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P和爱死小白兔的放大倍率怎么差那么大?
2006
14
[1 楼] smashrwa
[泡菜]
10-3-11 20:54
已经被镜头所谓的放大率搞晕了。偶然间注意到DZP的放大倍率只有0.12,而爱死小白兔却是0.21。好像24-70镜头,尼康的是0.27,而佳能在尼/佳/索三家中最大,为0.29。原来没有怎么想过放大倍率的问题,上网查了查,反而糊涂了:如果是被拍摄物大小为“1”,同样在200端,同样像素下,岂不是尼康的看着要比佳能的物体成像小?那不就是说尼康的焦距其实不到200吗?尽管我知道DZP有“偷焦段”的问题,但没想过是不是这么个“偷”法。哪位达人能给不才解释一下,谢谢了。
|
[15 楼] Decarte
[泡菜]
10-3-12 16:02
DZP 200mm段在最近对焦时,焦长已经缩的只有134mm
|
[14 楼] 剪月裁云
[资深泡菜]
10-3-12 12:19
以前的小白,,,都是 0.17 现在才是 0.29 而已
|
[13 楼] 两个孩子的爹
[泡菜]
10-3-12 12:18
原文由 Goffe 在2010-03-11 21:40发表 看来斗鸡眼的放大倍数比正常人要大…… :) |
[12 楼] 对不起该名已被使用
[资深泡菜]
10-3-12 12:12
原文由 Decarte 在2010-03-11 23:38发表 |
[11 楼] D700s
[禁言中]
10-3-12 11:48
DZP其实应该把规格书分两部分写
<5m 焦距大约 60-190 >5m 焦距 70-200 笼统的说就是大约60-200 没用过的是不是看的更晕了,哈哈 |
[10 楼] smashrwa
[泡菜]
10-3-11 23:44
原文由 Goffe 在2010-03-11 21:40发表 这个比较形象,我再想想,谢谢了。 |
[9 楼] Decarte
[泡菜]
10-3-11 23:38
都是IF惹的祸
|
[8 楼] smashrwa
[泡菜]
10-3-11 23:25
原文由 SleepingIII 在2010-03-11 21:21发表 其实我都觉得自己大学物理没学好了,我把焦距简单理解为了类似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觉得同样是200mm端,得到的成像应该是一样大的。不知道两款放大倍率相差较大的长焦镜头在实际使用中会有怎样的差别呢? |
[7 楼] SleepingIII
[泡菜]
10-3-11 21:54
原文由 Goffe 在2010-03-11 21:40发表 我觉得准确的说应该是拍摄距离而不是对焦距离。对焦平面前后会有一个景深范围,即使很小,小到零点几毫米甚至几微米,还是存在的。讨论景深外的放大倍率当然没有意义,但是景深内的还是清晰的。如果厂商所说的最大放大倍率是把这个东西放在最近对焦距离上的时候的放大倍率,那么实际上的最大放大倍率可以比这个更大,可以缩小光圈,把物体与焦平面的距离缩短一点,这样物体仍然是清晰的。 |
[6 楼] Goffe
[泡菜]
10-3-11 21:40
放大倍率主要是跟最近对焦距离有关,最近对焦距离短,放大倍率就大。
比如说你拿个杯子,把手伸长了,杯子看起来就小了 把手弯起来,杯子看起来就大了 但如果把杯子凑到鼻子跟前,虽然是很大,但是你对不了焦就看不清楚,放多大也没用。 这样说够形象了吧? [Goffe 编辑于 2010-03-11 21:40] |
[5 楼] 陈立夫
[泡菜]
10-3-11 21:38
本来是长焦镜头为啥要关心近摄呢
|
[4 楼] noisy0083
[资深泡菜]
10-3-11 21:25
就是说小白兔能比大竹炮对焦距离更近,这样自然放大得更多了。
大竹炮想得到同样大小的像,除非用近摄接圈,否则无法合焦。 |
[3 楼] SleepingIII
[泡菜]
10-3-11 21:21
你知道什么是放大倍率么?
放大倍率是实物大小与传感器上的成像大小的比例。如果是1:1,就是物体的实际大小等于物体在传感器上的成像大小。这个定义说明放大倍率与像素无关,只与实际焦距,拍摄距离有关,和等效焦距也没有关系。 几乎所有镜头上标示的焦距都是在对焦无穷远的时候的实际焦距,一般对焦近距离的时候焦距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减,现在最热门的例子是DZP。DZP与ISXB2的最大放大倍率不同,主要是因为最近对焦距离不同,以及DZP在对焦近距离的时候焦距缩水。 |
[2 楼] shiantian
[资深泡菜]
10-3-11 21:19
沙发!等解答,也想知道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