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相随
4504 404
[136 楼] jrnjr [泡菜]
12-11-24 14:36
鸟尊 西周 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山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
网文抄录

晋侯鸟尊

  今天,晋侯鸟尊已经被用作山西博物院的馆徽,默默地诉说着古晋国的辉煌。

    公元前11世纪,来自西方的周民族取代了中原的商王朝,一个崭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周初分封功臣、王族藩领各地,在灭商战役中崭露头角的的武王之子、成王之弟—— 唐叔,作为肱股重臣被周王室分封到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山西南部,也即古唐之地。在平定了唐地殷遗民的叛乱之后,唐叔加强与周王室的联系,对唐地进行了开辟性的治理,到了唐叔之子燮父即位之后,更是改国号“唐”为“晋”,从而开始了晋国将近600年的煌煌伟业。晋国历代君主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内和邦国,外攘异族,贯彻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统治方针,将晋国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山西南部的翼城、曲沃交界处发现了面积约10余平方公里的天马—— 曲村遗址,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在遗址中发现了举世震惊的“晋侯墓地”,并出土了一大批铸有晋侯名号的青铜器,考古学家从而排列出了从改“唐”为“晋”的燮父起,到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的晋文侯共九代晋侯的清晰世序,这不仅澄清了晋国始封地的问题,而且也弥补了晋国早期编年和史实的阙疑和空白,因此晋侯墓地考古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这件2000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114号墓的晋侯鸟尊,就见证了晋国第一代晋侯—— 燮父的开辟鸿蒙、初露霸气的辉煌功业。这件鸟尊高39厘米,整件器物以昂然直立的大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大鸟头部微微上昂,双眼圆睁,高冠直立,体形丰满,从鸟冠观之,好似一只美丽斑斓的野雉,从带钩的锋利喙部和脚爪看去,又显然是一只猛禽的形象,从头小体肥的整体造型看去,又融合了很明显的家禽形象于其中,这其实本就是艺术家将各种鸟类形象荟萃一身的精彩发明,而更为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大鸟的双翅上卷,变形成象耳,尾部下弯,变形成象鼻,象眼象嘴俱在,活灵活现。鸟,尤其是猛禽形象,是晋国的图腾崇拜,而象,则体现了一种王权和力量,象征着晋国国君的尊贵,鸟与象,这两种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完美组合于此尊,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鸟尊背上覆一小盖,盖内刻有铭文 “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表明了这是晋国宗庙祭祀时所使用的重要礼器,《周礼》曾记载周代宗庙礼器有“六尊六彝”,“鸟尊”即为其一,而这件国宝的拥有者就是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 燮父。鸟尊的颈、腹、背部饰有羽片纹,两翼与双腿饰有云纹,尾部饰有羽翎纹。整件鸟尊装饰华丽、写实生动、构思奇特、想象卓绝,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青铜器。

[135 楼] jrnjr [泡菜]
12-11-24 14:33
龙形觥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藏于山西省博物院

前端作龙首形。商代青铜器上鼍(tuo,鳄鱼)纹仅此一见。为山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也为国宝级文物。
网文抄录

石楼龙形觥

    这件造型独特、纹饰奇绝的青铜器叫做“龙形觥”,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村,是山西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国宝级文物。(国宝级文物是由国家文物局权威专家组每10年从一级文物藏品中筛选的出土和传世数量稀少,形体完整,具有重大※※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文物精品。目前,山西共有国宝级文物12件(组),其中10件(组)藏于山西博物院。)

    龙形觥前端龙首昂翘,瞪目张角,龇牙咧嘴。背部为弧形长盖,盖面上有一个蘑菇形纽,器身两侧各有一对穿耳可以用来悬挂。龙形觥全身饰满精美的图案,花纹线条流畅。盖子上为逶迤的龙身,图案与头部的龙首造型连为一体,空隙间辅以漩涡纹。两侧装饰有鳄鱼、夔龙。在栩栩如生的纹饰装点下,龙形觥整体婉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龙舟。

    觥,是一种盛酒器,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据研究,龙形觥可能是用来罚酒的器具。最为可贵的是,在它的装饰花纹中惊人的出现了鳄鱼的形象,这在国内的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

    龙形觥独特的造型与花纹装饰,与同时期典型的中原文化风格相区别,龙形觥所属的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村遗址是商代晚期方国文化系列。当时,商王朝以亳都(今河南省境内)为统治中心,统治着方圆千里的土地。在这些中心区域之外,有许多小的方国与商朝并存,时而臣服,时而干戈相对,它们不断吸收中原文化,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根据文献记载,在今天山西西部的吕梁山、黄河沿线有鬼方、甫方等方国,龙形觥有可能是他们遗物。只是,如果没有龙形觥,我们似乎很难去想象,这里曾经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地,鳄鱼徜徉……

