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再走美西南!(Grand Circle South:约书亚树、赛多纳、石化林、纪念碑谷、大峡
12551 349
[291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8 12:13
再来两张马掌湾。
[290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8 07:55
离开羚羊谷,赶紧回酒店洗涤一下,也顺便清理一下相机。午饭过后,就驱车前往不远处的马掌湾州立公园(Horseshoe Bend State Park)。

和羚羊谷一样,马掌湾是又一个在无忌已经被”拍烂了“的景点。西行的科罗拉多河在这里来了个宛如马蹄掌般的转弯。拍马掌湾的关键,第一人要胆大不恐高;第二要有超广镜头。当天俺用的设备是适马SD1m加10-20mm超广变焦。风还是很大,站在悬崖边上还是要小心一点。。。
[289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7 23:19
出羚羊谷的时候,人是这个样子的。
[288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7 22:25
看看沙雨是啥样的。
[287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7 17:12
再来。
[286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7 16:26
来几张光拍石头,没有光柱的。
[285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7 14:38
领导拍的片子,基本上都是竖构图。找几张横构图的不容易。
看看这光柱,就知道谷中的“沙雨”是啥样子的了。。。
[284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7 08:31
再来。竖构图。
[283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6 17:44
继续。
[282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6 16:13
再上几张135拍的。当时领导用k5,由于没有脚架,因此iso放在1000上,手持。
本帖最后由 国际鸟人 于 2012-10-26 16:13 编辑

[281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6 14:16
这一位。。。
[280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6 12:49
“摄影团”的架势。
[279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6 11:09
上几张花絮吧。

这是“普通团”的团友在拍光柱。
[278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6 10:00
竖构图。
横构图。又见流沙。
[277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6 08:15
跟着导游继续往前走。谷内其实人满为患。摄影团的好处是:导游会把两边的人都挡住,给俺们留出拍照的机会。
[276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5 17:43
竖构图的来了。过曝的光斑有点恼人。
[275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5 16:18
这是首帖同一视角的图。流沙不是总有的,光柱也不是总有的。。。

有光柱的时刻。
没有光柱的时刻。
[274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5 13:04
踏踏 发表于 2012-10-25 11:59
我觉得可以在交了5美金门票后,不用坐印第安人的皮卡和雇导游,自己走进去更好。那沙漠不会迷路,跟着车辙走,这样自己在里面想呆多久就呆多久,雇佣导游的坏处是时间很短,就要跟他车回来。

这个。。。俺还不知道谁没有跟团自己进去过。。。

本帖最后由 国际鸟人 于 2012-10-25 13:04 编辑

[273 楼] 踏踏 [资深泡菜]
12-10-25 11:59
国际鸟人 发表于 2012-10-25 11:24
继续发图。是不是已经有些审美疲劳的感觉?

我觉得可以在交了5美金门票后,不用坐印第安人的皮卡和雇导游,自己走进去更好。那沙漠不会迷路,跟着车辙走,这样自己在里面想呆多久就呆多久,雇佣导游的坏处是时间很短,就要跟他车回来。 本帖最后由 踏踏 于 2012-10-25 12:01 编辑
[272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5 11:24
继续发图。是不是已经有些审美疲劳的感觉?
[271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5 09:58
两台相机。俺用645D+25mm/4镜头。光圈优先放在f8上,ISO200,上架子,快门线。领导用K5+DA1224,ISO1000,P档,手持。本意是请领导多拍些花絮,结果她也在这美景之前忍不住,拍了许多好片子(虽然是手持)。
[270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5 08:36
从集合点到羚羊谷的“大门”有一段3.5英里(6公里)的沙石路。俺们14个人就被改装的“大脚轮”皮卡(后面装上了座位)一路顶着狂风颠簸到目的地。

下了车,进了羚羊谷,几位早有准备的摄影师都拿出设备,还有防沙的塑料套。俺是因为2009年来的时候并没有刮风,因此也不知道谷中会有“沙雨”。好在宾得设备的三防功能,让俺也没有什么担心(切!俺在13级台风中都拍过!)不过那位带了飞思的哥们,居然也没有准备。。。郁闷了!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最后拿出一个佳能50D,外加17-40,估计是备机吧。直到行程结束,都没有再见到他的飞思和玛米亚。
[269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4 15:02
进羚羊谷必须是参加由当地印第安人领队的团。游览团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团,价格每人40刀(上次2009年来的时候好像还是36刀)。谷内游览时间1小时;另一种是摄影团,价格80刀。谷内滞留时间2小时。

