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100了,发个水贴吧···
402
15
[1 楼] sxdt33
[泡菜]
10-6-25 11:23
到100真麻烦啊··· 自己灌灌吧···
[2010-06-25 11:58 补充如下] 发一些平时搜集的学习资料吧··· |
[16 楼] 按捺的指头
[泡菜]
10-6-29 05:39
真实用的好东东,先收下再说,继续加油灌水
|
[15 楼] shawnlily
[泡菜]
10-6-25 13:27
嗯好好看看
|
[14 楼] mindku
[泡菜]
10-6-25 13:05
先收藏着
|
[13 楼] zzlsly
[泡菜]
10-6-25 12:37
我也是在为100帖奋斗中。,,,,狂灌
|
[12 楼] sxdt33
[泡菜]
10-6-25 12:03
完工
sxdt33 泡菜 泡网分:0.3 交易分:0 帖 数:99-27 图 数:0/0-0 字 数:11K-0K 注 册:2010年05月 2010-06-25 12:02 |
[11 楼] sxdt33
[泡菜]
10-6-25 12:02
吃完了 发完了 终于也快够了···
|
[10 楼] sxdt33
[泡菜]
10-6-25 12:01
摄影口诀(供娱乐)
大景靠勤跑,睡前看气象 正午没好光,好光在晨昏 奇景重气氛,雨雾不放过 天雨带相机,傍晚等放晴 大底加慢片,脚架快门线 变焦易耀光,尽量用定焦 取下保护镜,装上遮光罩 脚架要锁紧,预锁反光镜 风景测中灰,白加黑要减 长曝勤测光,上下包几张 负片宜稍加,正片可略减 广角重主题,长焦压缩景 小光圈景深,全开糊背景 拍花侧逆光,慢门显动感 溪流宜长曝,绵绵又密密 见山寻侧光,见水拍倒影 对焦对主题,水平要抓平 偏光去反光,渐变※※差 反差如过大,黑卡效果佳 长曝避车灯,岩石要湿润 有云天要多,无云地为主 前景位关键,三分九宫格 |
[9 楼] sxdt33
[泡菜]
10-6-25 12:01
关于烟花的
每逢盛大节日都会有机会看到漂亮的烟火,但是如何把这美好的一幕记录下来呢?这里有十条烟花摄影的建议,希望能够使你受益。 1. 用三脚架在拍摄烟花时,因为曝光时间调至较长(快门速度调慢),所以相机的任何移动都能使照片模糊,降低照片质量。为了尽量减少相机的振动,最好方法就是使用一个三脚架来固定相机。 2. 遥控装置如果你想在曝光过程中让相机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那么遥控装置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大部分相机的配件都包含遥控器。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相机的定时功能,但这需要对照片曝光时间的准确把握。 3. 构图烟花摄影的最大挑战就是在烟花盛典开始之前选择合适的拍摄场景和角度。这对摄影者们的预测能力和想象力也是极大的考验。一下有几点需注意: ?提早了解烟花地点提前确定烟花的陆地位置和空中位置(或者直接向准备烟花的工作人员询问),这样我们便有更充裕的时间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拍摄位置。寻找这样的位置,首先必须要考虑画面的前景和背景的构图。尽量避免让其他观赏者的后脑勺出现在画面中(除非他在你的构图范围内)。当然了,也不要为了自己拍摄方便而影响到周围人的观赏的兴致。其次就是镜头,即焦距的选择了。记住,镜头也要提早准备。 ?检查你所在位置的水平度 烟花摄影的重要一项就是相机是否垂直于或平行于取景器中的画面(对于其他摄影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如果使用长焦距,那么背景里的元素会更加丰富。因此相机是否垂直或水平会直接影响照片的美感。当你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时,确保它从计时的一开始就处于跟画面一致的水平度上。 ?