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川同行》——2009滇藏青蒙高原行摄影纪实
1569
53
[1 楼] rzc3116
[泡菜]
10-6-3 20:03
引子:
这是我们的第四次远行,2006新疆之行,2007藏地心旅,2008大漠采风,2009高原之行。每次,我们满怀激情出发,风尘仆仆回来,一路艰辛,收获一车美景。 我非常感激我的这些兄弟们!我们因喜欢旅游走到了一起,我被他们对大自然的挚爱所折服,他们也因我的摄影而激情万分。每每看到相册中的照片或挂在墙上的作品,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同走过的日日夜夜。曾经因为喜欢摄影寻找山川,如今我们是爱上了山川,努力着拍摄。 二年前,在《藏地心旅》一书后记里写了这么一句话:藏地,对于摄影人来讲,那是天堂。其实,今天我们西行高原,同样也是一路风光,大美无限。二十六天,我感觉只是用摄影记录了整个行程,山川景色之美令人惊叹,所摄作品却难尽人意。虽然起早摸黑,爬山踏雪,但时间匆匆,如“扫街”式的拍摄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本书只能说是一本摄影纪实,或者说是我对大自然的一份诠释。其中若有画面能为朋友认可或共鸣,就非常欣慰了。 本书名为《与山川同行》,由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本人业余时间喜欢摄影,平时从事设计印刷工作,自己拍摄了,自己编编,乐在其中,也十分方便。因天气和时间、水平的限制,不到之处肯定不少,敬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摄影器材:尼康D700,Nikon AF-S 28-70/2.8 D IF-ED 封面: ![]() |
[54 楼] rzc3116
[泡菜]
10-6-17 00:07
封底
对在本次远行和本书编辑过程中给予我们关心和支持的各位朋友表示真诚的谢意,特别感谢张志安老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和诗词。 ![]() |
[53 楼] rzc3116
[泡菜]
10-6-17 00:03
P92
![]() |
[52 楼] rzc3116
[泡菜]
10-6-17 00:02
P90-91
![]() |
[51 楼] rzc3116
[泡菜]
10-6-17 00:02
P88-89
![]() |
[50 楼] rzc3116
[泡菜]
10-6-17 00:01
P86-87
![]() |
[49 楼] rzc3116
[泡菜]
10-6-17 00:00
P84-85
![]() |
[48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23:59
P82-83
休整后,车队驶离了塞上江南银川,东跨黄河,踏上了归途。延安——年少时就一直神往的中国革命圣地,就算不是顺路,我们也一定要前往瞻仰。宝塔山下,延河边,杨家岭、枣园、※※们居住过的一孔孔土窑洞,这些革命旧址,真实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当年艰苦奋斗的生活,见证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我们身临其境,深深感受到了那一改变※※的精神力量。 [rzc3116 编辑于 2010-06-16 23:59] ![]() |
[47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23:58
P80-81
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翻过贺兰山就是宁夏。宁夏是※※最小的省区,※※上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她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是各民族南来北往的交通贸易要道。宁夏被称为“塞上江南”,这里渠道纵横阡陌相连,人民安居乐业。在离开银川的前晚,我的镜头记录了银川这座西域名城国庆佳节的丽影。 ![]() |
[46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23:58
P78-79
胡杨,是最悲壮的树,是生命之歌!胡杨,不怕严寒酷暑,不怕干旱盐碱,不怕风暴沙尘。它用无私的躯体阻挡着沙漠前进的步伐,让身后的青山更绿,村庄更美。它那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的传说不是故事而是一种精神。面对额济纳旗那壮阔无边的胡杨枯干,凝视那些死了都坚挺傲立的铮铮铁骨,我们在感慨之余充满了敬意。 ![]() |
[45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18:01
P74-75
在额济纳旗,黑城和居延海不仅是风景更是一种※※和文化。黑城,佛塔高耸,雄伟壮观,残垣断壁,荒凉沉寂,尽显世事沧桑变迁。居延海,匈奴语意为“天海”,弱水在此消失,牧草牛羊在此生息。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44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17:56
