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5-9-12 23:33
zcf518 发表于 2015-9-12 23:25  有道理!
现如今4-5千万像素大行其道的情况下,A7SII 1200W像素,也令人纠结 到不是像素的问题,7S序列的色彩输出是针对视频来的,拍照的话,后期会比7/7R更麻烦
|
[668 楼] 醉光
[资深泡菜]
15-9-12 23:30
|
[667 楼] zcf518
[陈年泡菜]
15-9-12 23:25
olala 发表于 2015-9-12 23:20  @醉光 @zcf518 除非深爱微光摄影,否则正常拍照最好别选7S序列,至于7S序列的高感,更多的是服务于视频的,因为视频对快门速度有一定要求,不像拍照,防抖+短镜头低于1/10s都问题不大,所以同样的低光照度,视频需要更高的ISO来维持快门速度 有道理! 现如今4-5千万像素大行其道的情况下,A7SII 1200W像素,也令人纠结
|
[666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5-9-12 23:20
醉光 发表于 2015-9-12 22:26 
目前看7sii的思路,索尼是想发展到手持拍银河吗? zcf518 发表于 2015-9-12 22:52  A7SII ISO409600,司马昭之心啊…… @醉光 @zcf518 除非深爱微光摄影,否则正常拍照最好别选7S序列,至于7S序列的高感,更多的是服务于视频的,因为视频对快门速度有一定要求,不像拍照,防抖+短镜头低于1/10s都问题不大,所以同样的低光照度,视频需要更高的ISO来维持快门速度
|
[665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5-9-12 23:13
醉光 发表于 2015-9-12 22:44  前面一个回帖理解不够全面哈 7rii之前7, 7r, 7s, 7ii其实发色有点过渡不足,颜色强弱分辨拿捏不好 但前几天看到个测评,7rii和7r同场景实拍对比,7rii在这方面有明显提升 看来是背照的强大性能让索尼有了余地,在满足指标的同时还能追求一下更好的微反差表达 是么?有不用翻墙的地址连接么?我到一直没太去关注A7RII,只是觉得能更好的支持A口头很不错
|
[664 楼] 醉光
[资深泡菜]
15-9-12 23:03
zcf518 发表于 2015-9-12 22:52  A7SII ISO409600,司马昭之心啊…… 样片有一张手持7sii+90G macro拍的萤火虫, iso没记错是25600 赤果果得炫耀性能
|
[663 楼] zcf518
[陈年泡菜]
15-9-12 23:02
om 发表于 2015-9-12 14:47  靠,特意去摸了几下,军舰头真坚固啊
今天拿出来拍娃几张,太久没用,觉得跟a99和a7R的成像风格差异,感觉比之前更加明显了 A900的操控、手感、低感,还有那个OVF,不是微单能比的。到现在我仍认为A900是台好相机。
|
[662 楼] 醉光
[资深泡菜]
15-9-12 23:02
力意 发表于 2015-9-12 22:46  哈哈,多去几次就会习惯些。 其实进去一会儿就麻木了..  恶魔的浴池的薄荷绿泉水非常特别
|
[661 楼] zcf518
[陈年泡菜]
15-9-12 22:52
醉光 发表于 2015-9-12 22:26 
目前看7sii的思路,索尼是想发展到手持拍银河吗? A7SII ISO409600,司马昭之心啊……
|
[660 楼] 力意
[泡菜]
15-9-12 22:46
醉光 发表于 2015-9-12 22:31  香槟湖的浓郁味道令人印象深刻 哈哈,多去几次就会习惯些。
|
[659 楼] 醉光
[资深泡菜]
15-9-12 22:44
olala 发表于 2015-9-12 21:38  我到觉得未必,当然技术代差肯定存在,但实际不见得是数据体现出来的线性关系
比如说A7R,像素密度,原生ISO范围,宽容度...都明显高于A900,但实际用起来是不是有一种在“正常范围”内,画面的微反差总是粉粉的感觉?也就是传说中更加浓郁的数码味,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拓宽原生ISO范围和提高宽容度的副作用,说白了就是在可容忍的范围内,强行拓宽传感器性能,这其实是135领域数据性能竞赛的悲哀,而当年A900的传感器,在设计和调教方面的思路是更讲究在“正常范围”内的质感,而不是一味追求数据表现
