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圈收小,锐度会相对提高
3211 24
[1 楼] Ghazilee165 [泡菜]
10-1-28 10:10
以科学的态度做实验了以下实验,来WNDWJ求解。
为什么光圈收小,锐度会相对提高?照片仅仅做过裁剪和缩小存储。
器材:canon 40D, canon 24-70, 脚架, 快门线
参数:
第一张,快门1/30,光圈2.8
第二张,快门1/30,光圈4.0
第三张,快门1/15,光圈4.0
[25 楼] hkt [资深泡菜]
10-1-29 13:43
原文由 kanada 在2010-01-28 12:58发表
因为大眼无光,小眼聚光,疤拉眼万道金光。


正解
[24 楼] 痴汉 [泡菜]
10-1-29 09:14
全是胡说八道
[23 楼] Ghazilee165 [泡菜]
10-1-29 07:25
原文由 amat999 在2010-01-28 11:07发表
光圈缩小了,镜头成像的部分就局限于镜头※※一小块区域,所以由于镜头制造工艺引起的像散和球差就减小了,图像看起来就清晰一些。换句话说,就是镜头的※※部分和边缘部分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是不一样的。※※部分弧度要小于边缘部分,对分辨率有害的像散和球差也更小。小光圈时,只用到了※※部分,所以成像质量要高些。从光 ......

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感谢强人解惑。
[22 楼] xww [泡菜]
10-1-28 18:37
前面的同志解答的很明白了

但就楼主的图来看,我只发现景深的变化,分辨不出锐度的改变
[21 楼] blueskyonhead [泡菜]
10-1-28 13:00
与景深及焦点有关
[20 楼] kanada [泡菜]
10-1-28 12:58
因为大眼无光,小眼聚光,疤拉眼万道金光。
[19 楼] junone [资深泡菜]
10-1-28 12:55
成像平面的图像,可以看作是通过镜头有效通光孔径的“无数图像叠加”得来的,所以我们平时缩小光圈,并不会使图像产生黑边,只会使它变暗,但是镜头边缘的色散、畸变比中心要严重得多,所以缩小光圈时,边缘的成像不会叠加到成像平面,成像质量自然会提高;
但是缩小光圈也是有限度的,太小时光的衍射会严重影响成像,这也是一般dc为什么最小光圈只能到8、11左右的原因。
[18 楼] oldapple [泡菜]
10-1-28 11:37
提的问题很好。搞光路设计的人讲,轴上光线比较好计算轴外计算准确难。
[17 楼] amat999 [泡菜]
10-1-28 11:28
原文由 strikers 在2010-01-28 11:18发表

那为什么中心锐度也是缩小2级比全开好呢?


因为中心部位成像好是指的镜头本身,而不是拍出来的照片。换句话说,就是照片中心部位,并不只对应着镜头的中心部位,镜头边缘部位也参与成像的。小光圈时,边缘部位成像的光线被挡掉了,只剩下镜头中心部位成像好的光线了,所以锐度要好些了。
[16 楼] 幻象 [资深泡菜]
10-1-28 11:27
看看MTF图就明白了
[15 楼] 苦力2535 [泡菜]
10-1-28 11:26
没看见图片
[14 楼] 夏舔舔 [禁言中]
10-1-28 11:23
原文由 strikers 在2010-01-28 11:18发表

那为什么中心锐度也是缩小2级比全开好呢?


请先弄清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像上的每一点都是通过整个透镜的光线折射聚焦得到的。
[13 楼] 破镜 [资深泡菜]
10-1-28 11:22
瞎说几句:
1、光圈收小,只用了镜片※※参与成像,就镜片弧面而言,※※部分加工容易且精度更高。
2、光圈收小减少了镜筒内壁各种影响画质的不良反射。
3、光圈收小景深增加,清晰度范围宽了,在视觉上更感觉锐些。
[12 楼] strikers [资深泡菜]
10-1-28 11:18
原文由 amat999 在2010-01-28 11:07发表
光圈缩小了,镜头成像的部分就局限于镜头※※一小块区域,所以由于镜头制造工艺引起的像散和球差就减小了,图像看起来就清晰一些。换句话说,就是镜头的※※部分和边缘部分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是不一样的。※※部分弧度要小于边缘部分,对分辨率有害的像散和球差也更小。小光圈时,只用到了※※部分,所以成像质量要高些。从光 ......