记住你的构图当我拍摄烟火时,我发现自己很少去查看取景器,而是一直盯着天空。因此我要提醒大家,要记得查看自己的构图并同时留意天空的部分。这还能帮助你估测按下快门的时间,让你捕捉下烟花腾空和殆尽的瞬间。 4. 焦距我大多数拍摄用的是长焦距。但是拍摄烟花时,我也想试一试画面比较饱满,“拥挤”的感觉。这时,我会用一个能zoom in的镜头。当然了,出来的图片效果也是让人兴奋的。画面充满的了光的色彩和线条。 5. 光圈对于烟花摄影,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用多大的光圈。很多人认为应该用很短的快门来拍,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因为烟花的火光很亮,我认为光圈大小应该在中等至较小的范围内,而快门大概可以设置为f/8到f/16。 6. 快门还记得你看过的那些精彩的烟花照吗,这些照片都细腻地捕捉到了烟火划过天空的过程。拍出这样的图片,你得把快门调到较长时间(相机已固定在三脚架上)。不建议调到最长曝光时间。别忘了烟花的的亮度是很高的(相比于黑夜里其他物体的亮度),所以,过长的曝光时间会让烟花部分曝光过度,查看图片时你会发现肉眼看到的色彩绚丽的烟花在照片上都变成了一道道白光。 7. ISO 将ISO值调低至100即可。这样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噪点,保证照片质量。 8. 关闭闪光远距离拍摄使用闪光灯是不管用的。通常闪光灯的有效范围只有离相机几米的范围。 9. 使用手动模式拍摄在光线很暗的环境中,自动对焦很难达到100%准确度,这很可能导致你拍的一半照片都out of focus。一旦对上焦,拍摄过程中焦点几乎不会变化,所以手动对焦既能保证准确度,还能节省时间。 10. 定时查看照片拍摄过程中,要不时地检查拍摄的照片。我一般会先拍几张照,然后过一遍,看看他们是否基本符合我的要求。当然了,不必每拍一张就去检查一次,这也许会使你错过下一个精彩的时刻。只要保证你拍的不全是烂照片就好了。也请不要一个晚上都让镜头朝天仰望,让它换个姿势。去周围走走看看,换一个视野,说不定能捕捉到一些不寻常的瞬间呢。人,建筑,路标或者都市景观都能成为你的拍摄对象。 |
[8 楼] sxdt33
[泡菜]
10-6-25 12:00
关于夜景
一、夜景摄影的特点 1 主体突出,主题鲜明 夜景摄影,由于天色黑暗,一些不必要甚至破坏画面的景物被黑暗隐没,而被摄主体或景物的主要部分,因为拍摄的需要,配以适当的灯光加以突出,给人们以鲜明的印象。譬如拍摄一个建筑工地,其中的一些杂乱堆积物,或破旧的工棚,白天在画面上委难避掉,但在夜间,这些东西大都隐没在黑暗中,被摄主体却可以利用灯光很容易地突出来。可见,夜景摄影具有主体突出、主题鲜明的特点。 2 夸张景物,渲染气氛 夜景摄影,由于有独特的拍摄方法和影调处理手法,使得它具有夸张景物、渲染气氛的特长。它能利用灯光造成影调,把被摄景物夸张地表现出来,使它们比现实中的景物更突出,有强烈的感染力。另外,它还能采取特殊的拍摄技术,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特点,加以合理的渲染,使拍摄现场的气氛十分浓烈。 例如,拍摄一个火车站,如果在白天拍摄,画面上并不热闹,火车不多,气氛不浓。如在夜间拍摄,就可以用多次曝光的方法,每来一辆列车开一次快门,这样画面上就留下条条明亮的火车头的车灯线,从而获得火车奔驰的繁忙效果。 3 光源繁多,作用双重 夜景摄影往往会同时出现很多光源,和白天摄影的光源不同。象灯光、火光、月光、或落日余晖等。在夜景摄影里具有双重作用:既是照明的光源,又是画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张夜景摄影作品,画面上没有灯光、火光、月光照明的景物,那么夜景摄影的气氛就大大减弱。 4 拍摄对象,静物为主 拍摄夜景,被摄对象以静止的景物为主,一般不宜拍摄动作迅速的物体。因为夜间光线委弱,各种景物的照度很低,拍摄时需要较长的感光时间。