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花烂漫到秋色绚丽——川西的山川西水
391
44
[1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19 15:39
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来源于藏语香巴拉(Shambhala)
传说在青藏高原深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雪山环绕,永远和平,那里有冰川、峡谷、森林、湖泊,有丰美的草甸、无尽的金矿和纯净的空气,那个地方就是香巴拉王国。 1933年,英国作家※※※·希尔顿出版了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描绘了一个名叫“香格里拉”的神秘之地,那些描述中的胜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中虚幻的游荡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自从“香巴拉”被音译成包括Shangri-la在内的各种文字传播出去后,世界上便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寻找她的行列。 所有人都迫切地想知道这处人间仙境究竟在什么地方?于是许多人开始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云南、四川等靠近喜马拉雅山麓的地区从事探险活动,寻找“香格里拉”。 而香巴拉,它却像一个隐蔽的王国,深藏于世…… ![]() |
[47 楼] 幽幽谷
[泡菜]
13-7-4 11:42
好拍摄 文字朴实动人
|
[46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8 10:49
318 通麦段,重大险情?有人遇难?求真相!
|
[45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49
有说它是吉祥八宝图,也有说是圣地藏宝图。
在取出“格聂心脏”的整个过程中,喇嘛都用哈达谨慎的垫衬着 这就是传说中的“格聂心脏” ![]() |
[44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48
宋代,噶玛噶举派(白教)创始人噶玛·杜松钦巴来到格聂,从55岁到74岁的19年间,他一直在此修学※※,并于1164年主持修建了冷谷寺(旧名岗波丹萨寺),于1189年在※※附近修建了楚布寺,广收※※,开创了藏传佛教的新流派——噶玛噶举派,冷谷寺遂成为该派主寺。
之后的1204-1575年间,二世至八世噶玛巴均纷纷来到格聂云游、建寺、修行,这是格聂的全盛时期,建有寺院20多座。冷谷寺经七世噶玛巴扩建后,由初建时的1个经院逐渐发展到10个,僧人愈2000,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民间流传:要去※※朝拜,必先朝拜岗波圣地。 冷谷寺背后的山上至今仍存有嘎玛巴的修行洞遗迹,收藏于冷谷寺的二世噶玛巴自塑像与“母鹿角”、“格聂心脏”、“左旋法螺”并称“圣地四宝”。 母鹿角和从巨石中取出的左旋法螺 ![]() |
[43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43
今天的格聂仅存冷谷、库尔、绒久扎冲3座寺院,但附近的大片古寺残垣断壁却道出了它的秘密:这里,曾一度是康巴的佛教中心。
公元六世纪,格聂就出现了苯教寺院;八世纪中叶,莲花生大师在山南修建了桑耶寺后,曾来到格聂圣山脚下的“白玛竹普”岩洞(位于达青龙巴,洞内可容千人)修行,并将佛教经卷伏藏于此;后来空行母益西措吉也曾在格聂埋藏20余种密宗经卷。 公元9世纪朗达玛灭佛后,康区成为佛教的避难所,一批高僧大德纷纷来到格聂朝拜、修行,此时的佛教流派为宁玛派(红教)。 ![]() |
[42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40
冷谷寺建于1000多年前,它背倚肖扎神山、面临格聂主峰,位于两山之间海拔4150米的一处斜坡之上;既便在藏区,能与雪山这样亲近的寺院也极为罕见。
冷谷寺地处格聂腹心,是格聂境内最远也是最高有人居住之地。 寺庙并不大,除一座主殿外,50多座僧舍均为平房,僧人们就地取材以石头垒成墙体,屋顶斜铺木板并压上石头;经天长日久的日晒雨淋后,屋顶变成灰黑一片,犹如山谷之清冷,仿佛暗合了寺院之名,也更加确定了其苦修冥想地位。 这里无电无通讯无交通,所有僧侣的日用品基本是由家人徒步送过来或定期集中到理塘采购。他们通常半年甚至数年才出一次山,最甚者在此长达20几年没动过。 这里也极少有僧侣在四处走动,更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偶遇独行喇嘛经过,相互报以浅笑,继而各行其路。 这与我想象中的苦修之地非常吻合:就应该在这样的深谷之中雪山之下,就应该没受到现代工业的浸染,就应该保持这样的朴素和宁静。 ![]() |
