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教摄影】冰雪风光摄影
806
5
[1 楼] xuedizi2002
[泡菜]
12-1-30 19:13
隆冬季节,很多摄影爱好者会甘愿冒严寒去拍摄洁白晶莹的冰雪世界。
冰雪摄影与常规的摄影有很大区别,其技术难度不小,须克服严酷环境、掌握一定的拍摄方法。 摄影器材的准备 在冰天雪地中拍摄,首先要具备能够抗寒的摄影器材。在非常低温下,很多摄影器材都会出现问题,最常见的故障是: ◇在–10℃以下,电池效能大大降低,电子相机很快就会耗尽电力而“死火”; ◇当气温低至零下二、三十度,一些机械相机的快门和光圈会被冻结,不能开合; ◇如果镜头的密封性不佳,变焦环和对焦环进了水汽,可能会被冻结不能转动。 因此,冰雪摄影的器材和配件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照相机 ◇过去一般认为不用电力的机械快门照相机比电子照相机更适应低温,但如今新型的专业数码相机抗寒力极强,只要用适当的方法保温,—20至—30℃完全可以对付。通常是越低档的相机其抗寒能力越差。 ◇多数现代照相机的润滑系统已经有较好的温度适应性,只要做足防寒措施就可以了。有一种防雨雪的相机保护套,可保温,顺便把手也暖和了。 相机电源 ◇应使用耐寒的电池。不同种类的电池耐寒程度不同,耐寒力的强弱依次为:充电锂电池、普通锂电池、碱性电池,其它种类的电池则不宜在低温下使用。 ◇为了使电池保持温度,可带备户外活动用的发热暖包,贴在相机的电池仓部位。这类暖包一般可保持在40℃半天时间。可能的话,使用延线外接电池,将电池贴身携带,这是最长久的解决办法。 保护相机和镜头 ◇镜头的密封性要好,以防沾了雪溶化时入水。 ◇在冰雪环境中尽可能不更换镜头;不得已须换镜时,则要避免冰雪进入相机和镜头内,溶化成水滴会损坏器材。特别是在使用数码相机时更须小心,雪粒一点也不能掉入机内。 ◇在严寒中拍摄后,如果要进入温暖环境,须事先将相机和镜头清去积雪装入相机袋中盖好,否则一入室内,镜头就会返潮形成水珠;反之,由室内走出室外,也要有一段时间使器材接近环境温度,才拿出来使用。 拍摄冰雪风光的要领 注意曝光补偿 冰雪摄影的难点在于准确曝光。 许多人拍摄冰雪景色时,以为因为冰雪的亮度很强,一定容易曝光过度。殊不知拍摄出来一看,明亮晶莹的冰雪几乎都变得一片灰暗,曝光严重不足。其实正好相反,拍摄明度甚高的冰雪更应增加曝光量才能再现出其真正亮度。 因为我们的相机测光系统是按照中间色的亮度设计的,如果遇上特亮或特暗的物体测光就会失准。因此当你用相机的自动曝光来拍摄冰雪,就一定要注意用补偿曝功能,须增加一级左右的曝光,才能拍摄出明亮的效果。 当然,有一些情况可当别论。如果明亮的冰雪与许多颜色深重的景物(例如蓝天、岩石、树木等)交错在一起,此时画面里的明暗之和已达到中间色阶的明亮度,便不必增加曝光了。 拍摄出冰雪的韵味 冰雪风光最动人之处就是那银妆素裹、雪亮冰晶的感觉。在冰雪下,大地上的凌乱和繁杂都被掩盖了,显出一派洁白和谐,一派恢宏气势。而晶莹的冰挂、纯洁的雾淞,又予人精致玲珑、亮丽闪烁的特殊质感,拍摄冰雪风光,主要就是着力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组织画面,最容易出效果。 实际上,雪地无论是色彩还是形状往往都比较单调。要善于利用起伏的景物可去破除形状的单调,因此要重视处理树林、房屋、人物等在雪地上的构成关系;并且注意在白色世界中表现出黑、白、灰乃至色彩的变化,才能达到一定的视觉丰富性。 在微观方面,则要很注意质感的表现,否则你就浪费了冰雪独有的质地美感。而要表现出这质感美,光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拍摄冰,在逆光下,冰会显得特别晶莹通透。 表现质感有赖于曝光的准确度。曝光过度和不足,都会使影像损失层次,影响质感的表现,必须以准确的曝光,才能把质感表现得最好。 ![]() |
[6 楼] xuedizi2002
[泡菜]
12-3-8 19:06
野菊。摄于香港郊野。135菲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70~200mm镜头;ISO 100反转片,1/250秒,5.6光圈;长镜头、大光圈使前后景出现虚实变化。
![]() |
[5 楼] xuedizi2002
[泡菜]
12-3-7 14:46
