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俄罗斯,依然自我
101757 2295
[803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21:39
踏上了泥土的小径后,好像走进了大森林。
[802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21:31
...
[801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21:29
观景台下方的小路,是一个有趣的徒步线路
[800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21:09
观景台上的亮丽风景线
[799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20:56
麻雀山脚下,莫斯科河畔,规模宏大的体育场馆
[798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20:47
新建的玻璃幕墙高层,感觉破坏市容哦,
个见,呵呵
[797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20:36
小贩摊档上的复活节彩蛋,琳琅满目,精美不亚于礼品店。
[796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20:29
观景台在麻雀山的半山腰上,原本莫大新校址的主楼计划建在这里。
后来有人提出异议,认为高层建筑在半山腰不合理,也不安全,
因此决定主楼建在山顶上。
但是设计师坚持自己原先的意见,最后只得撤换设计师,重新开张建楼。

观景台视野很开阔,如果能见度再好一些,可以看得很远。
[795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9:57
来到莫大,也算完成一个夙愿,
为青春和夙愿献花,留念。 本帖最后由 曼曼 于 2013-8-1 20:01 编辑

[794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9:46
......
[793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9:39
...
[792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9:22
非常对不住这位大师,竟然不知其姓名,也不知他的业绩。
连同底座上的姓名一并拍下,
望有知达人,能告知,令我多长知识。
先谢谢! 本帖最后由 曼曼 于 2013-8-1 19:23 编辑

[791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9:12
航空学家茹科夫斯基
[790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9:11
化学家门捷列夫
[789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9:11
科学家、莫大创建人罗蒙诺索夫,非常可惜不知为什么没有看到他著名的青铜立像。
[788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9:08
无线电专家波波夫
[787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9:07
植物学家米丘林
[786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9:03
只有巴甫洛夫的雕像底座上有涂鸦,
再发一张,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他们的神情也或有不同。
[785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9:00
哲学家,作家,革命家赫尔岑
[784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8:59
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
[783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8:58
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782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8:03
让我们来拜望一下载入※※的丰碑,生物学家巴甫洛夫
[781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8:01
香港老九 发表于 2013-8-1 12:16
随曼曼姐镜头欣赏画面、品味文采。

多谢老九!
如若是同龄人,或有同感...
smile777 发表于 2013-8-1 13:12
这才是大学,厚重

是的!
大学,有大楼,更有大师!
楼高,学术创建更高...

小资料:
莫大主楼※※尖顶高50米,上面的红宝石红星重量达12吨。
楼角的表盘、温度计和湿度计的直径9米,每根针长4.1米,重39公斤。
楼内电梯有111部。
大楼封顶用了4万吨钢,砖头用了1亿7千5百万块,创造了当时高层建筑一系列新高,
载入20世纪俄罗斯建筑史册。
[780 楼] smile777 [泡菜]
13-8-1 13:12
这才是大学,厚重
[779 楼] 香港老九 [资深泡菜]
13-8-1 12:16
随曼曼姐镜头欣赏画面、品味文采。
[778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0:30
我们前往探访主楼两侧的各位大师,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至今在世界科学界的位置依然无人撼动。 本帖最后由 曼曼 于 2013-8-1 10:57 编辑

[777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0:23
沿着波光粼粼的喷水池,
[776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0:14
......
[775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10:11
...
[774 楼] 曼曼 [资深泡菜]
13-8-1 09:48
莫大主楼建在麻雀山顶上(※※※时代这里更名※※山),登顶莫大的主楼可以俯瞰首都莫斯科。
老伴曾因学者访问应邀登顶,
这次,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准备上电梯的时候才知道电梯不对外开放...

那就站在主楼前眺望一下吧,
想当年,到莫大留学曾是多少热血青年心中的憧憬啊。

虽然,莫斯科并不是全世界的希望,
但曾经的憧憬却已经浓浓地沉淀在一代人青春和理想的记忆里。

一首歌唱※※山的歌曲,悠远、自豪的旋律至今难忘。
E.多尔马托夫斯基作曲,Ю.米留金词,创作于上个世纪40年代末的《※※山》:
亲爱的朋友,我们都爱※※山,
让我们迎接黎明的曙光。
从高高山上我们了望四方,
莫斯科的风光多么明朗。
工厂的烟囱高高插入云霄,
克里姆林宫上曙光照耀。
全世界的希望,俄罗斯的心脏,
我们的首都啊,莫斯科。

当我们登上※※山的高峰,
我们的胸怀多么舒畅。
伟大的城市出现在我们眼前,
实现了人民美好的理想。
远处的太阳闪耀着金光,
嫩绿的树叶轻轻歌唱。
全世界的希望,俄罗斯的心脏,
我们的首都啊,莫斯科。

※※山啊,今天你更加雄伟。
看高楼大厦排成行,
它们装饰着我们伟大的城市。
大学生成群涌到这山上,
当我们想起年轻的时光,
当年的歌声又在荡漾。
全世界的希望,俄罗斯的心脏,
我们的首都啊,莫斯科。
本帖最后由 曼曼 于 2013-8-1 10:1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