另外,夜景光线反差很强,亮的地方与暗的地方相差十分悬殊,如果采取快速曝光,不公会使底片曝光不足,而且使画面层次减少,照片缺乏魅力。 二 、夜景摄影的注意事项 1 防止照相机移动 拍摄夜景照片时 ,照相机要拧紧在三脚架上,或放在平稳牢固的地方。调节光圈,按动快门,观察景物,都不要碰动机身,特别是进行多次曝光时,更要严格要求,否则,底片会出现重影,使拍摄失败。 2 光圈的运用 拍摄夜景,要特别注意运用光圈。因为它影响景物的清晰度。有些夜景,由于光线十分暗淡,拍摄距离无法精确确定,因此,常常用缩小光圈、增加景深范围的办法来对付。拍摄夜景,常用的光圈为f5.6或f8。有些景物的位置比较固定,光线变化也不大,那么光圈可以适当 小一些,但曝光时间要相应延长,这样,景物的清晰范围可以更大一些。进行多次曝光时,可根据现场光线的强弱,用光圈来调节感光量。 3 距离的测定 拍摄距离的测定要尽量准确,否则直接影响景物的清晰程度。一般地说,拍摄大场面夜景,距离可放在无限远处。拍中景,近景,就要进行对焦,把焦点对得越清楚越好。焦点应定在被摄主体或景物的主要部分的位置上,用手电打亮后再测定。也可利用被摄主体附近的光亮点来代测。距离一旦确定,在拍摄过程中就不能任意变动。 4 曝光的掌握 夜景摄影的曝光比较复杂,无法依靠测光表,应该从实际出发摸索规律。其曝光方法有两种:一次曝光和多次曝光。 (1)一次曝光:一次曝光比较容易掌握。拍摄前,拍摄前,将照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然后确定拍摄对象和取景范围。取景完毕,再检查一下照相机的固定情况,并用快门线控制快门的开启,进行一次时间的曝光。无快门线,可用镜头盖来控制已开启的快门。 (2)多次曝光:两次以上的曝光称为多次曝光。它是在一次曝光不能完成拍摄任务的情况下才使用的一种方法。利用多次曝光,可以分次摄取部分景物,使画面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运用多次曝光,应该注意:一是要把光线强弱不同的景物分开,使最暗的景物先曝光、多曝光,最亮的景物后曝光、少曝光。二是有些景物无法进行先曝光、多曝光,可加用人造光适当加强暗处景物的亮度,以调整画面的反差。三是对一些光线过强或过弱的景物,无法在现场调整时,可在拍成的底片上进行减薄或加厚处理,也可放大时进行补救。 夜景摄影的曝光,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数字。曝光时间在一秒钟以上,都要靠拍摄者凭经验估计。一般说,进行一次曝光时,曝光量要掌握得更严格一些。多次曝光时,曝光时间的伸缩余地较大,如果发现某些景物或景物 的某些部分感光不够,可以再开一次快门进行补救。不管一次曝光还是多次曝光,开拍时的天空尚有落日余晖,那么曝光时间要扣得紧一些,宁可感光不足,不可感光过度,一过度,照片就会失去夜间的特点了。 为掌握夜景摄影曝光时间,现提供夜景曝光时间表,以供参考。 三、夜景摄影实践 1、工地夜景的拍摄 工地夜景包括正在施工的工厂、楼房、水电站、铁路、矿山、车站、码头等。这类题材的拍摄角度,要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工地特点来选择。拍摄时机最好是工地建设处于高潮阶段,或者工程快要竣工时。为了烘托主体,交待环境,要注意利用周围的自然条件,如山峰、河水、月亮、临近的建筑物等。如果傍晚或黎明前拍摄,不要使天空部分感光过度。曝光方法,可彩一次曝光,也可进行多次曝光。如工地灯光尚示完全开亮,而天空又示断黑时可多次曝光,先对感光,并录下景物轮廓,而后拍摄灯光灯光。工地夜景,要注意表现现场气氛。 2、农村夜景的拍摄 一般在说,农村夜景的灯光不及城市、工地里的集中,但处理得好,也能拍出比较理想的环境,如收割机夜收、拖拉机夜耕、打谷场、小型水电站、露天电影、村头演出等夜景。为了突出人物的活动,应该选择周围一自然景物,象粮垛、草垛、树林、山峦、流水、雪地等来陪衬。 3、城市夜景的拍摄 城市由于人口密集,住宅密布,景物比较杂乱,因此,夜景拍摄者一定要明确创作意图,从而选择一定的角度和景物。拍摄角度的高低,要视景物的高度而定。