[41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38
去冷谷寺的途中,为了尽量减少负重徒步的距离,必需得趟过这条河。
去的时候汽车行至河心时,水深淹没引擎盖,急流同时将车牌冲掉而遗失。 而傍晚返回时,水流变得更深更急,以至我们的马被冲得颠簸了好几步才稳住阵脚。 ![]() |
[40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34
明万历年间,丽江古纳西王国征服了包括格聂在内的康南大地,并迁徙纳西人到此定居,他们成为了理塘纳西人的祖先。虎皮坝的灌木丛中,众多的黑石堆积如山,传说就是当年纳西军队行至此地,每人均向圣山敬献一块石头象征玛尼石而堆积所成;沟内现残存的古碉楼据说就是当年战争留下的印记。
从虎皮坝西上,三大密修地之一的“冷谷寺”在森林背后已隐约可见了。 ![]() |
[39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31
在虎皮坝南面的森林中,躺着一汪晶莹的湖水——则呷措,湖中水草摇曳,晃似水稻。据说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经过此地,见此地百姓饥饿,便将所带稻谷撒入湖中,希望丰收产出大米,结果却因水土不服,稻种长成了水草,因此该湖又叫白米措。
![]() |
[38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18
秋色
![]() |
[37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18
秋色
![]() |
[36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17
秋色
![]() |
[35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16
秋色
![]() |
[34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15
虎皮坝的植被类型非常丰富,尤其到了秋天,草场由青泛黄,荆棘变为鲜红,白桦和杨树染成金黄,而杉树依然墨绿,溪水仍旧翠蓝;整个坝子色彩斑斓,宛若虎皮,因而得名。
上帝毫不吝啬地再次打翻了手中的调色版。这里,堪称四川喀纳斯。 不过,其精彩当为更甚,因为它是从雪山到森林到河流并继续连接着高山草垫的全方位垂直立体景观。 记得多年以前,塔尔寺的大喇嘛曾找我索要一张照片,其内容是:上有雪山,中有森林,下部是蜿蜒的河流和高山草垫,当时数查所有底片无果,于是回复他根本没有这样的地方。 原来,大喇嘛心中的那幅香巴拉盛景,藏身于此 ![]() |
[33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13
虎皮坝是格聂主峰东侧、肖扎神山南侧、群山环绕、茂密森林之中的一块开阔坝子。
清澈的河流划着九曲十八弯从坝子※※蜿蜒趟过,河床是洁净的细细白沙,坝子上草甸与荆棘共生,各类树木亭亭独立,在山脚交汇处,林木渐渐繁茂,形成森林…… ![]() |
[32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12
冷达是两河、两沟交汇之地,右侧土路经虎皮坝直达冷谷寺,左边道路则通往巴塘县的波密乡和竹巴龙,最终延伸进※※,正是当初茶马古道的路线;今天,这条线路依然是当地人往来的通道,在途中可以看到格聂圣山更加雄奇的另一面。
在雅江→理塘→巴塘一线,茶马古道的走向与今天的318国道有所偏离,因为雅江县城→西俄洛→理塘县城→喇嘛垭→冷达→波密→竹巴龙→芒康的走向更接近直线并缩短路途。 吕玲珑老师把它命名为猫耳朵山 ![]() |
[31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10
与格萨尔传说有关的奇石
![]() |
[30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07
理塘是当年格萨尔王的征战之处。据记载,格萨尔曾经率军在格聂长期驻扎,并在冷谷寺附近建有家庙,供有格萨尔以及大将的铠甲、格萨尔的宝刀、其兄贾察非的宝剑等物。当时吐蕃地区混乱,格萨尔与“降”部落在毛垭坝一带展开激战,将其降伏,为建立强大的岭国奠定了基础。
