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罩式CCD/CMOS能否解决广角镜头的光线垂直入射问题
1031
15
[1 楼] ygtx945
[资深泡菜]
10-6-17 10:31
今天用手机上网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记得被罩式的感光部分是在CCD表面的,既然这样,好像会对广角镜头的边角入射问题有帮助?
|
[16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17 19:46
原文由 下雪的滋味 在2010-06-17 17:19发表 不是,只是因为胶片不过分依赖于垂直入射 这是银盐颗粒和感光元件单元的区别 |
[15 楼] agnostic
[泡菜]
10-6-17 17:45
原文由 下雪的滋味 在2010-06-17 17:19发表 |
[14 楼] 下雪的滋味
[资深泡菜]
10-6-17 17:19
我一直感觉垂直入射这个概念有点扯~~弱弱地问下,胶片上边角好的是垂直入射的结果么?
|
[13 楼] junkazama
[泡菜]
10-6-17 17:08
原文由 ygtx945 在2010-06-17 12:07发表 按之前访谈里谈到的工艺来看,可能是APS-C尺寸的背照式CMOS的成品率太低,导致成本太高。当然反映到机器定价上肯定还是市场问题。背照式传感器在实验室里很早就出来了,但1/2.3寸背照式CMOS的小DC去年才进入市场,就是得益于工艺的改善,使得成本降低,达到与当前市场价格同等的水平。如果改善工艺、提高成品率,让APS-C甚至全幅的背照式CMOS成本降下来,那时候条件就成熟了。 对,还有ET提到的宽容度和色彩的问题,在WX1上表现尤其明显,第二代背照产品的HX5稍有改善。这方面还有技术层面的改进余地。 |
[12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17 13:58
原文由 ygtx945 在2010-06-17 13:12发表 答辩完了,现在天天就是实习呗……无聊了就刷刷无忌 |
[11 楼] ygtx945
[资深泡菜]
10-6-17 13:12
|
[10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17 12:55
关于单反背照化的问题,都已经算是这个版的月经贴了
|
[9 楼] 用a的ET
[资深泡菜]
10-6-17 12:28
你们用过背照吗……
背照根本没有解决垂直入射问题,反而更依赖于垂直入射 宽容度和色彩都不成熟 别说背照单反了,短时间内连1/1.7这种规格都不大可能有背照 [2010-06-17 12:53 补充如下] 又看了一下“背照根本没有解决垂直入射问题,反而更依赖于垂直入射” 这句话说的不够准确,有点个人臆断了,不过背照式的宽容度和色彩确实成问题 |
[8 楼] ygtx945
[资深泡菜]
10-6-17 12:07
原文由 junkazama 在2010-06-17 11:47发表 俺觉得不是技术问题,是市场问题 |
[7 楼] ygtx945
[资深泡菜]
10-6-17 12:04
原文由 phg79 在2010-06-17 12:03发表 切,俺不说你啥了,自己查查去! |
[6 楼] phg79
[泡菜]
10-6-17 12:03
a550不就是背照么,有没有提高不知道么?
|
[5 楼] junkazama
[泡菜]
10-6-17 11:47
理论上可以,但就大面积背照传感器来说,可能制造工艺上还不成熟或者生产成本还没有降下来,现在还不能大量生产用于相机,或者说Sony暂时无意这样做。
|
[4 楼] 吴越之子
[资深泡菜]
10-6-17 11:38
胜本老头说了,索尼无意在单反上采用背入技术
|
[3 楼] ygtx945
[资深泡菜]
10-6-17 11:07
原文由 buck 在2010-06-17 10:45发表 也不知道能改进多少呢,那大家还是继续期待被罩版的900吧 |
[2 楼] buck
[资深泡菜]
10-6-17 10:45
这个问题上会有改进,但是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比如像素间距的减少会带来电荷信号间的干扰。
不过不是不能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