【一哥教摄影】春花烂漫入镜来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三月里,香港花展和礼宾府花园开放日接连而来,满城的木棉也染红了枝头,处处能感受到“紫陌红尘扑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浓浓春意。而花卉摄影爱好者们更四出“拈花惹草”,去追逐江南的梅花、藏南的桃花、云贵的油菜花、扶桑的樱花……把自己浸没在那百卉争妍的花季里。 这一课,就讲花卉摄影吧! 拍摄花卉的装备 拍摄花卉的摄影器材较特别,需适应近摄、特写、远程拍摄及拍出虚实变化等诸多要求。 照相机 单镜头反光类型的照相机比较适合拍摄花卉,这是因为这类相机没有视差。旁轴相机则因为其取景器与镜头不在同一轴心上,近摄时会有严重视差,所以不宜用来拍摄花卉。例如相近于120画幅的中型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相近于135画幅的小型单镜反光照相机、都可以用于花卉摄影,通常小型照相机有较多镜头可选择,所以小型照相机更为适用。为了追求重复曝光带来的特殊影像效果,应优先选择具备重复曝光功能的照相机。 如今非常普及的LCD视屏取景相机(俗称DC机),由于没有视差问题,所以也用来可以拍摄花卉。 镜头 近摄镜头可以拍摄到花卉的特写影像,自然非常优胜。以135画幅照相机的近摄镜头为例,较流行的规格有50mm、100mm、180mm等,短焦距的镜头比较轻便,但当不能靠近拍摄时(如拍摄树上及水中的花,或是拍摄与花相伴的昆虫、小鸟等),就非用长焦距的镜头不可了。 只要不是拍摄大特写,其他长焦距镜头也适用。特别推荐反射式长焦镜头,其特殊的光学结构可以使焦点以外的光斑变成美丽的光环,这是花卉摄影的利器。 其他用品 近摄和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时,为了防止震动而使影像虚松,经常需要用三脚架来稳定相机;在同一视点进行重复曝光时,三脚架更是必不可少。 当背景环境显得杂乱时,可用背景纸、衬布、反光板之类作为背景。 带备一个喷水壶,需要时湿润一下花朵,能起生动画面的作用。 在镜头前加上偏光滤光器,可减除叶面和花瓣上的反光,使色彩更浓艳。 控制景深和讲究用光 为了突出花卉的形象,通常会以虚影朦胧的背景来衬托出清晰鲜明的花朵。最常用的手法是用长焦距镜头以大光圈拍摄来造成很浅的景深,以达到背景虚化的效果,清晰的主体便跃然而出了。 反射式镜头的虚化效果非常独特,能使焦点以外的影像变得既虚幻又有装饰味,这是一般镜头难以达到的。 拍摄花卉,应特别讲究用光。花瓣、叶子一般都很薄,在逆光的透射下,会显出透明的质感和鲜明的色彩,最能表现出花卉的美丽形态,因此要寻找逆光或侧逆光的角度拍摄。 雨后初晴是拍摄花卉的上佳时机,此时花卉上的水珠晶莹透亮,使画面更加水灵、生动。当然,用自行水壶喷洒来“制造”水珠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运用技巧创造浪漫意境 花卉摄影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可以运用各种技巧,精雕细刻地创造各种艺术意境。其中,又以追求迷人的朦胧美最为摄影家所喜好。 除了用反射式镜头拍摄之外,近年来流行以柔焦方法拍摄出有如轻雾般的朦胧效果。最有效者,是用两次或多次曝光来营造朦胧感。 重复曝光拍摄花卉,主要是用虚、实双焦拍摄。方法是:第一次曝光时聚焦于主体,得到清晰的影像;第二次曝光则使所有的景物脱焦,得到朦胧的影像;两种影像叠在一起,就合成了实中有虚,虚实相融的景像,使画面呈现迷蒙浪漫的意境。如果你的照相机没有重复曝光的功能,则可以拍摄一实一虚的两个画面,再用电脑合成为一幅类似重复曝光的作品。 多次重复曝光,通常用于拍摄中景而不是特写。方法是:手持相机以较快速度快门连环拍摄,由于拍摄过程中手势必定会不由自主地移动,就形成了重叠交错的影像,营造出另一番意趣。 |
[4 楼] xuedizi2002
[泡菜]
12-2-20 19:30
【一哥教摄影】掌握摄影曝光的诀窍