上次俺们参加的是普通团,觉得受到限制太多。因此这一次,早就计划好要参加摄影团。摄影团每天只有一个,就是上午11点的。一共有14个人。差不多一半带着三脚架。有几位还是职业摄影师。带来中幅设备的,除了俺以外,还有一位从东部过来的,带了一个飞思的后背和玛米亚的机身。不过这位老兄后来很悲剧。。。
[268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4 12:46
5月26日在Page最主要的项目,就是羚羊谷(Antelope Canyon)。

羚羊谷(Antelope Canyon)实在是应该翻译成“羚羊峡”。中文里Canyon和Valley都翻译成“谷”,其实英文中差别蛮大的。不过貌似“羚羊谷”是通行的中文翻译,只好随大流了。

一般人所说的羚羊谷,其实是“上羚羊谷”(Upper Antelope Canyon),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佩奇市(Page)附近,就在科罗拉多河与因为修了格兰峡谷大坝而形成的鲍威尔湖边上。这里大峡谷的上游。羚羊谷本身就是科罗拉多河的一条小溪流。下大雨的时候,附近山上的雨水会顺着羚羊谷流入鲍威尔湖。不下雨的时候,羚羊谷是干的,可以赏景。

羚羊谷是所谓的“缝隙峡谷”(slot canyon)。这种峡谷基本上都是一个形态,就是在沙石岩中由于雨水冲刷和侵蚀,形成一段底部很窄且岩壁很陡的峡谷。在科罗拉多高原上有不少缝隙峡谷,其中大多数都位于纳瓦霍印第安保留区(Navajo Nation)内,并不对公众开放。联邦※※辖下的地区,也有几个缝隙峡谷,比如就在附近的Buckskin Gulch(号称世界最长的缝隙峡谷)和Wire Pass(离著名的红岩波浪Wave不远)。羚羊谷的附近,还有下羚羊谷(Lower Antelop Canyon)和水洞峡谷(Water Hole Canyon)。据说景色也同样漂亮。

而这个羚羊谷之所以大受游客欢迎,据介绍是两个原因:

1)入口和浏览线路在同一个水平面。而其他的缝隙峡谷就是地面上的一道缝隙,出入都要爬梯子;

2)羚羊谷是上窄下宽。夏天的时候,中午的阳光照进峡谷内,会形成美丽的光柱。

羚羊谷是一个印第安人保留区内的“部落公园”,按人头收钱。

前面说过,天气不是很好,主要是狂风,那种站不住的狂风。当时还想,谷外大风,谷内应该不刮风了吧?判断很正确,羚羊谷内是没有刮风。但是由于外面的大风,从顶上缝隙中落下的沙子成了“沙雨”,而且是瓢泼大雨那种。
[267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4 11:25
河川依旧 发表于 2012-10-24 09:44
不看还真不知道,再一看,还真是!

老派版主好!

嗯。赶紧拍拍马屁吧。。。
[266 楼] 河川依旧 [资深泡菜]
12-10-24 09:44
haha168 发表于 2012-10-22 22:19
版主大人好~!


不看还真不知道,再一看,还真是!

老派版主好!
[265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4 08:35
格兰峡谷大坝附近的步道。
格兰峡谷大坝下游的科罗拉多河。再下游就是大峡谷,再下游就是米德湖,再下游就是胡佛坝,再下游。。。
[264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3 17:46
从下游看格兰峡谷大坝。
[263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3 15:33
5月25日晚,住宿Page。

Page位于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的边界附近亚利桑那州一边。旁边就是格兰峡谷大坝。格兰峡谷大坝是下游的胡佛大坝之后科罗拉多河上的又一个大水坝,形成了鲍威尔湖。鲍威尔湖以及两岸的土地,建成格兰峡谷国家休闲公园(Glen Canyon National Recreational Area),由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

依然是大风天。这张片子可以看到:左边是格兰峡谷大坝,右边是格兰峡谷大桥,从Page跨过大桥就到达犹他州了。
格兰峡谷以及谷底的科罗拉多河。
[262 楼] 国际鸟人 [泡菜]
12-10-23 13:30
踏踏 发表于 2012-10-23 11:39
祝贺,老派当斑竹,俺要去趟美国当面道贺,并素要签名,同时抓斑竹当向导。。。

哈哈,欢迎踏踏哦!签名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