另外,拍摄位置要选择比较僻静的地方,既不影响交通,又不容易被行人碰撞。如果拍摄夜间流行队伍、街头演出,最好使用快速感光片,不易造成影像虚糊。城市夜景摄影的曝光,一次、多次均可,要视景物的情况来定。 4、月夜的拍摄 拍摄月夜照片,可以先后拍摄两张底片,然后在暗房叠放而成。方法是:先用长时间曝光,在一张底片上拍摄月光照射下的景物再用短时间曝光,在另一张底片上拍摄月亮。当然也可以在一张底片上拍摄月夜。曝光时,先用手把月亮遮住,在地面景物曝光结束前几秒钟,将手移开,使月亮在底片上曝光。如果拍摄时天空有云,可在月亮钻进云层时,对地面景物曝光。等月亮从云层中出来,再对月亮进行明曝光。 5、夜间训练的拍摄 ※※和民兵夜间训练、警戒、巡逻等活动,也能拍成较美的夜景照片。拍摄夜间射击,使用发光的弹药最为理想,可通过枪弹的火光拍摄战士的行动。拍摄探照灯警戒夜空,可采用多次曝光的方法,一次拍摄探照灯的光柱,一次拍摄地面景物。拍摄军舰夜航训练,可以用慢速曝光,在底片上留下军舰灯光的白线,使军舰有动感。同时,要设法拍出般身的轮廓和灯光倒影,画面又有静感,静结合,照片的表现力就强了。 拍摄战士和民兵站岗、放哨的夜景,可用多次曝光,一次拍摄灯光或月光下的战士,再一次拍摄警戒目标。 6、焰火的拍摄 拍摄焰火,事先了解焰火的发射方向,确定拍摄的角度和地点。如果拍摄焰火的全过程,在焰火将要上长升、开花、熄灭。如果拍摄焰火的局部,等焰火升腾后,快要开花时,将快门打开,把最有代表性、最精彩的一刹那记录在感光片上。也可以用两张底片分别拍摄,用其中一张底片的上半部摄影地面景物,然后进行迭放,合成一张漂亮的焰火照片。还可以用一张底片分两次拍,一次用较短的时间仰摄焰火,加一次用较长的时间俯摄地面景物。必须注意的是,在拍第二次时,不要将地面景物 与空中焰火重叠。为此,拍摄之前,应该估计好两部分景物在同一画面上的分布。 夜间风景摄影 夜间风景摄影也就是夜景拍摄。愈夜愈美丽这句话对于夜晚的城市而言真是恰如其分的,不眠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色彩、鲜艳的灯光,由此夜景的拍摄成了摄影的一个题材。虽然相机拍夜景有困难,但我们可以靠LCD屏及时检察曝光情况,通过调整色温获得更满意的色彩,这样就为数码相机进行夜景拍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目前许多中高档数码相机都提供P(自动)、A(光圈优先)、S(快门优先)、M(手动)曝光的拍摄模式,此外大多数的数码相机都提供了场景拍摄模式,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夜景模式和微距模式两种,还有一些数码相机提供了更细致丰富的场景模式,甚至可以获得傍晚、深夜拍摄模式等功能。 通过这类夜景模式一般情况下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对于大多数的数码相机新手来说,采取这个方式进行夜景拍摄是最简单可行又具有保障的方法。拍摄夜晚的景致,三脚架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了。当照相机架在三脚架上,用较慢的速度可以拍摄出汽车灯划出的光际或人群流动的景象。 当然,要想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黄昏后华灯初上时分暮霭余辉能有效地将建筑的轮廓分离出来,显出较好的层次感。追求艺术效果的摄影师会在同一位置采用二次曝光的技法,即黄昏时曝光一次,天黑后各种照明、装饰灯开启后再曝光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技法在两次曝光过程中相机不可移动,每次曝光量取应曝光量的一半。 泥坑机型的摄影师就可充分使用多重暴光的功能,举例来说,第一次曝光时以某一光圈值测得需要1/30秒,则拍摄时用1/60秒,第二次曝光时测得需要1/4秒,拍摄景物时只用1/8秒。 