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没人吃这块超薄饼干?奥林巴斯15mm f/8机身盖镜头于香港正式上市
3821
47
[1 楼] 浪仙
[泡菜]
13-1-4 10:58
|
[48 楼] 七月未央
[泡菜]
24-9-2 16:18
黑色情歌717 发表于 2024-09-02 15:22 10年前的手机确实不行。 |
[47 楼] 黑色情歌717
[泡菜]
24-9-2 15:22
Sheffieldpan 发表于 2014-01-31 22:26 太侮辱手机了 |
[46 楼] arondes
[陈年泡菜]
24-8-18 16:22
arondes 发表于 2014-01-31 23:15 翻出旧照片 ![]() |
[45 楼] 倪小峰
[泡菜]
19-4-7 17:09
坟被挖出来了。本人有一枚9mm f8,不怕被笑话昂,17年500大洋买的,光线好的时候拍风景照,当广角镜头用没什么不好的。而且摔过,也不是很心疼。
看了另一贴,感觉很容易就山寨?毕竟这是奥林巴斯的牌子,可能好奇的人会买吧。杂牌买过,国产买过,但下意识还是会觉得奥林巴斯上手。记得17年15mm 8f只要170大洋,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怎么评价这个镜头盖,对我来说就是一枚广角镜头,等买得起鱼眼或者12mm焦段的牛头再被替代走吧!挂机也不错啊!人家配件也好镜头也好,毕竟是有价值的。 网上还有DIY镜头的,几组镜片的组合。能拍出照片的,勉强就是好镜头啦 本帖由无忌论坛小程序编辑于:2019-04-07 17:10:55 |
[44 楼] 汪大壮
[资深泡菜]
19-3-26 15:12
|
[43 楼] 金池长老
[泡菜]
19-3-26 12:36
成像好的才能被称为饼干镜头
否则叫镜头盖 |
[42 楼] 宾纷色彩
[泡菜]
19-3-26 12:06
稍微研究一下都知道这东西的画质水平了。
![]() 不想被奥巴宰,就别碰这个。。。 本帖最后由 宾纷色彩 于 2019-3-26 12:07 编辑 |
[41 楼] 汪大壮
[资深泡菜]
19-3-26 00:13
|
[40 楼] 浪仙
[泡菜]
14-2-1 15:03
arondes 发表于 2014-01-31 23:15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6.0 客户端发布 |
[39 楼] arondes
[陈年泡菜]
14-2-1 00:08
|
[38 楼] 木木码头
[泡菜]
14-1-31 23:25
arondes 发表于 2013-04-29 04:00 学习了,奥巴的两款F8镜头都是三片三组的结构? 本帖由 iPhone4 客户端发布 |
[37 楼] arondes
[陈年泡菜]
14-1-31 23:15
|
[36 楼] arondes
[陈年泡菜]
14-1-31 23:10
|
[35 楼] 大迷糊
[老坛泡菜]
14-1-31 23:04
|
[34 楼] 浪仙
[泡菜]
14-1-31 23:01
arondes 发表于 2014-01-31 22:53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6.0 客户端发布 |
[33 楼] 浪仙
[泡菜]
14-1-31 22:58
Sheffieldpan 发表于 2014-01-31 22:26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6.0 客户端发布 ![]() |
[32 楼] 浪仙
[泡菜]
14-1-31 22:57
Sheffieldpan 发表于 2014-01-31 22:26 ![]()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6.0 客户端发布 |
[31 楼] arondes
[陈年泡菜]
14-1-31 22:53
|
[30 楼] 浪仙
[泡菜]
14-1-31 22:50
arondes 发表于 2014-01-31 22:43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6.0 客户端发布 |
[29 楼] arondes
[陈年泡菜]
14-1-31 22:47
|
[28 楼] arondes
[陈年泡菜]
14-1-31 22:43
|
[27 楼] Sheffieldpan
[泡菜]
14-1-31 22:26
|
[26 楼] 浪仙
[泡菜]
14-1-31 22:07
arondes 发表于 2014-01-31 20:35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6.0 客户端发布 |
[25 楼] arondes
[陈年泡菜]
14-1-31 20:35
|
[24 楼] kmp
[泡菜]
14-1-31 19:04
arondes 发表于 2013-04-29 03:56 真要是这样 还挺有意思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3 楼] 浪仙
[泡菜]
14-1-31 15:29
京华烟云 发表于 2013-09-26 14:43 本帖由 Windows Phone_1.0.6.0 客户端发布 |
[22 楼] 京华烟云
[资深泡菜]
13-9-26 14:43
成像很差劲的,这个镜头盖和松下的那个3D饼干镜头,都是玩具,买了以后只用了几次就都送了人,反正也不贵
|
[21 楼] 浪仙
[泡菜]
13-9-25 23:59
arondes 发表于 2013-04-29 03:56 本帖由 iPod4 客户端发布 |
[20 楼] arondes
[陈年泡菜]
13-4-29 04:00
以下均为转载:三枚玉
