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速腾/高尔夫5,高尔夫6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成本控制(削减)?
1213 10
[1 楼] 九九八八 [资深泡菜]
09-10-31 11:45
坊间一直有传言,高六急急忙忙提前推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五成本太高。乃至早期有人估计要砍成本砍回到后扭力梁的PQ34平台。直到新车出来,维持了高五底盘结构,这种猜测才停止。
目前看得见的减配是高六的前门防撞梁从Y型改成一字(旅行版没有变)。  
速腾上市时宣传的不等厚钢板焊接,可拆卸门板这些比较费工时的项目似乎很少提及了。
其他削减成本的措施有哪些?
[11 楼] 九九八八 [资深泡菜]
09-11-1 09:59
原文由 muscel 发表
哈,9988终于忍不住了...
VW自己的说法是“用更低的成本达到了目的”。


我个人挺喜欢golf 6的。漂亮就一个字。
[10 楼] muscel [资深泡菜]
09-11-1 09:51
哈,9988终于忍不住了...
VW自己的说法是“用更低的成本达到了目的”。
[9 楼] 山对面的海 [资深泡菜]
09-11-1 09:21
原文由 九九八八 发表
简配与优化,都湮没在TSI和DSG的耀眼光环之下了。可惜还是去掉了机械增压。是不是只有中国大陆市场的引擎是单增压的?机械增压器比涡轮贵?


本土也有单增压的,还是90KW的,Passat都在用
[8 楼] 牛奶路 [禁言中]
09-11-1 02:01
机械增压比涡轮增压可靠而且便宜
[7 楼] 九九八八 [资深泡菜]
09-10-31 16:39
简配与优化,都湮没在TSI和DSG的耀眼光环之下了。可惜还是去掉了机械增压。是不是只有中国大陆市场的引擎是单增压的?机械增压器比涡轮贵?
[6 楼] 哈娜斯 [离任版主]
09-10-31 16:36
生产成本不变
[5 楼] nomouse [资深泡菜]
09-10-31 16:02
以前看过介绍,高6与高5相比每辆成本平均降低1000美刀
[4 楼] 屏山客 [资深泡菜]
09-10-31 15:08
或许只是做帐需要?把高五的研发费用一次性摊销?
[3 楼] billmonroe [禁言中]
09-10-31 13:58
不买这种车,买什么?小日本和棒子的合资车不是更加黑暗。心理上也更不舒服。看来国产车是最好选择。
[2 楼] kanoa [资深泡菜]
09-10-31 11:48
这种车,不买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