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白胶片冲洗标准化的几个疑问
1507
16
[1 楼] 单于
[资深泡菜]
09-11-22 09:36
最近开始学习黑白摄影和冲洗,仔细做功课之余有2个疑问向各位老师和老玩家们请教:
1,显影的时间的计算,以6分钟为例,是从液体开始入显影罐和开始出罐算起,还是从已经完全入罐内和完全倒出罐子算起?还是从液体开始入罐到液体出罐完毕算这6分钟更准确?这3种不同的记时方法的时间相差几秒倒10几秒左右。 亚当斯的教材对罐冲显影时间是这样要求的: “先将胶片水漂30秒,然后胶片进入显影液后,应即搅动30秒,使得显影液取代胶片上的水分,然后开始拨动定时钟。”老亚是从显影液进入罐子30秒之后开始计算时间的,但他是把胶片在暗室里直接放入装有液体的显影罐子和直接取出,他不建议采用把显影液注入显影罐的方式,他认为那样时间不精确,和显影不均匀,他的显影时间结束时,将显影轮快速从显影罐中取出(在暗室里)。 而台湾蒋载荣先生对“错误计算显影时间”是如此记述的: “有人误记显影时间,或是把显影液完全注入罐后才开始计时,也有人习惯在显影时间结束后才倒出药液,造成大约10倒30秒的误差。” 蒋大师对显影时间的规范和亚当斯老爷爷的时间规范是明显相悖的,到底我们应该怎样计数显影时间才是正确的呢? 2,海波清除液是在倒出定影液后即刻注入使用,还是倒出定影液之后先水洗一遍再使用海波清除液? 海波清除液在几次使用之后再重复使用,是否需要加补充液或加时间? 请熟悉黑白技术的DX们指点探讨~~ [单于 编辑于 2009-11-22 09:39] |
[17 楼] 黑白小站
[泡菜]
09-12-1 14:31
开始黑白胶片冲洗时,标准的确立至关重要。找到VIII区底片的合适密度,用来确定正确的显影时间。找到I区的密度,用来找到胶片的实际感光度。
如没有密度仪,也可找张合适密度的胶片放在放大机上当作标准用来比较。 |
[16 楼] 黑白小站
[泡菜]
09-12-1 14:18
原文由 孤独的毛驴 在2009-11-23 19:04发表 记得看过一片国外测试135胶片的冲洗文章,在很多种显影罐中,还是百得信的塑料罐用颠倒的方式出来的效果好。用AP等旋转冲洗,有时容易出现显影不匀的问题,但也是很少见的。小篇幅的底片,个人觉得还是摇晃的显影方法好。 AP的罐摇晃的话,容易漏液。我是用一个薄的塑料袋放咱盖子和罐体之间,压紧即可。 |
[15 楼] 五十四军
[陈年泡菜]
09-11-25 15:19
单干兄,好题目,一起学习探讨。
偶觉得差个10秒20秒没啥关系,偶常用的几种底片宽容度都大。要是用D23显影就更没问题了 |
[14 楼] 红烧排骨
[资深泡菜]
09-11-24 20:40
原文由 bluejeans 在2009-11-24 12:02发表 拍摄和冲洗都非常棒!我以前拍不好老把原因归到胶卷上去。和几十年前比起来今天的胶卷都已经足够好了,关键还是自己没有认真对待每一张胶片。 |
[13 楼] peteln28
[陈年泡菜]
09-11-24 14:40
原文由 单于 在2009-11-22 18:06发表 个人理解是随便一个方法也行,但必须养成习惯,不要动辄改变。之后,你便可根据冲片结果来调整显影时间,以便获得所需的影调和密度。 |
[12 楼] bluejeans
[泡菜]
09-11-24 12:02
我也是新手,最近试拍了8卷GP3,乐凯和公元各4卷,说点儿感受吧!
