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楼] 6616232
[泡菜]
12-7-7 15:27
我第一台奥林巴斯E-P1的高感(1600以下)的质感很好,很柔和,就像D3S那种降噪算法。但是从E-PL1之后到现在E-M5它家的降噪算法就变得很糟糕了,应该是学佳能DC那种降噪算法来的,就是说,亮部锐利度依然很足,但是非亮部的画质就因为这种算法使得画质破碎感。E-P1那种算法虽然阴影部有种噪点造成的“暗部”,但是很柔和,很讨好眼球;而E-M5那种算法虽然远看好像颜色很纯净,没有什么噪点,其实近看的话就会看到一颗颗亮燥,很不讨好眼球。其实佳能DC的DIGIC 4的降噪算法就是这种,可能这种算法最早是佳能用的,这种降噪算法和PS插件noiseware是一样的,佳能和奥巴的算法就和noiseware把降噪程度拉到一半的效果是一样的,就是降一点,不降得太多,但是其实这样做是最不好的,要不就不降,要不就降到足够。这种算法的好处是保留的轮廓细节清晰,看起来好像高感下清晰度依然很高(的确比那种柔和算法的清晰度要高些,但是其实好极有限,但是却损失了柔和的画质)。 第一张是E-P1的ISO1600 虽然噪点很严重了,但是画质很柔和,所以很讨好眼球 本帖最后由 6616232 于 2012-7-7 15:28 编辑
|
[32 楼] laika2008
[泡菜]
12-7-26 14:03
猫烧卖 发表于 2012-7-24 12:12  话糙理不糙 之所以不选择M43就是觉得画质不行,那个体积“平衡”不了那个画质 不要忘记还有人用国产几百块钱山寨手机拍照的人,M43怎么不行了???你不喜欢M43,并不能说明M43不好,如果这类机子都是垃圾,为什么有人生产有人卖?合着生产和买的人都是错误的
|
[31 楼] laika2008
[泡菜]
12-7-26 14:00
城管来了 发表于 2012-7-8 16:54  又来胡扯八道,啥叫“平衡了体积和可接受画质”? 你小手飘飘而讲究小体积? 专家有专家的画质要求,化外之人有他们的眼光,草包有草包的画质满足,岂可一概而论?乱弹“平衡”纯属扯淡,你没有任何资格代表其他人! 那你代表谁呢?买M43的人大把,是不是买M43的都被你归类为草包人要草包画质?直接喷别人是草包的人素质可见一斑
|
[30 楼] 风夜行
[泡菜]
12-7-24 12:56
Tonyman 发表于 2012-7-8 13:18  脑残的不是我,看清楚命题再来喷,我没说套头的边缘成像质量,我说的大光圈镜头的边缘成像质量?微单边缘成像质量不好是因为法兰距与传感器对角线尺寸比太小,光线在coms边缘时与coms成夹角出现的分辨率损失,这是E卡口设计时一味为了机身轻薄,留下的天生缺陷。同样的APS-C画幅X-pro1就没这个问题,前提是法兰距增大,机身体积变大。 还说不是,Xpro-1比Nex法兰距短好吧?
|
[29 楼] 一句
[泡菜]
12-7-24 12:52
Tonyman 发表于 2012-7-8 13:30  M43系统的优势是在平衡了体积和可接受画质的情况下,镜头比E卡口更容易得到高的光学素质。其实APS-C的优势也就在高感上,现在M43新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对于APS-C的高感优势。另外低感时APS-C根本就没有明显优势可言,但是镜头素质上M43的廉价头都明显的比E卡口的好,这种优势不在于镜头的设计加工质量,而在于M43卡口综合优化的结果。 直接拉黑就行啦,跟喷子对碰是降低智商的有效手段
|
[28 楼] mancn
[资深泡菜]
12-7-24 12:44
6616232 发表于 2012-7-7 16:23  下面上一张典型的佳能DC的DIGIC 4的降噪算法IXUS 310 HS佳能,不得不说,这种降噪算法保留的细节是最多的,清晰度也是最多的,但是画质很不讨好眼球 这种画质还有什么细节,连个耳朵都看不清楚了,还谈细节?
|
[27 楼] mancn
[资深泡菜]
12-7-24 12:43
|
[26 楼] 猫烧卖
[泡菜]
12-7-24 12:12
城管来了 发表于 2012-7-8 16:54  又来胡扯八道,啥叫“平衡了体积和可接受画质”? 你小手飘飘而讲究小体积? 专家有专家的画质要求,化外之人有他们的眼光,草包有草包的画质满足,岂可一概而论?乱弹“平衡”纯属扯淡,你没有任何资格代表其他人! 话糙理不糙  之所以不选择M43就是觉得画质不行,那个体积“平衡”不了那个画质
|
[25 楼] 6616232
[泡菜]
12-7-24 12:05
12huiwpfns 发表于 2012-7-8 22:14  质感...柔和...讨好眼球...
