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相机T形台大展狂图!(续)
50481
1387
[38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9 10:59
|
[37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9 10:43
|
[36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9 10:40
|
[35 楼] 品控数据
[禁言中]
12-12-9 01:49
艳羡中。
|
[34 楼] 普拉那
[资深泡菜]
12-12-9 00:31
托朋友拿去保养了,取回来后准备用它当胶片机主力。
![]() |
[33 楼] 普拉那
[资深泡菜]
12-12-9 00:28
祝贺老兄盖新楼!
![]() |
[32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9 00:23
后半夜了......还是老头......富士S5 + 55mm/3.5 手动微距头......我家“笨笨”
![]() |
[31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9 00:10
古典、古旧老相机的收藏和流通也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这个层面的文化往来一直没能充分开发,清末“老佛爷”时代就已在中国时髦起来的摄影术,今天却在学术方面倍受冷落。严重滞后的中外摄影史研究、摄影器材新技术的交流、国内外摄影作品展览、老相机数据资料、古旧相机买卖渠道、直至数码产品研发生产等等,都与※※的发展现状脱节。摄影术进入中国一百多年了,中国早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相机消费国,图片拍摄量也是世界之最,可是在中国竟然没有一家正规的摄影博物馆,就连举办摄影作品展览都没个专门场地。※※照相机的消费市场也一直缺乏有效管理,基本还是停留在厂家任意炒作、枪手疯狂吹嘘、个人喜好把玩儿、小贩倒买倒卖的水平上,更没有正常的古旧相机流通渠道,结果就是相关法律缺失、厂商肆意欺诈、市场价格混乱、消费者利益根本无从保障。
上世纪90年代有位朋友去香港办事,在一家内地人很崇拜、知名度极高的二手相机商那里,买到一套渴望已久的二手尼康FM 2相机,可是回来一用感觉卷片器速度不对曝光也有问题,经检查发现卷片器是被拆修过的,原来每秒1、2、3.5张三种定时只剩下每秒2张的速度,快门也是拆修过的而且短时间快门不准,这一切在购买时都被隐瞒只因为这位朋友不太在行。当朋友打去电话要求邮寄退换时,对方很不屑地回了一句:自己过来换!呜呼,那个年月平头百姓去一趟香港犹如登天,人家早就知道你不能随便过来所以专门坑你们这些内地人!这家极著名的二手相机商还从事各种高档相机的翻新业务,从里到外可以为所欲为给钱就干,比如一架磨花的破旧徕卡M3相机(图7),他们可以打磨掉划痕再重新镀铬、打号、做旧,只有用卡尺测量机身的高度等数据,再对比原有的设计尺寸是否矮了零点几毫米来发现猫腻,前提还是你必须知道某牌、某型、某款相机的制造数据才行,而且听说他们已经把这个漏洞弥补了……这还只是小儿科,因为无所不为的日本高手们早就可以重组、翻新、再造任何值得下手的任何相机和镜头,古旧相机也像其它古玩一样,如今市面上没有动过手脚的经典老相机,少有;原封未动过又没有一丝毛病的经典老相机,更少。 值得安慰的是传统的、讲信誉的、挣钱观念落伍的二手相机经销商还残留着一些,他们不屑去翻新堆积如山的老旧相机,甚至连尘土、霉斑、油泥都懒得擦洗,就是为了让顾客看到商品的本来面目,喜欢吗?买回去!嫌脏吗?自己擦!其实真正懂行的收藏者最腻歪老相机被擦得焕然一新,这中间会隐藏很多问题或者造成新的损害,收藏古旧相机的原则是:不怕旧,怕破;不怕坏,怕拆;不怕脏,怕擦;明光铮亮、完美无缺的古旧相机,没谱! 总之,国内古旧相机市场急需建立规范的运作方式和流通渠道,大款们投钱玩儿收藏绝不是为了叫人蒙的,古旧相机收藏界可别也来个自寻绝路! ![]() |
[30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9 00:09
还有图6这些型号、产量都很多的玩具相机,也就花个百八十元进货却能卖到900多元。原因就是从国外进口老相机的通道很少,许多都是个人邮购或者自带几架回来,不仅海关收税没有规范和内行的标准,进货者还要时刻担心被扣留、被罚没导致进口古旧相机的数量严重不足。现在同一架相机的价格与国外差价少则2~3倍多则10倍以上,此时国内外网站上的卖家们自然也是借机大涨其价,难得带进国内的经典相机更是任人炒作。另外在国外古旧相机市场上,品相好的老相机越来越少价格也是步步高涨,同时国内市场上的价格更是高的没谱,内行人不买而外行人又不敢买;商家之间都在哄抬价格不哄的就没活路,可是知根知底的买家任你起哄就是不掏钱;商家手里的舱底清不出去就不再进货了,※※※※不开更不能赔本降价;而买家缺乏畅通的渠道只好另想歪辙,待到歪门邪道都被堵了咱就耗着,结果是大家一起玩儿完!