暗房的整个过程可变量太多,所以要求先固定好某些因素。 我的最重要的体会就是先选好显影液,因为胶片在显影之后基本不能改变了,所以我对显影液的要求就是保证层次丰富,并且能较好地抑制高光部过曝(因为针对暗部曝光)。同时还要固定冲洗的习惯,我的习惯是倒入倒出显影液的时间都计算在显影时间内,倒入用时30秒之后连续搅动30秒,然后每30秒翻动5秒。 我一开始用的显影液是D-23,还包括D-23的双浴显影液等等,结果发现D-23虽然层次很丰富,颗粒也确实细腻,但对我来说还是太软,劲道不够,要在后期费很大力气才能把反差提上去,放弃了。综合考虑,如果自己配置显影液的话,D-76仍然是首选,但是我总担心D-76反差太大高光部死白。 最终我选择了D-76双浴显影液,从配方看,成份和D-76完全一样,只是把无水亚硫酸钠分成各一半(50克)放在首浴和次浴中,并且把首浴中的碱移入次浴。因为有对苯二酚,所以不像D-23那样软。 优点:防止显影过度;抑制高反差;微粒;优秀的阶调;首浴反复使用不会耗损(有待验证);显影时间固定,二浴各5分钟 缺点:对曝光要求较高,另外我感觉不能作増感显影(有增感过的DX拍砖); 这是一个既能提高清晰度又能控制反差,微粒性以及暗部层次好,同时还很经济的完美配方。看底片效果不错,关键是曝光一定要足,一旦曝光不足就要用增感显影液或延长时间。 选好显影液后就要多试拍胶片,按照不同感光度和曝光组合,看底片比较,选出相应胶片适合你自己的感光度。 ![]() |
[11 楼] 孤独的毛驴
[资深泡菜]
09-11-23 19:04
原文由 黑白小站 在2009-11-23 09:17发表 您好,想确认一下,AP那种双芯罐,旋转好还是颠倒好呢? |
[10 楼] 清河
[资深泡菜]
09-11-23 13:04
什么时候开始记时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以后每次记时要和第一次一致,要一个标准,不能随意了.
|
[9 楼] jogo
[资深泡菜]
09-11-23 10:38
原文由 单于 在2009-11-22 09:36发表 海波去除液倒入之前,需要稍微水洗一下底片2~3分钟,或者换水4~5次。 显影时间的计算,最官方的标准根据kodak技术PDF文档,是底片全部进入药液开始计算。 顺便提一句,kodak的D76技术PDF文档是我见过最详细的黑白操作文档,建议下载不妨多看几次,对搅动的方式,角度,次数,温度,时间都由涉及,很佩服老外的认真。 |
[8 楼] 黑白小站
[泡菜]
09-11-23 09:17
按照蒋载荣老师的要求,注入显影液后,将罐体轻磕桌面,以赶走胶片上附着的气泡。然后是每5秒钟晃动5-7次。共进行30秒。以后每30秒晃动5秒。晃动指颠倒显影罐,一般指的是不锈钢的那种。想AP那种旋转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
[7 楼] 单于
[资深泡菜]
09-11-22 18:06
多谢几位DX的讲解。
![]() 温度倒是可以控制的很好,但是这个搅拌和摇晃倒是好像各有各的方法,又有怎样的标准遵循呢? |
[6 楼] 黑白小站
[泡菜]
09-11-22 13:15
第一句是:倒入显影液后开始计时。
|
[5 楼] 黑白小站
[泡菜]
09-11-22 13:09
1.记得课本多是说倒入显影液才开始计时的吧~ 在显影时间结束前倒出显影液。其实倒入前计时,还是倒入后计时,也都是个人的习惯。
显影作为系统的一个环节。正确的显影时间也是通过多次的测试得出的。你测试的时候怎么计时,以后的显影就按照测试时的方法计时。维持一个习惯,结果就准确了。 2.海波清除液的使用:定影后水洗30s---海波清除1-2分钟----水洗5分钟。502g的海波清除液配制成工作液后。可处理8x10胶片 150-200张(一个8x10相当于一卷135)。处理相纸8x10 200张。不可用于RC相纸。 |
[4 楼] 扫素民族
[资深泡菜]
09-11-22 11:58
我也刚学,和楼主有同样的问题!
|
[3 楼] NIKKOR02
[老坛泡菜]
09-11-22 11:58
不同胶片受时间温度误差的影响也不一样,基本上,传统乳剂胶片如伊尔福FP4,HP5,柯达TRIX等对时间和温度的误差不那么敏感,新乳剂的薄胶片如TMAX,DELTA等要求有较严格的冲洗控制。
所以在业余情况下,薄乳剂胶片不大容易冲好,建议你还是从传统乳剂胶片入手。 [NIKKOR02 编辑于 2009-11-22 12:00] |
[2 楼] 长白山
[离任版主]
09-11-22 11:47
单于兄,我是从倒入药液时候开始计时的,比如6分钟显影,计时后5分45秒开始倒出显影液,在6分整倒进停显液。不过显影时间长的话,几秒钟对显影影响不大,比如十几分钟,若总显影时间要求4分钟,这十秒八秒的可就有影响了。
个人感觉影响显影的结果:温度和搅拌大于时间上的误差 [长白山 编辑于 2009-11-22 1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