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走背线的一点体会
7643 143
[1 楼] 梦悠游 [陈年泡菜]
11-1-13 22:34
最近感觉摄影器材已经没什么好折腾的了,于是倒腾身边的那台电脑。硬件上只是将E7400置换成Q9300,显卡升级为GTX460,并不想投入太多。在此过程中,我对机箱中的各个器件如何如何弄好散热产生很大兴趣。于是,换CPU、北桥芯片和显卡的散热器、走背线成了主要的任务。CPU散热器为猫头鹰D14,显卡散热器为GELID5热管双风扇,北桥芯片散热器为超频3北海,至于走背线则是购买力电源延长线等线材搞定。发几张对比图:

动工之前:
动工之后:
一些体会是:

一、机箱要够大,最好垂直风道
    我的机箱是酷冷至尊开拓者P100,当初花400元左右购此机箱时还是挺满意的,认为已经够好了。现在换CPU散热器时遇到安装的困难。而且去一些DIY网站看,机箱的技术趋势已经趋向垂直风道了。真希望以后弄比如银欣FT02的机箱来用。

二、走背线是有效的,达到目的即可
    一方面,走背线后,机箱内的线走向清晰了,装卸硬件、换插硬盘等操作方便。当然,以后升级一些硬件会麻烦些。另一方面,走背线确实降低了机箱内的温度。我用furmark对比测试GTX460的满载温度见到,同样室温下走背线后显卡满载温度下降了2度,也就是机箱内的环境温度下降了2度。这2度好像不算什么,但以CPU顶级风冷散热器来比较,同样条件下能将CPU满载温度压低1度,差价就达到100元了。
    我对机箱走线的那一面要求不高,能实现机箱内的风道畅通即可,乱一点无所谓。

三、主板还是大板好,接口要合理
    在升级显卡与换CPU散热器过程中,我感觉用小板是个错误。大板多出的元器件不是白多出来的,对功能与稳定性都有帮助。而且主板上的接口须考虑,无用的接口不需有了,比如IDE、软驱接口。接口的开向也须考虑,比如GTX460直接将4个口向上的SATA口废了,要用转接卡增加SATA口。

[梦悠游 编辑于 2011-01-13 22:42]

[2011-01-14 16:43 补充如下]

侧板上没有装风扇的网孔用透明胶封了。
箱底、前面板、侧板风扇才是进风口。
后面就快抵上墙壁----那是为了拍照的摆位

[2011-01-27 14:55 补充如下]

近半个月,我帮朋友配置并装好了一台电脑。/showthread.php?threadid=827382

对散热走背线的感受是:
联力k58机箱的确内部做工不错,改造余地大,改造成风扇前二后一的配置就可以形成正风压。顶部的孔洞以及底部的电源进风口问题其实都不难解决。

模组电源对走线大为有利。

华硕主板的接线口都在板四周,利于走线。

[2011-01-27 14:58 补充如下]
[144 楼] ottdl [泡菜]
11-2-3 01:31
我感觉,如果是针对散热,走背线不如机箱风道合理来的直接
走背线最大的好处是让机箱里面不太凌乱,当然,也有给通风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但密闭机箱风道才是它风冷散热的主要考虑的大方向。

[ottdl 编辑于 2011-02-03 01:32]
[143 楼] noisy0083 [资深泡菜]
11-2-1 22:59
原文由 catchup 在2011-01-28 15:42发表
电源这东西利润高啊,我是在批发商那边装机的,隐约听到总代批给小店的价格,一台就能赚100多


电源这东西比较难区分好坏,所以水分特别多。
[142 楼] fage0808 [受限泡菜]
11-2-1 21:52
原文由 梦悠游 在2011-01-13 22:34发表
最近感觉摄影器材已经没什么好折腾的了,于是倒腾身边的那台电脑。硬件上只是将E7400置换成Q9300,显卡升级为GTX460,并不想投入太多。在此过程中,我对机箱中的各个器件如何如何弄好散热产生很大兴趣。于是,换CPU、北桥芯片和显卡的散热器、走背线成了主要的任务。CPU散热器为猫头鹰D14,显卡散热器为GELID5热管双风扇,北 ......


