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一亮山西的宝贝——虚应故事:雁丘处
94955 1922
[696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17:17
再看
[695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17:14
与难老泉对称、位于圣母北侧的善利泉亭。晋水的第三源泉。

泉亭建于北齐天宝年间,名字取自于《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694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16:04
两颗大银杏树下的王琼祠

王琼,(公元1459-1532)字德华,号晋溪,别署双溪老人,山西太原(今太原市刘家堡)人。

明代名臣,三孤三辅。再借用一下百度:王琼于明成化二十年( 1484 年,时年二十六岁)登进士。

他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直做到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

品大员。特别在正德十年到正德十五年间的五年中,因执掌兵部,有特殊功勋,连进“三孤”(少保、

少傅、少师)、“三辅”(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
。五年之中,受如此“加官恩典”,在明代

※※上也是少见的。王琼一生做了三件被人称赞的大事。是治理漕河(运河)三年,“敏练著称”。

是,平定宸濠叛乱,“任人(王阳明)唯贤”。是,总制西北边防,“功在边陲”。因此,

※※上称他和于谦、张居正为明代三重臣。嘉靖十年(1532),王琼回京,再任吏部尚书。次年7月,病逝于

京城。追赠“太师”,谥“恭襄”,长子王朝立扶灵柩回籍,葬于蒙山脚下(今太原市晋源区金胜乡王家坟),

礼部尚书霍韬撰神道碑,后诏建专祠于晋溪园西,名“王琼祠”
[693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15:43
从难老泉再向南走几步就是两株500年的银杏树。

在这里第一次听说银杏树分雌雄,而且是成双成对

生长,单一株活不了。不知此说真假。

求助百度: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

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别名

“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古称

“白果”。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银

杏树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

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

有观赏价值.

雌雄株区分特征示之如下,以供参考:
  
雄株
  
1.主枝与主干间的夹角小;树冠稍瘦。且形成较迟。
  
2.叶裂刻较深,常超过叶的中部。
  
3.秋叶变色期较晚,落叶较迟。
  
4.着生雄花的短枝较长(约1~4cm)
  
雌株
  
1.主枝与主干间的夹角较大;树冠宽大,顶端较平,形成较早。
  
2.叶裂刻较浅,未达叶的中部。
  
3.秋叶变色期及脱落期均较早。
  
4.着生雌花的短枝较短(约1~2cm)
[692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15:27
双孔桥或挂雪桥上。

说明中说,桥长约六米,宽约三米,冬日如遇大雪,石桥粉妆玉砌,雪压枝低,

倒映智伯,别有情趣,故亦叫“挂雪桥”,晋祠内八景之一。

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在此处大声控诉:“故宫票价才多少?这么一点儿大的园子,票价

七十,太贵了,太贵了。”

俺也真心觉得票价太贵咯,就是杀猪价。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2-10-31 15:32 编辑

[691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15:14
泉水由此沿智伯渠向东北方向、然后向东流去。那座桥叫双孔桥,

也叫挂雪桥。原来的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17摄氏度,

但现在已经不是自然的泉水了。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2-10-31 15:28 编辑

[690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15:07
再稍远一点看

中午两点多,光线太硬咯,木法子的事

[689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15:05
正面一点看不系舟
[688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15:04
难老泉旁的不系舟
[687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15:00
难老泉水从墙壁上龙嘴流出,下有石雕僧人托钵承接。

这里已经成为游客必留影之地,要想拍张照片真的不易。

图片糊了,不过还是发上来。
[686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08:34
端坐瓮形座上的“水母”
[685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08:28
难老泉亭后(难老泉亭西)有水母楼,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楼下石洞三个,“水母”端坐瓮形座上,神态自若。楼上供水母神像和侍女像

共九尊。侍女像既像美女又似游鱼,故有“东方鱼美人”之称。不过,俺没到

楼上去。

关于水母有曲折动听的传说,体现了民间传统的道德取向。

“水母楼”的第一层。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2-10-31 08:34 编辑

[684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1 08:10
难老泉亭中的“难老”匾额,也是晋祠中的三大匾额之一,由傅山题写。
[683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0 23:23
亭内康熙年间题写的匾额“晋阳第一泉”
[682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0 23:17
难老泉亭,位于圣母殿南侧。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创建,明