![]() |
[29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9 00:08
不错,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然而市场价格不是随便就能恶意操控的,否则就是自杀!现在古旧相机市场的瓶颈主要是没有正规的进货渠道,本来欧美二手相机市场是很规范的价格也不高,比如图5这种产量极大的阿古斯C3只需十几欧元,但是进入国内市场竟然卖出1100元人民币;
![]() |
[28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9 00:07
炒作哄抬古旧相机价格的行为极其有害,一些短见愚蠢的小商贩老想借此一夜暴富,结果却是害人、害己、被人唾骂。就说北方地区最具知名度的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每年都要举办春、秋两届摄影器材交易会(4),本来这是个非常难得的古旧相机流通机会,但是最近几届连续被一些不良商贩联手哄抬价格,成色很烂的破旧相机不仅大作手脚,价格比身后器材城里同型号也更完好的相机还要贵,以致于交易会的信誉、形象大打折扣成了欺诈市场,造成不想哄抬价格的器材商不敢来了,买不到实惠器材的玩儿家也不来了,这个古旧相机交易市场每况愈下真是令人痛心呀!
![]() |
[27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9 00:05
收藏古旧相机是一种自娱自乐、玩味※※的心境,不能指望一夜暴富更不该恶意炒作老相机,就像前些日子电视节目里的一群小商贩,假模假样地攒了个“现场拍卖会”口无遮拦地漫天哄价,还拿个“高级国产相机”遮遮掩掩地挡住铭牌愣说能卖2万多元,其实就是个价值2千元的量产“上海58-2”(图3)竟给忽悠到天价,这种行为不仅害人更是丢人!就是这个节目播出之后,我见到一位中年妇女拿着一套包装齐全的海鸥4B来到交易会,不知是听了谁的“哼哼教导”开口就要3千元,本来这种产量极大的普通相机带包装的也就值个五、六百元,她敢大开牙口的理由竟然是因为该机皮套的塑封没有打开过……实际上这种“原封”心态最极端的体现在日本,前几年日本市场上疯癫状态地炒作一架早期徕卡M3相机,标价30余万美元竟然也成交了,原因就是该机自打出厂后其外包装纸盒就没拆过封条,据说还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架,双方交易都是在X光机的透视下进行,至于该机是否生锈、是否发霉那都是外行们的俗念,原封才是真谛!
![]() |
[26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9 00:05
介入收藏古旧相机这一行(图2),要先了解你感兴趣的某种相机的具体数据,比如产地、年代、序列、型号、性能、特点、鉴别标志、操作细节、设计缺陷、故障现象、使用注意事项等等,经销商没义务教会你全部细节,也不会孜孜不倦地告诉你如何找毛病、如何查故障,这一切都要由你自己预先温习功课。信誉好的商户会告诉你这架相机是否有毛病或有故障,如果成交还会再给你一周左右的试用期,没有隐藏的质量问题就不会退换了。要是有人想玩儿几天新鲜再找借口给退掉,这种做法不仅很不道德人家也不会买账,毕竟照相机是精密仪器而不是脚底下的趿拉板儿。
![]() |
[25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9 00:03
几年前码了一些肤浅的文字贴上来,算吐槽也行——
![]() 《 相机收藏1、2、3 》 如今投资市场风向转变,曾经从媒体到地摊儿都来起哄的房地产资金被泡沫洗明白了;被冠以市场名义套牢割肉的股票资金也被疼醒了;招摇文化品位却是害人更深的所谓古瓷书画市场,当真是假的真假、骗的真骗、忽悠的真忽悠,唯独没什么真货能到你我这类圈外人的手里,因此“盛世收藏”藏什么倒成了难题。收藏古玩的目的不外乎研究、欣赏、把玩儿、升值、显示财富、装点文化品位等等,但是在假货称霸旧货市场的收藏界,尚能自行鉴别真伪、又能把玩儿升值的门类似乎可以考虑古旧照相机了。 古旧相机的欣赏和收藏同样是一个耗时、耗钱、耗精力的专业门类,由于是源于国外的※※、文化、技术的综合载体,包括※※进程、背景故事、上市年代、造型设计、材料研发、制造工艺、技术含量、收藏门类、收藏技巧等等众多角度都需要钻研。照相机的※※太厚重了,没有哪个人、哪个团体、哪个国家能把曾经出现过的新旧相机收集齐全,所以收藏古旧照相机也是一门奋斗终生的高深学问。 对于想要投资收藏古玩的人士来说,相关书籍、资料是必须首先收集和研修的,这一点在国内古旧相机收藏界尤其缺乏,目前有关老相机的资料来源还是网上最多,但是完整、齐全、系列的相机数据仍然很难见到,因此到国外网站上去搜购古旧相机的相关书籍资料是当务之急(图1)。想玩儿收藏先看书,否则交“大头学费”就在所难免,本人就因为相关知识太少又过于性急,仅凭外表就轻信对方是“好人”而被狠狠咬了一回:想当年在二手相机交易会上,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妇十分慈祥地向我介绍他们的货品,而我也恰好看中了一架德国老相机,问清了型号之后几经讨价还价以2千多元成交,居然都没打开包得严严实实的塑料袋验看一下,我就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回家去了。结果发现:镜头早就被拆坏镜片还有崩边;多组镜片发霉镀膜也被腐蚀坏了;快门已经失灵还被拆得少了零件;测光表也拆坏了并且无法修复;测距调焦系统同样拆过已经跑焦;另外该机与我想要的机型外观极像但型号不对性能差很多,总之就是一堆垃圾。