干脆说现在的新机子
没有以前的机子毒..德味..大湿..
科技在进步...总有一批顽固派... 我是顽固派的对立方,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我的贴子
|
[24 楼] 12huiwpfns
[泡菜]
12-7-8 22:14
质感...柔和...讨好眼球...
干脆说现在的新机子
没有以前的机子毒..德味..大湿..
科技在进步...总有一批顽固派...
|
[23 楼] 康花花
[资深泡菜]
12-7-8 20:24
要让锐度降低并且消除“玻璃状、毛絮状”的噪点,把锐度设置为-2就可以了,这样EM-5至少到ISO3200都不会有啥问题,当然如果觉得有点肉就后期一下。
|
[22 楼] 城管来了
[禁言中]
12-7-8 16:54
Tonyman 发表于 2012-7-8 13:30  M43系统的优势是在平衡了体积和可接受画质的情况下,镜头比E卡口更容易得到高的光学素质。其实APS-C的优势也就在高感上,现在M43新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对于APS-C的高感优势。另外低感时APS-C根本就没有明显优势可言,但是镜头素质上M43的廉价头都明显的比E卡口的好,这种优势不在于镜头的设计加工质量,而在于M43卡口综合优化的结果。 又来胡扯八道,啥叫“平衡了体积和可接受画质”? 你小手飘飘而讲究小体积? 专家有专家的画质要求,化外之人有他们的眼光,草包有草包的画质满足,岂可一概而论?乱弹“平衡”纯属扯淡,你没有任何资格代表其他人!
|
[21 楼] Tonyman
[资深泡菜]
12-7-8 13:30
城管来了 发表于 2012-7-8 11:48  扯淡!M43 x系列电伸缩、套头的边缘能好多少?微单好头边缘就差?全幅乃至大画幅干脆边缘烂得没人玩?
你是否说世界最小cmos的相机边缘绝世无双?应该优势最大?大家都该去玩1000多的相机?
脑子不行你啥也不行!!你这种人还来论坛干啥呢,纯粹丢人现眼! M43系统的优势是在平衡了体积和可接受画质的情况下,镜头比E卡口更容易得到高的光学素质。其实APS-C的优势也就在高感上,现在M43新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对于APS-C的高感优势。另外低感时APS-C根本就没有明显优势可言,但是镜头素质上M43的廉价头都明显的比E卡口的好,这种优势不在于镜头的设计加工质量,而在于M43卡口综合优化的结果。
|
[20 楼] Tonyman
[资深泡菜]
12-7-8 13:18
城管来了 发表于 2012-7-8 11:48  扯淡!M43 x系列电伸缩、套头的边缘能好多少?微单好头边缘就差?全幅乃至大画幅干脆边缘烂得没人玩?
你是否说世界最小cmos的相机边缘绝世无双?应该优势最大?大家都该去玩1000多的相机?
脑子不行你啥也不行!!你这种人还来论坛干啥呢,纯粹丢人现眼! 脑残的不是我,看清楚命题再来喷,我没说套头的边缘成像质量,我说的大光圈镜头的边缘成像质量?微单边缘成像质量不好是因为法兰距与传感器对角线尺寸比太小,光线在coms边缘时与coms成夹角出现的分辨率损失,这是E卡口设计时一味为了机身轻薄,留下的天生缺陷。同样的APS-C画幅X-pro1就没这个问题,前提是法兰距增大,机身体积变大。 本帖最后由 Tonyman 于 2012-7-8 13:24 编辑
|
[19 楼] 城管来了
[禁言中]
12-7-8 11:48
Tonyman 发表于 2012-7-8 11:20  M43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合理的体积范围内提供可接受和实用的照片质量,对焦速度大光圈镜头的边缘画质比APS-C画幅的更好,OP两家镜头接口通用,镜头选择余地更大等明显优势。虽然APS-C画幅的现在有宾得、索尼、三星、富士但是几家的镜头接口和其他附件(如闪光灯)都不能通用,所以镜头相对独立单一。 扯淡!M43 x系列电伸缩、套头的边缘能好多少?微单好头边缘就差?全幅乃至大画幅干脆边缘烂得没人玩?
