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墩角 天鹅
251
0
[1 楼] dianyao
[泡菜]
09-12-14 21:26
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天鹅,还是在山东荣城的烟墩角——一个临海的小渔村。
说起来也是和偶然。 还是二零零三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那天很冷,我与一位朋友听说荣成有个天鹅湖,有不少野生大天鹅,便驱车到荣成。由于路不熟,到达天鹅湖已经很晚,找到一家宾馆住下。 经了解,这天鹅湖是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于胶东半岛最东端,成山卫镇境内,东南两面濒临渤海。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合的温度,加上当地对天鹅的保护意识比较强,每年都会有上千只大天鹅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此越冬。万米沙滩、万亩林海,成山卫镇党委、※※于1992年自费创办旅游度假区,1995被山东省人民※※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1997年被列为国家级名胜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荣城市东北部的交通中枢,距威海机场28公里,威海新港26公里,威海火车站28公里,从威海、荣成均可到达,很方便)。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海边。那时,海边都是养虾池,岸边长满苇草。顺着大堤,径直走到海边。在摇曳的苇草中,生平第一次看到了野生的大天鹅。准备好相机,在苇草的掩蔽下,小心翼翼向前靠近。虽然我们小心又小心,大天鹅还是发现了我们,用它那黑大的脚蹼,优雅地划着水,昂头挺胸,不时伸长雪白的脖颈,对天鸣叫,似乎在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我们搅乱它们平静的生活。眼见着500mm的大炮都够不着,按下快门也是白费胶片(那时我用的还是胶片相机),就泱泱的扛起相机打道回府,返回宾馆。宾馆的老板告诉我们,这里的的天鹅怕人,无法靠近。我们就问老板,哪里还有天鹅?哪里能靠得近一些?老板回答:离这儿20公里的马道好像有(胶东人就是朴实,老板亲自把我们送到马道,自己却乘公交车回去了)。来到马道,远处确实有十几只大天鹅在河道与大海交会的地方嬉戏、觅食。凉了的心一下子有兴奋起来,急忙架好机器向前移动,想尽可能靠近天鹅,以求清晰地照片。哈哈!这回大天鹅还是不欢迎我们,没等靠近就扑扑楞楞飞走了……。还是没有拍着,走吧! 我们驱车沿着海边,边走边寻找天鹅。转来转去,不经意来到了烟墩角的海带养殖场小港湾(当时还不知道这个地方叫烟墩角)。这时,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放眼下去,五六只大天鹅悠闲地在水中游来游去。虽然距离我们只有三五十米,但这些天鹅似乎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出现而逃遁!哈哈!这回来劲儿了,也忘记了节省胶卷。“咔嚓咔嚓”不停地拍,边拍边向前走,不知不觉来到了防波堤坝的跟前(当时,堤坝有一个一人高的墙,由于高墙的阻挡看不到前面的大海)。此时,只听到堤坝高墙的那一面,传来了“嘎——嘎——”的大天鹅叫声,我顺着叫声爬上高墙,“哇——!几十只雪白的大天鹅,就在咫尺,相距不过三四米。站在高墙上,兴奋之余我大叫起来,朋友急忙上前制止,让我别吓跑了天鹅。哈哈——,哪里还会吓跑天鹅,距离天鹅一两米的地方,正有一位村妇在敲海蛎子。人鹅和谐相处,互不干扰,你敲你的海蛎子,我觅我的食。此时,怪的很,鹅毛大雪飘飘洒洒不知从何而降。我迅速拿出手机,接通远在济南的爱妻,让她在第一时间也倾听到了,来自大自然精灵的鸣叫,分享着纯粹原声派的无伴奏美妙合唱! 当时的烟墩角,海边一条土路贯穿东西,村民把每天的生活垃圾倾倒到海里。海滩、海面上漂浮着塑料袋、塑料盒、塑料绳等不可降解的以及其他一些生活垃圾。经常会看到大天鹅由于误食了塑料制品而死亡。有时,也会看到脖颈上缠绕着塑料绳的天鹅,痛苦地挣扎着!(在二零零七年,青岛到网友曾发帖,号召到烟墩角的色友们,捡拾垃圾,避免悲剧发生)。 时隔一周,二零零四年的元旦,我第二次来到烟墩角。那时候,没有几个人知道这里的天鹅会与人零距离接触,拍天鹅的人少之又少。零三年、零四年期间我们到烟墩角,最多时候也就是三五个人拿着相机在拍天鹅。数码相机极少,基本是FM2、俄罗斯的折返头之类器材。天鹅在港湾里频频起飞,到外海觅食,再返回港湾的小河口饮水。每个摄影人小心地按动着快门,记录着天之骄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的飞翔、觅食、嬉戏。 这次拍摄回到青岛后,我写路书发到网上,把烟墩角的行车路线、吃住费用、饭菜质量(带有照片)详尽写了进去。当时有朋友就不同意,说:这将导致不久的将来,烟墩角会人满为患,会改变大天鹅的越冬栖息地环境,破坏平衡,对天鹅未必是件好事! 不管是我发帖子,还是别人发帖子,现在看来大天鹅的“自然性”属性已经遭到了破坏。随着网络和媒体的传播,到烟墩角的摄影人、游客越来越多。去年我碰到一批来自澳门的游客,广东、福建的游客也不少。