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有质感的黑白照片?
6180
45
[1 楼] 手无寸铁
[资深泡菜]
09-10-30 17:32
看到很多老照片,质感非常好,颗粒、影调,非常想自己拍出这样的照片。
器材也用了 M3 500CM 等, 冲洗用分析纯药品+自来水配的D76,时间与温度严格掌握。 怎么都弄不出这种感觉。 ![]() |
[46 楼] 八大山人
[老坛泡菜]
10-11-14 22:58
再来一张
![]() |
[45 楼] 八大山人
[老坛泡菜]
10-11-14 22:57
是这样的吗!
![]() |
[44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0-8-16 13:19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43 楼] 阿斗II
[禁言中]
10-8-16 12:48
刚才的反差小了,这张反差沉稳点,黑的地方黑点。 浏览器和软件设置不一样啊,早知道我刚才就选浏览器的色彩设置了。
[阿斗II 编辑于 2010-08-16 12:49] ![]() |
[42 楼] 阿斗II
[禁言中]
10-8-16 12:26
原文由 shenshenshenshen 在2010-08-16 08:38发表 是一张底片,不过很多也许有几百张不同的。 连起来就个环绕一个大空间。不过好像没人注意这个。 ![]() |
[41 楼] 不拍
[老坛泡菜]
10-8-16 09:57
感觉到原因之一是现在的像纸质量缩水.
过期十几年的公元比现行版的Ilford multicontrast黑度还好.NND! [不拍 编辑于 2010-08-16 10:00] |
[40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0-8-16 08:38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39 楼] 阿斗II
[禁言中]
10-8-14 23:52
还是这种?
![]() |
[38 楼] 阿斗II
[禁言中]
10-8-14 23:44
这种?
![]() |
[37 楼] luckyao858
[泡菜]
10-4-20 00:22
原文由 shenshenshenshen 在2009-11-02 11:14发表 这话我赞同,层次都是后期做出来的,放大纸的号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曾经用过柯大可变反差像纸,那出来的PP层次没话说的,而且要经常用一种相纸,掌握他对应的胶片的反差,也就是说你习惯用一种放大纸后,你就知道用冲胶卷的时候应该冲多厚多薄,可现在问题是放大纸可选择余地已经很小了,要想深入的玩要花不少钞票和时间,而对于现在浮躁的人们来说估计也不可能长期泡在黑房间里面折腾了吧。 |
[36 楼] 阿斗II
[禁言中]
10-1-7 11:38
原文由 手无寸铁 在2010-01-06 19:22发表 问题方向基本准确。但排出放大,因为你这片就不是放大照片。 [阿斗II 编辑于 2010-01-07 11:39] |
[35 楼] 手无寸铁
[资深泡菜]
10-1-6 19:22
可能是显示器亮度的问题,我觉得题图灰得恰到好处,有“空气感”,仿佛人是浮在画面上的。这张是网络上的图片,已经被压缩到这么小了还有这效果,原图应该更漂亮。
我倒是不怀疑测光曝光,有现代的测光工具,误差大不到哪去。 胶片问题,四十年代的胶片与现在乐凯、公元有多大差距?这个不知道。 所以想来想去只能首先怀疑冲洗,其次胶片,再次暗房放大方面的技巧。 |
[34 楼] 手无寸铁
[资深泡菜]
10-1-6 19:12
谢谢各位回复,好久不来论坛,都忘了这个帖子了。
可能是胶片的问题,回头再试试。 扫描仪用的是8000ED。 |
[33 楼] biogon28
[禁言中]
09-12-14 11:51
不知道楼主用的什么扫描仪?