佳能机型的摄影师可 才用不同时间段拍摄二张的方式,即黄昏时拍一张,天黑后各种照明、装饰灯开启后再拍一张,后期用佳能自带的软件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调整输出JPG文件用PS上的HDR叠加二张片[PS—文件—自动—合并到HDR Pro....]。 另外白平衡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不同的白平衡,将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色调以及所表达的意境。一般来说不要选择自动白平衡,这样会影响到灯光固有的颜色,使之失去特有的色温感觉。如果是拍摄城市夜景的话,一般来说我们都会使用Tungsten(钨丝灯)白平衡,因为用这种白平衡比较接近灯光的效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视乎环境而定。 而佳能机型完全可在自带的软件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进行各种[拍摄模式,白平衡,色调,对比度,锐利度....]的调整。 |
[7 楼] yzt1991
[资深泡菜]
10-6-25 11:59
我来帮你消灭下没别人的回复。。。
|
[6 楼] sxdt33
[泡菜]
10-6-25 11:59
关于构图的
构图五招助你走上大师之路 让一切保持简单 很多摄影技法图书介绍一系列构图原则,其实这不是什么好办法,在实际拍摄中,90%的所谓原则毫无用武之地。长期在媒体工作的经验告诉我,让一切保持简单是最好的工作方式。我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就是很浅的景深,人眼实际上有很强的能力聚焦于被摄主体上并用模糊的背景将其突出出来。通常,这就意味着要把主体与背景区分开来,不过时常是脱焦的背景形成一个框架构图,反而成为照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经常使用、改进、修正和升华,这种技术就会变得炉火纯青,如果你能驾驭这一方法就会发现它十分有用,特别是当你努力想让构图变得有趣起来的时候不妨试试减小景深的办法。 1.8米时最糟糕 最傻的办法是将相机举到眼前来拍摄。好照片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从什么角度拍摄以及拍摄什么。最好的照片就是在摄影者发现了最适合被摄主体的角度时产生的,很令人惊奇的是很少有被摄主体适合于在人们站立时的眼平高度(大约1.45-1.8米)来拍摄:这是一个事实,因为大多数人也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景象———确实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说弯下膝盖或带上一节摄影短梯去拍摄能拍到更好的照片。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大多数世界上最好的摄影师经常穿着粗斜纹布料缝制的工作装,而他们之中很多人都以此为傲———这可不是什么巧合,那是因为他们经常需要跪着工作,躺在地上取景构图也是常事,因为只有常人所未见的视点才有可能创作出出色的作品,以至于有的摄影师不无自嘲地说自己长了一对“女仆的膝盖”。 我要告诉你的是,当你拿起相机时就要考虑镜头的高度。如果你以正常高度站着拍摄,其实也毫无问题,但我个人90%卖出好价钱的照片都是在1.2米以下或2.1米以上拍到的。 使用框架构图 把观看者的兴趣点留在照片的边框以内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不得不使用各种技术来把观者的目光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照片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框架来“框”住目光。