本帖最后由 jrnjr 于 2012-11-24 14:44 编辑

[134 楼] jrnjr [泡菜]
12-11-24 14:31
一组精美的青铜器~~
[133 楼] jrnjr [泡菜]
12-11-24 14:28
山西省博物院~~~
[132 楼] jrnjr [泡菜]
12-11-22 23:36
贴个“一张流”~~~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之结束音符~~~~

指挥:亚历山大.雪莱
小提琴演奏:艾瑞克.舒曼
协奏:纽伦堡交响乐团
这个是没有插电的“原汁原味”现场演出,没有了麦克的干扰,听着亲切,看着清爽,拍着麻利。
呵呵~~~

[131 楼] jrnjr [泡菜]
12-11-22 23:18
全场结束音符~~~~
[130 楼] jrnjr [泡菜]
12-11-22 23:16
[129 楼] jrnjr [泡菜]
12-11-22 23:14
这张之前贴过,重贴一次,一是为了本组的完整性;二是,本组中俺个人偏爱这幅~~
[128 楼] jrnjr [泡菜]
12-11-22 23:10
[127 楼] jrnjr [泡菜]
12-11-22 23:06
[126 楼] jrnjr [泡菜]
12-11-22 23:03
[125 楼] jrnjr [泡菜]
12-11-22 23:01
之前拍过一组小提琴演奏家的现场演出,这回来组钢琴演奏的现场版。

(考虑到不能影响观众的正常欣赏,选择了无干扰机位)
[124 楼] jrnjr [泡菜]
12-11-22 22:53
西门庆大官人 发表于 2012-11-22 17:00
j兄,又买了个奥林巴斯12-50/3.6-6.3手动-电动变焦头,用了一下不错,就是光圈太小咧
带微距

奥巴的15-50想必表现不俗,恭喜领导入手新头~~~

[123 楼] jrnjr [泡菜]
12-11-22 22:51
西门庆大官人 发表于 2012-11-21 22:11
j兄下面这秋叶石像太好了,桂林附近有一个靖江王陵,那里明代的
石像生很多咧,大大小小,有粗有细


唉,去过几次桂林,可不知道那里也有N多明代石像,再去时定然不能错过~~

[122 楼] 西门庆大官人 [老坛泡菜]
12-11-22 17:00
j兄,又买了个奥林巴斯12-50/3.6-6.3手动-电动变焦头,用了一下不错,就是光圈太小咧
带微距
[121 楼] 西门庆大官人 [老坛泡菜]
12-11-21 22:11
j兄下面这秋叶石像太好了,桂林附近有一个靖江王陵,那里明代的
石像生很多咧,大大小小,有粗有细
[120 楼] jrnjr [泡菜]
12-11-21 17:32
转黑白~~~
——本组结束——

[119 楼] jrnjr [泡菜]
12-11-21 17:29
这是该组中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副~~~
[118 楼] jrnjr [泡菜]
12-11-21 17:25
[117 楼] jrnjr [泡菜]
12-11-21 17:21
[116 楼] jrnjr [泡菜]
12-11-21 17:17
[115 楼] jrnjr [泡菜]
12-11-21 16:22
[114 楼] jrnjr [泡菜]
12-11-21 15:57
[113 楼] jrnjr [泡菜]
12-11-21 15:24
[112 楼] jrnjr [泡菜]
12-11-21 15:20
[111 楼] jrnjr [泡菜]
12-11-21 15:16
西门庆大官人 发表于 2012-11-20 16:46
j兄拍的这一组太好了,那石像生都美得不得了,尤其那些黄叶子


这组PP是在试图着力表现那些石像,600多年前的石刻大师们真的是很了不起啊~~~

可惜自己功力不济,拍的还不够好,令观者见笑了。
[110 楼] jrnjr [泡菜]
12-11-21 15:10
西门庆大官人 发表于 2012-11-20 17:08
没甚好看的拍,只有吃地沟油饼的民工


神态抓滴好啊~~~

[109 楼] 西门庆大官人 [老坛泡菜]
12-11-20 17:09
民工※※饭店
[108 楼] 西门庆大官人 [老坛泡菜]
12-11-20 17:08
没甚好看的拍,只有吃地沟油饼的民工
[107 楼] 西门庆大官人 [老坛泡菜]
12-11-20 16:46
j兄拍的这一组太好了,那石像生都美得不得了,尤其那些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