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一口茶、听我说那些无色的故事
127416
2500
[587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7 08:08
继续试机:
相机:维斯达45SP 镜头:施奈德90/5.6 狗屁三胶片 D-76冲片 ![]() |
[586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7 08:06
继续试机:
相机:维斯达45SP 镜头:施奈德90/5.6 狗屁三胶片 D-76冲片 ![]() |
[585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6 23:35
继续试机:
相机:维斯达45SP 镜头:施奈德90/5.6 狗屁三胶片 D-76冲片 ![]() |
[584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6 22:48
继续试机:
相机:维斯达45SP 镜头:施奈德180/5.6 狗屁三胶片 D-76冲片 ![]() |
[583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6 22:17
|
[582 楼] 水滴四点
[泡菜]
13-5-16 13:05
|
[581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5 20:16
继续试机:
相机:维斯达45SP 镜头:尼可尔240/5.6 狗屁三胶片 D-76冲片 ![]() |
[580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5 18:47
继续试机:
相机:维斯达45SP 镜头:施奈德90/506 狗屁三胶片 D-76冲片。 ![]() |
[579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5 18:26
继续试机:
相机:维斯达45SP 镜头:施奈德90/506 狗屁三胶片 D-76冲片。 ![]() |
[578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5 18:09
继续试机:
相机:维斯达45SP 镜头:施奈德90/506 狗屁三胶片 D-76冲片。 ![]() |
[577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5 17:42
继续试机:
相机:维斯达45SP 镜头:施奈德90/506 狗屁三胶片 D-76冲片。 ![]() |
[576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4 14:58
|
[575 楼] 水无忧
[资深泡菜]
13-5-13 22:14
45还玩不大明白,汇报一张。
![]() ![]() |
[574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3 17:18
大画幅移轴这个功能太迷人,大光圈也能拍出大景深。
相机:维斯达45sp 镜头:格拉菲127/4.5 狗屁三胶片 D-23冲片。 ![]() |
[573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3 16:46
|
[572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3 16:07
|
[571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3 08:42
|
[570 楼] 我是白开水
[泡菜]
13-5-11 15:14
哈哈,马家场赶起走哟!!!!
|
[569 楼] 水滴四点
[泡菜]
13-5-11 13:38
|
[568 楼] 美而美
[泡菜]
13-5-11 11:18
雨兄玩大家伙了哟,来个810更好些吧?要防毒工作呀。
![]() |
[567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10 19:27
1972年,第一次帮”左手“照相,就是在草堂,当时相机很少。
上海狗屁三135胶卷2.6元/个,相当于当时两天的工资。 我和“左手”还木有工作,2.6元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我借了一台前苏联产的卓尔基相机,那是一种从屁股后装胶卷的相机。 胶卷很难装,我用了好大的劲才“装上”。 我装出很老练的样子,东比西画尽量显摆。“左手”也摆了各种当时认为最摩登姿势,我俩在草堂折腾了半天, 直到傍晚才把胶卷送到冲洗店。几天后取到胶卷全是空白,才知当时根本木有装好胶卷。 几十年过去了,“左手”还常常笑话我那次的表现。 熊爷作品:《草堂景、2》 相机:swc/m 狗屁三胶卷 D-76冲片 ![]() |
[566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8 20:01
|
[565 楼] 趣叔叔
[资深泡菜]
13-5-8 13:37
|
[564 楼] 油漆工
[资深泡菜]
13-5-8 06:28
喜欢雨兄用大画幅拍人文。
![]() |
[563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8 00:28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在我读得不多的杜诗中,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家乡的雨,多柔情多梦想。 一向忧国忧民的杜甫到了四川后也变得浪漫起来了,居然发出“好雨知时节”的感叹,多不容易啊! 家乡的雨能慢慢地改变一个人审美,意志,趣向。。。无论你多么坚韧不拔。因为她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不要小看了这个“无声”的“润物”功能,它好像四川人爱用沙罐炖肉,虽然火很小,小得能让你忘记它的存在, 但时间一长,无论是牛板筋,猪蹄子之类的“顽物”,也会变得化渣,细嫩。 就像纠纠武夫,一旦讨了柔情似水的老婆,天天在耳边和风细雨般的厮磨,时间一长,武夫的脚也不会像以前那样臭了。 《雨中的草堂、1》 相机:骑士45fa 镜头:格拉菲127/4.5 潘福莱612后背 狗屁三胶片 D-23冲片。 ![]() |
[562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7 23:38
这尊铜像就是杜甫。看样子他很瘦,并一脸的愁容。
很难想象他祖父当过县委※※!自己怎么也能算个“官三代“吧? 人称”杜工部“,可见还是有职称的人,应该算是公务员了。 他还保管过军火库,应该颇受组织上信任,但最终落得个“天热肉腐食之中毒而死”。 肉腐怎么也会的臭味吧?怎么还要“食之”捏?一个几代对革命有贡献的人,怎么会这样死捏? 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的社会太不公平了。(见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熊爷作品:《杜工部铜像》 相机:swc/m 狗屁三胶卷 D-76冲片。 ![]() |
[561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7 21:01
草堂:指浣花溪旁的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少陵:杜甫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浣花溪:一名濯锦江,一名百花潭,为锦江支流,流经成都西郊。 “草堂”、“浣花溪”、“濯锦江”、“百花潭”。。。。。从这些地名可知当年的成都是多么美! 明朝文人钟惺笔下的浣花溪形状:“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彩:“如鉴,如琅玗,如绿沉瓜。” 成都西郊“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可见,当时成都西郊是由浣花溪形成的一个大水网, 杜甫就居住在这个水网中。 熊爷作品:《草堂景、1》 相机:swc/m 狗屁三胶卷 D-76冲片。 本帖最后由 雨刮器 于 2013-5-7 21:02 编辑 ![]() |
[560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6 19:52
《草堂景、1》
相机:骑士45fa 镜头:格拉菲127/4.5 潘富莱612后背 狗屁三胶片 D-23冲片 本帖最后由 雨刮器 于 2013-5-6 19:56 编辑 ![]() |
[559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6 18:14
|
[558 楼] 雨刮器
[陈年泡菜]
13-5-6 1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