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XX社记者改“邪”归正,改用 佳能 7D了!
7127
59
[1 楼] wolfla
[泡菜]
10-1-22 02:50
一帮记者哥们,泥坑的死忠,用D300来着,前天一块吃饭,嘿嘿~ 发现他们换 佳能 7D了!
这文字记者可多了去了! ![]() |
[60 楼] crayons
[泡菜]
10-2-5 09:05
原文由 春日迟迟 在2010-02-05 05:54发表 用D3时说明D3很强大,用7D时就什么也说明不了。 |
[59 楼] laoliu99
[泡菜]
10-2-5 06:03
新华社就是“军统”。省部级干部都怕他们写“内参”。谁敢打他们,那是活到头了!
|
[58 楼] 春日迟迟
[资深泡菜]
10-2-5 05:54
新华社那帮人用什么机器能说明什么?
|
[57 楼] 老子圣谕
[禁言中]
10-2-5 02:19
原文由 pinggr 在2010-01-23 16:55发表 有道理哈~ |
[56 楼] suezo
[泡菜]
10-1-27 09:22
原文由 Klein 在2010-01-24 17:43发表 新华社这么牛X啊,1200L都能装备? |
[55 楼] Klein
[泡菜]
10-1-27 03:00
原文由 老子圣谕 在2010-01-27 02:12发表 AP没查到,AFP倒是印了 ![]()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6-03/09/content_4278360.htm ![]() |
[54 楼] wawng
[陈年泡菜]
10-1-27 02:38
哪里有免费的器材。。。都是花钱买的。。。
|
[53 楼] golden007
[泡菜]
10-1-27 02:32
http://digi.tech.qq.com/a/20090609/000141.htm
固然,这些都是得到过佳能好处的人,但这不也说明了佳能市场和公关工作的到位么? 新华社老摄影记者胡越说到与佳能公司的渊源时非常动情,他回忆了几件事。一件是佳能公司赞助了第11届亚运会。“1990年是中国第一次承办这么大型的运动会,虽然是洲际运动会,但是涉及到的项目,接待的媒体都是史无前例的。当时由我牵头和佳能公司谈赞助条件,他们最后拿出的相机中三分之二是EOS-1,三分之一是F-1。EOS相机1987年才问世,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我们还没机会接触,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能自动对焦,因为体育摄影最头疼的事就是焦点跟不上。从那以后我跟佳能公司的往来就频繁起来,1991年至1993年,佳能在珠海连续三年举办“中日文化摄影交流会”,每一届请100家摄影机构的100名代表出席,并向每家被邀单位赠送一台EOS相机和两只镜头,大家很高兴。这三次座谈会使佳能公司跟中国的摄影界普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办得非常成功。然后到2001年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前,还剩两个月就开幕了,我被派去管摄影这块儿。我一看什么摄影器材一个儿都没有,怎么办呢?只能找佳能公司了,我说能不能给大学生运动会赞助一下,为摄影记者提供服务。佳能公司说只剩两个月太紧张了,还要打报告,做预算,人员也不齐,器材也不够,但后来还是决定赞助。临开幕的前一天相机和镜头全部上架了,人员也配备好了,效率之高,简直令我难以置信。第四件事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没参加,但我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一些情况,特别是《摄影世界》奥运专刊《圆梦之影》最后一部分介绍佳能公司怎么为大家服务,准备了多少器材,多少人,记录了整个筹备的过程。北京奥运会注册记者是1200多人,是※※上最多的一次。佳能工作人员从早7点干到晚11点,闭幕式一直搞到凌晨3点。因此,整个奥运会在摄影方面的成功,除了新闻单位的努力之外,佳能公司也是功不可没的。这里我有个感叹,一个是佳能公司共生的理念,不仅帮助服务对象赢得了好处,而且对佳能公司也有裨益,是双赢的局面;另一个是‘感动常在’的口号,我相信佳能公司在奥运会上的服务精神,的确让所有注册摄影记者和专业记者都为之感动。” |
[52 楼] golden007
[泡菜]
10-1-27 02:19
原文由 玩遍京城的师哥 在2010-01-23 19:00发表 此事确有其事,应该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具体记不清了,以前看过一篇讲C※※的文章说过,应该当时是EF卡口刚上市,C大手笔的赞助了一大批器材,然后几乎垄断了体育摄影这个市场。那第一次C自然是算打广告,后来人家认可了自然就自己出钱买咯,不过估计C肯定是要给予一定优惠的,那个Canon Professional Service(CPS)不就是给他们服务的么,还有特殊的背带。。写着大大的CPS,在奥运会上见过。 |
[51 楼] 老子圣谕
[禁言中]
10-1-27 02:12
为啥人家 AP(美联社)不印呢?
