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问题:为什么不取消机械正时系统,采用电控正时系统?
1279
25
[1 楼] 小猪跑
[资深泡菜]
10-3-25 13:10
最近对各种vvt挺感兴趣,结构设计都很精妙啊。
但是如果采用电控液压控制的气门,不是简单多了吗? [2010-03-25 15:26 补充如下] 找到了,实用的电控气门技术,菲亚特MultiAir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xNzc5ODE2/v.swf[/flash] |
[26 楼] 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
[禁言中]
10-3-27 17:46
怎么还是往复式的气门啊,太古老
上世纪就看到过美国人的专利报告——旋转式的气门,就类似一个一直在转的球阀来控制进排气,进气门排气门是同一个阀门,靠转的角速度控制就可以做到可变气门正时 可惜后来无声无息了 说来这类先进东西都很难推广,因为它太先进要厂家改弦更张,而且专利费又不少 |
[25 楼] Bigwood
[陈年泡菜]
10-3-25 23:28
原文由 小猪跑 在2010-03-25 14:50发表 那是为了提高性功能,性能,功能,和可靠性没直接联系。 原文由 老秦 在2010-03-25 14:53发表 这个。。。。都不知怎么说好,至少目前很多有冗余备案的设备就不是这样, 比如卫星,航天飞机。 |
[24 楼] 小猪跑
[资深泡菜]
10-3-25 20:59
原文由 liaoch之二 在2010-03-25 20:44发表 缺乏自己的设计能力的话,抄太复杂的东西还是很困难的。中国军工业抄了别人多少东西,往往抄的比买还贵,性能还达不到原版。 人家整个制造体系都是那么精密,所以能用精密的设计;咱没这么精密的体系,所以抄不出来精密的设计。 有自己的设计能力,就不一样了。前苏联,工业产品公认的“傻大黑粗”,可他们也有“傻大黑粗”的设计来匹配,所以也能自成体系。 不懂制造业,瞎说几句,呵呵! ![]() |
[23 楼] 好想睡
[泡菜]
10-3-25 20:46
发动机是心脏;
气门是心脏瓣膜; 机械结构稳定性是最可靠的,尤其在高速、高温的工作环境; 机械结构有必然的摩擦与磨损,出现故障一般有前兆; 电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罩门是可靠性不可能100%; 液压结构怕高温、高温时会出不可预料的故障。 纯机械的车子(现在已消失了)在路上抛锚了,捣鼓捣鼓又能走了; 现在的车子坏在路上,只有叫救援了 ![]() |
[22 楼] liaoch之二
[禁言中]
10-3-25 20:44
原文由 小猪跑 在2010-03-25 15:22发表 很先进,很有意思!可咱也没啥可讲的,做不出来啊。这几年一直在山寨一款意大利纺织机械,人家设计的很精巧,能抄出来就很不容易啦,我们和浙江几个竞争对手合伙抄,抄到七七八八啦,现在又量产不了,佩服意大利人,人家是怎么干出来的?!! |
[21 楼] 重色重友
[泡菜]
10-3-25 19:27
原文由 小猪跑 在2010-03-25 18:48发表 你把标题改为“意大利的车子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车”就行。 特别声明以上不代表本人观点,lz如照此改主题被各种粉砸后果自负。 ![]() ![]() ![]() ![]() ![]() ![]() ![]() |
[20 楼] 小猪跑
[资深泡菜]
10-3-25 18:48
唉,不是德日斗争贴,都没人关心啊
![]() ![]() ![]() |
[19 楼] 小猪跑
[资深泡菜]
10-3-25 15:22
好像很先进啊,liao老板来讲讲?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xNzc5ODE2/v.swf[/flash] |
[18 楼] 小猪跑
[资深泡菜]
10-3-25 15:16
哈哈哈,找到了,还真的有:
菲亚特的MultiAir MultiAir®系统突破传统使用机械式凸轮轴和节流阀来控制进气的方式,采用电动液压阀驱动进气控制,比机械正时系统更具灵活性。MultiAir技术的应用使得菲亚特集团在2012年之前,成为满足世界最低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汽车制造商。 |
