经》~

易经,不好懂,一般人看不来。
[96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3 22:52
magicsoft 发表于 2024-10-03 19:00
我这里说的纵览全局,包括但不限于这种初级的纵览。你有足够的基础、足够的思考,当然也可能实现高级的纵览。只是论坛里你怎么确保其他人有这个基础,所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初级也好、高级也罢,推荐就是了。这个问题我应该已经表达清楚了。

前面推荐了啊。
——每个领域概论性的书,先入门了再说,概论性的书都看不出名堂来,就别扯其他啥经典看了能纵览全局了。

——综合性的,毛选、邓选,马选(想了下,马选难度还是大了点,尤其是涉及哲学方面的)这些都是成体系的经典。

至于其他,看了,不过是有个印象,或者茶余饭后谈资罢了,众览全局,别开玩笑了

不管什么人,没有基础,就达不到真正的纵览全局。
只是玩 编辑于 2024-10-03 23:06
[95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3 22:46
lhy02 发表于 2024-10-03 17:46
毛选……前面提到的时候我就想说,但怕连累楼主。
只说结论吧:这是一个伪纵览全局,这套说法(甚至无法形成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他所用。

相对于冯友兰的那本书(实际是比胡适写的要通俗易懂点),以及其他人推荐的某些书,毛选是最通俗易懂,也是最有用的。

而那些书,没基础的人,看都不一定能看懂,好比“半本论语治天下”,没有系统的知识和相当的阅历经历,倒背如流,也没用。

而且,冯的书,只是涉及中国古代哲学,这玩意,看了,也没法纵览全局。这就不是一个纵览全局的书。

而且这种书,没基础,看了,能分清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吗?分不清,等于白看。
只是玩 编辑于 2024-10-03 22:56
[94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3 21:07
zyz1993 发表于 2024-10-03 20:17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93 楼] zyz1993 [资深泡菜]
24-10-3 20:17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
[92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3 19:04
Enland 发表于 2024-10-03 17:51
《易经》~
[91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3 19:01
aying 发表于 2024-10-03 16:24
《毛选》,一个普通人从无到有走向世界之巅的全部思想。
《西方哲学史》,罗老师的特点是讲理,不玩玄虚。
《真正的战争》,老尼当年蛊惑了我,多年后才走出。

[90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3 19:00
只是玩 发表于 2024-10-03 16:41
如果没有基础,那么能不能看懂,真正理解某本经典中的内容,都是问题。当然,可以先看经典,再解决基础(知识群)的问题。但是,基础(知识群)不补上,看几本综合性经典的“纵览”无非是一种机械的、教条的记忆与认知,是一个初步或初级的“纵览”。那么,这种“纵览”...

我这里说的纵览全局,包括但不限于这种初级的纵览。你有足够的基础、足够的思考,当然也可能实现高级的纵览。只是论坛里你怎么确保其他人有这个基础,所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初级也好、高级也罢,推荐就是了。这个问题我应该已经表达清楚了。
[89 楼] Enland [泡菜]
24-10-3 17:51
《易经》~
[88 楼] lhy02 [泡菜]
24-10-3 17:46
毛选……前面提到的时候我就想说,但怕连累楼主。

只说结论吧:这是一个纵览全局,这套说法(甚至无法形成理论)的目的只是为他所用。
[87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3 16:41
lhy02 发表于 2024-10-02 18:06
没有基础,我个人认为无法纵览全局。
没有基础能达到的是一种认识:各个部分确实有联系,但说不清是什么联系,或者说无法确定是什么联系,或者说自认为确定的某种联系但实际上也许是错误的认知。并且很可能自我感觉到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实际上只是真实联系的一个小部分。

如果没有基础,那么能不能看懂,真正理解某本经典中的内容,都是问题。当然,可以先看经典,再解决基础(知识群)的问题。但是,基础(知识群)不补上,看几本综合性经典的“纵览”无非是一种机械的、教条的记忆与认知,是一个初步或初级的“纵览”。那么,这种“纵览”只能是一种休闲或者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主贴所说的纵览,我现在理解就是——知道是啥就行了——这个层次。有没有系统知识支撑无所谓。这和通常意义上的纵览全局,不是一回事。
只是玩 编辑于 2024-10-03 16:51
[86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3 16:36
aying 发表于 2024-10-03 16:24
《毛选》,一个普通人从无到有走向世界之巅的全部思想。
《西方哲学史》,罗老师的特点是讲理,不玩玄虚。
《真正的战争》,老尼当年蛊惑了我,多年后才走出。