其实有很多其他基本规则值得铭记(所有摄影规则都可以被打破,否则就不会有创意存在),比如避免被摄者被画面边缘切割或一部分人物肢体被画面中的框架割裂等,不过,最重要的是防止照片的边缘出现无关紧要的“零碎”或者照片一角有极为明亮的亮点。学习摄影,最好的方法第一是去试,其次是犯错误,最后是向你犯的错误学习。数字摄影的普及使得我们有越来越多机会面对毫无先例可以借鉴的时刻,要敢于利用构图的基本原理并加以变通,敢于通过实践把它变成可资借鉴的先例。 留下给人思考的空间 通常,我喜欢使用比较紧凑的构图,但这不等于有些被摄主体要“哭着喊着争夺”空间。有时,前景或后景可以留下很大的空间,这样更有助于强调主体。将很小的主体置于很大的空间中,能够帮助你讲述一个故事。如果你将一个人放在照片角落上,能够暗示寂寞或者攻击,反其道而行之则可以表现相反的意境。简单的照片往往是最有冲击力的,这张照片也证明:简单并不意味着吝啬。 有一双能够鉴别细节的慧眼 每个人拍摄同一个场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选择,即使很多第一流的摄影记者一同去拍摄同一新闻发布会,摄影记者个体的差异都会使得各个媒体刊发出迥异的照片来,这其实也是摄影之美。 |
[5 楼] sxdt33
[泡菜]
10-6-25 11:59
关于测光的
、多分区测光。 聪明的相机会综合它所看到的画面,让暗的地方没那么暗,让亮的地方没那么亮,于是整个画面被中和了,拍出来的片子,各个细节都有,但没有对比反差。片子灰蒙蒙。 B、※※重点测光。 相机会盯着※※一块区域看,准确还原※※一块区域的亮度值,把它转化为18%中性灰,※※区域以外的也会照顾到一点点。有较大反差对比,相片变的立体生动起来。 C、※※点测光。 相机会盯着※※一点区域看,准确还原※※一点区域的亮度值,把它转化为18%中性灰,※※区域以外的它可不管。有很大反差对比,黑的很黑,白的很白。 a. 自动焦点。 你别限制爱机,让它自己选焦点,它会自作主张的把某个对象作为重点(当然也许那并不是你要突出的),那么该焦点所在的焦平面内的事物都是最清晰的。 b. 可选择焦点。 你在画面中可以通过方向键选择上下左右移动焦点。移到你要突出表现的那个对象上,此时它是最清晰的。很重要的一点,你这是在先构图,再对焦。 c. ※※对焦。 最清晰,但不能选择对焦点,焦点只能在画面※※的那个位置。你做的事情是:先对焦,再构图。 A+a =(多分区+自动焦点)=画面的各个细节都很清晰 【在低反差的场景中,或者不想表现高反差的画面时,无重点构图时适用,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平潭的石头房子,天空,大海,海天等风光片;团体照,毕业照;家庭相片。】 A+b=(多分区+可选择焦点)=同上 【你已经架好三角架,或者某些极端条件下无法转动相机,使用此法。在低反差的场景中,或者不想表现高反差的画面时,无重点构图时适用,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平潭的石头房子,天空,大海,海天等风光片】 A+c=(多分区+※※对焦点)=※※最清晰【低反差场景中,主体又位于※※,或者先对焦再构图,一般人像,如公园人像,家庭照,能很好的兼顾人像和背景。】 B+a (※※重点测光+自动焦点)=少用到,按※※区域曝光,与焦点无关,不能突出焦点主体曝光。 B+b (※※重点测光+可选择焦点)=大致同上,但可以移动焦点到※※区域,突出主体。但不如用下面一种更好。 B+c (※※重点测光+※※对焦)=能很准确的对中心物体曝光,而且很清晰。常用【如高反差时候的人像特写,逆光人像(+ - ev)。黑暗中的蜡烛等】 C+a=(※※点测光+自动焦点)=少用。【因为既然要对最重要的主体测光,必然要对主体对焦,在自动焦点闪烁不定的情况下,这种组合方式对表现摄影者的意愿,毫无意义。】 C+b=(※※点测光+可选择焦点)=大致同上,但可以移动焦点到※※区域,突出主体。但不如用下面一种更好。 C+c=(※※点测光+※※对焦)=高手常用。