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婆婆
869 2
[1 楼] 小镇的没落 [泡菜]
11-12-15 13:30
芭沟社区有许多孤寡老人。都是工人的家属。他们过着家属的最低工资抚恤金生活。连最低的低保生活都没达到。其中我认识的一个孤寡老人。现在97岁了,一直一个人居住。她有两个子女都不是她自已的。两个子女都是退休的人。都有自已的一个家要照顾。所以这个杨秀英。自从老伴去逝后。一直一个人居住在他的老房子里〈中段〉每个月只吃嘉阳集团给的一点抚恤金〈165〉元。每次带游客经过这里的时候。我都会让我的游客停下来听听她的故事。
      今天我又带着我的游客经过这个小胡同时。真正坐下来和她好好的聊了好一会儿。她是一个比较健谈的人
       杨婆婆是从河南洛阳那边随工人一起过来的第一批家属。她是见证了嘉阳煤矿在芭蕉沟的兴衰的一个过程的见证人。说起老芭蕉沟可能没有谁比她更了解的。。说起哪个建筑哪个建筑是个那个年代修建的。。比谁都清楚。。很多建筑自已本身还参于其中了的。。最兴盛的时候还是芭沟镇的一个段的段长了。说起那时一起的工作人员。看着一个个都走了。。。感叹不已。。
     老伴去逝二十多年。从最开始的抚血金50多元到现在的165元。。年轻的时候自已就在房子边上开垦点小地。种些小菜。自耕自足,平时就买点油,盐。什么的。日子还能过得去。。现在年纪大了。行动一年不如一年了。子女又不在边上。。两只脚有点骨质增生。行动更不灵活。每个月还买点药什么的,根本不够。为这事。我曾经找过社区请求他们的帮助。可是他们回答我的时。这人是属于嘉阳的职工家属。不属于我们的管理范围。应该去找他们的嘉阳集团的下属单位芭管处工会。当我去找他芭管处工会时。工会主席给我明确答复。这种事帮是要帮。不可能每个前月都有这样的补助。是一个季度补助一回。而且只有一百元。更不是每季度都有的。。老芭蕉沟像这样的家属吃抚恤金的还有很多。不可能面面具到。而 且他也说了一个最重要的点。嘉阳集团最属于芭沟镇府管辖。那么这些老了家属与矿工子女的民生应该也在管辖范围内。明说了这些家属真正要管起来不应该是嘉阳集团来我 。这下我也法了,尽了我最大努力。居然是这样的消息。。我也不敢把变样的消息给老人说。只是每次经过候他门前都热情的问候她。让我的游客给她的家门口热闹些。让她知道还有人在
关心着她的。让她也知道我们芭沟管理人员还是没有忘记她的。让她知道芭蕉沟还是很的生气的。。
     当我们有关人员问她你这里一个亲人都没有了。为什么不回自己的老家了。?她这样回答我们的。她说她说她很小就跟着工人来这边了。。对家里的那些亲戚都没什么印像了,现在家里的舅舅与姑姑都不在了。。那边也没什么亲戚了。再说了我在这边待了几十年了,看着嘉阳煤矿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形到现在的没落一点一滴都让她回味无穷
已喜欢上这个小镇了。还有周围领居对她都很好。。所以也习惯了这边生活了。。留了下来。。
       当我问她一个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时。我问她你在这里一待待了那么几十年。对小火车当初要拆掉与没拆掉作为旅游开发来发展有什么看法。她给我谈了很多。。。。。她说我是看着小火车铁轨开始修。到我亲自也参加进去修到运行。。一直到现在。。当段长的时候每次出去开会回来。那时能坐上小火车真得很幸福的事。火车没通的时候。出外面去开会什么的。全是走路。。要走好几个小时喃。回来都是大半夜了。所以有了小火车。。真得造福了这山里面的人。人们知道把多余的农作物拿到外面去买卖了。。也可以到县城里去感受感受一下新东西了。。说起那时通了火车。。杨婆婆还真得很激动。话唊子一下打开了。也把我们拉到了那个年代。。。说起她那年青时。芭蕉沟的工人家属那时是都没有工作的。。都在在家带好孩子作好家务。。每天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没事邻居就围坐在一个小巷子里。晒晒太阳。拉拉家长。那日子过得是真美呀。。有了小火车。。她们的话题更多了。。随时都能从干部家属那里们听到新东西。。她说那时的火车次数还要比现在多得多。。以前每天都有8班。再加上煤车。。每天十几班了。。火车来了。。大人小朋友们都喜欢站在站台上去看小火车。。假如哪一天路上碰上塌方火车没法开进来。。心里都在守望。。都在担心。。火车怎么啦。。你看她们都把小火车融入到自已的生活中去了。。都把小火车当成是自已的孩子了。2003年听说那时差点就把小火车拆掉了。。心里那个纠结。老人们都在说千万别拆掉呀。拆掉了。。那菜子坝读书的小同学们可惨了,他们好 造孽哦。。
      芭蕉沟的家属们坐惯了小火车。以后出去更不方便了。。。习惯了有小火车的陪伴,,才不管你通其他车更方便了。。习惯了小镇的这种原生态的生活。才不希望把这里给破坏掉了。。习惯了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才不希望更多的人来打饶这个小镇了。。
        小火车到目前为止也是对老芭蕉沟的矿工子女家属是属于优惠性的。。她们的生活※※也是比较低的。。所以她们真得不希望小火车拆掉。。
     当我问她现在小火车有很多游客包括外省外国的人都来坐小火车。你欢迎吗?她说,当然欢迎了。。我都听说了。我们这里的小火车是很希有的哦。而且是世界都很出名的哦了。。肯定希望他们多来坐坐。。多来感受一下我们那坐了一辈子的小火车他的独特。看到小火车从以前的很多人都坐她到小火车很少人坐。到现在又有很多人喜爱。。她真得很欣慰。。很多时候。。我都在她的话语中看到了她对小火车的恋情。我也从中认识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小火车的故事     一一的为下一个游客解说着这个小火车对芭沟人的一种恋情。。
        其实从这些谈话中。我们也看到这个杨婆婆对生活的一种开朗。一种豁达。。没有欲望。 而且她对抚恤金只给她那么点钱。她一点都没有埋怨  她也说了能过得去就行了。。她还很感谢※※※了。。感谢国家还记得她。比起那些更无能生活的人她还算好的哦。所以她很知足。而且也知道我们都在 关心着她,她真得很高兴。
    那天下午我们和她聊了很久。。杨婆婆也确实很高兴。。也看得出杨婆婆真得是一个很安于现状的人。。也喜欢这样的生活。。最后我们一一祝福杨婆婆长命百岁,活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3 楼] jlcah [老坛泡菜]
11-12-30 20:41
欣赏LZ的人文情怀
[2 楼] 街边茶客 [资深泡菜]
11-12-15 16:26
这个故事非常感人。像杨婆婆这样处境的老人,在中国不算少数。※※※※、贪腐横行,※※富人一掷千金,像杨婆婆165元/月低保,在如今物价飞涨的年代根本无法生存。一年的低保费买瓶茅台酒都不够。现在而今眼目下,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都是繁荣昌盛,而社会底层人的生活困境却无人关注,唱赞歌的多,关注疾苦的少。作为百姓只能是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