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曝光,zone system的疑惑
404
2
[1 楼] itech4ever
[泡菜]
10-1-5 18:09
菜鸟一只,第一次接触SLR,摸到KX也才两周左右,所以很多概念还不是特别了解,特别是关于zone system,然后当然就是曝光了,我的不理解在于:
假设场景中物体A是我们想要表现的,使用中心点对焦和中心点测光。 如果正确曝光,那么A肯定被拉到了中灰(zone 5)吧?(对A测光并对焦),如果A很亮,那么肯定被拉灰了,于是需要补偿。假设补偿后很完美,也就是细节没有损失或者看起来很爽,那可以叫做准确曝光,但是同时呢,为了满足zone system的定义,或者假设说为了照顾高亮部分(不是A),那么就要想办法将它放在zone 8左右,那补偿后就又可以溢出吧(因为加了EV)?这样的话准确曝光也有可能成为不准确的曝光,因为亮部细节全部损失。但如果亮部细节有保存的必要,那就要想办法将亮部拉到zone 8以内,那对于A,那就不准确了,这样的话就不是准确曝光,但是却很合理,因为照片中的所有物体都能被拉到照片里面,除了使用渐变镜,似乎这个时候A就要underexposure了。这样的话是不是就看测光的东西,就是我们想要保留的细节是否还原呢?也就是曝光无所谓准不准确,只有合不合理,zone system也好,灰卡也好都是为了让曝光有章可循,知道环境光的特性而已,从而保留想要保留的细节——所以只要细节不损失(合理的阴影,高亮的细节?),就认为曝光准确,可以这么理解么? 我怕自己一开始就走弯路,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给我上一课。 |
[3 楼] 小蹦
[资深泡菜]
10-1-5 18:45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我只说我的习惯:
如果现场光比没有超出相机的动态范围,那么就首先保证没有高光死白与暗部死黑的出现,拍好后用软件对主体的曝光进行局部调整。如果Jpeg的范围不够就用RAW. 如果现场光比超出了相机的动态范围,用RAW也无法完整记录的话,就要在亮部与暗部中间做取舍了。可以牺牲某一边保全另一边,或者两边都牺牲一点,看各人了。 保证高光不死白,暗部不死黑之后,亮部该有多亮?暗部该有多暗?主体又该多亮多暗?这些也没有标准答案,按自己喜欢去调吧。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调出来的片子也就不一样,也就是所谓的“个人风格”了。 |
[2 楼] streuner
[泡菜]
10-1-5 18:17
感光元件的动态范围是有限的,而且远远低于人眼的动态范围。所以虽然人眼能识别出场景中很大的光比,但是对于感光元件,却必须有些溢出。到底让哪些地方溢出,哪些地方保留,就靠自己根据要表现的东西区别对待。或者采用某些补光或者滤镜方法,使场景的光比变小,能够使感光元件记录下所有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