樓主電腦機箱好

我打开侧面,用风扇吹,我不超频。
[141 楼] kevinwong55 [资深泡菜]
11-1-29 10:07
原文由 Angel17th 在2011-01-28 17:02发表
我到觉得大风车电源最大问题就是风力转向的损失相当的大啊……


散热片的散热效率跟风速关系小,跟表面气压关系大
[140 楼] calmday [资深泡菜]
11-1-28 16:05
原文由 Angel17th 在2011-01-28 16:02发表

我到觉得大风车电源最大问题就是风力转向的损失相当的大啊……


超频三 ※※
[calmday 编辑于 2011-01-28 16:07]
[139 楼] Angel17th [资深泡菜]
11-1-28 16:02
原文由 calmday 在2011-01-28 15:59发表

正压差的目的是什么?又不是和自行车运动员一样给cpu增加红血球,正压差是为了让关键部件受益,我觉得电源算个关键了,值得享受正压差待遇。

而且这些电源下置机箱很大的目的就是保护电源,不让电源吸收cpu等部件排除的热量,设计时就凸显了电源的地位。

我觉得大风车电源有个不算问题的小问题,加了滤网影响风量 ......


我到觉得大风车电源最大问题就是风力转向的损失相当的大啊……
[138 楼] calmday [资深泡菜]
11-1-28 15:59
原文由 Angel17th 在2011-01-28 15:40发表

我觉得恰恰相反,强正压机箱就是需要尽可能少的抽风点,而这个电源恰好就是个抽风点,反而降低的正压。

不过K58也就那样。

其实安钛克的电源低负载静音做得都还不错,买新款主要还是节能环保嘛。


正压差的目的是什么?又不是和自行车运动员一样给cpu增加红血球,正压差是为了让关键部件受益,我觉得电源算个关键了,值得享受正压差待遇。

而且这些电源下置机箱很大的目的就是保护电源,不让电源吸收cpu等部件排除的热量,设计时就凸显了电源的地位。

我觉得大风车电源有个不算问题的小问题,加了滤网影响风量,抵消了一部分电源下置远离热源的优势。

防尘有一点正压足够了。

[calmday 编辑于 2011-01-28 16:01]
[137 楼] calmday [资深泡菜]
11-1-28 15:55
原文由 catchup 在2011-01-28 15:37发表
有个疑问:为什么广告上这种低档机箱的材质都写镀锌钢板?

那天我一不小心坐到K58的侧板上,立马弯了。这明明就是铁皮,哪里是钢板啊?整个机箱都是铁的……


k58才0.8mm,我现在的老机箱足足1mm,要坐上也是也是一下就弯呀。
[136 楼] configure [泡菜]
11-1-28 15:44
海盗船HX650W超静音路过,之前用的康舒IPG500W也很安静。
[135 楼] catchup [注销用户]
11-1-28 15:42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4 楼] Angel17th [资深泡菜]
11-1-28 15:40
原文由 calmday 在2011-01-28 15:16发表

也许你说的都对,但老款eco 500噪音已经足够轻了。
如果k系列做出强正压差,老版测进风也足够有优势呀。


我觉得恰恰相反,强正压机箱就是需要尽可能少的抽风点,而这个电源恰好就是个抽风点,反而降低的正压。

不过K58也就那样。

其实安钛克的电源低负载静音做得都还不错,买新款主要还是节能环保嘛。
[133 楼] catchup [注销用户]
11-1-28 15:37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2 楼] 梦悠游 [陈年泡菜]
11-1-28 15:34
原文由 九流术士 在2011-01-28 15:12发表
吸音棉一般在什么地方买啊


TB上,连其他附件一起买比较划算
[131 楼] catchup [注销用户]
11-1-28 15:34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30 楼] catchup [注销用户]
11-1-28 15:33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9 楼] calmday [资深泡菜]
11-1-28 15:16
原文由 Angel17th 在2011-01-28 13:57发表

老版本的NeoECO都是双磁放大的,电压拉偏能力要比新款好不少。

不过新款无论是输出能力,静音还是效率都比老款强很多,所以不比担心。

话说K系列机箱应该还是大风车外抽风的更好。


也许你说的都对,但老款eco 500噪音已经足够轻了。
如果k系列做出强正压差,老版测进风也足够有优势呀。
[128 楼] 九流术士 [泡菜]
11-1-28 15:12
吸音棉一般在什么地方买啊
[127 楼] 梦悠游 [陈年泡菜]
11-1-28 15:07
原文由 九流术士 在2011-01-28 12:07发表
电源那里应该安个防尘罩,其他都很完美

[九流术士 编辑于 2011-01-28 12:07]


原配就是有的,我贴的图是展示一下改造的效果
[126 楼] Angel17th [资深泡菜]
11-1-28 13:57
原文由 catchup 在2011-01-28 11:46发表