说白了,什么A7R,A7RII,D800E,D810,5DSR,如果都能老老实实的把原生ISO范围限定在ISO64-ISO6400,宽容度压在14EV以内,让传感器的所有性能都在限定的这个范围内全部释放出来,那出片质感绝对都会明显提升,这样到真可能具备几分拼一下中画幅后背的实力.........当然,这样的相机没市场,用户要的是大而全,数据漂亮,情愿要个ISO102400,也不愿意要个更好的ISO100 前面一个回帖理解不够全面哈 7rii之前7, 7r, 7s, 7ii其实发色有点过渡不足,颜色强弱分辨拿捏不好 但前几天看到个测评,7rii和7r同场景实拍对比,7rii在这方面有明显提升 看来是背照的强大性能让索尼有了余地,在满足指标的同时还能追求一下更好的微反差表达
|
[658 楼] 醉光
[资深泡菜]
15-9-12 22:31
力意 发表于 2015-9-12 22:15  A99V +24-70/2.8 罗托鲁阿的傍晚 香槟湖的浓郁味道令人印象深刻
|
[657 楼] 醉光
[资深泡菜]
15-9-12 22:29
davywawa 发表于 2015-9-12 21:56  新西兰真是好地方,我还会再去的。 好片好光线! 的确的确,去了第一次就想去第二次 本帖最后由 醉光 于 2015-9-12 22:47 编辑
|
[656 楼] 醉光
[资深泡菜]
15-9-12 22:26
olala 发表于 2015-9-12 21:38  我到觉得未必,当然技术代差肯定存在,但实际不见得是数据体现出来的线性关系
比如说A7R,像素密度,原生ISO范围,宽容度...都明显高于A900,但实际用起来是不是有一种在“正常范围”内,画面的微反差总是粉粉的感觉?也就是传说中更加浓郁的数码味,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拓宽原生ISO范围和提高宽容度的副作用,说白了就是在可容忍的范围内,强行拓宽传感器性能,这其实是135领域数据性能竞赛的悲哀,而当年A900的传感器,在设计和调教方面的思路是更讲究在“正常范围”内的质感,而不是一味追求数据表现
说白了,什么A7R,A7RII,D800E,D810,5DSR,如果都能老老实实的把原生ISO范围限定在ISO64-ISO6400,宽容度压在14EV以内,让传感器的所有性能都在限定的这个范围内全部释放出来,那出片质感绝对都会明显提升,这样到真可能具备几分拼一下中画幅后背的实力.........当然,这样的相机没市场,用户要的是大而全,数据漂亮,情愿要个ISO102400,也不愿意要个更好的ISO100 的确...用耳机耳塞来类比,900中频赞,7r强调两头延伸  根据记忆,900的宽容是没法像7r那样拉那么多细节,但是通常拉回来颜色什么的都还不错 7r其实大部分时候也是挺好使,质感也不错,但是极限状况,例如直面太阳的逆光,单张raw的最高光虽然能拉回来不少细节 但的确会有微反差丢失的情况,不过大部分宽容度好的相机也存在这个状况 其中一种解决方法是包围曝光回来补上那些极高光的细节 其实索尼的防抖真的挺好使的。。通常iso6400就很足够了 目前看7sii的思路,索尼是想发展到手持拍银河吗?
|
[655 楼] 力意
[泡菜]
15-9-12 22:15
|
[654 楼] davywawa
[资深泡菜]
15-9-12 21:56
|
[653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5-9-12 21:38
醉光 发表于 2015-9-12 20:36  900的发色很稳过渡也很顺滑 但是当年技术的局限性导致宽容什么的没有7r好使~ 我到觉得未必,当然技术代差肯定存在,但实际不见得是数据体现出来的线性关系 比如说A7R,像素密度,原生ISO范围,宽容度...都明显高于A900,但实际用起来是不是有一种在“正常范围”内,画面的微反差总是粉粉的感觉?也就是传说中更加浓郁的数码味,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拓宽原生ISO范围和提高宽容度的副作用,说白了就是在可容忍的范围内,强行拓宽传感器性能,这其实是135领域数据性能竞赛的悲哀,而当年A900的传感器,在设计和调教方面的思路是更讲究在“正常范围”内的质感,而不是一味追求数据表现 说白了,什么A7R,A7RII,D800E,D810,5DSR,如果都能老老实实的把原生ISO范围限定在ISO64-ISO6400,宽容度压在14EV以内,让传感器的所有性能都在限定的这个范围内全部释放出来,那出片质感绝对都会明显提升,这样到真可能具备几分拼一下中画幅后背的实力.........当然,这样的相机没市场,用户要的是大而全,数据漂亮,情愿要个ISO102400,也不愿意要个更好的ISO100
|
[652 楼] 醉光
[资深泡菜]
15-9-12 20:36
om 发表于 2015-9-12 14:47  靠,特意去摸了几下,军舰头真坚固啊
今天拿出来拍娃几张,太久没用,觉得跟a99和a7R的成像风格差异,感觉比之前更加明显了 900给我的感觉是,虽然不是没有低通,但是也特别透 细节的处理方式是第一眼看觉得不是很明显,但是都在那儿 7r就有一点细节喧宾夺主的感觉 900的发色很稳过渡也很顺滑 但是当年技术的局限性导致宽容什么的没有7r好使~