最能体现摄影者的意愿,通过此种组合方式,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在低反差场景中(光线太弱,太平,无法表现轮廓),用最亮处的测光数值拍摄,可以大大提升场景反差,拍出高反差画面,尤其适合阴天雾天多云天时候的石头房子拍摄,先测光,锁定曝光值,再对焦,构图。但此法要注意正负补偿曝光,以免暗的极端,亮的也极端】 另外,在多分区测光模式下,有一种联动功能,即根据焦点的变化,相机会自动调整曝光值,以适应拍摄者的意图。而※※重点测光和点测光则无此功能。 这么多的步骤是否让人晕头转向呢,是的。我一般是这么做的: 选择一个场景,测光,曝光补偿,然后锁定,接着构图,然后对焦最重要的区域,按下快门。过程就这么简单 |
[4 楼] sxdt33
[泡菜]
10-6-25 11:58
1、对焦
D80尽管有11个对焦点,但是只有中心的是十字对焦,换句话说,这个点对焦对的最准,所以我长期锁定了中心的对焦点在用。习惯之后,构图也很方便,先对准主体,半按快门,然后平行移动一下相机,焦点基本上就准了。 2、测光 D80有点测,很好用,不过用的最多的还是3D矩阵测光。点测光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明暗对比比较多,光线比较复杂的时候,人物的脸部OK了,其它地方往往不准。3D矩阵测光唯一的麻烦就是要离主体近一些测光,然后按AE-L键锁定,再去对焦构图,这样的测光才是比较准确的。那种在户外、或者光线复杂的时候,离MT5、6米的测光往往是不准的,因为现场环境对光线的干扰太多, 3、逆光下如何拍清楚人物和背景 基本上是这样的一个流程:A档光圈优先模式、靠近人物面部测光得到一个数据,比如F2 1/125秒。然后换成M档手动档,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快门到1/125以上,比如1/250秒,这样就可以主体背景都清楚了。同理也可以快门不变,缩小光圈,也有一样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逆光太强的时候,就要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来补光了,否则主体曝光会严重不足,会太暗,当然这样也可以拍出来那种日出的时候剪影效果。 4、如何拍的更清晰 这个问题肯定是长期存在的,跟很多因素有关。确实好的镜头、牛头在成像和分辨率上更好一些 A、安全快门。这个可能是拍不清楚的最主要原因了,尤其是光线不理想的时候。用镜头的焦距的倒数就是安全快门,比如使用85MM的镜头,理论上快门速度要高于1/85才不容易虚。但是D80这样的数码单反有一个系数1.5,所有的镜头在尼康的数码单反上面实际的焦距都要乘以这个系数,所有85MM的镜头在D80上面实际上是85X1.5=127.5MM了。所以实际拍摄的时候安全快门要在1/127.5以上,例如1/160这样的快门才是安全的。为了达到安全快门,有很多方法,常见的就是开大光圈,但是也有需要小光圈的时候,比如拍风景,很少用F2.8这样大的光圈来拍的。还有就是受镜头限制光圈不能加大。比如银广角的光圈最大也就F3.5,那么可以通过提高ISO的办法来提高快门。D80的ISO值建议最大提高到ISO400,再大,噪点就比较高了,这一点儿后出的D40X比D80要做的好。如果既不能加大光圈,也不能提高ISO,那么就只有上脚架了。拍风景需要一个三脚架,这点儿真的没错。 事实上,一个三脚架可以很好的解决安全快门的问题,国产的百诺就足够一般使用了。经常出去外拍建议还是买一个碳素的,轻便。拍风景和夜景再来一个快门线或者遥控可以减小更多的机震。 B、对焦的问题。对焦的模式个人觉得还是中心十字对焦最好用。光线不好的时候,D80往往对不好焦,建议用手动模式对焦。半按快门对焦好,按下快门之后要停滞0.5秒左右再松手指,尽量减小机震。 C、镜头的问题。尽量用镜头的黄金成像光圈来拍摄,每个镜头都有自己成像最好的光圈。常用的有F2.8/F5.6/F8/F11等,50MM F1.8D在F2.8的时候就很不错,收缩到F5.6来拍可以很锐。但是一些牛头可以打破这个常规,比如85MM F1.4在F2的时候。 5、多用RAW格式。