三片式柯克的前世今生 我们通常将三组三片结构的镜头称为”三片式柯克镜头”,不论这种说法是否科学,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成俗的叫法了,这个结构的镜头在日本也有专门的称谓,那就是”三枚玉”.它在19世纪末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以”高性能镜头”的面目出现的,和在那之后出现的天塞(Tessar)双高斯(Double Gauss)结构的镜头,一同成为了从古典到现代过渡时期的古典镜头群落”三剑客”.至今,这种结构的镜头依然被应用在一些相对廉价的照相机上. 1893年,英国泰勒.哈勃森(Taylor Hobson)公司的H.D 泰勒(H.D Tealor)设计制造了三片式柯克镜头,直到今天它仍然保持着其原生态的结构.稍后,欧洲其他的照相机,镜头制造商开始使用了钡冕玻璃制造镜头.这种新材料的应用也为三片式柯克镜头的设计提供了空前的自由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它光学性能的提高. 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进入20世纪后,照相机的产量也进入了爆炸性增长期,小型相机和专业相机的概念相继形成,并在20实际前半叶完成了整体结构布局.徕卡Ⅰ型在1925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禄来福莱克斯(Rolleiflex)也在1928年粉墨登场.在这个时代,三组三片的镜头渐感力不从心.作为摄影镜头绝对主力的宝座开始摇晃,逐渐将主角的位置让位于在三片式柯克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的天塞,双高斯,松那(Sonnar)等结构的镜头.那之后设计的镜头结构,因得益于计算技术的帮助,以及制造工业的相对成熟与稳定,逐渐形成了现在镜头结构复杂化,规格系列化,功能细分化的格局,这些现代镜头大都无法摆脱三片式柯克镜头设计思路对他们的影响. 目前,就三组三片单纯的镜头结构而言,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譬如:在不需要大光孔的简单结构中望远交换镜头,低价相机的镜头,中低档放大镜头以及一次性相机镜头结构….都有三组三片镜头的身影. 三片式柯克镜头的构造特点和应用 三片式柯克的镜头结构,虽然只有三片镜头,控制镜头各项重要指标的能力有限,但通过利用新型光学玻璃来制造镜头的手段,依然能够改善诸如镜头球差,彗差等相关重要参数,进而达到提高镜头整体光学性能的目的. 早期由三片分离透镜构成的柯克镜头,其光圈位于镜组之间,这种最简单的光学结构形式本身就能够使镜头像差能得到初步校正,像质基本可以满足一般普及型相机的技术要求(镜头等级为2-3级)且价格比较低,镜头由”正 负 正”三个单透镜以分离的形式组成.其中凹透镜是由高色散的火石玻璃,凸透镜则是低色散的钡冕玻璃.柯克型镜头利用三个单透镜的焦距,三个单透镜的表现形状,两个空气间隔面及光学玻璃的色散性等参数作为调整变数,来校正镜头的各种光学缺陷,这也是镜头制造史初期的一种最简单的消像散镜头.它的主要缺点史高级像散,轴外高级球差和彗差较大,分辨率不太高. 现在也通常把三片式柯克镜头的光圈由镜组之间移至镜后,由于光圈后移造成的光焦度失衡,使系统存在有较大的轴外球差,不得已只能采取像场边缘挡光的办法来控制像差,这样会使柯克镜头的有效像场要比别的复杂结构镜头的像场要大,如果不够大的话,就会造成镜头边缘照度相比于中心要低很多的现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暗角现象.这也是通常低档三片式柯克镜头的通病.现在的很多LOMO相机就大多采用类似设计,很多LOMO爱好者甚至还要挖空心思去寻找有暗角的镜头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当然这属于个人偏好,不是三片式柯克镜头暗角存在的真实理由.一些低档相机的制造商为了节约成本缩小了镜头的有效像场,使得镜头即使缩小了光圈也会存在暗角的现象,作为低档相机这种暗角相机还是普遍存在的. 另外,由于中心和边缘的像差比较大,只能使用30°的中心范围,一方面,像散和彗差往往出现在画面的边缘,扰乱拍摄影像的品质.因为有彗差的镜头也往往清晰度不好,于是就有了”中心锐利,边缘糟糕”的镜头.不是好镜头的说法.当时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镜头视角上打主意.尽量将这种结构用在视角狭窄的镜头设计上. 现在看来三片式柯克镜头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显著的优点.三组三片整组调焦结构的优点在于,镜头彗差不会随着调整拍摄距离而产生显著变化.也就是说,这种镜头最近拍摄距离拍摄的影像和在中远距离内拍摄的影像没有明显的品质差异;而利用前组调焦的三组三片镜头结构,影像品质则会因为拍摄距离的变化而出现明显的差异.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在镜头上标注最佳拍摄距离,即便如此,现在很多的制造商们好像也不像从前那么诚实了,连这个标注的程序也省略了. 假如一个镜头工厂的镜头(片)研磨能力固定,则三组三片结构的柯克镜头的产量显然会大于三组四片结构的天塞镜头,这对于上个世纪初叶镜头没有明显价格差异的情况下,三片式柯克镜头无疑在商业上具有了相当大的存在意义. 在充分理解了三组三片柯克镜头的优缺点之后,你会发现这种镜头本身设计紧凑,简洁,重量很轻,是非常便于使用的镜头,但它同时也给人留下了又细又长的印象.这种镜头,无论在哪一方面和现代的同类镜头相比都毫不孙色.镜头中心附近的锐利以及很少内反射面的通透感,都能为使用者带来置身于影像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