|
[651 楼] om
[陈年泡菜]
15-9-12 14:47
醉光 发表于 2015-9-9 08:19  用取景器顶上砸更具穿透力 靠,特意去摸了几下,军舰头真坚固啊  今天拿出来拍娃几张,太久没用,觉得跟a99和a7R的成像风格差异,感觉比之前更加明显了
|
[650 楼] 醉光
[资深泡菜]
15-9-12 12:34
Lake Pukaki, South Island, New Zealand
|
[649 楼] drlyly75
[老坛泡菜]
15-9-9 11:09
om 发表于 2015-9-8 22:27  装上手柄后就没有卸下来过,拿上手感觉特有安全感,来一个砸一个 A900加手柄就有点重了。
|
[648 楼] 醉光
[资深泡菜]
15-9-9 08:19
om 发表于 2015-9-8 22:27  装上手柄后就没有卸下来过,拿上手感觉特有安全感,来一个砸一个 用取景器顶上砸更具穿透力
|
[647 楼] om
[陈年泡菜]
15-9-8 22:27
醉光 发表于 2015-9-7 23:42  用a口镜头重心比较协调 手感也好 取景器也好 最好是换对焦点不用多进一层菜单 装上手柄后就没有卸下来过,拿上手感觉特有安全感,来一个砸一个
|
[646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5-9-8 16:47
drlyly75 发表于 2015-9-8 09:21  A口我带过双机双镜,中等背包就可以了,其实也挺顺手的,不算重,手感很不错。
如果要几只镜头,我还是愿意双机双镜,在外面不换镜头。 我出门都是多机多镜的,但两台A900再外加两个F2.8,旅游的话,那实在有点受罪,而且也别带其它镜头了,所以用A900的时候,基本都是F2.8选其一,然后再带1~2个大光圈定焦 A7/A7R双机加FE F4双头,重量也就等于A900+F2.8一机一镜,确实轻便很多的,这样即使再带一颗中长变焦都行,甚至三机三镜都是可能的,然后再随便找个地方把RX1一塞,就啥也不缺了
|
[645 楼] drlyly75
[老坛泡菜]
15-9-8 09:24
olala 发表于 2015-9-7 23:04  还好还好,主要看用啥镜头了
像我这样,只用FE1635/4+FE2470/4的,确实比A900+A口F2.8那哥俩小忒多了,限于体积重量A口F2.8哥俩我就从来没一起带出去过,虽然我是极想一起带出去的,这个问题在FE上迎刃而解,如果能再来个体积不离谱的XX-300,那三颗变焦同时出门的伟大理想就实现了 如果要几只镜头,我还是愿意双机双镜,在外面不换镜头。
|
[644 楼] drlyly75
[老坛泡菜]
15-9-8 09:23
醉光 发表于 2015-9-7 23:42  用a口镜头重心比较协调 手感也好 取景器也好 最好是换对焦点不用多进一层菜单 除了A900没用过其他好机器,呵呵。 我一般中心对焦,不过那个摇杆切换焦点是比较快。
|
[643 楼] drlyly75
[老坛泡菜]
15-9-8 09:21
olala 发表于 2015-9-7 23:04  还好还好,主要看用啥镜头了
像我这样,只用FE1635/4+FE2470/4的,确实比A900+A口F2.8那哥俩小忒多了,限于体积重量A口F2.8哥俩我就从来没一起带出去过,虽然我是极想一起带出去的,这个问题在FE上迎刃而解,如果能再来个体积不离谱的XX-300,那三颗变焦同时出门的伟大理想就实现了 A口我带过双机双镜,中等背包就可以了,其实也挺顺手的,不算重,手感很不错。
|
[642 楼] 醉光
[资深泡菜]
15-9-7 23:42
om 发表于 2015-9-7 23:15  a900,拿上手还是很有感的 用a口镜头重心比较协调 手感也好 取景器也好 最好是换对焦点不用多进一层菜单
|
[641 楼] om
[陈年泡菜]
15-9-7 23:15
醉光 发表于 2015-9-7 21:01  增添e卡口的机身主要是因为体积比较方便 900除了特定题材,例如星空,还是很不错的 用起来感觉不错 a900,拿上手还是很有感的
|
[640 楼] olala
[资深泡菜]
15-9-7 23:04
drlyly75 发表于 2015-9-7 21:26  现在e卡口越来越大了,分量和单反差距也不明显了。加上镜头,也难怪有人说和单反差不多大了。 还好还好,主要看用啥镜头了 像我这样,只用FE1635/4+FE2470/4的,确实比A900+A口F2.8那哥俩小忒多了,限于体积重量A口F2.8哥俩我就从来没一起带出去过,虽然我是极想一起带出去的,这个问题在FE上迎刃而解,如果能再来个体积不离谱的XX-300,那三颗变焦同时出门的伟大理想就实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