理塘境内现残留有与格萨尔相关的众多遗迹,而格聂的很多景观也与格萨尔传说有关,比如冷达的巨石阵,比如至今残存的格萨尔家庙虚墟等等。 此外,格木乡境内还残存有格萨尔30员大将的牌位,毛垭草原上有古战场遗迹,二郎寺中有格萨尔磨刀石…… 而理塘以“格”或“岭”命名的格木乡、禾尼岭戈村、岭坝村等地名也是对格萨尔的一种纪念。 ![]() |
[29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4:01
冷达散落着一片神秘奇异的石阵,传说是当年格萨尔王扎营和布阵的地方,其中有格萨尔王的:试剑石、征战途中的修行洞和战壕、沐浴过的温泉、生殖器和臀部、手印和脚印、马鞍和头盔、珠牡帐房等等遗迹,某些巨石上还有天然形成的※※。
最神奇的一块巨石躺在台地上的一棵大树下,中心的洞穴是惟妙惟肖的海螺形状,冷谷寺三宝之一的左旋法螺就是被三世噶玛巴从这里取出。※※至此,无不顶礼膜拜,巨石现已被抚摩得非常圆润光滑。 取出法螺的巨石局部 ![]() |
[28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3:21
从乃干多前行不远就是冷达,这是一片起伏的草坡,内部边缘以青草为底,树冠在旁边勾勒出轮廓,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草塔图案。
而正对面的山崖,陡直的山壁形似洞开的山门,格聂美景由此开启,冷达因此被喻为格聂山门。 天然形成的草塔图案 ![]() |
[27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3:20
到达章纳乡的第一天傍晚,刚坐下准备吃晚饭
大雨突至,一位当地美女在阳台上轻声说了句:有彩虹 没在意,以为说着玩呢,不过反正没事,还是出门看看吧 紧接着就开始打仗了,冲下楼去车上取摄影包,再用最快的速度跑到至高点,在雨中用身体遮挡完成装胶卷换镜头,湿了所有相机的和镜头。 彩虹刚开始只有一圈,并且不够完整,之后越来越亮,并逐渐满盈出第二圈。 双彩虹的现象比较少见。当阳光在一定角度射到空中的水汽上,经过一次反射,便会形成我们通常见到的彩虹,又称虹;而只有当光线经水汽发生二次反射时,才有可能产生第二道彩虹,又称霓。虹与霓两者同心,后者稍显黯淡,并且颜色排列顺序跟虹正好相反,为外侧紫色内侧红色。 也许,与格叠真的有缘,第一天就享受到她送给我们的这份霓虹厚礼。 ![]() |
[26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3:16
秋色
![]() |
[25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3:15
秋色
![]() |
[24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3:12
路遇刚卖完虫草的一家牧民正在以这样的方式庆祝着今年的丰收
趁机讨口酥油茶喝,并歇歇脚 铺满各式品种的零食和饮料,不论孩子或老人,均任由所愿,随时取喝 阳光下,每个人脸上都盈着满足的笑容 而对于城市里的我们,这种不分家的大家庭温馨,现在只能是一种奢望了 多么简单的快乐,多么惬意的生活…… ![]() |
[23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1:54
在乃干多,既能欣赏到田园风光,也能领略到牧歌晚唱。
![]() |
[22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1:48
耕种
![]() |
[21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1:47
乃干多民居多为两层,以片石砌墙,饰以艳丽的木窗,几十幢民居在这里有序的排列着。
这是个半农半牧的寨子,春天,人们用古老的二牛抬杠方式完成耕耘、播种,然后上山挖虫草;夏天,草原与青稞同时茂盛的碧绿,百花盛开,牧人们把牦牛被赶去寨子四周的高山草甸,然后搭起帐篷,顺便采摘松茸、白蘑菇等野生菌;秋天,青稞成熟了,收割之后,等到相应的日子,再用马或者二牛抬杠来完成松土以备来年所用。 ![]() |
[20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0:55
拍完照后让他们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日后寄照片过去,但这两位老乡都完全不通汉语,双方比划了好一阵也没法解决。
突然,其中一位摸出了身份证给我,正纳闷着,同行的物理说:身份证上有姓名和地址,赶紧拍下来。 多么智慧的老乡,呵呵…… ![]() |
[19 楼] 深度摄影CD
[泡菜]
13-6-20 10:45
热地曲河旁,衣衫飞扬,马蹄声声,残垣断壁
似乎时光突然流传,把我带回到远古时代 ![]() |