尽管RAW格式又大后续的处理也比较费时间,但是建议拍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的照片的时候还是RAW更可靠。曝光欠曝一些,过曝一些正负2档之内,基本上能找回来。并且RAW文件可以转化成TIFF文件,更利于后期的处理。 6、手柄和电池。有了手柄最大的好处就是竖拍方便。一块电池拍400张左右是没问题的,但是经常会有忘记充电的事情发生,有了手柄可以多一个电池,还是很实用的,并且这2个东西都属于耐用的消费品,以后不玩了二手也好出手,亏不了多少钱。 7、构图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想过很多,但是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儿。摄影其实是用镜头来拍,那么构图的时候就一定要用取景器去看,而不是离开取景器来看。这点儿真的是很重要,取景器里面看起来OK了的东西,才会出现在你的照片上面。 |
[3 楼] sxdt33
[泡菜]
10-6-25 11:57
用自己的手,握拳,伸出大拇指和食指作八字状,注意大拇指和食指要成90度夹角。然后将食指对准太阳,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偏振镜能最大发挥效果的方向。
你照片里有几张是直接瞄准了太阳的,这是偏振镜最不能发挥效果的角度,用了等于没用。 偏振镜的前片是可以旋转的,在八字方针的前提下,旋转偏振镜的前片,从取景框里看实际效果,按照需要确定前片的位置,对照片而言,不一定偏振镜压得最暗就效果最好,还是看实际需求吧。 偏振镜使用得法,对照片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拍摄风景。它能有效地降低高光,同时能提高暗部细节。 使用偏振镜的另一个结果是:在滤去偏振光的同时,多多少少也滤去了光的强度,所以实际拍摄的时候一般都要增加曝光一档左右,好在你使用的是自动相机,我相信你不会使用手动档,所以这一挡左右的增加量相机在自动测光时会为你自动添上的,你只要心里明白有这么回事就行了。 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不同的光线条件,偏振镜对曝光的影响是不同的,以前拍胶片时只能凭经验增加一些曝光,但往往是增加得不够,所以拍了很多曝光不足的照片,搞得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好在现在俺们都用上了数码单反,可以直接看到效果,所以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拍摄的时候另外增减一些曝光补偿就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了。 还有一点补充:由于偏振镜的厚度较为大,所以在使用偏振镜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先取下UV镜,也就是说偏振镜和UV镜不能同时使用,不然偏振镜的厚度加上UV镜的厚度会导致广角端产生明显的暗角。 UV镜的作用是滤去紫外线对胶片的影响,由于数码机的CCD对紫外线不感光,所以实际上UV镜在数码单反上的作用仅仅是保护镜头而已,同时,劣质镀膜的UV镜反而对成像有影响,因为在UV镜和镜头前片之间会形成一个空间,光线在这个空间多少会形成反射和再反射,从而在某种光线角度下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眩光或传说中的“鬼影”,所以有一部分对成像要求孜孜不倦的人是不愿意使用UV镜的,不过我认为镜头前还是应该有一块东西保护一下的,要不是UV镜,要不就是偏振镜,毕竟镜头还是蛮贵的,划花了的话心里会很肉痛。只不过买稍好一些的滤镜就可以了。 |
[2 楼] sxdt33
[泡菜]
10-6-25 11:37
饭前灌一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