P76-77
在额济纳旗,黑城和居延海不仅是风景更是一种※※和文化。黑城,佛塔高耸,雄伟壮观,残垣断壁,荒凉沉寂,尽显世事沧桑变迁。居延海,匈奴语意为“天海”,弱水在此消失,牧草牛羊在此生息。所有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43 楼] 吕氏村夫
[泡菜]
10-6-16 17:53
牛。祝贺楼主。
|
[42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17:44
P72-73
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院堪称巴丹吉林沙漠五绝。在浩渺无垠的巴丹吉林沙漠,由于风的影响,漫卷的沙子吹堆起无数规整的复合型沙丘链,好似大海中腾起的巨浪,又好似雄伟壮观的金字塔,这里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被誉为“沙漠上的珠峰”。更引人入胜的是在这人迹罕至的沙漠腹地,居然分布着144处内陆小湖泊——海子,它们碧波粼粼,滋润着干旱沙漠中的生命,养育了牧草和牛羊。 ![]() |
[41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09:55
P70-71
穿过河西走廊,进入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我们在蒙古族向导巴图的带领下,翻过一个又一个高大的沙丘,进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巴丹吉林沙漠与蒙古国接壤,是※※第三大沙漠,也是《中国国家地理》评出的中国最美丽的沙漠!当我们抵达小海子宿营点时,金色的晚霞尽洒大地,一座座沙山在夕阳的映照下,宛若神话景致。夜晚来临,我们入住蒙古包,头枕着巴丹吉林沙漠,枕着西部苍苍凉的岁月,今夜踏实…… ![]() |
[40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09:53
P68-69
河西走廊南部的祁连山中,发育了大面积的丹霞地貌。这是由※※科学家最先发现并命名的一种地貌类型。这些连绵的彩色丘陵,如起伏的波浪,突显在苍茫的大地上。不同色彩的岩层错落交替,色彩斑斓,灿若云霞!其场面壮观,气势磅礴,极具美感! ![]() |
[39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09:50
P66-67
沿青海湖畔金银滩草原北行,车队跨越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翻过海拔4122米的大冬树山,我们抵达青海省祁连县,这里是祁连山脉的核心区域,一列列披冰挂雪的大山,如卧龙延绵伸向远方。祁连山脉的冰峰雪岭间发源出一条河流,那就是※※第二大内陆河——黑河。黑河流经之处,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在养育河西走廊张掖这个大城后,继续北流至内蒙古额济纳旗,滋润着那里干旱荒漠中的万物生灵。 ![]() |
[38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09:47
P64-65
“青海青,黄河黄,祁连山下好牧场”!祁连山雄踞于※※干旱的的西北地区,东西横贯一千余公里。是她的冰雪融水滋润了牧场,养育了绿洲,形成了河西走廊;在这里,千年的脚步踏出了一条古道,那就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由此先人们展开了拓疆的步伐。丝绸之路的出现成为东西方最早往来交流的陆上通道,这是祁连山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 |
[37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09:44
P62-63
是夜皓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与神山为伴,夜宿阿※※卿山守护寺格日寺中。活佛把他的客堂让出给我们当卧室,牛粪在炉中燃起,暖意融融!却想不到夜降大雪,待天亮时分,大山已是银装素裹,连我们的车也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我们不敢久留,趁道路尚未封冻,告别热情的喇嘛,驱车出山。大雪无垠,藏原羚在山间草地奔跑,苦苦寻觅着食物,而远处山谷间的狼群却在窥视着羚羊的一举一动,只有那雄健的牦牛,在风雪中依然迈着沉稳的步伐,去寻找尚未被大雪覆盖的草场。 ![]() |
[36 楼] rzc3116
[泡菜]
10-6-16 09:34
P60-61
阿※※卿山,像一朵巨大的白莲花盛开在果洛州的大地上,它是藏传佛教最神圣的四大神山之一。黄河在此绕阿※※卿山拐了180度大弯,缠缠绵绵不肯离去。进山的道路异常曲折险峻,在过冰河时,车胎被尖石刺破,耽误了我们好长一段时光。待抵达哈龙冰川时,夕阳正西下,皎洁的月亮却已悬挂天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从未见过的日月与雪山同辉的奇观。 ![]() |