可是更加“杯具”的事情发生在几天后,我在摄影器材城里又见到了完全相同的一架相机,虽然也有点儿小毛病但是还能修好,然而价格只卖260元……您说当时干嘛不去找他们?摄影器材交易会一结束人家回南方了,终归是我傻! 大家都知道买相机要找有信誉的商家,但是哪家信誉有问题很难事先查清楚,本人就是贪图某家店里新上市的镜头便宜二百元钱,可是买回来只拍了几百张这只镜头的AF系统就坏了。后来几经交涉店家以送回专修店检测为名一拖就是一个月,结果又是反复故障、反复维修、最后居然还声称“谁能证明不是你自己弄坏的”不给退换!直到大半年后才发现,他们一开始就把那只镜头交给后院的修理工练手去了,原来我买的是一只来路不明的“水货”烂头,最终还是自己找到内行人给换件修好的,总结经验就是当今天下奸商横行我等千万别贪小便宜! 现在很多人把老旧款式的胶片镜头改装到数码相机上使用,在买这类二手器材时,一定要注意那些改装过接口、接环的镜头和机身。比如把39mm螺口徕卡头转接到奥林帕斯数码机身上时,徕卡头的后镜圈要锉掉约2毫米才能接到数码相机上用,这时镜头的调焦部分已经损坏不能再用到徕卡相机上了,但是交易会上的无良摊贩们不会明示你,反正你没地方找后账、找到也不认! ![]() |
[24 楼] 满山尽是野草花
[泡菜]
12-12-9 00:00
开眼界
|
[23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55
最喜欢这张——798里临建篮球馆,F32,曝光28秒
![]() |
[22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52
798扫街——
![]() |
[21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51
著名的大茶缸——
![]() |
[20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50
局部——
![]() |
[19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49
百年老机“798”试机片,有些漏光,反转片,观片器数码翻拍,基本还原原底色彩......
![]() |
[18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29
门头沟,举人村——
![]() |
[17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24
无损改装后实拍120反转片,观片器数码翻拍——
![]() |
[16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18
数据——
No. 2A FOLDING POCKET BROWNIE 勃朗尼2A 便携式“口袋机” 产 地:美国 厂 商:伊斯曼·柯达公司 年 代:1900~1915年 产 量:120,000. 机身编号:35xxx 规 格:116胶卷,画幅6.5x11cm。 镜 头:BROWNIE AUTOMATIC 120mm / F7.9; 1组2片消色差镜组。 光 圈:标识1、2、3、4 相当于F8、16、32、64,实际可调范围F8、11、16、22、32、45、64;光圈叶片8片。 快 门:T、B、I(1/50秒),5片镜前快门。 取 景 器:耦合式横、竖可调腰※※光取景器。 调 焦:目测距离、手动调焦,轨道式调焦装置,距离标尺范围 8-25-100feet / 2.5-8-30m,带定位锁。 其 它:桃木机身,铝合金边框及前盖板,外覆真皮饰皮;机顶牛皮提带刻有机型文字;红色真皮折叠皮腔;镀镍支架、镀 镍导轨;黄铜镜头板;抽拉式桃木后盖,红窗计数......。 体 积:折叠后215mm x 50mm x 95mm 柯达公司于1900年首次推出了勃朗尼(BROWNIE)“小仙童”系列便携式照相机,包括简易盒式相机、折叠皮腔式“口袋机”、便携式中画幅相机等等,画幅差别多达数十种。但是“小仙童”系列并不全都是新设计的照相机,在此之前柯达公司已经收购了很多小型相机工厂,它们的产品也都打上柯达品牌继续生产和销售,因此不少“小仙童”新相机其实是多年前就已投产的老机型,比如本图这架折叠皮腔式便携“口袋机”,就是把勃朗尼品牌标刻在1894年的老相机镜头和提带上并改动了画幅。 |
[15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14
细看——
![]() |
[14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13
再看——
![]() |
[13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12
台头上提到的“颐养天年”的老相机还是老当益壮的——
![]() |
[12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3:05
敢情老兄徕卡化了?本熊还是杂食儿
![]() 禄来标准II/3.5头 —— 刚拍完试机片,过几天发上来 ![]() |
[11 楼] 熊看
[资深泡菜]
12-12-8 22:58
|
[10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2-12-8 22:56
顶一个黑漆 II 型。成色一般。
![]() |
[9 楼] simayuan
[资深泡菜]
12-12-8 2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