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一亮山西的宝贝——虚应故事:雁丘处
94955 1922
[1326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5 13:07
斗筑居内的院落。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5 13:07 编辑

[1325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4 22:09
城堡城墙垛口的工艺:砖砌之后压一块大条石。主人在修建时是非常

用心的。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4 22:10 编辑

[1324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4 16:45
斗筑居城堡的城墙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4 16:45 编辑

[1323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4 15:44
河山楼的防御能力让陈昌言很受鼓舞,他决定修建一座能够容纳保护

中道庄所有陈氏家族成员的城堡,但族人意见不统一,没能如愿。于是

他决定独自修建一座保护自家人的城堡。

来自百度的说法:

崇祯六年(1633)七月二十一日,陈氏的筑堡工程动工了,工程修了八个月,

到次年即崇祯七年(1634)的二月才峻工。这座城堡周围大约有百丈,高二丈,

垛口二百,开西北两门,门均用铁皮包裹,门上修有城楼。铁门之外,设有粗大

的木栅栏。一切闲人往来,只能在栅栏外,不得擅自入内。城堡东面的山最高,

敌人居高临下,不利于防守。所以在东墙上,覆以椽瓦,使敌人的石头、箭不能

从上空坠落,守卫的垛夫可以不受到威胁。城堡的东北角上,筑春秋阁,祀奉

关圣帝君;东南角上,筑文昌阁,祀奉文昌帝君。关圣、文昌二神,一文一武,

以保佑庇护。这项工程共花费白银一千余两。城堡修成之后,陈氏又训练了

守城的家丁,添置了武器,备了火器,贮积了粮食煤炭,万事俱备,没有什么担忧了。

需要注意的是,斗筑居是建河山楼后的第二年就开始兴建的,陈昌言的财力非同一般。

这是斗筑居的入口(1309帖照片中最后面墙上挂两只红灯笼处即为此入口)。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4 15:54 编辑

[1322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4 07:55
河山楼的顶部设有女墙,可由家丁把守。

当年楼尚未建成就受到了大批乱军围攻,但河山楼固若金汤,楼内避难的

八百多人幸免一场劫难。

此楼是陈昌言的得意之作,不过我觉得:

一是陈家真可谓财力雄厚,快富可敌国了;

二是乱世人真不易。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4 08:16 编辑

[1321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3 21:38
河山楼占地面积并不大,约三间房子大小,长三丈四尺,宽两丈四尺,

但高达七层,有十余丈高。最下面一层在地面之下,掘有水井,备有碾磨,三层

以上才设窗户,都有厚实坚硬的木板门随时可以关闭。整个工程使用石料三千块,砖

三十万块,耗资甚巨。

河山楼曾使八百人安全度过了一场劫难。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3 21:39 编辑

[1320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3 18:40
jiezhi 发表于 2013-10-13 16:58
欣赏


欢迎兄弟光临。

陈廷敬父辈——伯父陈昌言,父亲陈昌期,叔父陈昌齐——崇祯五年时修建的

避乱楼“河山楼”。

陈昌言是陈氏家族至关重要的人物,明朝末年官居浙江道监察御史,品级不高但

权势不小。李自成攻进北京,他归顺了大顺朝,但短短四十多天,大顺朝就被迫从北京

撤出,其后陈昌言又归顺大清。气节问题成为陈家挥之不去的阴影。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3 18:41 编辑

[1319 楼] jiezhi [泡菜]
13-10-13 16:58
欣赏
[1318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3 16:39
陈家供奉祖先的地方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3 16:39 编辑

[1317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2 21:22
精致的院落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2 21:23 编辑

[1316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2 14:27
角门。很精致,角门的四周门框为精心处理过的条石砌成;

门前有精致条石为踏步。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2 14:31 编辑

[1315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2 09:32
陈家为官宦世家,在陈为宰相的康熙朝,为官者多达16人,

这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的府第,其官居浙江道监察御史,故称御史府。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2 09:33 编辑

[1314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1 19:10
看门楣上的匾额

对联是:

河汾礼乐四季忧民日

海岳文章千秋报国心

看看这高宅大院,俺觉得这对联是讽刺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1 19:10 编辑

[1313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1 15:14
入口旁边就是陈廷敬的府邸,门楣大书:大学士第,总宪府。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1 15:15 编辑

[1312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1 15:10
偌大的院落,不说修建,但说每日正常使用,开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1 15:11 编辑

[1311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1 11:09
陈氏家族最大的一个的花园,据介绍说,建于一六一六年(清顺治十八年),

占地一点一万平米左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1 11:09 编辑

[1310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0 23:44
还是搬运百度上的介绍:

明清两代,陈氏家族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

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

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

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

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


看到这样的介绍心里总是觉得有些不是滋味。介绍就是一味地拍马屁、唱高调,根本无客观一说。

如此堂皇的相府,一定耗费糜巨;陈氏家族绵延数百年,也一定不是尽做好事。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0 23:44 编辑

