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 浓缩显影液 讨论
1006 14
[1 楼] nz0720 [资深泡菜]
09-3-19 19:49
论坛里关于RODINAL配制的讨论已经进行得很不错,我自己也配了几次,但几味药品的毒性,和配制过程的麻烦,还是令人不爽。
于是乎,寻找一种可以象HC-110、HB-17、RODINAL那样使用方便的显影液便成了我近来的目标。
基本的要求是:药品购置方便,配置起来简单易行,储存液的保存性要好,而且价格最好还不要高。

机缘巧合,在图书馆借到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显影》一书,当中众多配方中就有P.Q浓缩显影液的资料,不敢独享,抄录上来与大家共同参考吧。

浓缩的罐用显影液(61号 正常调)
无水亚硫酸钠      125
对苯二酚           16
无水碳酸钠         60
菲尼酮              1
溴化钾              9
苯并三唑1%        300
加水至           1000

稀释比---显影时间(分)
1:20---11
1:50---15

现在手头还缺菲尼酮和苯骈三氮唑,已经在中国试剂网上买了,大概一周才能邮过来,届时才能实验此配方。

哪位DX有兴趣不妨先试试,或者有类似的配方、更好的建议,大家在这里畅所欲言吧。
[15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0-1-25 01:02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4 楼] 阿斗II [禁言中]
10-1-24 09:55
从我对PQ的经验来看,这个比例不应该是微颗粒。

使用应该是方便的,但也常规。

从结果上看比较中性,偏硬调。我觉的可能会对显影时间敏感。

[阿斗II 编辑于 2010-01-24 09:57]
[1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0-1-23 18:58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 楼] 冰火两重天 [注销用户]
10-1-22 21:5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1 楼] 冰火两重天 [注销用户]
10-1-22 21:54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0 楼] nz0720 [资深泡菜]
09-4-9 10:01
1:1局部截图,右上角的白点是没修掉的灰尘。
[9 楼] nz0720 [资深泡菜]
09-4-9 09:59
另一条实验片,f2.2 光圈优先,其余参数同7楼,扫描及PS中的步骤也基本相同。
图象中的黑色细线为底片乳剂上的划痕,正因为这种盘片的质量问题,所以不向各位同好推荐了。
[8 楼] nz0720 [资深泡菜]
09-4-9 09:19
楼上那张的参数:
“T牌135盘片”,按ISO 100曝光,f5.6,光圈优先。
1+9稀释,22度,显影4分钟,停显30秒,F7定影3分钟。
EPSON V700扫描,4800dpi,软件设置“USM锐化”为中级,扫描后PS中裁掉两边成为方构图,重新定义图象尺寸为600*600dpi后存盘。无其他任何处理。

下面这张是扫描之后按1:1直接裁切的局部,也没有任何处理。
[7 楼] nz0720 [资深泡菜]
09-4-9 09:09
经过这两天的反复实验,首贴中的P.Q浓缩配方已经能进入实用阶段,操作要点如下:
1、1+19稀释时,“T牌盘片”(某品牌国产盘片)的显影时间约为8分钟,影象灰度正常,颗粒细腻,但片基发黑。同样的盘片在用自配RODINAL 1+50冲洗时也出现片基发黑现象,之前用乐凯盘片也有同样现象。(注:普通乐凯36张SHD商品卷不曾发现片基发黑现象)
2、1+9稀释时,T牌盘片的显影时间为3分半至4分钟,影象锐利,颗粒细腻,灰度正常,片基通透,比用D76冲洗更透明。
3、药液呈无色透明状,略有沉淀。稀释之后的工作液在量杯中放置16小时也不见变色,但药力有所降低,1+9稀释的工作液显影时间将延长到6分半,并且出现片基发黑现象(轻微)。
4、此配方不具有之前期望的提高底片感光度之效果,实际感光度与D76显影时基本一致。
[6 楼] nz0720 [资深泡菜]
09-4-6 18:31
药水配好,用片头初步实验(单面追击法)结果如下:
原液能使片头在1分钟内全黑;
1+19稀释的药液,10分钟时仍没有追上,显影时间将大于20分钟;
1+9稀释的药液,在8分30秒时追上,显影时间可以取16~17分,具体时间还需进一步实验。

首贴中介绍的这个P.Q浓缩配方,似乎没有原书介绍的那么“浓”。

[2009-04-06 22:10 补充如下]

在做此配方的实际感光度测试时,发现片头的变黑时间在3分半(1+9稀释),这跟下午做的测试有很大出入。
经测试国产某品牌盘片的实际感光度为ISO 400,显影时间取3分半。(此盘片用D76冲洗时的感光度为ISO 100,显影时间为9分钟。)
[5 楼] nz0720 [资深泡菜]
09-4-6 08:22
经过长途跋涉以及艰难险阻,我订的菲尼酮和三氮唑终于到货了,特此纪念。

今天抽时间把药配出来然后马上实验。
[4 楼] nz0720 [资深泡菜]
09-3-19 21:45
这个配方应该是一般用途的底片显影用,至于是属于微粒,还是属于高反差的,书里面没有介绍,只是另外有一个“硬调”的浓缩配方(62号),只在具体药量上有差别(类似D76与D76R的差别)。
由于目前还没实际冲卷测试,所以还不能下结论。

另外,这本资料给的都是定量比值,而且开篇的时候详细说明过配药的方法,比如“先用比配方规定的水量较少(通常为全量的2/3)的水来溶解各种组份,在溶液配完后再加水至所需的量。”,其实就是我们常配的D76、F5之类的方法。
苯并三唑1% 300,指的是浓度为1%的苯并三唑溶液300ml。(如果最后加水至1000ml的话)
[3 楼] 午夜兰花 [资深泡菜]
09-3-19 20:25
这些药我手头倒都有,很想试试。不过请问楼主,这个“苯并三唑1% 300”是指300ml吗?另外它是属于微粒显影,还是通用显影,抑或是用于相纸显影的?
[2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09-3-19 20:0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