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胶片,显影观照
73455 2500
[736 楼] Fotosig [泡菜]
14-9-28 15:27
580,Fotosig眼中的1933老场坊-中晶F1扫-2

那次去拍时,这么个大空间正在被商家策划分割
[735 楼] Fotosig [泡菜]
14-9-26 16:18
Fotosig 发表于 2014-9-24 12:57
翻看了之前的729帖,一帧1933的片子以为发过了

补一张

追封为:578,Fotosig眼中的1933老场坊-EPSON平扫扫叁壹精放照片
[734 楼] Fotosig [泡菜]
14-9-26 15:02
579,Fotosig眼中的1933老场坊-中晶F1扫-1

几张近1-2年去拍到的画面
感觉最初的定位没有能落实到位!就像其他很多“创意园区”一样,轰轰烈烈地开张,最后的面世基本都是餐饮一条街。。。
[733 楼] Fotosig [泡菜]
14-9-26 12:15
Fotosig 发表于 2014-9-24 12:57
翻看了之前的729帖,一帧1933的片子以为发过了

补一张

这张,大概是黑白负片,原叁壹冲洗精放的,到手后用单位EPSON平扫扫的照片版
[732 楼] Fotosig [泡菜]
14-9-25 15:03
1933的拍摄,得出个个人结论:
同样的曝光组合,彩色与黑白比,彩色的景深显得大!

这就是我的很多F2.8,1/8-1/2S出来的画面,彩色的能显得清晰些的原因!
[731 楼] Fotosig [泡菜]
14-9-24 12:57
翻看了之前的729帖,一帧1933的片子以为发过了

补一张
[730 楼] Fotosig [泡菜]
14-9-23 15:56
577,Fotosig眼中的1933老场坊-IMACON 848扫-82
由上海余洪记1933年承建的远东最大屠宰场,后改为厂房,直至2002年,被社科院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工程师无意中发现,2005年上海市※※将它列为优秀※※建筑,2008年7月作为改建后的1933创意中心开始对外开放。70多年的※※中,这幢建筑的功能从“宰牲机器”经历了几次转身,更说明了:建筑是一种进展,功能是一种动态;应从人的行为出发,设计建筑的功能,而不是去满足功能;“有保留地”参与设计,还使用者以“生活”状态。建筑满足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应是超越任何流派的。
感谢1933的公关经理马佳影小姐对相关资料数据的提供与确认。

IMACON扫描的最后一张

以上文字出自本人发表于2009年1月号的《中外建筑》杂志。刊发时图文有较大删减。
[729 楼] Fotosig [泡菜]
14-9-23 09:36
改建后的空间形式新秩序的建构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空间形式保持整体性,以人为本,且具有清晰的可解读性,符合形式美规律。另外,从空间的新功能上解析,一部分成为实用空间,如画廊和酒吧等;一部分仍保留为结构空间,如一些柱廊、过道、桥等;还有一部分作为审美空间,如柱廊、楼梯,成为吸引客户、顾客的魅力所在。
[728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5:00
晒太阳的人。
Nikon F6,KodakEBX。
[727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4:57
观潮人。
M6,KodakBEX。
[726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4:49
冲浪少年。
Voigtlander Bessa II, Colour Heliar。第一次用Voigtlander BessaII 拍,有点虚了。
[725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4:05
冲浪少年。M6,kodak EBX。
[724 楼] Fotosig [泡菜]
14-9-21 14:00
安迪明 发表于 2014-9-21 13:53
Leica IIIg,Elmar90/2.8LTM,ektar100。


SP-3000国内大概叫网平(不确定是否这么拼写)
Elmar90/2.8LTM这只头,难得见到有人贴出照片!赞一个!