[1309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0 19:41
这座相府完全就是一座城池,里面庭院无数,巷道众多。

俺想,即便住在里面的都是陈氏家族,恐怕他们之间真正熟悉

亲近的也不多。所见介绍都是对陈氏家族的一篇颂扬,

但俺耳边却总是回响着《红楼梦》中那位焦大的声音。

从入口(御书楼)进入后看到的牌坊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0 19:41 编辑

[1308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0 12:45
如果乔家大院、常家大院为巨贾宅邸,王家大院为亦商亦官的宅邸,

那么作为陈家大院的皇城相府就是纯粹的※※显宦的宅邸样板。要想

看看清朝贵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的府邸是什么样子,那就来看看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门前的游客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0 12:46 编辑

[1307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9 19:50
所谓皇城相府是以陈廷敬为代表的陈氏家族宅院。

依照百度介绍一下陈廷敬

陈廷敬(1638-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日进起居注官、侍讲学士、

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

直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为《佩文韵府》、

《康熙字典》的总阅官。康熙皇帝对他极为器重,曾多次赐诗、赐联、题字。

致仕时,康熙帝在花甲之年,为他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

秋到黄花晚节香"的匾联,以示为其功德的褒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

陈廷敬病逝,享年74岁,康熙特命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率满汉文武大臣前往祭奠,

为御赐挽诗,其中有"世传诗赋重,国典玉衡平"之句,以示辞别,然后遣官护丧

归葬故里。

皇城相府前的游客。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9 19:59 编辑

[1306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9 15:02
如果对《红楼梦》中滴贾宁二府感到好奇,不妨到山西晋城市北留镇

滴皇城相府(实为黄城相府,当地为吸引游客,

改为了皇城相府)瞅瞅,什么叫“一入侯门深似海”?

看看介里就更明白鸟。

只是十一黄金周里,游客太多鸟

介是相府入口,门楼下可以看到康熙老儿为介里的主人题写的

“午亭山村”匾额。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9 15:04 编辑

[1305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8 14:46
才刚刚下午四点钟左右,山中已有暮色气象,回头再看一眼龙泉寺寺门,

开始踏上下山归途。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8 14:46 编辑

[1304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8 13:24
龙泉寺门口有些卡通化的石狮子。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8 13:25 编辑

[1303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8 02:45
龙泉寺的大钟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8 02:45 编辑

[1302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8 02:37
富有情趣的设计:天气好的时候,屋顶也可以喝茶、聊天、闲坐、发呆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8 02:38 编辑

[1301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10-1 08:50
嘻嘻,又有粮票咯。

山林中滴龙泉寺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10-1 08:50 编辑

[1300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9-29 08:17
最后一张粮票鸟,看一下佛教心语。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佛教是一种人生哲学,其对人生、世界等的

看法颇有独到之处。唐佛塔地宫保护展示庭内有佛教心语,多为

人生大智慧,但对其领悟却需要悟性,需要生活阅历。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9-29 08:20 编辑

[1299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9-28 14:26
唐佛塔地宫说明《慧光千祥》题跋

……心灯相续,祈福纳祥……

佛教语言自有其魅力,让人心动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9-28 14:38 编辑

[1298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9-28 08:36
从保护大厅中的台阶上俯看地宫遗址系酱紫滴。

还是当年滴报道:

经过近六个月的考古发掘,该塔基面貌已基本清晰,初步判定为

唐代(武周时期)遗迹,是※※佛塔地宫瘗埋

舍利的早期实例。塔基呈方形,面积近100平方米。出土五重棺椁

的地宫为六角形,位于塔基中部,坐北向南,由石砌甬道、宫门、宫室

三部分组成。石门两侧各发现力士像一身。塔基及周边地层还出土了

建筑构件、陶罐、瓷片等遗物。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9-28 08:36 编辑

[1297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3-9-28 08:26
唐佛塔地宫遗址

2008年关于佛舍利金棺报道中对金棺的描述:

考古队在塔基地宫发现了外表刻满供养人名字的石函,石函由函盖、函身扣合而成。

函身为砂石雕凿,前宽47.2厘米,后宽46.4厘米,长57.5厘米,高31.2厘米。石函

内套装鎏金铜饰木椁、木胎鎏金铜椁、木胎银椁、金棺。鎏金铜饰木椁、木胎鎏

金铜椁、木胎银椁的装饰构件非常相似,只是型号尺寸依次增大。这三套椁由椁

盖、椁身和椁座三部分组成。盖顶四角有四个铺首衔环;椁身前档装饰有门额、

门框、门扇及铺首样式,顶部饰有朱雀。后档顶部饰有玄武、正中装饰佛足一对。

四角有卷草纹护栏。左侧为仙人驭龙纹饰、右侧为仙人驭虎纹饰。鎏金铜饰木椁

已残损,全部为成形的木板,四周装饰有鎏金铜饰件。最里面的金棺长9厘米,

用丝带捆扎2周,上打蝴蝶结。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3-9-28 08:31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