我觉得,从※※社会层面,不是某个专业领域。那么毛选通读一遍,有好处。而且,毛选文字通俗,好理解。
[85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3 16:34
只是玩 发表于 2024-10-03 16:05
“然而一头扎入书山,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你提出这个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不对的。  不见森林,不是因为少了某本经典,而看书不成系统,东一本、西一本,最后就是一个碎片化的拼盘(往往还拼不全,拼不对)。
概论,简史,干嘛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

不见森林,不是因为少了某本经典,而是看书不成系统、不成体系。

一两本经典,最多让人知其然。如果要知其所以然,必然要系统了解。 如果不能够知其所以然,是达不到真正纵览全局的目的的。
[84 楼] aying [泡菜]
24-10-3 16:24
《毛选》,一个普通人从无到有走向世界之巅的全部思想。
《西方哲学史》,罗老师的特点是讲理,不玩玄虚。
《真正的战争》,老尼当年蛊惑了我,多年后才走出。
[83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3 16:05
magicsoft 发表于 2024-10-02 15:22
也是一个途径,其中一些好的也能达到类似效果,好的概论教材也可以推荐呀。概论课当年我们都上过,并不是随便一个老师的随便一本教材都能让人有纵览全局、相见恨晚的感觉。一个人上过的概论课本身也是有限的,一门课也不是只有一本教材。其实推荐就完了,没那么复杂。...


然而一头扎入书山,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你提出这个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方向是不对的。  不见森林,不是因为少了某本经典,而看书不成系统,东一本、西一本,最后就是一个碎片化的拼盘(往往还拼不全,拼不对)。

概论,简史,干嘛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人对某个领域整个知识体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形成初级的“众览全局”。如果,概论、简史之类看下来,都对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全局)都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那么,看某本经典,更不可能。

而且,概论,简史,不是说非得写“概论”两个字。例如,你说的冯友兰的那本书,实际上就是一个概论性、简史性的书。包括胡适写的那本。

所以,看概论、简史,就是最直接了解“全局”框架的途径,无他。但是,这个只是从森林的视角,去了解森林的概貌,要真正了解森林,纵览全局,还得进一步系统化学习。就如同你说的“一门课也不是只有一本教材”。但是,一门课中,概论就是起到初步了解这门课(领域)全局的东西。
只是玩 编辑于 2024-10-03 16:21
[82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2 19:17
lhy02 发表于 2024-10-02 18:41
也许你我对纵览全局这个词语的含义有分歧。
比如某学科,知道由哪些课组成,哪门课必须在哪门课前学习,在你看来算不算纵览全局?