准确曝光是摄影的基本功。在菲林时代,这基本功的必要性是无可置疑的。到了今天,因为数码相机可以实时检视曝光是否正确,不少人便不重视学习准确曝光了。但是,如果你对摄影作品的质素有较高的要求,就起码要学会主动控制曝光,才能自如地获取层次丰富、具色彩力度的照片。 照相机只认“中间灰”是朋友 一些经验未深的摄影爱好者会提出类似的问题: ——我拍摄的雪景,为什么雪总是不白? ——这一片森林的色彩明明是很浓重的,为什么拍摄出来却如此浅淡? ——我喜欢拍日出日落的风景,但是不知为什么拍出来不是太暗就是太亮? 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常会反问:如果你用傻瓜相机去拍摄一张黑纸、一张白纸、一张灰纸,得到的照片会不会分别是黑、白、灰? 比较明白的朋友答道:不会,应该都是灰色。 对了。因为世间万物的平均明度是中庸的灰,所以制造测光表时就设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18%黑度的灰色(又称“标准灰”、“中间灰”)。测光表,这个被派来辅助我们测定曝光数值的家伙,一出世就认定只有灰色才是正确的,因此“不管白猫黑猫,拍出来都是灰猫”。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在拍摄一些明度很高或很低的景物时,需要对测光表测定的数值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得到曝光准确的影像。通常是:明度越高的景物(如白雪、浪花、沙滩、白云、肤色洁白并且穿浅色衣服的人物),越要增加曝光;明度越低的景物(如森林、深色的岩石、黝黑肤色的人物),越要减少曝光。 拍摄经验丰富的人,首先会目测估量被摄主体的明度与“标准灰”的差别,然后判断是否应在照相机的测光数值上增加或减少曝光。例如拍摄一位站在白墙前面的女郎,通常需要在照相机测光数值上增加曝光,她才不会变成“灰姑娘”。 摄影小词典 在摄影光学中的明度、亮度、照度等词汇,一般人容易混淆。不妨多了解一点,对理解摄影会有好处。 明度:指物体本身颜色(固有色)的深浅度。为了便于理解,你不妨假设把颜色转换为黑白单色;这样,明度就是指黑、灰、白阶中的位置。很明显,黄色的明度高于红色,红色的明度高于黑色。 照度:指对景物照射的光源强度。不少独立测光表具有测量照度的功能,称为“入射式测光”。 亮度:指景物在光线照射之下呈现的深浅度,其中混合了景物的明度和被光源照射而反射出来的光强度。如果用测光表对着被摄景物测光,测得的就是景物的亮度,这种测光方式又称为“反射式测光”。 用不同的测光方式求得准确曝光 针对不同的景物而采用合适的测光方式,是准确曝光的“基本法”。现代照相机的测光系统已经具有多种测光模式: 平均测光: 平均地对全画面测光。适用于多数明度适中的景物;但是如果遇上类似“灰姑娘”那样的情况,测光表就会“受骗”。 区域测光: 对画面的中间区域测光。这种测光模式可以照顾到通常摄影主体在画幅中间区域的情况,因此比平均测光的准确性高。 中心点测光: 这种模式的测光角度一般只有3°左右,比较适合有经验的摄影者,可以根据需要而主动选择测光部位,然后以手动调节曝光。以上述的“灰姑娘”为例,如果你将测光点对准人物测光,就不会被明亮的白墙“蒙骗”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自动曝光,因为须测光的部位不一定在构图中心,自动拍摄时会有误差;除非你测光时按住测光锁定掣,然后才构图拍摄。 上述以测光范围作区分的测光方式,其实都是把测光表向着被摄景物测光,测得的是景物的“反射光”。测反射光,如果遇上景物的明度较为极端(例如前述的“白猫黑猫”),测光表就会受骗,发出错误的曝光指示。针对这种情形,有两种解救方法: 用灰卡测光: 当难以判断以什么景物作为测光依据时,可以把照相机对着一块标准灰卡来测光。这是很准确的测光方法。当然,测光时灰卡的受光角度必须与景物受光角度一致。 标准灰卡可在专业摄影器材店买到,也可用近似18%灰度的哑面卡纸代替。我曾用一种牛皮纸信封,有时用自己的手背(晒黑的黄种人肤色颇接近标准灰)权充灰卡。 入射式测光: 即是测量光源照射的强度(“照度”)。因为无论什么颜色的景物,在同一光源下的照度都是一样的,所以这是最准确的测光方法。此法需要使用具有入射测光功能的测光表,并且测光表受光的角度要同景物的受光角度一致。 包围曝光: 对测光数据没有信心时,就加加减减多拍一些,“宁杀错勿放过”,这是虽笨却有效的方法。 |
[3 楼] xuedizi2002
[泡菜]
12-2-1 15:20
再贴一张。。。。
![]() |
[2 楼] xuedizi2002
[泡菜]
12-2-1 15:19
再贴两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