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相机T形台大展狂图!(续)
50481 1387
[1299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2-15 19:20
继续看鸟——
[1298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2-15 19:16
除夕之夜看“老鸟”——
[1297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1-10 18:21
收藏国产的老相机中,上海58-2是一款性价比不错的藏品,眼下带全套包装盒和皮套、说明书、发票的完整精品看不到了,
倒是价格两千元左右的裸机还能见到,只是因为工艺问题帘幕和快门没毛病的很少见而且大都拆修过,如果是有毛病但是
价格便宜的不妨及时拿下,因为修快门、换帘幕都很容易也不很贵。
要是能找到原厂的“机顶外置式硒光电池测光表”那就更好了!
[1296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1-7 10:47
猛犸相机唯一作品:一列完整的火车照片
[1295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1-7 10:46
找来史上最大照相机的留影——“猛犸”相机

猛犸相机 (mammoth camera)  
1900年由 J. A. Anderson制造,用于拍摄Chicago & Alton公司的铁路宣传片,照片用于参加世博会展示铁路和火车的场景。
猛犸相机总重量为1400磅(635千克);
皮腔尺寸全部展开长达20英尺(6米);
玻璃干版底片尺寸为4.5×8英尺(1.4×2.4米);
玻璃干版底片重量为225磅(102千克);
成品照片为原底印相,长边8英尺(2.4米)。
“博士伦”为其定制了两只Zeiss专利的telescopic rectilinear铜质镜筒的镜头,其中一只是焦距5.5英尺(1677.5mm)的广角镜头,
另一只是焦距10英尺(3050mm)的标准镜头。
玻璃底片只拍摄了一张,相机随后拆毁,镜头不知下落 ......

猛犸相机玉照——

[1294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1-7 10:24
鸟兽散 发表于 2018-1-7 10:12
这个不是很古的吧?


这个机身不老但是镜头要比机身老上几年
[1293 楼] 鸟兽散 [资深泡菜]
18-1-7 10:12
这个不是很古的吧?
[1292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1-7 09:55
上世纪40年代前后,底片放大技术还没发明,报刊发表图片就拼底片面积了,所以有条件、有体力的职业摄影师都用格拉菲4×5快拍新闻相机——
[1291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1-7 09:52
现在用它仍要好身板儿——
[1290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1-7 09:47
方箱相机,当年的普及型相机规格很多,画幅从2英寸见方~5英寸见方的都很常见——
[1289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1-7 09:41
古董机,仍能用——
[1288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1-7 09:35
只要不嫌麻烦还能正常使用——
[1287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1-7 09:32
今天数码相机简单到不动脑子也能拍出焦点、曝光都正常的照片,但是其中所有的自动化功能皆源于曾经的经典艺术品
——老而弥坚老相机
[1286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8-1-1 18:18
风清水秀又一年 ——
[1285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7-10-11 19:32
业余混混 发表于 2017-10-11 12:56
看看熊师傅,没有老相机,有几张天津的老城区。

在天津游全国——各“道”、各“路”随便逛。
[1284 楼] 业余混混 [资深泡菜]
17-10-11 12:56
看看熊师傅,没有老相机,有几张天津的老城区。
/
[1283 楼] 业余混混 [资深泡菜]
17-10-11 12:56
//
[1282 楼] 业余混混 [资深泡菜]
17-10-11 12:55
///
[1281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7-10-11 12:33
cfanljz 发表于 2017-10-10 01:38
我也是兄的“胶数双修”一族,在复活老镜头啊!

多谢鼓励!
我的尼康老头经常转到微单、佳能数码机身上混用,没问题。
[1280 楼] cfanljz [陈年泡菜]
17-10-10 01:42
我放了十多年的一群老镜头。
[1279 楼] cfanljz [陈年泡菜]
17-10-10 01:40
几只老头,想在半幅机上复活它。
[1278 楼] cfanljz [陈年泡菜]
17-10-10 01:38
我也是兄的“胶数双修”一族,在复活老镜头啊!
105/2.5的阿富汗少女多美啊!
[1277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7-10-7 10:54
總是一個人走在昆侖山 发表于 2017-10-7 09:55
这么精彩绝伦的作品快快来这里上片啊大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02650
主题:兄弟∶你的逆光片真牛啊!


赶紧过去发片汇报
[1276 楼] 總是一個人走在昆侖山 [资深泡菜]
17-10-7 09:56
熊看 发表于 2017-10-6 23:16
点光源的光斑变成光环是反射头特有的效果


的确,所以我也喜欢变成光环的效果
[1275 楼] 總是一個人走在昆侖山 [资深泡菜]
17-10-7 09:55
熊看 发表于 2017-10-6 23:16
点光源的光斑变成光环是反射头特有的效果




这么精彩绝伦的作品快快来这里上片啊大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02650
主题:兄弟∶你的逆光片真牛啊!
[1274 楼] 總是一個人走在昆侖山 [资深泡菜]
17-10-7 09:52
熊看 发表于 2017-10-6 22:39
昆仑兄,我用的是5.6的我管它叫“大暖瓶”



真是太巧了!我的500mm折返头和熊看兄的一模一样,也是“大暖瓶”  5.6的大光圈拍摄就是爽
[1273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7-10-7 09:06
cfanljz 发表于 2017-10-6 23:53
我入门摄影是是玩胶片机时代,彷如回到当年那时代的博物馆。顶一下!


多谢帮顶
我现在偶尔还拍些反转片、遛遛老相机,但是一个反转胶卷连卷带冲近百元了成本太高......我还笨,自己充不了,
于是就把胶片头转接到数码机身上“胶数双修”。
[1272 楼] cfanljz [陈年泡菜]
17-10-6 23:53
我入门摄影是是玩胶片机时代,彷如回到当年那时代的博物馆。顶一下!
[1271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7-10-6 23:20
反射头焦外的感觉别有风味
[1270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7-10-6 23:18
反射头焦外景物边缘的线条会形成特有的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