[17 楼] 老秦
[禁言中]
10-3-25 15:15
原文由 liaoch之二 在2010-03-25 14:58发表 ![]() |
[16 楼] 灵异
[资深泡菜]
10-3-25 15:09
电控容易失误,并且有随机性滞后。
|
[15 楼] liaoch之二
[禁言中]
10-3-25 15:04
汽车曲轴的转速太高,电磁电机的响应速度根本跟不上,以后超声波电机的响应速度也许跟的上。
|
[14 楼] liaoch之二
[禁言中]
10-3-25 14:58
电控气门系统 可能淘汰电动汽车的新技术
技术, 电控 现代汽车科技史上有一些昙花一现的技术发明,如转子发动机,全主动式悬架和4轮转向等。从试图增加产品销量的厂家工程师到想一夜暴富的个人发明家,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地探寻着更好的王意。实际上,有些技术发明最终被厂泛采用,并确实使发明者发了大财,如带延迟功能的雨刷和气囊传感器等。稍有汽车常识的人都知道发动机内的气门是靠曲轴带动的一根凸轮轮来控制其开关,从而控制进,排气的。这一系统为纯机械式,气门开关速度随引擎转速变化而变化。在不久的将来,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电控技术将彻底取代上述系统,使发动机进,排气全面电子化。 许多业内人士都看好通过电磁阀控制气门开关这项新技术,认为它有潜力使内燃机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根据电磁体接触时工效最大的原理,两个电磁线圈加一个电枢把气门锁定在全开或全闭的位置,另有两个辅助弹簧加快气门来回移动的速度。虽然电控气门消耗的能量和机械式系统大体相同,有时甚至更多,但前者可以在任何时候改变任何一个气缸上任何一个气门的正时.在用电动马达取代传统汽油机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致力于使后者保持优势地位的也大有人在。 与凸轮轴控制的传统气门装置相比,电控气门系统减少了动力,油耗和排放万面的损失。例如急加速时,发动机电脑只需延长气门开启时间并提前正时就可以了,正常行驶时为了降低排放,可以对进,扫气门开关时间的重叠进行修正以改进废气再循环。电控气门还可以通过多种万法来提高燃油效率,比如利用进,排气门开启时间的重叠来获得充分燃烧,并有可能彻底淘汰节气门,通过调整气门开启引时间,来控制进气量,从而消除节气门半开时造成的能量损失;其它功能包括在低负荷状态下让间隔气缸停止工作,关闭其进气门,开放排气门和在怠速时只留一个气缸间歇工作以保持引擎转动。不工作时的电控气门处于半开状态,气缸内不存在压力,这使起动马达的工作负荷大大减轻。这样看来,控制制电脑干脆关掉发动机比让它怠速可能要更实用一些,从理论上讲,甚至可以不用电动马达就起动引擎:只要往处于工作冲程的气缸内喷射燃油,关上气门,再点燃火花塞就可以了。 由于机械部件的减少(王要是凸轮轴及其相关元件),电控气门系统的结构非常简单,快和2冲程发动机差不多了。这不仅意味着零件成本的降低,还将减少装配和维修的工时消耗。复杂的电控系统会大大减少开发可yo气门正时系统所花费的时间,但它本身的开发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防抱死制动系统从最初的机械式到后来被广泛应用的电子系统经历了20来年的电控气门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如噪声,所需电能和使用寿命等。一辆桑己备电控气门的福特RANGER样车发动时气门一开一关发出的噪音大得就象液压挺杆发动机没有机油了一样。幸好这种噪音不随转速提高而变大,而且车开起来后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辆车上的发动机只是初期试验品,改进过程中将采取“软着陆”,也就是对电磁阀的通电电流进行调整,同时加强气门罩的隔音。另外,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电能消耗,每个电磁阀只用最小的电流来克服弹簧张力,固定住气门。