|
[50 楼] KnutPB
[注销用户]
10-1-24 18:18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49 楼] fatmike
[资深泡菜]
10-1-24 18:12
都列出来世界各大社都用啥吧? 肯定是五花八门的,能说明什么问题?
|
[48 楼] Slime
[泡菜]
10-1-24 18:07
器材不是说冲抵广告费的吗?
|
[47 楼] Klein
[泡菜]
10-1-24 17:43
大型活动报道时,设备上印个所属单位的logo还是很有必要的。
电视台的摄像机不也都有台标么 ![]() |
[46 楼] 酱油啥时候才能打上
[泡菜]
10-1-24 17:12
我要弄个玛格南的标贴在我的小DC上 ...
|
[45 楼] newgxu
[泡菜]
10-1-24 16:27
原文由 wonhsi 在2010-01-22 16:31发表 您说的那记者是唐师曾吧?他平时用的是貌似G9,干活还是大马三。所有器材CN都送那可就亏大了…… |
[44 楼] bike5
[泡菜]
10-1-24 14:37
原文由 wolfla 在2010-01-22 03:43发表 是不是旁边还有一个VOA的哥们伸出大拇指连声说:“OK!OK!” 您编得太假了。 |
[43 楼] 宾得小批娃
[泡菜]
10-1-24 12:14
原文由 北方郎 在2010-01-24 08:25发表 说得有道理,既表明了身份,又是约束! |
[42 楼] 没忍住
[禁言中]
10-1-24 11:18
很多人没搞清楚一个基本常识:文字记者用的相机肯定比专职摄影记者档次低。
|
[41 楼] lho
[泡菜]
10-1-24 11:06
原文由 北方郎 在2010-01-24 08:25发表 讲得好有道理,地方记者都经常被打呢,新华社会好些,估计一般人不敢动他们。 [lho 编辑于 2010-01-24 11:08] |
[40 楼] pinggr
[资深泡菜]
10-1-24 08:55
相机上的字顶多说明是公共财产,关键还是看记者证。这几个字,弄点儿白漆就行。^_^
|
[39 楼] 北方郎
[资深泡菜]
10-1-24 08:25
印有“新华社”字样不仅是Logo,肯定还有保护记者的作用。记者是高风险职业,仅排在警察、消防员之后。如果普通记者或发烧友拿着相机去拍违章小煤窑、违法污染企业、强行※※现场、违法地下歌舞厅、色情场所等你试试?打得你满地找牙。换成新华社记者就不一样了。当然,战地记者可就没这些特权了。子弹不认什么社。
相机上有“新华社”字样也可以看成是记者的特权和约束。新华社对记者肯定有严格的纪律约束。你不能够因为是新华社记者就到处狐假虎威。起码我们没听说哪个新华社记者乱来的绯闻。能够进新华社恐怕也得有点料和基本职业操守。真正※※巨富的子弟还不一定胜任,甚至不一定愿意去。 [北方郎 编辑于 2010-01-24 08:26] |
[38 楼] 想要云游四方
[资深泡菜]
10-1-23 19:53
原文由 老三儿 在2010-01-22 16:10发表 人家工资高得多,但是也没那么些补贴或者公务报销。 |
[37 楼] 随机游走
[泡菜]
10-1-23 19:26
原文由 龍門居士 在2010-01-22 16:00发表 新华社,把地球管起来。——※※※ |
[36 楼] 玩遍京城的师哥
[泡菜]
10-1-23 19:00
原文由 golden007 在2010-01-22 22:20发表 88年的镜头若是用到现在,那质量也太好了,不太可能呵呵。如果又换了新的白炮,就说明人家就认准确实好用了。 |
[35 楼] golden007
[泡菜]
10-1-22 22:20
原文由 fatmike 在2010-01-22 16:46发表 一样贴,确实都是CN免费提供的,据说这个传统来源于C,某次奥运会(似乎是88年?)赠送了一大批机身镜头给体育记者,才导致了现在体育比赛白炮阵的流行。 logo的做法类似大公司那个“固定资产”贴吧,至少我们公司配发的thinkpad上盖、手机背面、PDA等等都有一个3cm*4cm见方的固定资产贴,也类似国内各电视台包括※※※※等机器上的台徽。 |
[34 楼] 炸弹一样安静
[资深泡菜]
10-1-22 21:26
原文由 宾得小批娃 在2010-01-22 16:19发表 +1 觉悟高 |
[33 楼] fatmike
[资深泡菜]
10-1-22 16:46
原文由 水中月1 在2010-01-22 16:27发表 耐克的机子就不贴了? |
[32 楼] wonhsi
[泡菜]
10-1-22 16:31
原文由 fatmike 在2010-01-22 16:19发表 原来看一个新华社记者的blog,他的器材上也打上了这个logo,而且人家最喜欢拿着个G5到处拍。 这些器材都应该是CN免费提供给他们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