有的时候游客和摄影人的数量,甚至比天鹅的数量还多。沿海岸看去,天鹅在上千人的包围中,昂首长鸣。不知是※※还是在抱怨。 自从二零零八年的夏天,这里开始改造。原来的土路铺成水泥大道,满是垃圾的海滩清除一新,铺上新沙。拆除破旧的房屋,新装明亮的路灯,修建文化广场……。现在的烟墩角,这个小小的渔村与六年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只要在IE地址栏输入“烟墩角”或者“天鹅”,这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就会跃然纸上。关于烟墩角天鹅的图片、文章、路书会让你翻页翻的手麻。每天烟墩角的游客和摄影人络绎不绝,旅行社的大巴满载客人,川流不息。现在再也不是来自西伯利亚美丽大天鹅的幽静栖息之地。“热爱大天鹅”人们,都想零距离接触大自然的精灵,一睹它们的芳容,不远千里,风风火火赶到这里。大批的游客和摄影人走了一拨,马上又来一拨。在每年一、二月份的周末,有时会出现,人来了没有地方住。于是乎,参差不齐的家庭旅馆,在原本只有上百户的小渔村一下子冒出三十多家。平静的港湾再也不平静了,每天如同赶大集,人来车往。一批批游客恣意地抛洒着玉米,大天鹅贪婪的觅食着,再也没有飞到外海觅食小鱼小虾的欲望。硕大的躯体舞动着翼展,在人们不停地泼洒玉米中,做着优美飞行动作,让摄影人疯狂的按动着快门,兴奋不已。游客们也纷纷拿出小DC,留住与美丽精灵的合影。 眼见几年来烟墩角发生的变化,不可否认,当地人保护大天鹅的意识更加增强(再也没有人捕杀了),生活也因大天鹅而收入的更多,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当地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在这一切一切发生变化的同时,人们却忽视了天鹅本身的感受。原本宁静的港湾再不宁静;原本起早贪黑飞到外海觅食小鱼小虾,现在可以不用费劲地得到玉米,饱食终日,不必忙于奔波。大天鹅每年秋天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行万里,克服恶劣的气候飞到这里来,一是休养生息,二也是补充营养,小天鹅在在父母的带领下锻炼飞行能力,来年春天好飞回自己的老家。前两天来到烟墩角,我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很少有天鹅从港湾外飞回来或者飞出去觅食,这种自然的飞行,我在三天的时间里只见到两次。而更多的是,在港湾内等待游客们抛洒玉米。大天鹅已经淡化了自然觅食的飞行本能,淡化了其自然属性! 看到这些年的变化,细想起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原因很简单:来年春天要有发达的肌肉、强有力的翅膀,才能飞回西伯利亚。如果在一个冬天很少飞行,翅膀的力量就会经受不住飞越万里、暴风骤雨的考验而途中夭折。现在想想,人们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看似在爱护大天鹅,其实不然,而是在破坏自然法则,慢慢扼杀着美丽的大自然的精灵。这很可悲,也很可怕! 也有人说,天鹅的栖息带动了当地的旅游,提升了知名度,给当地人带来了实惠。这只是表象,眼前利益。如此下去,大天鹅的栖息地遭到破会,会在不就久的将来逐渐飞离这块曾经的乐土,另择家园。同时也会因为人为不断地喂食,而弱化了大天鹅的自然属性,缺乏飞行能力而夭折在返家的路上。也有不少游客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看到天鹅如此的生活,感叹道:这和家里养的鹅有什么区别!? 从二零零三年开始,每年的十一月份到来年的三月份我都会到烟墩角,每年都会有四、五次之多,具体来了多少次,我也记不清楚了。每年的变化历历在目。这次去烟墩角给我触动很大。悔不该当年在网上发帖,是不是我的过错,造成今天的局面!?一天当中,一批一批的游客和摄影人,花上十元二十元,到老乡家买上一桶玉米,到海边尽情的抛洒着。大天鹅会随着人们欢叫声,扑棱着翅膀从东边飞到西边,再从西边飞到东边。有时侯,由于来的游客太多,不停地抛洒玉米,大天鹅撑饱了胃口,再也不去理会,懒洋洋的划着水,不去费力劳神扑腾。这时,游客们开始抱怨天鹅太懒,一点野性都没有,真是如同家鹅一般。 天鹅们在烟墩角过着吃喝无忧的日子,成天在港湾里划来游去,等待着人们抛洒玉米。家在哪里?来年春天还要振翅回家,已经被人们的小恩小惠所迷惑,开始淡忘。强有力的翅膀是否还能托起硕大的身体?回家的路上会遇到怎样的狂风暴雨,会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 人啊人!“热爱”大天鹅的人们,此时是否能静下心为大天鹅想想。保护大天鹅的自然栖息地,保证大天鹅的自然属性不被改变,为这些大自然娇子、大自然美丽的精灵做点什么。不至于多少年以后,由于我们的这种“关爱、呵护”,导致原本在地球存活不到100000只,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动物的美丽物种灭绝吧!当地的职能部门是否也能通过相关的条例,来确保大天鹅的栖息地和其自然属性不被颠覆!当然,作为每一个到烟墩角观赏大天鹅的人,也应该尊重大天鹅的自然属性不被干扰,让其真正来自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实现真正的人和天鹅的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