那为什么中心锐度也是缩小2级比全开好呢?
[11 楼] 正版云飞扬 [资深泡菜]
10-1-28 11:15
原文由 Ghazilee165 在2010-01-28 11:02发表

这个最佳分辨率是无忌上的人们前仆后继得来的吗?
还真就像从理论上问个究竟。
等高人。

理论分析得假设
然后去实际验证
[10 楼] 正版云飞扬 [资深泡菜]
10-1-28 11:13
理论上无像差衍射受限系统光圈越大分辨率越高
但实际人类制造水平不行 无法大量生产价格低廉的无像差镜头
我们所买到的摄影镜头各种设计上和制造商造成的误差 导致了其无法发挥最大分辨率(应该和光学设计,玻璃加工,组装,原材料都有关系。具体为什么请参考更详细的光学工程或者玻璃材料方面的专业书籍吧)
同时各种像差还影响整体画面反差什么的 造成画面质量进一步下降

小光圈成像差是因为铜光孔径过小,光通过孔径边缘时衍射造成分辨能力下降(大学物理里面好像有个圆形衍射光斑的观察性实验)物理规律克服不了 这个衍射极限分辨率和波长,光孔直径都有关 具体计算方法你可以去查一下公式

综合以上两点 在制造像差和物理衍射极限分辨率之间找一个权衡点 通常经验上是最大光圈收3当左右(也和最大光圈值有关50/1.4和70-300/4-5.6最佳光圈可能不同) 就是为什么一般镜头F5.6-11光圈成像最好

以上是我的个人理解
[9 楼] amat999 [泡菜]
10-1-28 11:07
光圈缩小了,镜头成像的部分就局限于镜头※※一小块区域,所以由于镜头制造工艺引起的像散和球差就减小了,图像看起来就清晰一些。换句话说,就是镜头的※※部分和边缘部分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是不一样的。※※部分弧度要小于边缘部分,对分辨率有害的像散和球差也更小。小光圈时,只用到了※※部分,所以成像质量要高些。从光学上说,有公式可以计算的,用于衡量分辨率的埃利斑的半径在不同的像散和球差的影响下是不一样的。

大概是这样吧,我不是光学专业的,我是做电子光学的,也就是电子显微镜的,和光学有相通之处。希望有学光学的高手能提供解答,十分感谢。
[8 楼] 一切独行 [泡菜]
10-1-28 11:04
在数码相机上,仅仅谈光圈收小清晰度提高是不全面的。
在DC上面,大多数镜头的最大光圈或缩小一级光圈就是最佳光圈。
单反上,最大光圈收缩2-4级是最佳光圈。
[7 楼] Ghazilee165 [泡菜]
10-1-28 11:02
原文由 yifanker 在2010-01-28 10:50发表
经验是:F/5.6-11之间达到最佳分辨率,最大光圈与最小光圈的分辨率较差

至于为什么,跟物理有关吧

这个最佳分辨率是无忌上的人们前仆后继得来的吗?
还真就像从理论上问个究竟。
等高人。
[6 楼] 恏勥 [禁言中]
10-1-28 10:52
原文由 新不了情 在2010-01-28 10:30发表
为什么不收到最小试一试
[5 楼] yifanker [资深泡菜]
10-1-28 10:50
经验是:F/5.6-11之间达到最佳分辨率,最大光圈与最小光圈的分辨率较差

至于为什么,跟物理有关吧
[4 楼] abdulrhman [资深泡菜]
10-1-28 10:41
图看不到。

和 针孔成像、光波衍射 有关么?
[3 楼] 新不了情 [泡菜]
10-1-28 10:30
为什么不收到最小试一试
[2 楼] 一切独行 [泡菜]
10-1-28 10:25
这好像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如果要求理论上的为什么,还是请高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