期待,我也是k58e

这个500的电源听奸商说停产了,新型号是520的。我本想抄底,可惜晚了一步,只好买了450的


老版本的NeoECO都是双磁放大的,电压拉偏能力要比新款好不少。

不过新款无论是输出能力,静音还是效率都比老款强很多,所以不比担心。

话说K系列机箱应该还是大风车外抽风的更好。
[125 楼] 九流术士 [泡菜]
11-1-28 12:07
电源那里应该安个防尘罩,其他都很完美

[九流术士 编辑于 2011-01-28 12:07]
[124 楼] catchup [注销用户]
11-1-28 11:50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3 楼] catchup [注销用户]
11-1-28 11:46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122 楼] kevinwong55 [资深泡菜]
11-1-28 09:05
这机箱防辐射做的很差

原文由 梦悠游 在2011-01-27 15:43发表
电源进风口改造一下,口开大一点
[121 楼] Angel17th [资深泡菜]
11-1-27 23:37
原文由 梦悠游 在2011-01-27 16:32发表

顶部进风,靠近的后面板又抽风,会不会风道较乱?


FT01追求的就是强正压,把风硬挤出机箱,实际上对于CPU散热器的Fanless是很有帮助的。
[120 楼] noisy0083 [资深泡菜]
11-1-27 23:26
原文由 马六甲 在2011-01-27 19:06发表
通常普通PC用家 SATA与其它扩展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 走背线还OK.
经常折腾的DIY玩家、数据增量大需要时常调整存储设备的PC用家
前置扩展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做好理线走明线,接插头放在明处,
好处是可以避免接插意外 及调整前置扩展设备免开背板。
原文由 etherpig1289 在2011-01-27 15:01发表[/i ...... [/QUOTE]

不是很赞同。

经常折腾的DIY玩家,连水管都敢接,那还会在乎背线?重新布线算什么难事?DIY领域喜欢折腾的人早就折腾包线,定制恰好的长度,线和主板的配色之类的去了。

数据量大,需要调整设备的PC用家,上硬盘底座,热插拔硬盘笼,外置NAS等方便大量硬盘交换的设备的比比皆是,还需要开机箱才能换硬盘的根本不入流啊。。。

我想除非是不太懂或者特别懒的人,不愿意走背线的人毕竟不多吧。毕竟开个背板只花十秒钟的时间,而盘丝洞一样的机箱对散热,集灰,理线,都不方便。
[119 楼] 梦悠游 [陈年泡菜]
11-1-27 20:24
原文由 马六甲 在2011-01-27 19:06发表

通常普通PC用家 SATA与其它扩展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 走背线还OK.
经常折腾的DIY玩家、数据增量大需要时常调整存储设备的PC用家
前置扩展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做好理线走明线,接插头放在明处,
好处是可以避免接插意外 及调整前置扩展设备免开背板。


说得有道理,走线还需根据个人需要设计方案。
我的方案应该可以针对很少调整存储设备的人,
由于我配的电源是模块化的,因此在我更换raid1设备时可以临时插上电源线、数据线,加上硬盘进行操作,最终组建新的raid1
[118 楼] 马六甲 [资深泡菜]
11-1-27 19:06
原文由 梦悠游 在2011-01-27 14:35发表
电源与数据线都走背线。
左边靠近前面板的缝隙走硬盘和光驱供电线,以及数据线,


通常普通PC用家 SATA与其它扩展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 走背线还OK.
经常折腾的DIY玩家、数据增量大需要时常调整存储设备的PC用家
前置扩展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做好理线走明线,接插头放在明处,
好处是可以避免接插意外 及调整前置扩展设备免开背板。

原文由 etherpig1289 在2011-01-27 15:01发表

老胸,那个带背胶的扎带哪里有卖啊?


具体链界不给,免嫌疑.淘宝搜索条点店铺 关键词"散热"
出来的结果页左上 类目 选 电脑硬件/显示器/电脑周边.
搜索结果前十五项点进去看看商品就很容易分辨哪些家真的专门做PC散热.

DIY散热改造所涉及的零件在淘宝里专门专业的商家处都能买到的.

[马六甲 编辑于 2011-01-27 19:12]
[117 楼] calmday [资深泡菜]
11-1-27 16:38
原文由 梦悠游 在2011-01-27 16:32发表

顶部进风,靠近的后面板又抽风,会不会风道较乱?


那个箱子结构和k58差不多,顶部进风和就平面图鸦给k58设计的风道一样了。
银欣其它垂直风道就贵了,而且都很长。

但谁喜欢用小板可以配FT03,垃圾桶式特别可爱。

[calmday 编辑于 2011-01-27 16:39]
[116 楼] 梦悠游 [陈年泡菜]
11-1-27 16:32
原文由 Angel17th 在2011-01-27 16:13发表
楼主不妨看看银欣的FT01,上置进风设计,目前才999,很有意思!


顶部进风,靠近的后面板又抽风,会不会风道较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