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电视剧使用什么感光元件拍摄的?
1014 10
[1 楼] 全幅菜鸟 [泡菜]
09-12-28 11:04
一直有个疑问,比如电影,一般使用胶片作为感光元件,现在都还是。

那么过去的电视剧,还没有DV,没有CCD或者CMOS这样的东西,那么其感光元件是什么呢?
[11 楼] 哈苏903 [泡菜]
09-12-28 18:10
拿胶片来拍电视剧。。。。。。。。比如《西游记》
三国是SP拍的
再后来过度了下SX
然后99年之后主打都是790了
再然后就是大家都上高清了。。。。。
[10 楼] 西区苛刻 [禁言中]
09-12-28 14:19
原文由 pete725 在2009-12-28 13:46发表
我也以为拍电影和拍电视剧是一样的,难道不是吗?况且就算是现在,也没有用lz说的DV拍电视剧吧,太假了

[pete725 编辑于 2009-12-28 13:47]


DV拍的电视剧很多。美国 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ABC(※※※※※※)这美国三大电视行业的巨头每年所产的美剧中,使用胶片拍摄的不少,但使用类似 PMW-EX1 和 PMW-EX3拍摄的剧集为数依然庞大。
[9 楼] 西区苛刻 [禁言中]
09-12-28 14:07
原文由 PowerPC 在2009-12-28 13:27发表

氧化铅光电导摄像管,结构很类似显像管,只是屏幕换成了氧化铅光敏涂层。最核心技术之一是它的偏转线圈。

即便到了CCD/CMOS时代,表征感光器件大小的那个 “多少多少寸”,其实就是指当年氧化铅摄像管的外径,也就是说 1/2寸 器件是指0.5英寸粗细外径的摄像管上感光面的尺寸。


氧化铅管最大的死穴是动态范围太低. 动态只能做到 9.5 Stops。而现在专业的最好的 2/3英寸CCD的摄像机的动态能做到:11.5 Stops(也就是说允许过曝2档半)。

现在电视用三片 2/3英寸的高清EFP/ESP(比如:SONY的 HDC-1000R、HDC-1500R;草谷的 LDK-8000系列)的动态基本是:10 Stops(也就是最高 600%)。 像 SONY的2/3英寸的电影用 F23,虽然也是 3片 2/3英寸CCD,但动态能上:11.5 Stops(也就是能超过700%)。新发布的 SRW-9000,虽然沿用的也是 3片2/3英寸架构,但其最大动态达到了: 800%(高光细节保留可以允许过曝三档,这个基本上已经和胶片的宽容度持平了).

所以当初的氧化铅管被淘汰是必然的。

[西区苛刻 编辑于 2009-12-28 14:11]
[8 楼] pete725 [资深泡菜]
09-12-28 13:46
原文由 SleepingIII 在2009-12-28 11:16发表
电视不是也有胶片么?
用胶片拍电影和电视有区别么?
我也以为拍电影和拍电视剧是一样的,难道不是吗?况且就算是现在,也没有用lz说的DV拍电视剧吧,太假了

[pete725 编辑于 2009-12-28 13:47]
[7 楼] PowerPC [禁言中]
09-12-28 13:27
原文由 西区苛刻 在2009-12-28 04:35发表

CCD出现在广播电视行业之前,电视节目主要采用的是“摄像管”摄像机。最常用的是“氧化铅”管。 摄像管和CCD一样也分:单管 和 三管。 广播级用的都是RGB三管式摄像机。

摄像管时代,美国的 RCA当时是摄像领域的老大。那个年代记录使用的是“开盘式”的影像录影机。同样美国的“安培”公司是记录领域的翘楚。

那个 ......


氧化铅光电导摄像管,结构很类似显像管,只是屏幕换成了氧化铅光敏涂层。最核心技术之一是它的偏转线圈。

即便到了CCD/CMOS时代,表征感光器件大小的那个 “多少多少寸”,其实就是指当年氧化铅摄像管的外径,也就是说 1/2寸 器件是指0.5英寸粗细外径的摄像管上感光面的尺寸。
[6 楼] 暮雪独行 [资深泡菜]
09-12-28 12:23
原文由 SleepingIII 在2009-12-28 11:16发表
用胶片拍电影和电视有区别么?


呵呵。。。
[5 楼] 全幅菜鸟 [泡菜]
09-12-28 12:21
谢谢,真棒!真涨知识
[4 楼] 西区苛刻 [禁言中]
09-12-28 11:35
原文由 全幅菜鸟 在2009-12-28 11:04发表
一直有个疑问,比如电影,一般使用胶片作为感光元件,现在都还是。

那么过去的电视剧,还没有DV,没有CCD或者CMOS这样的东西,那么其感光元件是什么呢?


CCD出现在广播电视行业之前,电视节目主要采用的是“摄像管”摄像机。最常用的是“氧化铅”管。 摄像管和CCD一样也分:单管 和 三管。 广播级用的都是RGB三管式摄像机。

摄像管时代,美国的 RCA当时是摄像领域的老大。那个年代记录使用的是“开盘式”的影像录影机。同样美国的“安培”公司是记录领域的翘楚。

那个时候,电视台外拍新闻,没有现在的“摄录一体机”。都是扛着一台三管式的摄像机然后垮下背着一个开盘式的录影包,然后用模拟视频传输线连着来协同工作。

一直到上世纪 70年代末,随着 Betacam和 Betamam-SP格式的CCD技术的摄录一体机的出现,电视行业的工作模式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3 楼] bluefantasia [泡菜]
09-12-28 11:31
摄像管、电子束器件。
又分为析像管、光电倍增析像管、超正析像管和光导摄像管等几种。新型摄像机中多使用小巧的氧化铅光电摄像管。各种摄像管都有一个真空玻壳,里面装有靶面和电子枪。被摄景物透过玻壳上的窗成像于靶面,利用靶面的光电发射效应或光电导效应将靶面各点的照度分布转化为相应的电位分布,将光图像变成电图像。在管外偏转线圈驱动下,电子束逐点逐行扫描靶面,把扫描路径上各像素的电位信号按序输出。
[2 楼] SleepingIII [泡菜]
09-12-28 11:16
电视不是也有胶片么?
用胶片拍电影和电视有区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