可能吧,不算。
[81 楼] lhy02 [泡菜]
24-10-2 18:41
magicsoft 发表于 2024-10-02 18:22
这种情况肯定有,这也是我一直强调主观性和没有标准答案的原因。
但我认为只要对部分人有益就是好的。一是我们一般不是真正的0基础,当然也有基础特别薄弱或对所谈论话题根本无兴趣的,不在此列。二是读这种书的过程本来也是让人学习和夯实基础的过程,一本好书它就可...
也许你我对纵览全局这个词语的含义有分歧。
比如某学科,知道由哪些课组成,哪门课必须在哪门课前学习,在你看来算不算纵览全局?
[80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2 18:22
lhy02 发表于 2024-10-02 18:06
没有基础,我个人认为无法纵览全局。
没有基础能达到的是一种认识:各个部分确实有联系,但说不清是什么联系,或者说无法确定是什么联系,或者说自认为确定的某种联系但实际上也许是错误的认知。并且很可能自我感觉到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实际上只是真实联系的一个小部分。
这种情况肯定有,这也是我一直强调主观性和没有标准答案的原因。
但我认为只要对部分人有益就是好的。一是我们一般不是真正的0基础,当然也有基础特别薄弱或对所谈论话题根本无兴趣的,不在此列。二是读这种书的过程本来也是让人学习和夯实基础的过程,一本好书它就可能(不是一定)起到这个作用。
[79 楼] lhy02 [泡菜]
24-10-2 18:06
magicsoft 发表于 2024-10-02 17:48
个人觉得,有基础肯定最好,但不见得非要多深。比如我对名家的了解之前真的是很肤浅的,现在可能也很肤浅 ,但并不妨碍读这本书后产生纵览全局、相见恨晚的主观感觉,哪怕是错觉^_^
当然,也一定会存在张三有感而李四无感,什么都不发生的情况。
没有基础,我个人认为无法纵览全局。
没有基础能达到的是一种认识:各个部分确实有联系,但说不清是什么联系,或者说无法确定是什么联系,或者说自认为确定的某种联系但实际上也许是错误的认知。并且很可能自我感觉到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实际上只是真实联系的一个小部分。
[78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2 17:57
magicsoft 发表于 2024-10-02 17:22
你的问题很好,我尝试回答一下。
首先,如果真正的0基础,比如幼儿园小朋友,你去跟他讲数学分支之间的关系那当然是对牛弹琴了,他只能从数数开始。所以纵览全局、相见恨晚,是需要一定基础的。每个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让张三纵览全局、相见恨晚的书,李四可能无感。...
扯远一点,当年陷入龙泉寺泥潭的那波大学生,如果在陷入之前就读到这本书,应该能提前挽救一小部分。
[77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2 17:48
lhy02 发表于 2024-10-02 17:36
我觉得你能对某个纵览(总览?)全局的书相见恨晚,还是你有这方面的基础学习,或者你的个人思考内容已经到临界点了。后者更加不容易,但也经常是觉得某件事或某本书有逆天之力的原因,而实际上如果没有自己的基础(也许是不知不觉打的基础),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个人觉得,有基础肯定最好,但不见得非要多深。比如我对名家的了解之前真的是很肤浅的,现在可能也很肤浅 ,但并不妨碍读这本书后产生纵览全局、相见恨晚的主观感觉,哪怕是错觉^_^
当然,也一定会存在张三有感而李四无感,什么都不发生的情况。
[76 楼] lhy02 [泡菜]
24-10-2 17:36
magicsoft 发表于 2024-10-02 17:22
你的问题很好,我尝试回答一下。
首先,如果真正的0基础,比如幼儿园小朋友,你去跟他讲数学分支之间的关系那当然是对牛弹琴了,他只能从数数开始。所以纵览全局、相见恨晚,是需要一定基础的。每个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让张三纵览全局、相见恨晚的书,李四可能无感。...
我觉得你能对某个纵览(总览?)全局的书相见恨晚,还是你有这方面的基础学习,或者你的个人思考内容已经到临界点了。后者更加不容易,但也经常是觉得某件事或某本书有逆天之力的原因,而实际上如果没有自己的基础(也许是不知不觉打的基础),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75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2 17:25
camsona 发表于 2024-10-02 16:14
可能看看达尔文的进化论不错。
爱因斯坦的,尝试看看。
难懂的,就免了。
[74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2 17:25
ttyy 发表于 2024-10-02 16:43
乱看※※书,通鉴一下,或许有点帮助。不过全局应该没指望,太乱了
苏精的一本书说的故事
原文可能是 感激天恩。。。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所由以富庶称者,赖有此也。
不知道什么人翻译成 subduing the heart of that Fair v...
[73 楼] magicsoft [资深泡菜]
24-10-2 17:22
lhy02 发表于 2024-10-02 16:40
我把这个帖子你的发言都看了一下,提个问题吧,你觉得这种纵览全局的书对基础为0的人,能达到什么效果。比如对一个工科生,有一些自学能力和见识了,但对什么是哲学都搞不懂,只是听说过这个词,他看你顶楼的《中国哲学简史》,能达到什么效果?
你的问题很好,我尝试回答一下。

首先,如果真正的0基础,比如幼儿园小朋友,你去跟他讲数学分支之间的关系那当然是对牛弹琴了,他只能从数数开始。所以纵览全局、相见恨晚,是需要一定基础的。每个人的基础是不一样的,让张三纵览全局、相见恨晚的书,李四可能无感。所以我也认为,荐书这事是主观的,不见得有标准答案。

另一方面,本坛网友大多数已经毕业了,在社会上接触到更广阔的领域。有时候对一个新领域的了解,可能就是从一次谈话开始的。如果跟你谈话的人在这个领域功底很深,短时间可能就会提纲挈领的让你对该领域全貌有个粗线条的了解,如果你感兴趣或者对你重要,然后你再去深入的了解或者研究更多的细节,这是很常见的。

再说到《中国哲学简史》,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下,当然也是很主观的。我读大学的时候经历了一次xinyang危机,迷茫的我还到教堂去当了几天义工。然而作为工科的学生,实在对zongjiao的许多事情无法接受,于是更加迷茫。现在当然早就不执着于这些了,但如果当年就读到这本书,相信可以使我早点摆脱那种状态。另外两个收获是关于知识方面的,1,各家有些具体观点其实是不太容易懂的,我们可能都听过名家的白马之辩,白坚石之辨,我刚接触这个的时候根本搞不清他们要干嘛,这不吃饱了撑的吗。我也不是学哲学的,后来也没再关注这些问题;2,之前我只是粗浅的了解各家一些主要观点,至于各家之间有什么关联,我是完全不知道的。这些问题在读这本书之后都有所了解了,所以能让我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当然,这个领域其他的书可能也可以起到类似作用,我涉猎有限,所有如果有人能够给我推荐一下,我会十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