我所用的扫描仪当中,如果把自动曝光这个选项关闭的话,也会有反差低、底片发灰的感觉,但是细节保留相对多一点,方便后期的调整。 还好我的扫描仪只是用来检查底片有没有对焦失误的 |
[32 楼] 阿帕
[陈年泡菜]
09-12-14 11:38
伊春新东林场 1979年的解放吊车
上海GP3 黑白反转冲洗 ![]() |
[31 楼] 阿斗II
[禁言中]
09-12-14 11:10
胶片如果这么神秘,我看这东西还是不要好了。
我的话说完了。 基本上没一个说在点上的。 补充,不是基本,使全部没在点上。 [阿斗II 编辑于 2009-12-14 11:11] |
[30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09-12-13 19:13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29 楼] bluejeans
[泡菜]
09-12-13 18:00
从来都是用自来水,和这个关系不大。
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重要的是拍摄对象。战场的画面无论怎么拍都要比楼主拍普普通通一棵树要有震撼力吧?那个小孩儿坐的筏子和救生衣如果不是这种反差大的图案,而是单一的浅色,还会有这么多的黑色调么?为什么广告、静物摄影大部分都极为悦目呢?因为所有拍摄内容(色彩、质地)都是按照设计去挑选和摆放的。楼主说的照相馆的片子好就好在每一张都是在事先安排好的光线和环境下,用反复试验过的冲洗和印象方法制作出来的。 然后,怎么拍也很关键。楼主用绿色滤镜拍树,绿叶子变浅了,和天空没拉开反差,反而和暗部增大了反差,结果暗部层次丢了。而置顶军官训话的这张,虽然人和天空反差也很大,但因为是以人为主体测光,所以主体的层次非常丰富。 扫街的和纪实性的片子基本上都是抓拍,虽说摄影是用光,但现场没合适的光,你怎么用?只能先拍下来,因为拍摄的内容最重要,至于层次反差什么的都可以留到暗房里去做。你只看到了片子出来的效果,你知道它们经过多么复杂的暗房处理么?放大照片时的遮挡模板要做多少块?做一张片子可能要一整天,现代人都是速食者,有那么多功夫去玩儿么? 所以我建议,楼主如果纯粹追求极佳的影调,就在影室里用灯光布置拍摄环境,专门找质感、反差都好的拍摄物体,保证片子质量有极大的提升。如果在室外采风,就踏踏实实地放慢速度,按分区曝光法,对亮面、中间调、暗调都仔细测光后谨慎选择曝光组合。 对于纪实性的摄影,我以为层次不是第一要务。比如战场上的片子层次少一些反而能突出男性的阳刚和战争的残酷。 ![]() |
[28 楼] 黑白张
[老坛泡菜]
09-12-6 14:28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27 楼] 雨后斜阳
[泡菜]
09-11-30 00:48
原文由 triplex 在2009-11-02 11:57发表 原作品肯定不灰,是LZ还原失真,俺多手整一下。 [雨后斜阳 编辑于 2009-11-30 00:51] ![]() |
[26 楼] hunterwan
[资深泡菜]
09-11-30 00:26
这张有没有那么点意思呢?
Rollei 28E + 自来水配D76 ![]() |
[25 楼] 手无寸铁
[资深泡菜]
09-11-2 23:24
原文由 东山小屋 发表 我就是怀疑冲洗。 自来水是否不可取? 是否不用d76原液,而用稀释一倍的? 用其他配方会有什么效果? |
[24 楼] triplex
[资深泡菜]
09-11-2 12:00
搞出点光泽来试试?
![]() |
[23 楼] triplex
[资深泡菜]
09-11-2 11:57
原文由 peteln28 发表 灰其实不是问题,首页那张也灰,没有任何一个像素是(0,0,0) |
[22 楼] 东山小屋
[资深泡菜]
09-11-2 11:53
原文由 手无寸铁 发表 你这张冲洗方面没有控制好,冤枉了哈苏了。 |
[21 楼] peteln28
[陈年泡菜]
09-11-2 11:45
置顶那张的色调和衣物细节很悦目,个人觉得跟光源(散射光)有很大关系。
至于第一帖那张,可能拍摄者为提高反差而用上了橙/红滤镜(见池底的色调),人物唇部跟脸部分不开来,技术上是失败的。 |
[20 楼] peteln28
[陈年泡菜]
09-11-2 11:42
原文由 triplex 发表 灰。 |
[19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09-11-2 11:14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18 楼] kaweh
[泡菜]
09-11-1 22:30
70年代照相馆,想怎么才能弄个铁片扎一圈孔,柔了脸上就没皱纹没没豆豆啦。
现在拍照片放照片,都关心,这头锐不?放大头不够锐,给我来制版的!没细节还叫照片? 时代不同,社会不同,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什么取向也不同,直接影响,拍摄和最终得到的结果。 那些图片社为什么好,因为他向你展现的是大多数人所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或者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记录了恰当的事情的发生。 那谁家那小谁领了好多胶卷,跟团拍了诺曼底玩水,结果就弄个一张糊的,还成经典了。 现在明显科技进步,社会也进步了,飞机撞大楼的时候没有专业记者等着拍,前些天火箭炸宾馆,倒是先摆好了机位录着。 文无定法,喜欢精细,大可以弄出11个区来,拍拍茄子辣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