变换位置时,会有一股短暂的电流波动帮助另一个电磁阀加速气门换位。在能量消耗上,电控和机械式气门系统之间是很难作比较的,也没有意义,因为前者能提高进气效率,从而增加动力输出。 很多发动机厂家(小到摩托车,大到柴油卡车)都已开发出能跑的样车。纵观这项技术的不足之处,很明显的一点是引擎转速受到的限制。在现有的气门产品和电磁流状况下,最快的气门开关时间约为3一4毫秒。这在中低转速时还可以,但高转速时就赶不上凸轮轴所能达到的效果了。那么电控气门技术究竟行得通行不得通呢?前景还是值得乐观的。首先,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硕果累累,电控点火和燃油喷射系统就是有力的证明。电脑全面控制进,扫气系统是迟早的事。象气门装置这种传统的机械系统改进起来太复杂,特别是越来越普遍的机械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而先进的电控系统每个月都在变得更便宜更可靠。电控气门技术能实现其它万法实现不了的目标,这一点对发动机设计者们很具吸引力,更不用说零部件的减少会大大降低成本这一经济利益。总之,这项新技术前途无量。 |
[13 楼] 老秦
[禁言中]
10-3-25 14:53
原文由 Bigwood 在2010-03-25 14:25发表 可靠性是和零件数量成反比的。 |
[12 楼] 小猪跑
[资深泡菜]
10-3-25 14:52
原文由 徐克 在2010-03-25 14:38发表 原文由 老秦 在2010-03-25 14:46发表 嗯嗯,液压不行可以用电磁阀,或者用电机 |
[11 楼] 小猪跑
[资深泡菜]
10-3-25 14:50
原文由 Bigwood 在2010-03-25 14:25发表 要说可靠性的话,现在的汽车已经是一大堆电控的东西了…… |
[10 楼] 小猪跑
[资深泡菜]
10-3-25 14:48
原文由 极速捕风 在2010-03-25 14:25发表 是说气门,是说气门 ![]() |
[9 楼] 老秦
[禁言中]
10-3-25 14:46
最新一期的科学美国人上已经在讲未来发动机的发展方向,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电控气门。
通过电磁阀来控制。 |
[8 楼] 徐克
[老坛泡菜]
10-3-25 14:38
液压控制不适合高速控制。
|
[7 楼] 极速捕风
[泡菜]
10-3-25 14:27
哦,标题有问题,里面说了气门了,气门分为正时,和正时调整2个概念的
目前的技术难点主要是气门正时的驱动功率太大,执行机构难以实现,而正时调整就相对容易的多,但是正时调整正是由电子系统控制的啊 |
[6 楼] Bigwood
[陈年泡菜]
10-3-25 14:25
见过一个全自动工业设备(装配类),整机动力部分就一个交流电机,带动齿轮,皮带
凸轮机构,杠杆,完成不下20个动作,配合完美,只要电机不坏,整个系统能正常 运作,虽然精度会随磨损加大而下降,但是可预期,能控制。 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基本上没人这么做了,一大堆的液压,气动,伺服步进,传感器, 精度功能和灵活性得到扩展的同时,也丧失了可靠性,一个部分不灵,整机就停下来了。 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有得必有失,在某些关键部分,损失能预计的精度换取可靠性远比 精度灵活性本身来得重要。 |
[5 楼] 极速捕风
[泡菜]
10-3-25 14:25
兰州问的就有问题,分为气门正时,点火正时,你说的哪个?
|
[4 楼] 振山
[泡菜]
10-3-25 14:16
这要是万一某个气门的控制器件出现故障,那发动机就要大修了.
机械的只要正时皮带或链条不断裂的话.那可靠性还是非常高的. |
[3 楼] 小猪跑
[资深泡菜]
10-3-25 13:29
原文由 WolfX-700 在2010-03-25 13:15发表 是吗,怎么各家都还费老大的劲搞机械的可变正时气门? |
[2 楼] WolfX-700
[陈年泡菜]
10-3-25 13:15
有那玩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