[35 楼] rzc3116
[泡菜]
10-6-12 21:30
P58-59
身为炎黄子孙,拜谒母亲河的源头那是一件圣事。离开214国道,由玛多县城沿一条土路西行60公里,一个广袤无边的大湖出现在我们面前——鄂陵湖,与扎陵湖共称为黄河源区的姊妹湖。鄂陵湖古称“柏海”,藏语意为“蓝色的长湖”,面积610平方千米,蓄水量107亿立方米。我们无法想象这滚滚万里黄河,在它的源头水质竟是如此的清澈、透亮。1300年前,吐蕃王松赞干布就是在这水草丰美的柏海边,迎娶来自大唐长安的文成公主。 ![]() |
[34 楼] rzc3116
[泡菜]
10-6-12 21:26
P56-57
玉树通往西宁的214国道,为著名的唐蕃古道。自唐起,它就成为连接大唐汉地和吐蕃藏地的重要纽带。与唐蕃古道齐名的是巴颜喀拉山,这座横贯东西的巨大山系是长江和黄河源区的分水岭。当我们的越野车气喘如牛,爬上古道上海拔4824米的道路垭口时,寒风呼啸,雪天一色,大自然壮丽画卷尽收眼底。20世纪80年代,常州作家冯光辉先生曾孤身探险巴颜喀拉山的藏族部落,后来著有诗集《巴颜喀拉有舞》。 ![]() |
[33 楼] rzc3116
[泡菜]
10-6-12 18:18
P54-55
玉树,通天河畔的藏族自治州,是著名的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当我们22日很晚抵达这里时,来自800千米外西宁的青※※文地理专家张永先生迎接了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沿通天河进入大山之间的一条峡谷,清澈的溪水带着雪山的寒意从山谷深处淙淙流出,这就是著名的勒巴沟——流淌的文字。1300年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途经此处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遗迹。沟内遍布的玛尼石和岩石,刻满了※※、佛像、菩萨。石刻的人物衣裙翻飞,形体丰腴,尽显盛唐风韵。 ![]() |
[32 楼] 荆溪居士
[资深泡菜]
10-6-9 22:13
好文好片,顶一下先,待俺有时间再细细品读。
![]() ![]() |
[31 楼] rzc3116
[泡菜]
10-6-5 22:41
P52-53
因昌都前往类乌齐的317国道全线封闭修路,无奈之下我们只得沿澜沧江支流昂曲河边的土路北上。车行驶其间,一侧是河水湍急奔流,一侧与陡峭大山贴面而过,这条由牛马踏出来的小道,加上大山深处几乎与世隔绝的康巴※※听不懂我们问路,着实难为了我们。在一村口,我们的越野车超越了一辆拖拉机,车厢里是一群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孩子,他们热情快乐地朝我们挥着手,笑靥如花! 这一美好的瞬间,那高原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久久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 ![]() |
[30 楼] rzc3116
[泡菜]
10-6-5 22:39
P50-51
行走于高原的每一天,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清澈的雪山融水蜿蜒流淌,滋润着天地万物。当成百上千条支流汇聚一起,“百川汇合”之时,也就成了江河下游那水面浩荡,气势如虹的名川大河。 ![]() |
[29 楼] rzc3116
[泡菜]
10-6-5 22:39
P48-49
类乌齐,藏语“大山”之意,这里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北,澜沧江的多条支流在这片高天大地间奔腾。行走于类乌齐县境内,大山、峡谷一直与我们形影相随。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大山深处深藏的村庄和寺院,这些自然和人文融为一体的景观,让类乌齐有了“藏东明珠,※※小瑞士”的美誉。 ![]() |
[28 楼] rzc3116
[泡菜]
10-6-5 22:38
P46-47
昌都,藏东门户,位于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在此平行流淌,这里众水汇流,为藏东第一福地。我们登高远眺,扎曲和昂曲两条来自青海的大河在此汇流,成为澜沧江。那些寺院的佛塔、经堂巍峨地耸立在山巅,天造地设,气度非凡! ![]() |
[27 楼] rzc3116
[泡菜]
10-6-5 22:37
P44-45
过邦达草原,车队与澜沧江一路形影相随。这条东南亚第一巨川、世界第六大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主源扎曲与支流昂曲在※※昌都汇合后,称为澜沧江;而后一路南奔,汹涌澎湃,锐不可挡,于云南西双版纳流出国境,称为湄公河,最后流经东南亚诸国,从越南胡志明市汇入太平洋。 ![]() |
[26 楼] rzc3116
[泡菜]
10-6-5 22:35
P42-43
[rzc3116 编辑于 2010-06-05 22: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