嘉靖年间(1552-1567)重建。亭为八角攒尖顶,斗拱昂嘴突显明代特点,

间架结构仍留北齐风格,与善利泉亭南北对峙,为圣母殿左右两翼。

网上搜来的介绍:

在圣母殿的南面,有一座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创建的难老泉亭,

亭为八角攒尖顶。晋水主要的源头难老泉水从亭下石洞中汩汩流出,常年不息,

因此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为名,名为“难老泉”。泉水

晶莹透明,常生萍四季一色,常年水温保持在17℃,历朝历代的诗人多吟诗赞美,

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写下了“晋河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佳句。

[681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0 22:57
圣母大殿南侧竖立着数十块石碑。这是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时明宪宗

的祭文碑,上写“御制祭文   维成化二十年岁次……皇帝遣镇守

山西都知监太监……”云云
[680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0 22:37
圣母殿南侧有一小庙,叫“台骀庙”,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创建,

1956年重建。殿※※供明代木刻台骀像,其左为土地神,右为五道神。

据说台骀为张氏始祖,后因治水有功,被尊为汾水之神,简称水神。

所以老百姓称供奉的是张姓祖宗,凡姓张者到晋祠都要到此来拜一拜。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2-10-30 22:38 编辑

[679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0 22:20
达里湖人 发表于 2012-10-30 19:31
学无止境。


欢迎达兄!
[678 楼] 达里湖人 [资深泡菜]
12-10-30 19:31
大树迎风 发表于 2012-10-30 16:33
名重一时的书法家杨二酉题写的匾额:待凤轩

百度“

轩,汉字,拼音:xuān,其含义有:指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等。《说文》记载有:轩,曲輈藩车。

待凤轩,是在这里“待凤来仪”吗?

平时不求甚解的地方太多鸟

学无止境。
[677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0 17:13
上去后回头向北走就是这个小门。门外山坡上草木葳蕤,一条小道

蜿蜒而下。读书人苦心经营的风雅意味好浓哦。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2-10-30 17:13 编辑

[676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0 16:56
此小门进去就是最高处咯

太阳太晃眼鸟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2-10-30 16:57 编辑

[675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0 16:52
从待凤轩旁拾阶而上就是晋祠最高处:三台阁与读书台。

这是登高的台阶。一位色友刚从上面下来。

[674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30 16:33
名重一时的书法家杨二酉题写的匾额:待凤轩

百度“

轩,汉字,拼音:xuān,其含义有:指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等。《说文》记载有:轩,曲輈藩车。

待凤轩,是在这里“待凤来仪”吗?

平时不求甚解的地方太多鸟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2-10-30 16:44 编辑

[673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28 21:44
待凤轩

说明:

       清康熙十七年(1718年)建,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修,

1982年重建,座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六间,单檐硬山顶,

梁柱结构简单,前有壁廊,横匾与楹联均为杨二酉所题。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2-10-28 21:53 编辑

[672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28 21:14
月亮门,上书“白云深处”
[671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28 20:46
傅山手书“云淘”
[670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28 20:28
云淘洞

原为躲避战乱的地儿,原洞很深,明末清初傅山(傅青主)曾

隐居于此,常煮茶招待宾客,故又名茶烟洞,手书“云淘”,取自名句:

“三晋云山皆北向,陶然共醉菊花杯。”“石洞茶烟”是晋祠内八景之一。

百度傅青主:

傅青主

傅青主(1607~1684)本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

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公它、公之它、

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先世居山西大同,后徙于山西忻州,

他是著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

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

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本帖最后由 大树迎风 于 2012-10-28 20:30 编辑

[669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28 20:06
进洞后右侧(北侧)有一小门,看出去就这样。
[668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28 19:09
进得门去,迎面是这个。这才是真正的洞门,双门紧闭,不开放。

照片有些别扭

百度一下匾额中的“壶天”:

壶天

  传说东汉费长房为市掾时,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

市罢,跳入壶中。 长房 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次日复诣翁,

翁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

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即以“壶天”谓仙境;胜境。
[667 楼] 大树迎风 [资深泡菜]
12-10-28 18:36
拾阶而上,这就是朝阳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