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一亮山西的宝贝——虚应故事:雁丘处
94676
1922
[1537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7 12:26
看看古镇的北半部分。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7 12:27 编辑
![]() |
[1536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7 00:26
从高处往下看,新建仿古房屋鳞次栉比,古镇复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7 00:26 编辑
![]() |
[1535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6 22:52
仍然是城墙遗址。
城墙不知建于何时,更不知过去这里发生过什么。 周围没有一人,初冬的风吹过,有种透骨的寒意。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6 22:57 编辑 ![]() |
[1534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6 20:38
从街边房屋旁可以绕到后面(镇子东面)的高处,上面有一些
古代城墙的遗址之类。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6 20:38 编辑 ![]() |
[1533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6 16:56
街边的工农兵礼堂。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6 16:56 编辑
![]() |
[1532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6 12:37
门前的石头拴马桩,顶部是动物雕像。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6 12:37 编辑
![]() |
[1531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5 22:26
旁边的石碑。碑文透露的是房主在新屋建成后的踌躇满志背后对子孙守成不足
的焦虑与不安。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5 22:27 编辑 ![]() |
[1530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5 19:47
另一座院落的大门,大门两边不仅有拴马桩,而且有一块石碑。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5 19:48 编辑
![]() |
[1529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5 14:32
这座院落的西南角门后有这样一堵砖雕。砖雕在山西明清民居中
很常见,但这个雕刻的内容是龙,不知是何缘故。是因为清朝皇帝 曾赐青龙旗吗?不得而知。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5 14:32 编辑 ![]() |
[1528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5 11:09
这是临街的大门,东向。在过去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人比比皆是的时代,
这样的人家是多大的大户?虽然无法与王侯相比,但对一般人而言,与自己 相比,那真正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5 11:10 编辑 ![]() |
[1527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4 23:57
看看窗户局部。这种门窗大到可能取代一面墙的做法在过去有两个优点:
一是屋内采光好,二是漂亮,但缺点也有二: 一是造价会贵,二是夏热冬冷, 冬天取暖又得一大笔银子。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4 23:58 编辑 ![]() |
[1526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4 19:34
这间屋子至少门窗应该是原物修缮而成。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4 19:34 编辑
![]() |
[1525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4 00:29
二进院的院门。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4 00:29 编辑
![]() |
[1524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3 20:47
到近处看看,门窗显然是近几年的产物。
近几年的产物也不错,这种修建好处至少有二:一是可以为人们建休闲娱乐的去处, 二是此类古建技艺可以由此传承下去,不至于湮没灭绝。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3 20:48 编辑 ![]() |
[1523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3 14:44
这间屋子门窗很精致,但非新非旧,不知为何时产物。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3 14:44 编辑
![]() |
[1522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3 00:02
这所民居是二进院落,这是第二进。北方的民居硬朗、粗犷,
有其独特韵味,不好之处也是自然条件的问题,即绿化偏少。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3 00:03 编辑 ![]() |
[1521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2 20:28
虽然院落焕然一新,但门窗廊柱还能看出过去的沧桑。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2 20:29 编辑
![]() |
[1520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2 15:47
修缮完毕后,古建民居院落一角。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2 15:48 编辑
![]() |
[1519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2 12:33
建筑修缮完毕后的小巷,地面还没处理。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2 12:33 编辑
![]() |
[1518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2 10:33
修缮工地与修缮工友。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2 10:33 编辑
![]() |
[1517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1 23:09
古镇正在修建,参与修建的铲车。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1 23:09 编辑
![]() |
[1516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1 19:34
站在真武阁上向北看,一水儿的新建或修缮过的旧式建筑。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1 19:35 编辑
![]() |
[1515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1 15:42
站在真武阁上向南看。据说,南面还有个三道阁。曾向南走了一大截,但没发现。
村子里路面得到了硬化,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1 15:44 编辑 ![]() |
[1514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1 12:27
真武阁南面的塑像。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1 12:27 编辑
![]() |
[1513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0 23:37
从旁边院落可以登上真武阁。真武阁内,面北的一侧有三尊塑像,应该是
道家人物,具体是谁就不清楚了。塑像手法娴熟,比例适当,但是略略有 点程式化的味道,三人眉眼极为相似,同胞兄弟一般。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0 23:54 编辑 ![]() |
[1512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0 21:51
真武阁的北面是这样。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0 21:51 编辑
![]() |
[1511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0 19:54
hahaer2015 发表于 2013-11-20 16:55 欢迎hahaer2015兄弟。 从1499、1450、1508帖中的所谓四道阁(又名双忠阁,原先阁上塑有诸葛亮和岳飞像) 进入青龙镇后前行数十米,下台阶若干,右手边(北面)就是该帖这座坐北朝南高10米、宽13.75米的 二道阁,又名真武阁。此阁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 据说青龙镇共有五道阁,俺只看到了三道阁,其他两个去之前不知有,去了也没仔细去找。 今后再去其他地方一定要提前做功课。教训深刻:expr015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0 20:21 编辑 ![]() |
[1510 楼] hahaer2015
[泡菜]
13-11-20 16:55
谢谢分享
![]() ![]() ![]() ![]() |
[1509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0 16:34
站在四道阁南端朝北看。
艳阳高照,白云飘飘,实在是难得的好天气。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0 16:35 编辑 ![]() |
[1508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1-20 14:48
青龙镇的民居很多是如此,窑洞与平房兼具。窑洞多为主房,
平房或瓦房往往是近年修建的厢房。 窑洞大部分为玻璃窗,玻璃窗上部半圆部分为木窗棂纸糊窗, 常带红窗花。 作为旁观欣赏者,俺还是喜欢窑洞。实际上窑洞冬暖夏凉, 居住起来舒适、节能。 但对于年轻一代而言,瓦房或水泥屋顶房往往意味着高端大气 上档次,窑洞老土没意思。 窑洞的缺点就是后部采光、通风不如房子,摆放家具不如房子 方便。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1-20 14:4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