你是否说世界最小cmos的相机边缘绝世无双?应该优势最大?大家都该去玩1000多的相机?
脑子不行你啥也不行!!你这种人还来论坛干啥呢,纯粹丢人现眼! 本帖最后由 城管来了 于 2012-7-8 11:56 编辑
|
[18 楼] Tonyman
[资深泡菜]
12-7-8 11:20
M43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合理的体积范围内提供可接受和实用的照片质量,对焦速度大光圈镜头的边缘画质比APS-C画幅的更好,OP两家镜头接口通用,镜头选择余地更大等明显优势。虽然APS-C画幅的现在有宾得、索尼、三星、富士但是几家的镜头接口和其他附件(如闪光灯)都不能通用,所以镜头相对独立单一。
|
[17 楼] Tonyman
[资深泡菜]
12-7-7 22:54
锐度和层次本来较好,当受制于无忌256K限制画质被劣化。 本帖最后由 Tonyman 于 2012-7-7 22:57 编辑
|
[16 楼] Tonyman
[资深泡菜]
12-7-7 22:50
|
[15 楼] 城管来了
[禁言中]
12-7-7 18:35
EM5比过去的m43在画质上还是有进步的,毕竟抛弃了松下那技术低劣的烂cmos。小底终归是小底,捉襟见肘,偏重提升锐度,难免影响其他方面。
|
[14 楼] 6616232
[泡菜]
12-7-7 17:04
lorb 发表于 2012-7-7 16:59  把降噪关了 我这里只说jpg直出降噪而已,关闭降噪不是一般的普通市民会做的,所以jpg的降噪算法还是很重要的
|
[13 楼] lorb
[资深泡菜]
12-7-7 16:59
|
[12 楼] 6616232
[泡菜]
12-7-7 16:34
下面这张是尼康P510的算法,虽然锐利度不足,但是画质柔和,很讨好眼球(别忘了,尼康P510的这块1600w高感还不如佳能IXUS310的那块1200w呢) 本帖最后由 6616232 于 2012-7-7 16:35 编辑
|
[11 楼] iConfused
[泡菜]
12-7-7 16:24
821023kyo 发表于 2012-7-7 16:15  在商场里试了下传说中的神机EM5,被它的低感画质吓了一跳。 不知道资深是表扬还是贬低。。。。。听上去是贬。。。。
|
[10 楼] 6616232
[泡菜]
12-7-7 16:24
821023kyo 发表于 2012-7-7 16:15  在商场里试了下传说中的神机EM5,被它的低感画质吓了一跳。 我对奥巴现在的jpg算法真的很讨厌,要是用回E-P1的那种算法的话是最好的
|
[9 楼] 6616232
[泡菜]
12-7-7 16:23
下面上一张典型的佳能DC的DIGIC 4的降噪算法IXUS 310 HS佳能,不得不说,这种降噪算法保留的细节是最多的,清晰度也是最多的,但是画质很不讨好眼球 本帖最后由 6616232 于 2012-7-7 16:35 编辑
|
[8 楼] 821023kyo
[禁言中]
12-7-7 16:15
在商场里试了下传说中的神机EM5,被它的低感画质吓了一跳。
|
[7 楼] 翼刀
[资深泡菜]
12-7-7 15:55
小底子拼命玩高感就这后果,你说的画面破碎实际上就是加大抹噪点力度,然后使劲锐化边缘造成的,这个过程可以在PS上模拟,画面显得很假,色彩层次减少,普通消费者不明白怎么回事,只是觉得画面不对劲,会PS的一看就知道这是赶鸭子上架啊。
|
[6 楼] cylinux
[资深泡菜]
12-7-7 15:51
|
[5 楼] 6616232
[泡菜]
12-7-7 15:46
但是E-M5为了让噪点完全消失,让右边的门看起来好像和左边的门看起来好像同样没噪点,所以就使得画质产生玻璃碎片感的亮燥 下面这张图是E-M5 ISO 640 本帖最后由 6616232 于 2012-7-7 15:47 编辑
|
[4 楼] 6616232
[泡菜]
12-7-7 15:41
E-P1 ISO1600 虽然这种降噪算法会留下噪点的痕迹、阴影,但是画质柔和,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本帖最后由 6616232 于 2012-7-7 15:4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