个人06年去澳洲时共拍了40多卷,以前一共挑了80多张店扫,如今自己可以用自己的扫描仪抽空扫一些未面世的照片。
慢慢补充。。。
[723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3:59
Leica Summaron 35/2.8,RDPIII。盲拍。
[722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3:57
Nikon F6,Zeiss 50Macro,RVP50。
[721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3:55
Leica M6,Kodak EBX。
[720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3:53
Leica IIIg,Elmar90/2.8LTM,ektar100。
[719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3:51
Leica M6 50 Summilux ASPH, RDPIII。
[718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3:49
Leica IIIg Elmar50/3.5 Ektar100。
[717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3:48
了望塔。Leica IIIg,Elmar 50/3.5, ektar100。
[716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3:46
Cronulla 海滩。Leica IIIg Elmar 50/3.5, Kodak Ektar 100。
BTW 下图有裁剪。
[715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1 13:41
SP3000是日本的扫描仪,应是店冲店扫,所以不知具体名称。因在悉尼经营生意,不能走太远,所以还没去过西部,应该是在计划之内。我住在离Cronulla 海灘不远。下周可以上传几张照片。
[714 楼] Fotosig [泡菜]
14-9-21 09:44
安迪明 发表于 2014-9-20 13:22
欢迎来到澳大利亚。
顶贴。悉尼Botanic bay。
Rolleiflex 2.8GX。


澳洲大陆是很大的板块,个人曾经路过的区域只是这大陆的一片很小的东部成熟旅游带。
欢迎多展示澳洲西部很多人稀的区域地貌、风土等,以飨未涉足人士!

顺便,SP-3000是什么扫描仪?画面有裁剪?
[713 楼] 安迪明 [老坛泡菜]
14-9-20 13:22
Fotosig 发表于 2014-4-17 17:44
463,Fotosig眼中的胶片澳洲-EPSON 4870店扫-54
Geelong的帆船.黄金海岸没能饱眼福,这边的帆船一眼望不到边.可惜拍摄时光线太硬.

欢迎来到澳大利亚。
顶贴。悉尼Botanic bay。
Rolleiflex 2.8GX。
[712 楼] Fotosig [泡菜]
14-9-19 16:41
改造后的1933,作为一个平台,将建筑本身与功能剥离,将成为一个集画廊、创意零售店、高级餐厅、雪茄酒廊、时尚设计室、大剧院为一体的创意中心。
[711 楼] Fotosig [泡菜]
14-9-19 12:27
修缮之前的材料各异,有粉刷面的、油漆面的、不同年代和尺寸的瓷砖面及水泥抹面的,改建中予以全部清除干净,统一刷上水泥后再打磨一遍。70年的※※沧桑感用粗犷、原始、朴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呈现出来。
[710 楼] Fotosig [泡菜]
14-9-18 18:24
1933的内部空间分隔,今天看来,如前所述,已具有从视觉的空间序列到精神感受的韵律节奏的多方位的美学艺术效果。因此,在从闲置厂房改建为时尚创意中心过程中,无须花大力气再分隔空间。就象负责改建的总设计师赵崇新说的“改建没什么棘手的,就是清理干净,不作任何处理就好了。建筑本身就很有魅力,千万不要乱加”。对“根据‘宰牲’工艺流程而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机器’”,他的《磨出来的水泥世界》更作了具体要求:全部按原工艺、原材料做成新的水泥抹面,通体打磨,上下一体;保留原建筑的结构形式和气质,着重保护和修缮建筑的连廊、无梁柱帽、混凝土花饰和通风口铸铁花格等典型特征元素,已损毁的部分修旧如旧。
[709 楼] Fotosig [泡菜]
14-9-18 12:11
576,Fotosig眼中的1933老场坊-IMACON 848扫-81
1933的主体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处理均较简洁,立面的装饰几何化,强调虚实对比。密斯•凡•德罗指出过:钢筋混凝土结构生来就应该是框架结构,不要装饰华丽,不要做成堡垒。
[708 楼] Fotosig [泡菜]
14-9-17 18:06
1933内部空间从动态构图到摄影式表现,从蒙太奇到空间剪辑,所有的旋律流向韵律必须通过的地方,超越时间,无限伸展,这是有机建筑用于建筑物中的新的实体,是一件艺术作品的生命。
[707 楼] Fotosig [泡菜]
14-9-17 12:02
1933的内部空间,在今天看来,无论从建筑体形、空间、比例、尺度、内外细部装饰都是精美无瑕的,沿主要人流路线逐一展开的动态空间序列,象一曲悦耳动听的交响乐那样,既浑厚婉转悠扬,又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巧妙的空间序列组织,有效地烘托了主要空间,并在一个主旋律的作用下使内、外部空间环境相互转换,相互融合为一首优美的乐章,形成为凝固的音乐,以静穆的力量无时无刻激励、感召、感染着行走于其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